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颜科宇1,2, 李 靖1,2, 陈正发1,2, 段青松1,2, 王道祥1,2, 胡燕梅1,2
2025年02期 [140-149,157][摘要](713)[pdf 3420KB](118)
|
|
|
|
3 |
不同生态区覆盖方式对玉米氮转运、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昊枫1,2, 党 科2, 范子晗1,2, 李 哲1,2, 常乐乐1,2, 李红兵2, 张岁岐1,2
2024年06期 [176-187][摘要](76)[pdf 1330KB](89)
|
|
|
4 |
长期施肥对旱作雨养农田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张 超1, 段淑方2, 高明霞1,3, 杨学云2, 张树兰2, 冯 浩3,4, 孙本华2,4
2024年06期 [168-175,187][摘要](83)[pdf 1265KB](83)
|
|
|
|
|
7 |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泥沙集中度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李天毅1,2, 于坤霞1,2, 李占斌1,2, 李 鹏1,2, 贾 路1,2, 杨 志3, 张国军3,魏小燕3
2023年04期 [203-209][摘要](732)[pdf 3756KB](358)
|
|
|
|
|
|
11 |
肥水蚓坑措施下不同施肥对土壤养分和山地苹果生产的影响
邵发琦1,2, 李改民3, 柯 斧1, 张文慧1, 李 夏1, 白岗栓4, 孙本华2,5, 高明霞6, 冯 浩4,5,6
2023年01期 [197-203,208][摘要](315)[pdf 1515KB](406)
|
|
|
|
|
|
|
|
17 |
生态修复措施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以河北坝上地区为例
裴宏伟1,2, 刘孟竹1,2, 李雅丽1,2, 张红娟1,2, 肖雨霄1,2, 杨国丽1,2
2022年02期 [192-199+205][摘要](666)[pdf 1431KB](558)
|
|
|
18 |
长期施肥对土nirS型反硝化细菌的影响及其与N2O排放的关系
刘耕苑1, 肖 杰1, 高明霞2, 孙本华1,4, 张树兰1, 杨学云1, 冯 浩2,3,4, 张彤勋1
2022年02期 [99-105][摘要](503)[pdf 1178KB](569)
|
|
|
19 |
2006—2018年策勒绿洲农田不同施肥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范琳杰1,2,4,李向义1,3,林丽莎1,2,3,热甫开提·沙比提1,2,3,薛 伟5
2021年05期 [41-46][摘要](419)[pdf 1245KB](475)
|
|
|
|
21 |
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剖面土壤碳氮累积的影响
陈春兰1,2, 陈安磊1,2, 魏文学1,2, 张文钊1,2, 傅心赣1,2, 周华军3, 秦红灵1,2
2021年02期 [14-20][摘要](610)[pdf 1259KB](560)
|
|
|
|
|
|
|
|
|
|
29 |
6种连翘属植物在第四纪红壤上的生长适应性比较
刘 荃1,2, 陈秀龙1,2, 郭利平2, 黄宏胜1, 沈发兴2,3, 葛佩琳2, 赵佳鼎2
2020年02期 [357-363,369][摘要](667)[pdf 1260KB](601)
|
|
|
|
|
|
|
34 |
施氮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张世汉1, 武均1,2, 张仁陟1,2,3, 蔡立群1,2,3, 齐鹏1,2, 张军1,2,3
2019年06期 [7-11][摘要](989)[pdf 1069KB](783)
|
|
|
|
|
|
|
39 |
不同施氮水平下拔节期灌溉对旱地冬小麦的群体动态、产量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殷修帅1,3, 王仕稳2,3,4, 邓西平1,3,4, 李雨霖1,3, 杨文稼2,3, 孙海妮2,3
2018年05期 [179-186][摘要](1009)[pdf 966KB](647)
|
|
|
|
|
|
|
|
|
|
|
|
|
|
51 |
施肥对旱地胡麻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吴兵1,2, 高玉红2,3, 高珍妮2,4, 剡斌2,3, 张中凯2,3, 崔政军2,3, 牛俊义2,3
2017年03期 [188-193][摘要](705)[pdf 752KB](607)
|
|
|
|
|
|
|
|
|
58 |
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以珠海市斗门区为例
易璐1,2,3, 王红梅1,2,3, 程迎轩5, 王淼淼1,2,3, 丁华祥4, 王海云4
2016年06期 [108-115][摘要](915)[pdf 1063KB](599)
|
|
|
|
|
|
62 |
南方旱坡地土壤雨季径流量与养分流失的研究
秦芳, 何铁光, 苏利荣, 苏天明, 张野, 李婷婷, 李琴, 韦彩会, 李忠义, 俞月凤
2016年02期 [19-22,27][摘要](544)[pdf 573KB](6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4 |
黄土高原土壤旱化研究综述
潘占兵1, 张龙1,2, 杨瑞3, 李生宝1, 董立国1, 蔡进军1
2012年06期 [287-291,298][摘要](879)[pdf 362KB](695)
|
|
|
|
|
|
88 |
基于M-DEM的黄土人工锄耕坡面水系分维特征研究
张莉1,2, 张青峰1,2,3,4, 郑子成3,5, 王健1,2,3,4
2012年05期 [7-11][摘要](1087)[pdf 572KB](8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5 |
自压微灌系统施肥装置
郭彦彪1, 李社新2, 邓兰生1, 冯宏1, 张承林1
2008年01期 [261-262][摘要](511)[pdf 194KB](58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7 |
博州山洪灾害防治对策探讨
王凯博1, 高保玲1, 李洪滨2, 王金龙1, 张景平3
2007年01期 [289-294][摘要](889)[pdf 526KB](582)
|
|
|
|
|
|
|
|
|
164 |
土壤侵蚀退化研究
程冬兵1, 蔡崇法1, 左长清2
2006年05期 [252-254,258][摘要](1209)[pdf 430KB](79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2 |
凯特杏保护地栽培技术的研究
庞福生1, 尹志勇1, 刘孝智1, 王鹏程1, 贾玲1, 刘军2, 李国雷2
2001年03期 [121-124][摘要](1024)[pdf 194KB](47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8 |
施肥和密度对春小麦产量根系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刘忠民1, 山仑1, 邓西平1, Lnanaga Shinobu2, Sinohara Wataro2, Jiro Harada3
1998年01期 [70-75][摘要](1277)[pdf 414KB](710)
|
|
|
|
|
|
|
|
|
|
276 |
再论水土保持产业化
田颖超, 丁先府, 朱启彬, 郝捷
1997年01期 [68-72][摘要](940)[pdf 434KB](519)
|
|
|
|
|
|
|
|
|
|
|
|
|
|
|
289 |
旱地多功能液肥试验研究初报
郭玉孝1, 陈国良1, 赵世伟1, 刘耀宏1, 马国忠2, 赵克学2
1996年01期 [192-195][摘要](565)[pdf 319KB](480)
|
|
|
|
|
|
|
294 |
黄土丘陵区造林技术研究
邹厚远, 关秀琦, 鲁子瑜, 刘克俭, 韩蕊莲, 郭鹏, 马志仁
1994年03期 [48-55,60][摘要](1359)[pdf 604KB](674)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