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 |
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颜科宇1,2, 李 靖1,2, 陈正发1,2, 段青松1,2, 王道祥1,2, 胡燕梅1,2
2025年02期 [140-149,157][摘要](8)[pdf 3420KB]()
|
|
|
|
|
6 |
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试验
雷 磊1,2, 王 良1,2, 樊成虎3, 刘子瑞3, 宋 洋4, 薛倩楠5, 田堪良6,7, 段金贵6,8
2025年01期 [227-234,242][摘要](13)[pdf 2405KB](5)
|
|
|
7 |
围封对荒漠草原典型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
王益涛1,2,3, 刘建康1,2,3, 武志嘉4, 张博华4, 兰慧琴1,2,3, 黄祥祥4
2025年01期 [121-130,140][摘要](13)[pdf 1837KB](4)
|
|
|
8 |
祁连山东段高寒草地修复过程中植被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
李 浩1, 何 静1, 王理德1,2,3,4, 宋达成2,3, 刘光武2, 王梁浩然1, 李诗涵1
2025年01期 [110-120][摘要](15)[pdf 1879KB](6)
|
|
|
|
10 |
阿勒泰林区不同草地群落特征对水热因子的响应
李苗苗1,2, 叶 茂1,2, 陈维龙1,2, 潘晓婷1,2, 曾国燕1,2, 贺清智1,2, 张 西1,2
2024年06期 [299-308][摘要](23)[pdf 3690KB](8)
|
|
|
|
|
|
|
|
|
|
18 |
基于REE示踪法的工程堆积体坡面泥沙来源研究
魏育超1,2,3, 陈姿宇4, 王子吟4, 魏宇航4, 张一博4, 王达未1,2,3, 谢永生2,4, 骆 汉2,4
2024年05期 [9-17][摘要](1237)[pdf 1275KB](407)
|
|
|
|
|
|
|
|
|
|
26 |
基于地形梯度的典型退耕区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高毅丰1, 韩 磊2,3,4, 火 红5, 赵子林1, 常钰卿1, 刘 钊2, 曹鑫鑫1, 杨梅丽1, 李亚北1
2024年03期 [30-41,48][摘要](786)[pdf 6845KB](462)
|
|
|
|
|
29 |
人工修复边坡植被演替初期有机碳组分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刘 芳1,3, 夏 栋1,3,4, 马佳鑫3,4, 罗 婷2,3, 闫书星1,3, 张 森5
2024年02期 [68-75][摘要](509)[pdf 1219KB](393)
|
|
|
|
|
|
|
34 |
退耕还草对土壤碳库活度及团聚体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的影响
李映雪1,2, 臧真凤1,2, 张 瑜1,2, 王怡楠1,2, 赵 巍1,2,3
2023年05期 [241-249][摘要](547)[pdf 1315KB](365)
|
|
|
|
36 |
草地覆盖度和鼠丘对高寒草地表层土壤颗粒特征的影响
翟 辉1, 李国荣1,2, 李进芳1, 童生春1,2, 赵健赟1,2, 朱海丽1,2, 刘亚斌1,2, 李希来3, 胡夏嵩1,2
2023年05期 [122-129][摘要](539)[pdf 1911KB](297)
|
|
|
|
|
|
|
|
|
|
|
|
|
47 |
不同植物对黄土边坡产流产沙与抗剪强度的影响
何伟鹏1, 胡夏嵩1, 刘昌义1, 缪晓星2, 王延秀2, 付江涛3, 卢海静4, 邢光延4, 赵吉美4, 杨馥铖1, 刘亚斌1
2023年04期 [18-26][摘要](779)[pdf 1522KB](401)
|
|
|
|
|
|
|
|
|
|
|
|
|
|
|
60 |
中国USLE/RUSLE因子研究
马春玲1, 焦 峰1,2, 王 飞1,2, 戈文艳1,2, 丁文斌1, 刘元昊1, 尚天赦1, 曹乐乐1, 林媛媛1
2023年01期 [430-436][摘要](292)[pdf 1152KB](423)
|
|
|
|
|
|
|
|
|
|
|
69 |
黄河源区高寒退化草地鼠丘对土壤风蚀作用的影响
翟 辉1, 李国荣1,2, 李进芳1, 朱海丽1,2, 赵健赟1,2, 刘亚斌1, 胡夏嵩1,2
2022年06期 [14-20][摘要](342)[pdf 4265KB](356)
|
|
|
70 |
黄土丘陵区冻土坡面侵蚀过程特征研究
苏远逸1,2,3,4, 陈田庆1,2,3, 张盼盼1,2,3, 熊宇斐1,2,3, 李 鹏4
2022年06期 [1-7][摘要](826)[pdf 1434KB](498)
|
|
|
|
|
|
|
|
|
77 |
灌木柠条锦鸡儿根-黄土状盐渍土界面相互作用力学特性
刘亚斌1,2,3, 王 芃2, 王 舒2, 石 川2, 朱海丽2,3, 李国荣2,3, 胡夏嵩2,3
2022年04期 [127-132+139][摘要](292)[pdf 1284KB](396)
|
|
|
78 |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效应
朱锐鹏1,2, 刘殿君3, 张世豪1,2, 高志强4,左启林1,2, 赵炯昌1,2, 王百群5, 于 洋1,2
2022年04期 [10-17][摘要](578)[pdf 1304KB](536)
|
|
|
|
|
|
|
|
|
|
86 |
中国草地覆盖度时空动态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刘洋洋1, 任涵玉1, 章钊颖2, 张 伟1, 张志新1, 巴桑·参木决1, 王亦波1, 温仲明1
2022年02期 [221-230+242][摘要](475)[pdf 3018KB](513)
|
|
|
87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岷江上游地区土壤侵蚀变化
姚 昆1, 周 兵2, 何 磊3,4, 刘 斌3,4, 罗 涵3,4, 刘敦龙3,4, 李玉霞5
2022年02期 [85-91][摘要](747)[pdf 3066KB](429)
|
|
|
|
|
|
|
|
93 |
典型黑土区坡耕地退化程度诊断与评价
张守昊1, 孙 蕾1, JAMSHIDI Abdul Hakim 1, 牛 勇2, 刘 霞1, FAN Zhaofei3
2022年02期 [1-6][摘要](681)[pdf 1356KB](528)
|
|
|
|
95 |
泥石流流域气候与区段对坡面土壤pH值的影响——以云南蒋家沟流域为例
杨柳生1,2,3, 林静远1, 木力迪尔·艾尔肯1, 高若允1,2,3, 余 杭1,2,3, 林勇明1,2,3, 王道杰2,4, 李 键1,3
2022年01期 [105-112][摘要](500)[pdf 1284KB](449)
|
|
|
|
97 |
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地形影响
靖亭亭1,2, 胡海棠2,3, 邱春霞1, 李存军2,3, 周静平2,3, 张巧玲1,2, 白 翠1,2
2022年01期 [58-65][摘要](666)[pdf 1537KB](525)
|
|
|
|
|
|
|
|
103 |
评估放牧干扰对天山北坡土壤侵蚀及空间特征的影响
胡贵锋1,2,王新军1,2,常梦迪1,2,闫立男1,2,韩其飞3,李菊艳4,李永康1,2
2021年05期 [13-21][摘要](684)[pdf 1803KB](568)
|
|
|
|
|
|
|
|
|
|
|
|
|
|
|
|
|
|
|
|
|
122 |
PAM对寒区粉壤土堤防护坡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
刘鸿涛1,2,3, 李起龙1,2, 韩 宇4, 蔡 碟1,2, 励其其4, 龙昱帆1,2
2020年06期 [14-20][摘要](704)[pdf 1646KB](547)
|
|
|
|
124 |
雨强和坡度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及侵蚀动力过程影响
田 培1,2, 仇浩然1,2, 冯 宇1,2, 吴浩研1,2, 伍铁牛1,2, 刘目兴1,2
2020年06期 [1-8][摘要](714)[pdf 1812KB](764)
|
|
|
|
126 |
大型水库消落带2种典型耐淹草本植物单根抗拉力学特性
徐文秀1,2,3, 杨 玲1,4, 鲍玉海1, 韦 杰2,3, 李进林1,4, 曹龄心2
2020年05期 [259-264,272][摘要](716)[pdf 1323KB](485)
|
|
|
|
|
|
|
|
|
|
|
|
|
|
|
139 |
生态建设对坡面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王 伟1,2, 李占斌1,2,3, 李 鹏1,2, 王飞超1,2, 张 祎1,2
2020年02期 [35-41][摘要](541)[pdf 1242KB](478)
|
|
|
|
|
|
|
|
|
|
|
|
|
150 |
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土壤球囊霉素类相关土壤蛋白的分布特征
张娇阳1,2, 何俐蓉4, 李袁泽3,5, 乔磊磊3, 薛萐1,3, 刘国彬1,3
2019年06期 [65-70,79][摘要](822)[pdf 1246KB](505)
|
|
|
|
|
|
|
155 |
形态退化对中间锦鸡儿冠层茎流的影响
孟明1,2, 古君龙1,2, 杨新国1,2, 杨东东1,2, 苗翻1,2, 田娜1,2
2019年05期 [202-209][摘要](765)[pdf 1249KB](570)
|
|
|
|
|
|
|
|
|
|
163 |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退耕草地土壤水分研究
赵佰礼1, 穆兴民1,2, 高鹏1,2, 赵广举1,2, 孙文义1,2, 田鹏1,2
2019年04期 [111-115][摘要](520)[pdf 681KB](6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8 |
不同气象插值方法精度评估及对草地NPP估算的影响
朱玉果1,2, 杜灵通1,2, 谢应忠1,2,3, 刘可1,2, 宫菲1,2, 丹杨1,2, 王乐1,2
2018年06期 [160-167][摘要](870)[pdf 1391KB](10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9 |
陕北林草混交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研究
王月1,2,4, 杜峰1,2,3,4, 周敏1,2,4, 张馨月1,2,4, 张贇贇1,2,4
2018年02期 [213-219][摘要](744)[pdf 913KB](878)
|
|
|
|
|
212 |
丹江口库区坡耕地柑橘园套种绿肥对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李太魁1,2, 张香凝1,2, 寇长林1,2, 张玉华3, 马政华1,2, 段然1,2
2018年02期 [94-98][摘要](825)[pdf 682KB](628)
|
|
|
|
|
|
|
|
|
|
|
|
|
|
224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面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加琼1,2, 刘章3, 杨明义1,2, 张风宝1,2, 王永吉1,2, 邓鑫欣1,2
2018年01期 [1-6,22][摘要](1027)[pdf 993KB](1004)
|
|
|
|
|
|
|
|
|
|
|
|
|
235 |
锡林郭勒草原蒸散发月季动态及相关因子分析
张巧凤1,2,3,4, 刘桂香2, 于红博1,3, 玉山1,3, 包玉海1,3
2017年03期 [164-169][摘要](1365)[pdf 693KB](76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9 |
抚仙湖流域土壤侵蚀遥感监测
马骊驰1, 王金亮1, 李石华1,2, 周峻松2, 金宝轩2
2016年03期 [65-70,76][摘要](1056)[pdf 1097KB](644)
|
|
|
|
|
|
273 |
绿肥阻控贵州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应用
朱青1,2, 崔宏浩1,2, 张钦1,2, 林海波1,4, 陈正刚1,2, 曹卫东3
2016年02期 [101-105][摘要](868)[pdf 645KB](7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5 |
DEM分辨率对微地形形态的影响
魏舟1, 李光录1, 任磊1, 杨晨辉1, 杨娟1, 李柏桥1, 刘馨2
2015年03期 [105-110][摘要](939)[pdf 681KB](620)
|
|
|
|
|
|
309 |
黄土区退耕草地凋落物-土壤界面水分过程特征研究
王冬1,2, 杨政1,2, 郝红敏1,2, 武高林1,2, 朱元骏1,2, 史志华1,2
2015年01期 [80-84][摘要](1109)[pdf 630KB](86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0 |
流量及坡度对崩岗崩积体侵蚀的影响
赵淦, 黄炎和, 林金石, 蒋芳市, 葛宏力, 陈培济, 李新光, 詹振芝, 郑巧凤
2014年02期 [11-16][摘要](1013)[pdf 1254KB](84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1 |
人工石质边坡构树根系抗剪特性研究
王云翔1, 孙海龙2, 罗龙皂3, 李绍才2,4, 罗双4, 卢荻秋1, 龙凤4, 刘冲4
2012年03期 [114-118][摘要](937)[pdf 470KB](826)
|
|
|
|
|
|
|
|
|
|
|
|
371 |
降雨和库水位升降对滑坡的影响
刘广宁1,2, 陈立德2, 伏永朋2, 董好刚2, 邵长生1,2
2011年06期 [200-203][摘要](791)[pdf 900KB](849)
|
|
|
|
373 |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灰窑遗址及公路边坡裸露地表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评价
苗保河1,2, 郑延海3, 伏芳1,2, 孙楠1, 张文波1, 卢欣艳1, 吴晶1,2, 苏本营3, 李永庚3
2011年06期 [125-128][摘要](1158)[pdf 582KB](656)
|
|
|
|
|
|
377 |
典型边坡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李伟1, 潘丹丹2, 艾应伟2, 张志卿2, 郭培俊2, 徐建忠1, 曹洋1
2011年05期 [275-277][摘要](542)[pdf 231KB](59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5 |
溅蚀研究进展
韩学坤, 吴伯志, 安瞳昕, 贺佳
2010年04期 [46-51][摘要](1104)[pdf 375KB](681)
|
|
|
426 |
基于RS和GIS的彭州市震毁土地信息提取及分析
蔡柯柯1,2, 何政伟1,2,3, 倪忠云1,2, 高慧1,2, 王乐1,2
2010年04期 [43-45,51][摘要](951)[pdf 451KB](703)
|
|
|
|
|
|
|
|
|
|
|
|
|
|
|
|
|
441 |
红壤喷洒粘着剂之防冲效果
许中立1, 戴欣怡2, 徐弘明2, 陈淑慈1, 陈佳吟1
2009年06期 [243-247][摘要](944)[pdf 802KB](73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8 |
不同坡形坡面侵蚀规律试验研究
杨丽娜1, 范昊明1,2, 郭成久1, 王铁良1, 郑国相3
2007年04期 [237-239,243][摘要](1076)[pdf 967KB](105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1 |
植被护坡技术的研究
孔东莲1, 郭小平2, 赵廷宁1
2007年01期 [69-71][摘要](943)[pdf 389KB](7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9 |
坡面泥石流起动模型研究
张万顺1, 乔飞1, 崔鹏2, 彭虹3, 陈晓清2
2006年04期 [146-149][摘要](584)[pdf 454KB](654)
|
|
|
|
|
|
|
614 |
坡面产流机制研究刍议
吴伟1, 王雄宾2, 武会2, 张宏芝2, 祁生林3, 陈峻崎4, 鲁绍伟2
2006年04期 [84-86][摘要](921)[pdf 333KB](73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