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 |
基于水土保持的长汀县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演变过程
刘欢欢1,2,3, 魏宇航4, 马理辉1,2,4, 王继军1,2,4, 骆 汉1,2,4
2025年02期 [286-294][摘要](1047)[pdf 1348KB](230)
|
|
|
|
|
|
7 |
降雨强度对含碎石坡耕地侵蚀泥沙有机碳组分流失特征的影响
施伟豪1, 赵冰琴1,2, 高儒章1,2, 张兴凤1, 吴 欣1, 朱万庆1, 夏 栋2,3, 许文年1,2
2025年02期 [24-33][摘要](1209)[pdf 5532KB](321)
|
|
|
|
|
|
11 |
黄土区3种护坡植物三维可视化模拟与根系构型参数分析
张 旭1,2,3, 姚 晨4, 杜 婷4, 马志强4, 朱宏杰1,2,3, 汪 艳4, 杜 峰1,2,3,4
2025年01期 [218-226][摘要](120)[pdf 2030KB](131)
|
|
|
|
|
|
|
|
|
|
19 |
基于VSD模型的陕南城市群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及影响因子研究
徐盼盼1,2,3,4, 徐嘉敏5, 商逸纹1,2,3, 马 军1,2,3, 王灵博1,2,3, 钱 会1,2,3,4
2024年06期 [319-327,343][摘要](97)[pdf 2974KB](136)
|
|
|
|
|
|
|
|
25 |
亚热带江河源头区径流对土地利用及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张吉洪1,2, 姚正红1,2, 李俊杰1,4, 万 炜3,4, 朱锦奇3,4, 郑博福1,3,4
2024年06期 [55-66,73][摘要](96)[pdf 4892KB](1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
基于Gash修正模型与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的刺槐冠层截留模拟
马 军1, 韩 磊2,3,4, 周 鹏1, 柳利利2,3,4, 王娜娜2,3,4, 马云蕾2,3,4
2024年04期 [188-196][摘要](495)[pdf 1322KB](433)
|
|
|
|
|
|
|
|
53 |
基于InVEST和MGWR模型的安徽省生境质量评估及驱动
郑启航1,2, 徐光来1,2, 刘永婷1, 杨强强3, 池建宇1,2, 孙久星1,2, 张 婷1
2024年03期 [373-382][摘要](615)[pdf 8783KB](536)
|
|
|
|
|
|
|
|
|
|
|
|
|
|
|
|
|
|
69 |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时空耦合分析
龙晓惠1, 陈国平1,2,3, 林伊琳1,2,3, 赵俊三1,2,3, 王荣耀1, 冯怡翔1
2024年02期 [367-378][摘要](577)[pdf 10794KB](505)
|
|
|
|
|
72 |
基于土地利用和地形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及权衡-协同-独立关系——以安塞区为例
薛曾辉1,2,3, 高驭洋1,2,3, 卢枰达1,2,3, 周 静1,2,3, 王可琳1,2,3, 张 斌1,2,3, 马 玉1,2,3, 刘梦云1,2,3
2024年02期 [240-251,263][摘要](1493)[pdf 6921KB](593)
|
|
|
|
|
75 |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与小波分析的降雨序列多时间尺度研究
贺军奇1,2,3, 郭鑫佳1,2,3, 陈云飞1,2,3, 刘秀花1,2,3, 高万德1,2,3, 龙 婷1,2,3
2024年02期 [130-141][摘要](511)[pdf 3440KB](474)
|
|
|
76 |
南方典型红壤区不同枯死率芒萁的水土流失阻控效应
熊维彬1,2, 陈志强1,2, 陈志彪1,2, 尚艳琼1,2, 冯柳俊1,2, 李玮晔1,2
2024年02期 [76-83][摘要](601)[pdf 1153KB](561)
|
|
|
|
|
|
|
|
|
|
|
|
|
|
|
|
90 |
基于风洞模拟的不同出风口高度导风板的聚风效应
徐铮铮1, 高 永1,2,3, 韩彦隆1,2,3, 张 超1, 田晓宁1, 王 鹏1
2023年06期 [284-294,306][摘要](1334)[pdf 7501KB](895)
|
|
|
|
|
|
|
|
|
97 |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灌木柠条锦鸡儿单根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石 川1, 梁 燊1, 刘亚斌1,2, 朱海丽1,2, 李国荣1,2, 胡夏嵩1,2, 缪晓星3, 王延秀3
2023年05期 [184-192][摘要](576)[pdf 1522KB](4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7 |
中国USLE/RUSLE因子研究
马春玲1, 焦 峰1,2, 王 飞1,2, 戈文艳1,2, 丁文斌1, 刘元昊1, 尚天赦1, 曹乐乐1, 林媛媛1
2023年01期 [430-436][摘要](336)[pdf 1152KB](538)
|
|
|
|
|
|
|
|
|
144 |
九寨沟流域森林覆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李诗琦1,3, 杨青霞2, 刘俊雁1,3, 王潘潘2, 严贤春3, 廖雨辰1, 陈 琪1,3, 谢 雨1, 吴 彦1
2023年01期 [106-112][摘要](352)[pdf 1693KB](440)
|
|
|
|
146 |
岔巴沟流域汛期径流模拟及地表产流特征分析
景珂星1,2,3, 毛 欢1,2,3, 宋进喜1,2,3, 黄 鹏1,2,3, 吴 琼1,2,3, 庞国伟1,2,3
2023年01期 [62-69][摘要](553)[pdf 1484KB](513)
|
|
|
|
|
|
|
|
|
|
|
|
|
157 |
基于SWAT模型的清水河流域年径流侵蚀功率空间分布
杨 光1, 鲁克新1, 李 鹏1,2, 柳海亮1, 刘桂华1, 曹峰华1, 马天文1, 王得军2, 文妙霞2, 孙景梅2
2022年06期 [90-96,103][摘要](383)[pdf 2274KB](538)
|
|
|
|
|
|
|
|
|
|
|
|
|
|
169 |
黄河上游西柳沟流域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
张 洋1, 李 鹏2,3, 马文东4, 张 旭2,3, 郭嘉嘉2,3, 潘金金2,3
2022年05期 [70-76,84][摘要](463)[pdf 1930KB](7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 |
生态修复措施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以河北坝上地区为例
裴宏伟1,2, 刘孟竹1,2, 李雅丽1,2, 张红娟1,2, 肖雨霄1,2, 杨国丽1,2
2022年02期 [192-199+205][摘要](698)[pdf 1431KB](637)
|
|
|
201 |
长江上游流域生长季气象干旱分异特征
杨少康1,2,3, 刘 冀1,2,3, 魏 榕1,2,3, 董晓华1,2,3, 刘艳丽4,5, 丛方杰6
2022年02期 [184-191][摘要](655)[pdf 1615KB](542)
|
|
|
|
203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岷江上游地区土壤侵蚀变化
姚 昆1, 周 兵2, 何 磊3,4, 刘 斌3,4, 罗 涵3,4, 刘敦龙3,4, 李玉霞5
2022年02期 [85-91][摘要](831)[pdf 3066KB](5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6 |
评估放牧干扰对天山北坡土壤侵蚀及空间特征的影响
胡贵锋1,2,王新军1,2,常梦迪1,2,闫立男1,2,韩其飞3,李菊艳4,李永康1,2
2021年05期 [13-21][摘要](736)[pdf 1803KB](667)
|
|
|
|
|
|
|
241 |
基于SPEI指数的长江经济带上游干湿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张 茜1,2,3, 刘 冀1,2,3, 魏 榕1,2,3, 张 特1,2,3, 刘艳丽4,5
2021年04期 [203-211][摘要](450)[pdf 2667KB](6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5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地利用效率
王检萍1, 余 敦1, 孙聪康2, 郑媛媛1, 张 田1
2021年01期 [337-344][摘要](455)[pdf 2511KB](58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3 |
变化环境下洮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
刘酌希1,2, 陈 鑫2,3, 管晓祥1,2, 舒章康2,3, 杨晓甜1,2, 王国庆1,2,3
2020年05期 [87-90,100][摘要](786)[pdf 1553KB](812)
|
|
|
|
|
296 |
基于LESA综合评价模型的耕地质量定级方法
李卓倩1,2, 赵贤妤1,2, 张莉坤1,2, 吴 天1,2, 孟庆香1,2
2020年04期 [363-367,375][摘要](540)[pdf 2028KB](365)
|
|
|
|
|
|
|
|
|
|
|
|
|
307 |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以江西省鄱阳县为例
郑媛媛1,2, 余 敦1,2, 孙聪康1,2, 王检萍1,2, 张 田1,2
2020年03期 [218-224,237][摘要](735)[pdf 1339KB](592)
|
|
|
|
|
310 |
旬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泥沙输出的影响
梅嘉洺1,2,3, 刘 洋3,4, 岳朋芸3,4, 李 东1,2,3, 姜庆虎3, 刘 峰3
2020年03期 [45-50,56][摘要](866)[pdf 1319KB](6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1 |
桂西北峰丛洼地土壤结构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响应
张建兵1,2,3, 罗为群1, 张海安2,3, 何柳春2,3, 杨奇勇1, 胡宝清2,3
2019年02期 [37-42,48][摘要](838)[pdf 1018KB](67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4 |
不同气象插值方法精度评估及对草地NPP估算的影响
朱玉果1,2, 杜灵通1,2, 谢应忠1,2,3, 刘可1,2, 宫菲1,2, 丹杨1,2, 王乐1,2
2018年06期 [160-167][摘要](922)[pdf 1391KB](1092)
|
|
|
|
|
|
388 |
模拟降雨条件下黄土区SCS模型的参数率定
邓景成1, 高鹏1,2, 穆兴民1,2, 赵广举1,2, 孙文义1,2, 田鹏1,3
2018年05期 [205-210][摘要](1375)[pdf 715KB](88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1 |
不同材质保水剂对玉米生长综合效率的DEA模型分析
许紫峻1,2, 汪溪远1,2, 师庆东1,2, 陈娇3, 李浩1,2, 徐婉婷1,2, 王伟1,2
2017年06期 [160-166][摘要](795)[pdf 894KB](77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1 |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江苏沿海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
许小娟1,2,3, 刘会玉1,2,3, 林振山1,2,3, 刘金雪1,2,3, 李丽鹤1,2,3
2017年01期 [213-218,225][摘要](1204)[pdf 876KB](809)
|
|
|
|
|
|
|
|
|
|
|
|
|
|
|
494 |
温度对砂型土壤和石英砂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董晓华1,2, 姚着喜1, 彭涛1,2, 刘冀1,2, 李英海1,2, 刘潇钧1, 郭梁锋1
2016年06期 [64-68][摘要](1020)[pdf 658KB](77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8 |
基于最小累计阻力的农村居民点整治优化研究
邵新娟1,2, 张永福1,2, 陈文倩1,2, 郑丽1, 雷亚君1,2, 王文杰1,2
2016年03期 [309-313][摘要](603)[pdf 887KB](590)
|
|
|
|
|
|
|
|
|
525 |
抚仙湖流域土壤侵蚀遥感监测
马骊驰1, 王金亮1, 李石华1,2, 周峻松2, 金宝轩2
2016年03期 [65-70,76][摘要](1143)[pdf 1097KB](708)
|
|
|
|
|
|
|
|
|
|
533 |
黔西高原侵蚀性降雨特征分析
顾璟冉1, 张兴奇1, 顾礼彬1, 居祥1, 杨光檄2, 顾再柯2
2016年02期 [39-43,48][摘要](1221)[pdf 677KB](73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4 |
黑龙江明水县耕地质量综合评价
侯淑涛1, 邸延顺1, 程光大1, 陈建龙2, 张羽鑫1
2015年04期 [232-236,240][摘要](844)[pdf 849KB](6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8 |
基于遥感的泾河流域日蒸散量估算
董国涛1, 王鸣程2, 白娟3, 蒋晓辉1, 何宏谋1, 党素珍1, 王化儒4
2015年02期 [101-106,112][摘要](1009)[pdf 1016KB](731)
|
|
|
|
|
|
|
|
|
585 |
松花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罗遵兰1,2, 赵志平1, 孙光1, 吕凤春1, 李俊生1, 王伟1
2015年01期 [105-109,114][摘要](526)[pdf 914KB](1105)
|
|
|
|
|
|
|
|
|
592 |
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定量分析
王国庆1,2, 张建云1,2, 贺瑞敏1,2, 金君良1,2, 刘翠善1,2, 鲍振鑫1,2, 严小林1,2, 宋晓猛1,2
2014年06期 [295-298][摘要](994)[pdf 589KB](698)
|
|
|
|
|
|
|
|
|
|
|
|
|
|
|
605 |
中国六省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时空格局与趋势分析
王跃辉1,2,3,4, 张林波1,2,3, 郭杨1,2,3, 何萍1,2,3, 刘伟玲1,2,3, 杜加强1,2,3, 王丽霞1,2,3
2014年05期 [132-137,143][摘要](864)[pdf 1336KB](65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6 |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风蚀影响的室内风洞实验研究
赵云1, 穆兴民1,2,3, 王飞1,2,3, 蒋冲1, 刘振东1, 李锐1,2,3
2012年03期 [16-19][摘要](1253)[pdf 254KB](705)
|
|
|
|
|
|
|
711 |
1959-2000年妫水河流域气候变化与水文响应分析
许海丽1,2,3, 潘云1,2,3, 宫辉力1,2,3, 周德民1,2,3, 武鹏飞1,2,3
2012年02期 [43-47][摘要](1035)[pdf 820KB](812)
|
|
|
|
|
|
|
|
|
|
|
|
721 |
且末绿洲适宜规模研究
郑淑丹1,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1,2
2011年06期 [240-244][摘要](487)[pdf 295KB](593)
|
|
|
|
|
|
|
726 |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灰窑遗址及公路边坡裸露地表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评价
苗保河1,2, 郑延海3, 伏芳1,2, 孙楠1, 张文波1, 卢欣艳1, 吴晶1,2, 苏本营3, 李永庚3
2011年06期 [125-128][摘要](1288)[pdf 582KB](709)
|
|
|
|
|
|
|
731 |
荒漠植物构型研究进展
孙栋元1,2, 赵成义1, 王丽娟1, 盛钰1, 李菊艳1
2011年05期 [281-287][摘要](697)[pdf 392KB](65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74 |
低碳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赵荣钦1, 刘英2, 郝仕龙1, 丁明磊1
2010年05期 [190-194][摘要](737)[pdf 707KB](5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2 |
SCS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刘家福1,2, 蒋卫国2, 占文凤2, 周纪2
2010年02期 [120-124][摘要](1558)[pdf 322KB](249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44 |
基于抗差估计方法的流域水文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
瞿思敏1,2, 嵇海祥3, 包为民1,2, 石朋1,2, 韩辉4, 李琼芳1,2, 张波1,2
2009年02期 [63-67,71][摘要](841)[pdf 354KB](75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1 |
黑松幼苗造林水分蒸散人工模拟试验研究
许晓鸿1, 戴全厚1,2, 孙玥1, 张瑜1, 张力辉1, 翟婷婷1, 常晓东1, 王跃邦3, 刘明义1
2007年05期 [87-88,134][摘要](966)[pdf 441KB](5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66 |
混合像元分离的研究进展
卫建军1, 李新平1, 赵东波1, 梁伟1,2
2006年05期 [103-105][摘要](556)[pdf 169KB](678)
|
|
|
|
|
|
|
|
|
|
|
|
|
977 |
坡面泥石流起动模型研究
张万顺1, 乔飞1, 崔鹏2, 彭虹3, 陈晓清2
2006年04期 [146-149][摘要](615)[pdf 454KB](704)
|
|
|
|
|
|
|
|
|
|
|
986 |
林木根系结构动态模型研究
刘凤芹1, 吴伟2, 刘秀萍3, 鲁绍伟3, 鲁少波4, 王玉华4
2006年03期 [265-267,271][摘要](1083)[pdf 224KB](793)
|
|
|
|
|
|
|
|
|
|
|
|
|
|
|
|
|
1001 |
节水增产灌溉模式研究
汪有科1,2, 吕雯1,2, 王德轩1,2, 员学锋1,2
2006年02期 [153-153,178][摘要](961)[pdf 158KB](7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2 |
区域土壤侵蚀模型参数选择
徐涛1,3, 杨勤科1,2, 赵米金1,3
2005年06期 [122-124,217][摘要](1184)[pdf 477KB](923)
|
|
|
|
|
|
|
|
|
|
|
|
|
|
|
|
1036 |
中国冰川系统变化趋势预测研究
谢自楚1,3, 冯清华1, 王欣1, 康尔泗3, 刘潮海3, 谢超1, 李巧媛1
2005年05期 [77-82][摘要](517)[pdf 863KB](695)
|
|
|
|
|
|
|
|
1042 |
冰川径流模型研究进展
张小咏1, 刘耕年1, 鞠远江2, 傅海荣1
2005年04期 [58-62][摘要](1073)[pdf 613KB](9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63 |
淤地坝最优坝高设计
辛全才1, 刘力1,2, 史文兵1
2004年04期 [154-156][摘要](1039)[pdf 154KB](591)
|
|
|
|
1065 |
WEPP模型概述
张玉斌1,2, 郑粉莉1,2, 贾媛媛1,2
2004年04期 [146-149][摘要](1104)[pdf 198KB](2099)
|
|
|
1066 |
SWAT模型及其应用
丁晋利1,2, 郑粉莉1,2
2004年04期 [128-130,156][摘要](1354)[pdf 273KB](2403)
|
|
|
|
|
|
|
|
|
|
|
|
|
1077 |
水蚀预报模型研究
郑粉莉1,2, 杨勤科2, 王占礼1,2
2004年04期 [13-24][摘要](955)[pdf 537KB](737)
|
|
|
1078 |
杨树工业用材生物量的研究
房用1, 慕宗昭2, 张淑萍3, 孙蕾1, 王小芳1
2004年03期 [322-325][摘要](954)[pdf 328KB](68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26 |
中国防沙治沙主要模式
赵廷宁1, 丁国栋1, 王秀茹1, 王俊中2, 屠志方1
2002年03期 [118-123][摘要](904)[pdf 347KB](1257)
|
|
|
|
|
|
|
|
|
|
|
|
|
|
|
|
1140 |
北京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
符素华1, 张卫国1, 刘宝元1, 朱启疆1, 吴敬东2, 段淑怀3, 李永贵3
2001年04期 [114-120][摘要](1641)[pdf 182KB](129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14 |
林区的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陈文亮, 郑粉莉, 蔡庆, 白红英, 张科利
1993年01期 [73-78][摘要](1050)[pdf 482KB](706)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