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白于山区土壤干燥化对人工林植被恢复40年的响应特征
马雅莉1, 刘喜东1, 张立强1, 张晨晨1, 高东治1, 张 艳1,段永强2,张彦昶3,乔江波4,石长春1,5
2024年05期 [192-198][摘要](814)[pdf 2091KB](250)
|
|
|
|
|
|
|
7 |
荒漠草原人工柠条引入后土壤大孔隙拓扑结构演变特征
杨志强1,2,3, 孟 晨2,3,4, 王 兴2,3,4, 朱志昊2,3,4, 宋乃平2,3,4, 杜灵通2,3,4
2024年02期 [92-100][摘要](470)[pdf 2873KB](311)
|
|
|
|
|
|
|
12 |
延河流域不同生活型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朱晓旭1, 温仲明1,2,3, 郑 诚1, 高 原2,3, 张格语1, 王维维1, 刁晓晨1, 万锦枫1
2023年06期 [328-336][摘要](1082)[pdf 4190KB](360)
|
|
|
|
|
|
|
|
18 |
不同植物对黄土边坡产流产沙与抗剪强度的影响
何伟鹏1, 胡夏嵩1, 刘昌义1, 缪晓星2, 王延秀2, 付江涛3, 卢海静4, 邢光延4, 赵吉美4, 杨馥铖1, 刘亚斌1
2023年04期 [18-26][摘要](757)[pdf 1522KB](350)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地与有机质动态变化特征
张海欧1,2,3,4, 郭 振2,3, 徐 艳2,3,4, 曹婷婷2,3,4, 杨晨曦2,3
2021年02期 [93-98][摘要](566)[pdf 1226KB](457)
|
|
|
|
|
|
|
|
|
|
|
|
|
|
50 |
6种连翘属植物在第四纪红壤上的生长适应性比较
刘 荃1,2, 陈秀龙1,2, 郭利平2, 黄宏胜1, 沈发兴2,3, 葛佩琳2, 赵佳鼎2
2020年02期 [357-363,369][摘要](626)[pdf 1260KB](544)
|
|
|
|
|
|
54 |
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草措施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屈东旭1,2, 吕 刚1,2, 翟景轩3, 王锋佰4, 张 卓5, 金兆梁1,2, 郑 洋1,2, 吕金昊1,2
2020年01期 [21-25][摘要](446)[pdf 1179KB](568)
|
|
|
|
|
|
|
|
|
|
|
|
64 |
放牧干扰下短花针茅植丛对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
苗翻1,2,3, 杨新国1,2,3, 古君龙1,2,3, 杨东东1,2,3
2019年03期 [49-57][摘要](1024)[pdf 1106KB](1363)
|
|
|
|
|
|
|
|
|
|
|
|
|
|
|
77 |
高寒沙区几种典型固沙植物细根生物量及周转速率比较
冯莉莉1,2,3, 贾志清2,3, 刘涛4, 李清雪2,3, 张友焱2,3, 石坤5, 何凌仙子2,3, 杨凯悦2,3
2018年02期 [120-125,130][摘要](838)[pdf 820KB](69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8 |
普者黑岩溶湖滨湿地沉积物与茭草全磷相关性研究
詹乃才1, 刘云根1,2, 王妍1,2, 梁启斌1,2, 侯磊1,2, 王书锦1, 张慧娟1
2017年02期 [167-172][摘要](874)[pdf 837KB](1319)
|
|
|
|
|
|
|
|
|
|
|
|
108 |
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以珠海市斗门区为例
易璐1,2,3, 王红梅1,2,3, 程迎轩5, 王淼淼1,2,3, 丁华祥4, 王海云4
2016年06期 [108-115][摘要](864)[pdf 1063KB](558)
|
|
|
|
|
|
|
|
|
|
|
|
118 |
陕南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评价分析
赵璇1, 李新生1,2,3, 赵佐平1, 郭文伯4, 米桂1, 付静1,2
2016年03期 [287-290][摘要](720)[pdf 526KB](5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9 |
黄土区退耕草地凋落物-土壤界面水分过程特征研究
王冬1,2, 杨政1,2, 郝红敏1,2, 武高林1,2, 朱元骏1,2, 史志华1,2
2015年01期 [80-84][摘要](1091)[pdf 630KB](8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 |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氮密度变化特征
赵发珠1,2, 韩新辉2,3, 杨改河2,3, 佟小刚4, 康乐1, 杜约翰2,3
2012年04期 [43-47,52][摘要](1501)[pdf 713KB](942)
|
|
|
|
|
|
|
|
|
|
|
|
|
|
211 |
荒漠植物构型研究进展
孙栋元1,2, 赵成义1, 王丽娟1, 盛钰1, 李菊艳1
2011年05期 [281-287][摘要](668)[pdf 392KB](569)
|
|
|
|
|
214 |
六盘山北侧华北落叶松林分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何聪1, 熊伟2, 王彦辉2, 程积民3, 招礼军1, 于澎涛2, 徐丽宏2, 童鸿强2,4, 王云霓2
2011年05期 [112-118,123][摘要](1109)[pdf 572KB](624)
|
|
|
|
|
|
|
|
|
|
222 |
金沙江干热河谷人工林土壤水分研究
岳学文, 方海东, 钱坤建, 方晋, 奎建蕊, 潘志贤, 杨艳鲜, 纪中华, 彭辉
2011年02期 [125-128][摘要](1196)[pdf 309KB](88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1 |
黄土高原与俄罗斯平原南部干旱地区人工林营造策略分析
Marina L. Sizemskaya1, 焦菊英2, 王宁2, Mamay K. Sapanov1, 吴钦孝2, 贾燕锋2, Alexander V. Kolesnikov1
2009年05期 [73-77][摘要](897)[pdf 921KB](737)
|
|
|
|
|
|
|
256 |
岷江上游植物群落稳定性研究
冶民生1,2, 吴斌2, 关文彬3, 马克明4, 刘国华4, 张宇清2
2009年01期 [259-263][摘要](988)[pdf 560KB](664)
|
|
|
|
|
|
|
|
|
|
|
|
|
|
|
|
|
|
272 |
中国荒漠区的生物多样性
李毅1,2, 屈建军1,2, 董治宝2, 安黎哲3
2008年04期 [79-81,84][摘要](894)[pdf 225KB](8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4 |
植被护坡技术的研究
孔东莲1, 郭小平2, 赵廷宁1
2007年01期 [69-71][摘要](911)[pdf 389KB](74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3 |
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刘庄1, 谢志仁1, 沈谓寿2, 王建民2
2002年03期 [207-209,214][摘要](830)[pdf 361KB](76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