|
|
|
|
5 |
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对次降雨的响应特征
赵意茹1, 高钰琪2, 王中琦1, 房凤如1,3, 韩晓阳1,3, 刘文兆1,3, 朱元骏1,3
2025年02期 [34-42][摘要](810)[pdf 3564KB](152)
|
|
|
|
|
|
|
10 |
基于VSD模型的陕南城市群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及影响因子研究
徐盼盼1,2,3,4, 徐嘉敏5, 商逸纹1,2,3, 马 军1,2,3, 王灵博1,2,3, 钱 会1,2,3,4
2024年06期 [319-327,343][摘要](66)[pdf 2974KB](77)
|
|
|
|
|
|
|
15 |
不同生态区覆盖方式对玉米氮转运、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昊枫1,2, 党 科2, 范子晗1,2, 李 哲1,2, 常乐乐1,2, 李红兵2, 张岁岐1,2
2024年06期 [176-187][摘要](76)[pdf 1330KB](89)
|
|
|
16 |
长期施肥对旱作雨养农田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张 超1, 段淑方2, 高明霞1,3, 杨学云2, 张树兰2, 冯 浩3,4, 孙本华2,4
2024年06期 [168-175,187][摘要](84)[pdf 1265KB](84)
|
|
|
|
|
19 |
亚热带江河源头区径流对土地利用及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张吉洪1,2, 姚正红1,2, 李俊杰1,4, 万 炜3,4, 朱锦奇3,4, 郑博福1,3,4
2024年06期 [55-66,73][摘要](70)[pdf 4892KB](76)
|
|
|
|
|
|
|
|
25 |
保水剂施用量对西南紫色土水分和养分特征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周 萍1,2, 方 珂1,2, 赵 楠1,2, 鞠 臻1,2, 庄文化3, 杨军伟4, 叶田会4, 张 丹1
2024年05期 [53-63][摘要](1191)[pdf 1399KB](416)
|
|
|
|
|
|
|
|
|
|
|
|
35 |
智慧水箱径流调控效益研究
魏 祯1, 张守红1,2,3, 李睿贤1, 张文龙1, 陈都伟1
2024年03期 [222-229][摘要](599)[pdf 1246KB](441)
|
|
|
|
|
|
|
|
|
42 |
西南小流域洪峰流量估算
李 宁1, 张志兰2, 符素华1, 于秀娟2, 黄 嵩2
2024年02期 [142-148,157][摘要](501)[pdf 1588KB](519)
|
|
|
|
|
45 |
南方典型红壤区不同枯死率芒萁的水土流失阻控效应
熊维彬1,2, 陈志强1,2, 陈志彪1,2, 尚艳琼1,2, 冯柳俊1,2, 李玮晔1,2
2024年02期 [76-83][摘要](570)[pdf 1153KB](502)
|
|
|
|
|
48 |
喀斯特山地典型植被类型凋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
赵 敏1,2, 戴全厚1, 严友进1,2, 姚一文1,2, 丁鹏玮1,2, 周 红1,2
2024年01期 [241-249][摘要](338)[pdf 1755KB](414)
|
|
|
|
50 |
祁连山南坡微地形下典型生态系统土壤蓄水能力差异
袁 杰1,2,3, 曹广超1,2,3, 曹生奎1,2,3, 袁有靖4, 张 虔1,2, 蒲 妮2
2024年01期 [159-167,177][摘要](348)[pdf 1408KB](386)
|
|
|
|
|
|
|
55 |
基于黏土沙障的复配土壤对土壤水分特征影响对比分析
潘加朋1,2,3, 张克存1, 安志山1,2, 张宏雪1,2,3, 薛承杰1,2,3
2024年01期 [88-95][摘要](303)[pdf 1138KB](305)
|
|
|
|
|
|
|
|
|
|
|
|
|
|
67 |
罕台川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归因
赵江涛1, 赵广举1,2, 穆兴民1,2, 陈朝良1, 王瑞东3, 张巧兰3
2023年05期 [169-174][摘要](611)[pdf 1514KB](460)
|
|
|
|
69 |
土壤结皮对高寒草甸鼠丘土壤基本特征及水力侵蚀的影响
童生春1, 李国荣1,2, 李进芳1, 翟 辉1, 李希来3, 刘亚斌1,2, 朱海丽1,2, 赵健赟1, 陈文婷1, 胡夏嵩1,2
2023年05期 [76-84][摘要](601)[pdf 2816KB](372)
|
|
|
|
|
72 |
北京山区典型植被枯落物和土壤层水文功能
张 益1,2,3, 林毅雁4, 张杰铭5, 贾国栋1,2,3, 樊登星1,2,3, 余新晓1,2,3
2023年04期 [160-168][摘要](1168)[pdf 1305KB](478)
|
|
|
|
|
|
|
|
78 |
2001—2018年西江流域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孙桂凯1,2,3,4, 黄 瑞1,2,3,4, 王国帅1,2,3,4, 王熙财1,2,3,4, 马 龙1,2,3,4, 王 蕾1,2,3,4, 莫崇勋1,2,3,4
2023年03期 [327-335][摘要](633)[pdf 4682KB](434)
|
|
|
|
80 |
北京松山林下典型灌木绣线菊光、水利用效率的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李满乐1,2, 范雅倩3, 王 可3, 蒋 燕1,2, 李鑫豪1,2, 田 赟1,2, 李润东4, 徐铭泽1,2, 郝少荣1,2, 查天山1,2
2023年03期 [301-309][摘要](679)[pdf 1366KB](443)
|
|
|
81 |
不同灌溉方式下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小麦水分利用特征
杨永辉1,2,3, 邬佳宾4, 武继承1,2,3, 杨先明5, 高翠民1,2,3, 潘晓莹1,2,3, 何 方1,2,3
2023年03期 [260-267][摘要](597)[pdf 1320KB](475)
|
|
|
|
|
|
|
|
|
|
|
|
|
|
|
|
|
96 |
近30年苦水河水沙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傅彦超1, 王友胜2, 杨 志3, 刘 畅1, 张晓明2, 魏天兴1, 辛 艳2, 马文涛3, 解 刚2, 任正龑3
2023年01期 [224-232][摘要](338)[pdf 1485KB](569)
|
|
|
97 |
肥水蚓坑措施下不同施肥对土壤养分和山地苹果生产的影响
邵发琦1,2, 李改民3, 柯 斧1, 张文慧1, 李 夏1, 白岗栓4, 孙本华2,5, 高明霞6, 冯 浩4,5,6
2023年01期 [197-203,208][摘要](316)[pdf 1515KB](407)
|
|
|
|
|
100 |
岔巴沟流域汛期径流模拟及地表产流特征分析
景珂星1,2,3, 毛 欢1,2,3, 宋进喜1,2,3, 黄 鹏1,2,3, 吴 琼1,2,3, 庞国伟1,2,3
2023年01期 [62-69][摘要](501)[pdf 1484KB](455)
|
|
|
|
|
|
|
|
|
|
|
109 |
黄土丘陵区冻土坡面侵蚀过程特征研究
苏远逸1,2,3,4, 陈田庆1,2,3, 张盼盼1,2,3, 熊宇斐1,2,3, 李 鹏4
2022年06期 [1-7][摘要](853)[pdf 1434KB](548)
|
|
|
|
|
|
113 |
黄土高原地区林地枯枝落叶层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进展
许小明1, 易海杰2, 何 亮1, 吕 渡2, 贺 洁1, 邹亚东1, 王浩嘉1, 薛 帆1, 田起隆2, 王妙倩1, 张晓萍1,2
2022年04期 [415-421][摘要](409)[pdf 1319KB](579)
|
|
|
|
|
|
|
118 |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效应
朱锐鹏1,2, 刘殿君3, 张世豪1,2, 高志强4,左启林1,2, 赵炯昌1,2, 王百群5, 于 洋1,2
2022年04期 [10-17][摘要](608)[pdf 1304KB](597)
|
|
|
|
|
|
122 |
祁连山南麓高寒禾草-矮嵩草草甸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特征
李红琴1, 王卓权1, 张法伟2,3,4, 仪律北5, 郭小伟3, 李以康3, 林 丽3, 曹广民3, 李英年2,3, 周华坤3,4
2022年03期 [135-141+146][摘要](457)[pdf 1403KB](50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6 |
基于RSEI的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刘栩位1,2,周启刚2,3,周 浪1,2,孟浩斌1,2,李明慧1,2,彭春花1,2
2021年05期 [278-286][摘要](561)[pdf 1781KB](574)
|
|
|
|
|
|
|
|
|
|
|
|
|
|
|
|
|
|
|
163 |
沙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研究进展
洪光宇1,2,3, 王晓江2,3, 王少昆4, 刘果厚1, 高孝威2,3, 苏雅拉·巴雅尔5, 张 雷2,3, 李卓凡2,3, 李梓豪2,3
2021年03期 [390-398][摘要](546)[pdf 1183KB](825)
|
|
|
|
165 |
白龙江、洮河林区5种典型森林枯落物与土壤层水源涵养效应
赵 阳1,2, 王 飞1,2, 齐 瑞1,2, 陈学龙1,2, 雷 炜1,2, 曹秀文1,2, 刘锦乾1,2, 杨永红1,2
2021年03期 [118-125][摘要](603)[pdf 1315KB](638)
|
|
|
|
|
|
|
|
|
|
|
|
|
|
|
|
|
|
|
182 |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质量理化指标影响的研究综述
刘 强1,2,4, 穆兴民1,3, 高 鹏1,3, 赵广举1,3, 孙文义1,3, 张 文4, 高 源4, 杨树瑶4, 邱婷瑶4
2020年06期 [386-392][摘要](537)[pdf 1104KB](672)
|
|
|
|
184 |
贵州大风洞洞穴空气CO2浓度及滴水水化学与洞穴通风的响应
安 丹1,2, 周忠发1,2, 范宝祥1,2, 薛冰清1,2, 朱粲粲1,2, 石亮星1,2
2020年06期 [338-345,352][摘要](540)[pdf 1592KB](518)
|
|
|
|
|
|
|
|
|
|
|
|
194 |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水分亏缺
张永旺1, 万珊珊1, 王 俊1, 魏瑶瑶1, 屈亚潭1, 刘世鹏1, 常海飞1, 王 妍1, 上官周平2
2020年05期 [120-125,132][摘要](688)[pdf 1381KB](600)
|
|
|
195 |
变化环境下洮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
刘酌希1,2, 陈 鑫2,3, 管晓祥1,2, 舒章康2,3, 杨晓甜1,2, 王国庆1,2,3
2020年05期 [87-90,100][摘要](754)[pdf 1553KB](729)
|
|
|
|
|
|
|
|
201 |
渭河关中段水系演变及其对城镇化的响应
邓礼强1, 王 飞1,2,3, 韩剑桥1,2,3,4, 戈文艳1,2,3, 马春玲1, 黑 哲2,3
2020年04期 [256-261][摘要](905)[pdf 2011KB](394)
|
|
|
|
|
|
|
206 |
灌溉方式、灌水量及施氮量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1,2, 武继承1,2, 高翠民1,2, 张洁梅1,2, 潘晓莹1,2, 何 方1,2, 王 越1,2, 王 芸3
2020年04期 [134-141,148][摘要](545)[pdf 1318KB](370)
|
|
|
|
|
|
|
|
|
|
|
|
216 |
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任源鑫1, 林 青1, 韩 婷1, 李改萍1,3, 周 旗1,2
2020年02期 [227-232][摘要](522)[pdf 1437KB](507)
|
|
|
|
|
|
220 |
生态建设对坡面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王 伟1,2, 李占斌1,2,3, 李 鹏1,2, 王飞超1,2, 张 祎1,2
2020年02期 [35-41][摘要](567)[pdf 1242KB](5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1 |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退耕草地土壤水分研究
赵佰礼1, 穆兴民1,2, 高鹏1,2, 赵广举1,2, 孙文义1,2, 田鹏1,2
2019年04期 [111-115][摘要](533)[pdf 681KB](640)
|
|
|
|
|
254 |
黄土丘陵第三副区典型淤地坝系结构特征分析
宇涛1,2, 李占斌1,2,3, 陈怡婷1,2, 袁水龙1,2, 王伟1,2
2019年04期 [26-30,35][摘要](826)[pdf 753KB](66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7 |
不同施氮水平下拔节期灌溉对旱地冬小麦的群体动态、产量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殷修帅1,3, 王仕稳2,3,4, 邓西平1,3,4, 李雨霖1,3, 杨文稼2,3, 孙海妮2,3
2018年05期 [179-186][摘要](1009)[pdf 966KB](647)
|
|
|
|
|
|
|
302 |
牧压梯度下高寒草甸土壤容重及持水能力的变化特征
祝景彬1,2, 贺慧丹1,2, 李红琴1,3, 杨永胜1,3, 未亚西1,2, 罗谨1,2, 李英年1,3
2018年05期 [66-71][摘要](938)[pdf 784KB](57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3 |
高寒草甸土壤贮水量对封育措施的响应
贺慧丹1,2, 祝景彬1,2, 未亚西1,2, 李红琴1,3, 杨永胜1,3, 李英年1,3
2018年03期 [210-216,223][摘要](938)[pdf 1070KB](670)
|
|
|
|
|
|
|
|
|
330 |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分析
韩文艳1,3, 陈兴鹏1,2,3, 张子龙1,2,3, 王宁飞1,3, 于原浩1
2018年02期 [354-360][摘要](727)[pdf 1242KB](587)
|
|
|
|
|
333 |
不同保墒与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对土壤结构及小麦、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1,2, 武继承1,2, 赵世伟3, 潘晓莹1,2, 张洁梅1,2, 高翠民1,2, 王越1,2, 何方1,2
2018年02期 [220-227][摘要](957)[pdf 984KB](593)
|
|
|
|
|
|
|
|
|
|
|
|
|
|
345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面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加琼1,2, 刘章3, 杨明义1,2, 张风宝1,2, 王永吉1,2, 邓鑫欣1,2
2018年01期 [1-6,22][摘要](1060)[pdf 993KB](1032)
|
|
|
|
|
|
|
350 |
添加水稻秸秆对不同类型土壤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
刘哲1,2, 韩霁昌1,2, 陈茜1,2, 余正洪3, 张卫华1,2, 高红贝1,2
2017年06期 [167-171,178][摘要](1244)[pdf 756KB](724)
|
|
|
351 |
不同材质保水剂对玉米生长综合效率的DEA模型分析
许紫峻1,2, 汪溪远1,2, 师庆东1,2, 陈娇3, 李浩1,2, 徐婉婷1,2, 王伟1,2
2017年06期 [160-166][摘要](781)[pdf 894KB](746)
|
|
|
|
|
|
|
|
|
|
|
|
|
|
|
364 |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邓景成1, 高鹏1,2, 穆兴民1,2, 赵广举1,2, 孙文义1,2, 田鹏1,3, 宋小燕1,4
2017年05期 [63-68][摘要](1323)[pdf 1063KB](1606)
|
|
|
|
|
|
368 |
织金洞土壤渗透水-洞穴滴水元素的时空变化特征
张结1,2, 周忠发1,2, 潘艳喜1,2, 曹明达1,2, 张绍云1,2, 张强1,2
2017年04期 [355-361][摘要](1079)[pdf 907KB](59484)
|
|
|
|
|
|
|
|
374 |
喀斯特洞穴滴水水文化学过程的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指示——以贵州织金洞为例
曹明达1,2, 周忠发1,2, 潘艳喜1,2, 张结1,2, 殷超1,2, 张绍云1,2
2017年03期 [339-346][摘要](796)[pdf 1196KB](617)
|
|
|
|
376 |
渗水地膜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单智超1, 冯良山2, 田建全3, 徐明阳3, 董振起3, 冯定超3, 俞广江3
2017年03期 [194-197][摘要](1020)[pdf 826KB](679)
|
|
|
377 |
施肥对旱地胡麻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吴兵1,2, 高玉红2,3, 高珍妮2,4, 剡斌2,3, 张中凯2,3, 崔政军2,3, 牛俊义2,3
2017年03期 [188-193][摘要](706)[pdf 752KB](6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5 |
珠江流域中游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持水特性
何琴飞1,2,3, 郑威1,2,3, 彭玉华1,2,3, 侯远瑞1,2,3, 何峰1,2,3, 申文辉1,2,3
2017年01期 [128-134][摘要](1018)[pdf 859KB](676)
|
|
|
|
|
|
|
|
|
|
|
|
|
|
|
|
|
|
|
422 |
片麻岩坡面花生不同生长时期水土及养分流失规律
马悦1,2, 郭年冬1, 张瑞芳2,3,4, 周大迈2,3,4, 王红2,3,4, 张爱军2,3,4
2016年05期 [304-309][摘要](848)[pdf 769KB](743)
|
|
|
423 |
云南省耕地自然质量等流域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曾维军1,2, 张建生1,2, 刘淑霞1,2, 李成学3, 葛兴燕1, 陈运春2, 李建华1,2, 余建新1,2
2016年05期 [267-273][摘要](975)[pdf 805KB](599)
|
|
|
|
|
|
|
|
|
430 |
秃尾河流域水质调查与分析
崔双科1, 惠璠1,2, 郭雅妮2, 郭战英1, 同帜2
2016年04期 [351-356][摘要](759)[pdf 598KB](556)
|
|
|
|
|
433 |
新疆焉耆盆地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1,2, 米热古丽·艾尼瓦尔3, 麦尔丹·阿不拉2, 古丽孜巴·艾尼瓦尔2
2016年04期 [263-268][摘要](543)[pdf 710KB](546)
|
|
|
|
|
436 |
不同植被种植模式对红壤坡面侵蚀影响试验研究
康佩佩1,2, 查轩1,2, 刘家明1,2, 陈世发1,2, 王庚1,2
2016年04期 [15-18,22][摘要](618)[pdf 652KB](668)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6 |
宁夏黄土丘陵区苜蓿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
蔡进军, 张源润, 潘占兵, 董立国, 许浩, 王月玲, 季波, 马璠, 韩新生, 李生宝
2016年01期 [75-79,85][摘要](1054)[pdf 799KB](559)
|
|
|
|
|
|
|
|
|
463 |
区域灌溉水利用效率测算分析
魏子涵1, 魏占民1, 张健1, 梁天雨2, 高红艳1, 付晨星1
2015年06期 [203-207][摘要](808)[pdf 637KB](6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2 |
新疆2000-2012年主要农作物虚拟水含量计算与分析
张润1,2, 刘志辉2,3,4, 秦艳1,2, 郭小云1,2, 聂敏1,2, 苏向明1,2
2015年04期 [265-268][摘要](874)[pdf 538KB](651)
|
|
|
493 |
具有水窖设施的梯田苹果地抗暴雨侵蚀研究
白先发1,3, 高建恩1,2,3,4, 张元星2, 李慧娟1,3, 吴丽娜4, 高塞青5, 张英英5
2015年04期 [247-252][摘要](589)[pdf 855KB](611)
|
|
|
|
|
|
|
|
499 |
植物叶片截留特征分析
刘艳丽1, 王全九1,2, 杨婷1, 吕金榜1, 徐迪1, 石彬彬1, 张鹏宇1
2015年04期 [143-147,154][摘要](831)[pdf 829KB](55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2 |
极端暴雨条件下黄土区典型梯田防蚀效果研究
白先发1,3, 高建恩1,2,3,4, 贾立志1,3, 张梦杰2, 马润年5, 张英英5
2015年03期 [10-15][摘要](943)[pdf 846KB](789)
|
|
|
|
|
|
|
|
|
|
|
|
|
|
|
|
|
|
|
|
|
541 |
黄土区退耕草地凋落物-土壤界面水分过程特征研究
王冬1,2, 杨政1,2, 郝红敏1,2, 武高林1,2, 朱元骏1,2, 史志华1,2
2015年01期 [80-84][摘要](1139)[pdf 630KB](9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1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片麻岩坡面养分流失规律的研究
张佳琪1, 王红2,3,4, 张瑞芳2,3,4, 朱子龙1, 周大迈2,3,4
2014年05期 [122-125,131][摘要](840)[pdf 845KB](64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7 |
基于小波分析的伊塞克湖水位变化特征
米热古力·艾尼瓦尔1, 海米提·依米提2,3,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2,3, 夏库热·塔依尔3, Yorov·Hasan3
2014年01期 [168-172][摘要](884)[pdf 960KB](6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29 |
1959-2000年妫水河流域气候变化与水文响应分析
许海丽1,2,3, 潘云1,2,3, 宫辉力1,2,3, 周德民1,2,3, 武鹏飞1,2,3
2012年02期 [43-47][摘要](1007)[pdf 820KB](79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1 |
且末绿洲适宜规模研究
郑淑丹1,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1,2
2011年06期 [240-244][摘要](479)[pdf 295KB](568)
|
|
|
|
753 |
降雨和库水位升降对滑坡的影响
刘广宁1,2, 陈立德2, 伏永朋2, 董好刚2, 邵长生1,2
2011年06期 [200-203][摘要](822)[pdf 900KB](879)
|
|
|
|
|
|
|
|
|
|
|
|
|
|
|
|
|
|
|
|
771 |
六盘山北侧华北落叶松林分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何聪1, 熊伟2, 王彦辉2, 程积民3, 招礼军1, 于澎涛2, 徐丽宏2, 童鸿强2,4, 王云霓2
2011年05期 [112-118,123][摘要](1179)[pdf 572KB](68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93 |
不同微集水方式对玉米田耗水规律的影响
冯良山1,2,3, 孙占祥1,2,3, 肖继兵4, 刘洋2,3, 侯志研2,3, 田建全5, 尹晓丽5
2011年03期 [213-216][摘要](895)[pdf 1190KB](7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3 |
溅蚀研究进展
韩学坤, 吴伯志, 安瞳昕, 贺佳
2010年04期 [46-51][摘要](1136)[pdf 375KB](716)
|
|
|
|
|
|
867 |
黑河流域水循环特征研究
侯兰功, 肖洪浪, 邹松兵, 杨永刚, 肖生春
2010年03期 [254-258][摘要](871)[pdf 864KB](681)
|
|
|
|
|
|
|
|
|
|
|
|
|
|
|
|
|
|
|
884 |
SCS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刘家福1,2, 蒋卫国2, 占文凤2, 周纪2
2010年02期 [120-124][摘要](1493)[pdf 322KB](24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7 |
水分蒸散耗散结构的初步验证
李红寿1,3, 汪万福1,2,3, 张国彬1,3, 邱飞1,3, 詹鸿涛1,3
2009年06期 [200-204,209][摘要](1098)[pdf 668KB](688)
|
|
|
|
|
|
|
|
|
|
|
916 |
艾比湖湿地主要盐生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王银山1,2, 于恩涛3, 何雪芬1,2, 何静1,2, 徐敏1,2, 吕光辉1,2,4
2009年05期 [245-250][摘要](838)[pdf 592KB](637)
|
|
|
|
|
|
|
|
|
|
|
|
|
927 |
滨海泥质盐碱地台田水盐动态对比研究
景峰1, 朱金兆1, 张学培1, 张红丽2, 李国华1, 岳增璧1, 云波兰1, 曹波1
2009年05期 [104-109][摘要](990)[pdf 295KB](591)
|
|
|
928 |
黄土高原与俄罗斯平原南部干旱地区人工林营造策略分析
Marina L. Sizemskaya1, 焦菊英2, 王宁2, Mamay K. Sapanov1, 吴钦孝2, 贾燕锋2, Alexander V. Kolesnikov1
2009年05期 [73-77][摘要](956)[pdf 921KB](787)
|
|
|
|
|
|
|
|
|
|
|
|
938 |
引黄灌区种植苜蓿对盐渍化土地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景泰县红跃村为例
李发明1,2,3, 朱淑娟1,2,3, 王耀林3, 刘淑娟1,2,3, 程秀英1,2,3
2009年04期 [104-108][摘要](827)[pdf 332KB](708)
|
|
|
|
|
|
|
|
|
945 |
美国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简介
冯慧敏1, 雷廷武2, 张久文3, 王电龙4
2009年03期 [276-280][摘要](1300)[pdf 275KB](1392)
|
|
|
|
|
948 |
新疆于田绿洲地下水化学性质的数理统计分析
黄璟焱1,2,3, 海米提·依米提1,4, 胡小韦1,3, 古丽格娜·哈力木拉提1,3, 张丽娜1,3
2009年03期 [255-259][摘要](1081)[pdf 747KB](617)
|
|
|
|
|
|
|
|
|
|
|
|
|
|
960 |
不同经营模式下毛竹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比较
丁新新1,2, 洪伟1,2, 陈建忠3, 李键1,2, 林晗1,2, 陈灿1,2, 吴承祯1,2
2009年03期 [74-78,83][摘要](921)[pdf 543KB](573)
|
|
|
|
|
963 |
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空间插值不确定性研究
胡志瑞1,2, 杨勤科1,2, 刘建飞1,2, 任宗萍1,2, 王琦2,3, 姚志宏2,3
2009年03期 [48-51,56][摘要](831)[pdf 616KB](52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46 |
准噶尔盆地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中δ18O和δD变化特征——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阜康站为例
李晖1,2, 蒋忠诚3, 周宏飞4,5, 王月1,2, 崔天顺1,2, 李艺1,2, 罗为群3
2008年05期 [105-108][摘要](926)[pdf 409KB](7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4 |
玉米拔节期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贺冬梅1, 张崇玉2, 王丹妮2, 李盛勇2, 胡先伟2
2008年03期 [164-166][摘要](1089)[pdf 324KB](7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97 |
引进美国草种水保效果的对比研究
李鹏1,2, 任广鑫1,2, 杨改河1,2, 冯永忠1,2, 张强1,2
2008年02期 [129-132][摘要](987)[pdf 402KB](5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69 |
土壤侵蚀磁性示踪技术
鲍玉海1,2, 贾松伟1,2, 贺秀斌1
2007年06期 [5-9][摘要](1130)[pdf 305KB](725)
|
|
|
|
|
|
|
|
|
|
|
|
|
1180 |
山东省水土流失状况分析
蔡裕民, 齐善忠, 段慧平
2007年05期 [276-277,281][摘要](2099)[pdf 1106KB](10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81 |
吉林省雨水资源化利用探讨
许晓鸿, 王跃邦, 刘明义, 杨献坤, 张瑜, 张利辉, 常晓东
2007年02期 [25-26][摘要](866)[pdf 264KB](575)
|
|
|
|
|
|
|
|
|
|
|
|
|
|
|
|
|
|
1297 |
水土流失与贫困的关系
李小曼1,2, 王刚1,2, 李锐3
2007年01期 [132-134][摘要](769)[pdf 537KB](665)
|
|
|
|
|
|
|
1302 |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述评
赵卫1,2, 刘景双1, 孔凡娥3
2007年01期 [47-50][摘要](889)[pdf 429KB](75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94 |
关于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的刍议
祁生林1, 杨进怀2, 张洪江1, 鲁绍伟1, 汪丹1, 吴伟2
2006年03期 [115-118][摘要](1183)[pdf 481KB](634)
|
|
|
|
|
|
|
|
|
|
|
|
|
|
1406 |
节水增产灌溉模式研究
汪有科1,2, 吕雯1,2, 王德轩1,2, 员学锋1,2
2006年02期 [153-153,178][摘要](937)[pdf 158KB](67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41 |
植物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王云1,2, 龙春林1, 刘怡涛1, 杨德2, 庾强3, 张世俊4
2005年06期 [199-202][摘要](1228)[pdf 204KB](1234)
|
|
|
|
|
|
|
|
|
1448 |
区域土壤侵蚀模型参数选择
徐涛1,3, 杨勤科1,2, 赵米金1,3
2005年06期 [122-124,217][摘要](1163)[pdf 477KB](866)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68 |
黑土流失与整治
刘晓昱
2005年05期 [128-129,152][摘要](1019)[pdf 159KB](8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93 |
武威绿洲水资源利用分析
李海涛1, 许学工1, 肖笃宁2
2005年04期 [128-131,239][摘要](981)[pdf 361KB](710)
|
|
|
|
|
|
|
|
|
|
|
|
1503 |
构建“数字流域”的试验研究
李壁成1,2, 李晓燕3, 李世华4, 闫慧敏5
2005年03期 [107-109,122][摘要](971)[pdf 428KB](612)
|
|
|
|
1505 |
数字流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李壁成1,2, 李晓燕3, 闫慧敏4, 李世华5
2005年03期 [101-103][摘要](1000)[pdf 177KB](696)
|
|
|
|
1507 |
数字流域构建的理论、技术及方法研究
李壁成1,2, 李晓燕3, 李世华4, 阎慧敏5, 安韶山1,2, 郝仕龙1,2, 全斌1,2
2005年03期 [95-98][摘要](925)[pdf 478KB](699)
|
|
|
|
|
|
|
|
|
|
|
|
|
|
1519 |
刺槐耗水研究进展
茹桃勤1, 李吉跃1, 孔令省2, 朱延林3
2005年02期 [135-140][摘要](1193)[pdf 289KB](952)
|
|
|
|
|
|
|
|
|
|
|
|
|
|
|
|
1533 |
边坡生物治理回顾与展望
叶建军1, 许文年2, 鄢朝勇1, 郭声波1, 韦书勇2
2005年01期 [173-177][摘要](1159)[pdf 254KB](806)
|
|
|
|
|
|
|
|
|
|
|
|
|
|
|
|
|
1548 |
WEPP模型概述
张玉斌1,2, 郑粉莉1,2, 贾媛媛1,2
2004年04期 [146-149][摘要](1084)[pdf 198KB](1917)
|
|
|
|
1550 |
SWAT模型及其应用
丁晋利1,2, 郑粉莉1,2
2004年04期 [128-130,156][摘要](1328)[pdf 273KB](2355)
|
|
|
|
|
|
1554 |
水蚀预报模型研究
郑粉莉1,2, 杨勤科2, 王占礼1,2
2004年04期 [13-24][摘要](932)[pdf 537KB](702)
|
|
|
|
|
|
|
|
|
1561 |
植被护坡现状与展望
方华, 林建平
2004年03期 [283-285,292][摘要](937)[pdf 374KB](10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10 |
滇池流域水土流失监测
李建国1, 刀红英2, 张亮1, 张洪开2
2004年02期 [75-77][摘要](896)[pdf 328KB](6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87 |
山地灾害与水土流失
李树德, 吕红华, 袁仁茂
2003年03期 [107-108][摘要](1066)[pdf 109KB](676)
|
|
|
1688 |
地质构造与水土流失
李树德, 袁仁茂, 吕红华
2003年03期 [105-106][摘要](778)[pdf 242KB](656)
|
|
|
|
|
|
|
|
|
|
|
|
|
|
|
|
|
|
|
1705 |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研究
郑科, 郎南军, 温绍龙, 袁春明
2003年02期 [73-75,105][摘要](636)[pdf 196KB](98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50 |
水质预警理论初探
董志颖1, 王娟2, 李兵1
2002年03期 [224-226][摘要](1189)[pdf 284KB](60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81 |
山地桑园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高福军1, 杨志荣1, 董洪1, 王炳文1, 郭荣民2
2002年01期 [158-160][摘要](867)[pdf 150KB](73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02 |
北京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
符素华1, 张卫国1, 刘宝元1, 朱启疆1, 吴敬东2, 段淑怀3, 李永贵3
2001年04期 [114-120][摘要](1611)[pdf 182KB](126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23 |
灌木径流小区试验研究
杨志荣, 王明刚, 王炳文, 张存俊
2001年03期 [28-30][摘要](1179)[pdf 303KB](659)
|
|
|
|
|
|
|
1828 |
坡改梯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张永涛1, 王洪刚2, 李增印3, 王开增3
2001年03期 [9-11,21][摘要](1261)[pdf 489KB](753)
|
|
|
|
|
|
|
|
|
|
|
|
1838 |
古蓟城地貌景观的演化
岳升阳1, 徐海鹏1, 孙洪伟2
2001年02期 [35-40][摘要](1077)[pdf 802KB](1283)
|
|
|
|
1840 |
地震与泥石流活动
李树德, 任秀生, 岳升阳, 徐海鹏
2001年02期 [26-27][摘要](928)[pdf 334KB](62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80 |
尤溪流域林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林明添1, 叶德淮1, 杨生健1, 邹得棉2, 肖秀杰2, 何英垣3
2000年03期 [152-154][摘要](1081)[pdf 395KB](77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41 |
水土流失与地貌侵蚀
朱忠礼, 莫多闻, 徐海鹏
1999年04期 [86-90][摘要](1333)[pdf 540KB](792)
|
|
|
|
|
|
|
|
|
|
|
|
1951 |
屏东平原之地下水经理
金绍兴1, 秦启文1, 范致豪2, 郑立新1
1999年03期 [9-15][摘要](1414)[pdf 402KB](76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 |
努力开拓水土保持产品市场
高福军, 张兆升, 董洪, 李富银, 王明刚
1998年02期 [57-59,62][摘要](852)[pdf 347KB](527)
|
|
|
|
|
|
|
|
|
|
|
|
|
|
|
|
|
|
|
2036 |
施肥和密度对春小麦产量根系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刘忠民1, 山仑1, 邓西平1, Lnanaga Shinobu2, Sinohara Wataro2, Jiro Harada3
1998年01期 [70-75][摘要](1277)[pdf 414KB](711)
|
|
|
|
|
|
|
|
|
|
|
|
2046 |
北江上游水土流失与治理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水利厅水保农水处
1997年03期 [1-77][摘要](1051)[pdf 8060KB](69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68 |
再论水土保持产业化
田颖超, 丁先府, 朱启彬, 郝捷
1997年01期 [68-72][摘要](940)[pdf 434KB](5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34 |
影响水土流失主要因子的研究
赵鸿雁1, 吴钦孝1, 韩冰1, 吴瑞雯1, 李靖2
1995年01期 [99-102][摘要](1644)[pdf 2446KB](1032)
|
|
|
|
|
|
|
|
|
|
|
2143 |
黄土丘陵区造林技术研究
邹厚远, 关秀琦, 鲁子瑜, 刘克俭, 韩蕊莲, 郭鹏, 马志仁
1994年03期 [48-55,60][摘要](1359)[pdf 604KB](67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