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construction 的文章

1 东三省美丽乡村建设“三生”功能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变
罗光强, 豆伊伊, 宋新宇 2025年01期 [275-284][摘要](97)[pdf 3341KB](70)
2 广西地区甘蔗粉垄与旋耕耕作方式下土壤孔隙特征变化
张 硕1, 王 松2, 张 钰1, 张红霞2, 韦本辉3, 黄金生4, 甘 磊1,2 2024年06期 [221-229][摘要](95)[pdf 2390KB](81)
3 生产建设项目废弃地植被恢复研究热点与趋势
宋智衍1, 王建文2, 陈平平3, 李建兴3, 王 波3, 李 敏4, 杨淏舟1, 陈奇伯1,5 2024年04期 [430-438][摘要](467)[pdf 4395KB](371)
4 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占用耕地的时空特征
谢贤健 2024年03期 [342-349][摘要](622)[pdf 3639KB](475)
5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建设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段维利1,2,3, 余新晓1,2,3, 陈丽华1, 贾国栋1,2,3, 曹永翔4,5 2023年04期 [404-411][摘要](1433)[pdf 3840KB](450)
6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泥沙集中度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李天毅1,2, 于坤霞1,2, 李占斌1,2, 李 鹏1,2, 贾 路1,2, 杨 志3, 张国军3,魏小燕3 2023年04期 [203-209][摘要](733)[pdf 3756KB](358)
7 近30年黄河下游城市后备可利用土地资源时空演变分析——以济南市为例
黄志蕾, 朱纹君, 齐善忠 2022年05期 [276-282][摘要](378)[pdf 2131KB](477)
DOI:
8 吉林省农作物虚拟水时间演化与空间重构研究
马晓蕾 2022年02期 [304-312+329][摘要](434)[pdf 1913KB](889)
DOI:
9 树轮宽度记录的1861年以来松潘地区秋雨指数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王春学1, 秦宁生2, 庞轶舒1, 罗 玉1, 李金建3 2022年02期 [296-303][摘要](366)[pdf 1751KB](451)
DOI:
10 生物炭对重构土壤化学性质及苜蓿抗旱性的影响
王玲玲1,曹银贵1,2,王 凡1,黄雨晗1,尚 志3,佘长超3,王党朝3,白中科1 2021年06期 [105-114][摘要](473)[pdf 1441KB](524)
DOI:
11 1990—2018年黄河三角洲人类活动强度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朱纹君,韩 美,孔祥伦,李云龙,孔凡彪,魏 帆,荣佳辉 2021年05期 [287-292][摘要](557)[pdf 1797KB](597)
DOI:
12 基于耦合度模型的江苏省县域建设用地开发评价
史敏琦, 陈 逸, 陈志刚, 王丹阳 2021年04期 [375-383][摘要](282)[pdf 2061KB](417)
DOI:
13 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性研究
白玉娟1, 洪增林1,2, 薛旭平2, 石 卫3,4 2021年03期 [272-280][摘要](655)[pdf 1492KB](678)
DOI:
14 微地形重塑对大型排土场平台水沙及植被的影响
田秀民1, 马春霞2, 鲁旭东3, 郭建英1, 张铁钢1 2021年03期 [74-82][摘要](612)[pdf 1625KB](667)
DOI:
15 1974—2019年大清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时空变化
李 硕1,2, 沈占锋1,3, 柯映明1,3, 李均力4,5, 许泽宇1,3, 王浩宇1,3, 焦淑慧1,3, 李 璐1,3, 李苓苓6 2021年01期 [195-203][摘要](590)[pdf 2731KB](555)
DOI:
16 广西甘蔗地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孔隙特征
甘 磊1,2, 李 健3, 李 帅3, 韦 灵3, Saeed Rad1,3 2020年06期 [122-130][摘要](688)[pdf 2261KB](507)
DOI:
17 滨海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利用效率及脱钩关系——以江苏省大丰区为例
赵晓东1, 王 静1, 郭柏枢2, 翟天林1, 刘晶晶1 2020年05期 [340-348][摘要](534)[pdf 1747KB](457)
DOI:
18 山区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异研究——以玉溪市为例
金 杰1,2, 陈 武1, 何 锋1 2020年04期 [356-362][摘要](583)[pdf 1562KB](385)
DOI:
19 不同建设方式下河岸带坡面流流态判别及阻力特性
叶继兵, 夏继红, 窦传彬, 刘 瀚, 周之悦, 朱星学, 李朝达 2020年03期 [342-348][摘要](645)[pdf 1229KB](502)
DOI:
20 城市群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及整治路径
司润磊, 胡业翠, 李 军, 宋 荣 2020年03期 [174-180][摘要](629)[pdf 1560KB](475)
DOI:
21 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建设用地规模时空耦合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龙明璐, 贺清云 2020年02期 [330-336,343][摘要](531)[pdf 2096KB](553)
DOI:
22 生态建设对坡面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王 伟1,2, 李占斌1,2,3, 李 鹏1,2, 王飞超1,2, 张 祎1,2 2020年02期 [35-41][摘要](567)[pdf 1242KB](502)
DOI:
23 云南喀斯特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及分区
赵筱青1, 普军伟1,2, 饶 辉3, 李思楠1, 卢飞飞1, 顾泽贤4 2020年01期 [240-248][摘要](833)[pdf 1858KB](718)
DOI:
24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影响下生态服务价值损益分析——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鄢大彬1,2, 李惠敏3, 陈芳1, 郑杰炳3, 田小松1 2018年06期 [292-297][摘要](848)[pdf 777KB](643)
DOI:
25 乌蒙山区建设用地密度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付星基1, 尹晓媛1, 余建新1,2, 王猛3, 陈镜宇1, 孙高峰1, 李建华1,2 2018年03期 [346-353][摘要](1114)[pdf 1300KB](796)
DOI:
26 基于ANP-GIS的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王宪恩, 丁炎军, 王硕 2018年03期 [232-236,244][摘要](1006)[pdf 727KB](707)
DOI:
27 转型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演变特征及驱动力——以江西省为例
徐丽婷1,2,3, 徐羽3, 钟业喜3, 陈爽1 2018年02期 [328-334,340][摘要](1105)[pdf 1394KB](773)
DOI:
28 卡口河段桥梁建设对河道行洪的影响——以渭河咸阳段为例
韩剑桥1,2, 段文中3 2017年06期 [388-391][摘要](908)[pdf 717KB](771)
DOI:
29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度测评及空间分异特性研究
张转1, 卫新东2, 郭树延1, 周学珍1 2017年05期 [314-320][摘要](1005)[pdf 1106KB](724)
DOI:
30 重庆市丘陵山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张志刚1, 张安明1, 郭欢欢2,3, 郑财贵2, 宁玉科1, 王彦美2 2017年04期 [113-118][摘要](797)[pdf 772KB](625)
DOI:
31 西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分析
苏冰倩1,2, 王茵茵1,2, 上官周平3 2017年04期 [59-65][摘要](1041)[pdf 1029KB](736)
DOI:
32 新型城镇化与建设用地利用水平时空耦合协调度——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李璐, 徐磊, 董捷 2017年03期 [314-319,346][摘要](804)[pdf 1072KB](638)
DOI:
33 基于Meta分析的神府榆采煤塌陷区植被变化研究
王亚萍1, 刘文兆1,2 2017年02期 [278-282,288][摘要](1230)[pdf 807KB](911)
DOI:
34 农村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关系研究
孙心如, 周学武, 王占岐 2017年02期 [267-271][摘要](1067)[pdf 723KB](542)
DOI:
35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相关效应
张思齐, 陈银蓉 2017年01期 [244-249][摘要](963)[pdf 854KB](611)
DOI:
36 大型山地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及地形分异
吕志强, 邓睿, 卿珊珊 2017年01期 [232-238][摘要](869)[pdf 984KB](754)
DOI:
37 山地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
王卫林1,3, 叶燎原3, 杨昆1,3, 朱彦辉1,3, 王桂林2,3 2016年06期 [358-362][摘要](796)[pdf 688KB](664)
DOI:
38 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复垦与新建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形态的影响
王福海1, 周启刚2, 陈丹1, 焦欢2 2016年03期 [144-149][摘要](838)[pdf 1022KB](734)
DOI:
39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城镇优化管理——以福州沿海地区为例
阮俊杰 2015年05期 [186-190][摘要](948)[pdf 839KB](731)
DOI:
40 基于灰色关联的盐城市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协调发展研究
王亮1,2,3 2015年02期 [253-257][摘要](901)[pdf 611KB](636)
DOI:
41 基于Landsat TM的重庆都市区地表热环境时空变化研究
陈倩, 周启刚, 金亚美 2014年06期 [84-89][摘要](837)[pdf 804KB](633)
DOI:
42 基于TM的重庆山地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展与地表特征参数时空变化研究
王福海1, 马泽忠1,2, 向敬华3, 焦欢1 2014年04期 [107-113][摘要](812)(4)
DOI:
43 乌鲁木齐市近16年建设用地和耕地变化驱动力比较分析
孔静静1, 魏建新1,2 2014年04期 [101-106][摘要](604)(4)
DOI:
44 重庆市荣昌县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驱动力分析
刘小波1, 彭春艳2, 魏丽1, 吕祥1, 周宝同1 2014年03期 [182-185,191][摘要](813)[pdf 871KB](686)
DOI:
45 城市经济发展对洪涝灾害承灾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
焦士兴1, 袁换欢1, 李燕2, 赵荣钦3, 尹义星4, 李静5, 张艳玲6 2014年02期 [311-315][摘要](604)[pdf 966KB](673)
DOI:
46 武汉城市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空间自相关分析
李勉, 王秀兰, 程龙 2014年02期 [223-227][摘要](925)[pdf 882KB](613)
DOI:
47 基于ESDA的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模式分析
王枫, 李灿 2014年02期 [167-171,178][摘要](904)[pdf 1093KB](1519)
DOI:
48 黄河班多水电站工程区荒草地坡面水流含沙量变化过程试验研究
张孝中1, 王莎2,3, 申楠2,3, 马春艳2,3 2014年02期 [72-75,81][摘要](966)[pdf 737KB](805)
DOI:
49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区域适宜性评价与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成都龙泉驿区为例
任平1,2, 兰亭超1,2, 周介铭1,2 2014年01期 [272-275,282][摘要](574)[pdf 758KB](624)
DOI:
50 基于低碳理念的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上官彩霞1, 王岩1, 郭慧君2 2014年01期 [234-239][摘要](735)[pdf 767KB](541)
DOI:
51 吉林省四平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驱动力实证研究
江恩赐, 李秀霞, 徐龙 2013年05期 [199-202][摘要](613)[pdf 568KB](595)
DOI:
52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关系探究
向彦臻1, 薛宇婷2 2013年04期 [313-316][摘要](846)[pdf 656KB](569)
DOI:
53 若尔盖湿地公路建设生态恢复中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相似性研究
陈蓓1, 马睿2, 秦纪洪3, 孙辉4 2013年04期 [115-119][摘要](1086)[pdf 794KB](721)
DOI:
54 山西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低扰动工程技术
王露露1, 孙中峰2, 朱清科1 2013年03期 [310-315][摘要](543)[pdf 921KB](600)
DOI:
55 川渝油气田建设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分析
冯迪, 银小兵, 高大明 2013年01期 [42-46,51][摘要](744)[pdf 673KB](535)
DOI:
56 秦巴山区铁路增建二线的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何吉成 2012年06期 [64-67,76][摘要](1441)[pdf 392KB](816)
DOI:
57 基于生态补偿的低丘岗地改造与景观生态设计
钟学斌, 刘成武, 陈锐凯 2012年04期 [147-152][摘要](561)[pdf 804KB](514)
DOI:
58 石家庄市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基于灰色关联确权的综合评价
朱永明1, 赵丽1, 傅海利2, 张蓬涛1 2012年03期 [237-241][摘要](1048)[pdf 290KB](610)
DOI:
59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王玉峰1, 王继军1,2, 高亮1, 李奇睿1,3 2011年06期 [146-150][摘要](850)[pdf 296KB](564)
DOI:
60 安塞县侯沟门村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研究
张强1, 许明祥2, 郑世清2, 白岗栓2, 齐治军2 2011年02期 [80-85,97][摘要](924)[pdf 617KB](797)
DOI:
61 陕北府谷新田煤矿开发建设项目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
陈梓玄, 李占斌, 李鹏 2011年02期 [21-25][摘要](1180)[pdf 588KB](642)
DOI:
62 北京西山残次林改造工程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周建勤1,2, 贾宏涛2, 朱金兆1 2011年01期 [248-253][摘要](805)[pdf 337KB](1141)
DOI:
63 基于生态足迹的巫山县土地承载力研究
谭波, 傅瓦利 2010年05期 [105-108,113][摘要](927)[pdf 198KB](641)
DOI:
64 线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法简析——以陕北某输气管道工程为例
冀文慧1, 贾莲莲2 2010年04期 [10-13][摘要](957)[pdf 297KB](668)
DOI:
65 高寒农牧交错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型及应用研究
鲍锋1,2, 孙虎2, 延军平2 2010年03期 [196-200,207][摘要](825)[pdf 480KB](792)
DOI:
66 村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江文亚, 郑新奇, 杨玲莉 2010年03期 [166-170][摘要](944)[pdf 547KB](679)
DOI:
67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时序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
林常春, 张俊梅, 许皞, 李新旺, 王树涛 2010年03期 [115-119,125][摘要](936)[pdf 701KB](606)
DOI:
68 安塞县侯沟门村新农村建设与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研究
陈翠红1, 郑世清2, 许明祥2, 白岗栓2, 李波2 2009年06期 [179-183][摘要](1040)[pdf 233KB](727)
DOI:
69 岩石的微观结构特征与其力学行为启示
冯文凯, 黄润秋, 许强 2009年06期 [26-29][摘要](541)[pdf 1513KB](582)
DOI:
70 植被建设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的意义及其对策
何永涛1, 郎海玲2 2009年04期 [30-33,38][摘要](997)[pdf 755KB](632)
DOI:
71 西北牧区草地生态建设补偿依据与标准研究——以退牧还草工程为例
王学恭1,2, 白洁1,2 2009年03期 [216-219,224][摘要](914)[pdf 821KB](647)
DOI:
72 廊坊市区域现状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赵国华1, 翟国静2, 何平3, 苏永军2, 畅金元3, 郭慧娟2 2009年01期 [245-249][摘要](1109)[pdf 439KB](592)
DOI:
73 大型煤矸石山植被重建的土壤限制性因子分析
魏忠义, 王秋兵 2009年01期 [179-182][摘要](930)[pdf 325KB](686)
DOI:
74 生态环境的表述及其建设内容探讨
王青宁1,2, 王晗生2,3, 王美英4 2008年06期 [273-275][摘要](977)[pdf 168KB](849)
DOI:
75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农村植被建设探索
汪有涛1, 任小平1, 高炜2, 白岗栓3,4, 许明祥3,4 2008年06期 [259-262][摘要](935)[pdf 224KB](750)
DOI:
76 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以英国赠款中国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为例
张永国 2008年05期 [242-244][摘要](843)[pdf 170KB](599)
DOI:
77 北京市怀柔区乡村河溪利用方式及演变分析
冯泽深1, 高甲荣1, 杨海龙1, 崔强1, 段红祥2 2008年05期 [97-100][摘要](883)[pdf 254KB](581)
DOI:
78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分析
田卫堂1, 胡维银1, 李军1, 高照良2 2008年04期 [204-209][摘要](1391)[pdf 575KB](840)
DOI:
79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用地面积预测——以福建省为例
刘淑苹, 张文开, 张军 2008年04期 [196-199,203][摘要](1062)[pdf 491KB](914)
DOI:
80 高速公路道路建设中土壤侵蚀问题研究
余海龙1,2,3, 阿力坦巴根那4, 顾卫2,3, 卜崇峰5 2008年04期 [15-18,23][摘要](598)[pdf 258KB](794)
DOI:
81 三峡库区退化土壤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
董杰1, 杨达源2 2008年03期 [234-238][摘要](949)[pdf 678KB](677)
DOI:
82 三江平原地下水埋深时间序列的混沌研究
付强, 李国良 2008年03期 [31-34][摘要](558)[pdf 397KB](585)
DOI:
83 秦州区水土保持林建设生态效益价值评估
唐慧中1, 辛晓霞2, 张义华2 2008年02期 [62-65][摘要](823)[pdf 441KB](587)
DOI:
84 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专家决策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柳礼奎, 路紫 2007年06期 [67-69,73][摘要](1156)[pdf 338KB](707)
DOI:
85 水电站建设项目弃渣场岩土侵蚀研究
黎建强1, 陈奇伯1, 王克勤1, 雷俊杰2, 王静1, 郑红艳1 2007年06期 [40-42][摘要](1043)[pdf 164KB](794)
DOI:
86 宁夏自治区林业生态建设区划研究
祁有祥1, 沈光涛2, 苏亚红3, 余峰3 2007年05期 [217-220][摘要](850)[pdf 570KB](700)
DOI:
87 营造城市森林,推进银川市生态建设
李雯燕1, 米文宝1,2 2007年05期 [178-182][摘要](817)[pdf 591KB](540)
DOI:
88 珠江源头区占马地小流域植被优化重建模式及效益研究
李贵祥, 孟广涛, 方向京, 和丽萍, 张正海, 柴勇 2007年05期 [384-386][摘要](579)[pdf 346KB](679)
DOI:
89 石油炼化企业园林绿地建设方法研究——以延安炼油厂为例
惠云芳1,2 2007年04期 [267-269][摘要](598)[pdf 406KB](781)
DOI:
9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阶段划分探讨
陈晨宇1, 盛永校2, 李健1, 尉全恩1 2007年03期 [265-268][摘要](1062)[pdf 208KB](816)
DOI:
91 论城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河北省鹿泉市为例
柳礼奎, 路紫 2007年03期 [256-258][摘要](1061)[pdf 168KB](635)
DOI:
92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探讨——以通香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为例
牛兰兰1, 丁国栋1, 赵方莹2 2007年03期 [231-233,236][摘要](580)[pdf 257KB](708)
DOI:
93 线形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以108国道改建工程为例
张小英1, 孙保平1, 赵方莹2 2007年03期 [134-136][摘要](910)[pdf 397KB](680)
DOI:
9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法探讨
许晓鸿, 常晓东, 刘艳军, 张瑜, 张力辉, 孙玥 2007年03期 [57-58][摘要](952)[pdf 157KB](683)
DOI:
95 朗川公路若尔盖湿地段人工移栽草皮的群落生态学研究
陈蓓1, 孙辉1, 秦纪洪1, 马睿1, 蹇依2 2007年02期 [68-71][摘要](1105)[pdf 216KB](699)
DOI:
96 秦皇岛市生态安全问题与对策
田静毅1,2, 耿世刚2, 王立新2, 王继彬2 2007年01期 [126-128][摘要](1030)[pdf 175KB](731)
DOI:
97 宁夏南部扬黄灌区生态家园建设研究
马明1, 温学飞2, 王峰2, 杨彩霞1 2006年06期 [285-287][摘要](494)[pdf 547KB](582)
DOI:
98 半干旱草原植被建设生态需水相关问题的探讨
何京丽 2006年06期 [271-272,275][摘要](942)[pdf 157KB](623)
DOI:
99 龚咀电站水库塌岸模式研究
白彦波, 余鹏程, 李渝生 2006年06期 [268-270][摘要](556)[pdf 672KB](787)
DOI:
100 资源环境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
张威1, 郭善莉2, 穆克华1, 李川川1 2006年06期 [255-259][摘要](1083)[pdf 327KB](762)
DOI:
10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郭宏忠1, 于娅莉2, 黄建辉1, 殷树强1 2006年06期 [247-249,252][摘要](964)[pdf 210KB](776)
DOI:
102 走马岭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及工程地质评价
张会刚1, 姜志玲2, 张强3, 靳小光4 2006年06期 [195-197,200][摘要](627)[pdf 507KB](632)
DOI:
103 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评估研究进展
苏彩秀1, 黄成敏1, 唐亚1, 危冬发2, 景盈1 2006年06期 [168-170,174][摘要](826)[pdf 306KB](589)
DOI:
104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挂钩的动态评价初探——以济南市为例
姚慧, 郑新奇 2006年06期 [117-119][摘要](1205)[pdf 314KB](862)
DOI:
105 荒漠戈壁区某煤矿矿井建设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对策
梁文辉, 段义字 2006年06期 [34-36][摘要](610)[pdf 174KB](666)
DOI:
106 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看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何昉, 王永喜, 李辉, 谢丽 2006年05期 [241-244][摘要](997)[pdf 432KB](636)
DOI:
107 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研究
周祖光, 岳建华 2006年05期 [202-204][摘要](765)[pdf 244KB](543)
DOI:
108 电厂建设项目土壤加速侵蚀系数测算研究
张茨林1,2, 谢颂华2, 喻荣岗2 2006年05期 [172-174,179][摘要](945)[pdf 831KB](717)
DOI:
109 小型水电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技术研究
陈春华, 李波 2006年05期 [169-171][摘要](987)[pdf 483KB](631)
DOI:
110 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陈宗伟1, 江玉林2, 张洪江1, 程云1, 王金娟3 2006年05期 [120-123][摘要](1122)[pdf 409KB](1455)
DOI:
111 半干旱退化山区不同生态恢复与重建措施的土壤水分研究
王月玲, 张源润, 蔡进军, 李生宝, 蒋齐 2006年03期 [211-214,217][摘要](944)[pdf 683KB](703)
DOI:
112 滇西北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群落结构研究
王利民1, 寸玉康2, 陈奇伯1 2006年03期 [85-87][摘要](911)[pdf 226KB](707)
DOI:
113 河北省沙蔚铁路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分析
陈艳梅 2006年03期 [69-71][摘要](819)[pdf 153KB](506)
DOI:
114 基坑土钉墙的数值模拟
周波1, 彭社琴2, 赵其华1 2006年02期 [72-74][摘要](494)[pdf 472KB](560)
DOI:
115 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综述
米文宝1,2, 谢应忠2 2006年02期 [49-53,77][摘要](1020)[pdf 281KB](596)
DOI:
116 对城西川流域坝系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的探讨
常文哲, 许小梅, 刘海燕 2006年01期 [204-205][摘要](1090)[pdf 133KB](549)
DOI:
117 基于灰色关联系数法的铁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冉茂平, 吴小萍 2006年01期 [173-175][摘要](561)[pdf 401KB](554)
DOI:
118 干旱区荒漠植被动力学及恢复对策调控指标分析
刘新春, 杨青 2006年01期 [95-99][摘要](581)[pdf 596KB](718)
DOI:
119 河南省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
樊万选 2006年01期 [42-44,65][摘要](924)[pdf 236KB](618)
DOI:
120 牧区草地资源利用的三元化结构及其水问题
郭中小, 贾利民, 张金平 2006年01期 [38-39,105][摘要](613)[pdf 159KB](658)
DOI:
121 开发建设项目水保监测中土壤侵蚀模数监测方法探讨——以“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监测”项目为例
王继增1,2, 邓岚3, 郭新波3 2006年01期 [21-23][摘要](1290)[pdf 289KB](652)
DOI:
122 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方法研究
刘艳军, 田立生, 吴立军, 张瑜, 陈桂波 2005年06期 [271-272][摘要](938)[pdf 119KB](673)
DOI:
123 喀斯特山区生态城市的景观建设模式初探—以贵阳市为例
苏维词1,2 2005年06期 [264-267][摘要](1051)[pdf 207KB](918)
DOI:
124 公路建设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和防治对策
焦莉 2005年05期 [193-194,217][摘要](900)[pdf 152KB](658)
DOI:
125 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与泥沙沉积特征研究
李勉, 姚文艺, 史学建 2005年05期 [107-111][摘要](966)[pdf 314KB](815)
DOI:
126 一个未受关注的荒漠化机制与对应措施
黄培祐 2005年05期 [101-103][摘要](832)[pdf 165KB](704)
DOI:
127 浅析勉县至宁强高速公路自然环境特点及防治对策
杨俊明1, 高照良2, 冯兴平2, 常占怀3, 张经济3 2005年04期 [250-252,267][摘要](1012)[pdf 247KB](632)
DOI:
128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生态建设管理的探讨和建议
温晓军1, 陈文庆1, 李鹏2 2005年04期 [232-234][摘要](603)[pdf 169KB](733)
DOI:
129 玛纳斯河流域近50年植被格局变化
纪中奎, 刘鸿雁 2005年04期 [132-136][摘要](1175)[pdf 683KB](731)
DOI:
130 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李军, 蔡运龙 2005年04期 [124-127][摘要](873)[pdf 215KB](984)
DOI:
131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重建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杨美玲1, 米文宝1,2, 樊新刚1 2005年03期 [180-183][摘要](973)[pdf 202KB](890)
DOI:
132 宁夏南部山区社会经济问题分析与农业结构调整对策
李壁成1,2, 安韶山1,2, 郝仕龙1,2 2005年03期 [8-9,18][摘要](860)[pdf 157KB](757)
DOI:
133 新疆小城镇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黄宗亮, 马倩, 杨龙, 尤海涛 2005年02期 [178-181][摘要](841)[pdf 133KB](692)
DOI:
134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重建初步研究
廖力君1, 米文宝1,2, 杨美玲1 2005年02期 [166-169][摘要](874)[pdf 139KB](580)
DOI:
135 城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曹新向 2005年02期 [52-56][摘要](544)[pdf 249KB](1178)
DOI:
136 大渡河流域开发中水土保持问题研究
张会刚1, 姜志玲2 2005年02期 [46-48][摘要](507)[pdf 164KB](651)
DOI:
137 草原生态建设与草地灌溉耦合效应研究
荣浩, 刘艳萍 2005年01期 [156-158][摘要](859)[pdf 230KB](716)
DOI:
138 四川某水电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张会刚1, 姜志玲2, 夏克勤1, 石豫川1, 邓中文2 2005年01期 [110-112][摘要](1031)[pdf 178KB](827)
DOI:
139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引入生态环境需水的探讨
吴洁珍, 王莉红, 王卫军, 何晓芳, 林文努 2005年01期 [59-62][摘要](1001)[pdf 202KB](664)
DOI:
140 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的问题与方向
赵良平1, 李冰1, 高均凯1, 赵廷宁2, 郭宏忠2 2004年04期 [179-182][摘要](1081)[pdf 201KB](852)
DOI:
141 抚州市防治水土流失, 加强生态建设对策
刘勤耕1, 徐新华2 2004年04期 [143-145][摘要](587)[pdf 151KB](575)
DOI:
142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高学田1, 郑粉莉2 2004年04期 [47-49][摘要](961)[pdf 162KB](1053)
DOI:
143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经验教训与前景分析
景可1, 郑粉莉2 2004年04期 [25-27,178][摘要](952)[pdf 201KB](853)
DOI:
144 关于生态体系建设的研究
于明1, 孙明明2, 于中峰3 2004年03期 [278-280][摘要](836)[pdf 327KB](668)
DOI:
145 人工模拟降雨与径流冲刷试验在水土流失预测中的应用探讨
杨春霞, 吴卿, 肖培青, 杨剑锋, 王昌高, 李莉 2004年03期 [229-230][摘要](1100)[pdf 256KB](788)
DOI:
146 深圳芙蓉尾山施工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薛南冬1,2, 陈丽琴1, 陆文中3, 刘国琪3 2004年03期 [122-125][摘要](751)[pdf 201KB](538)
DOI:
147 退耕还林中“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概念和比例问题
闫丽珍, 闵庆文 2004年03期 [50-53][摘要](1244)[pdf 194KB](636)
DOI:
148 宁南山区生态重建限制性因素分析
樊新刚, 米文宝, 杨蓉 2004年03期 [28-30,60][摘要](1003)[pdf 220KB](747)
DOI:
149 开发建设项目水蚀量预测方法研究
李璐1, 袁建平2, 刘宝元1 2004年02期 [81-84][摘要](1130)[pdf 427KB](903)
DOI:
150 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期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
解运杰, 王玉玺, 范力强, 樊华 2004年02期 [49-51][摘要](641)[pdf 157KB](758)
DOI:
151 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以西安市为例
胡颜霞, 段汉明 2004年01期 [137-140][摘要](841)[pdf 216KB](848)
DOI:
152 中国退耕还林(草)的发展历史阶段与对策探讨
彭珂珊, 王继军 2004年01期 [106-109][摘要](1048)[pdf 203KB](1115)
DOI:
153 蚂蚁河流域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李立新1, 陈英智1, 马景胜2 2004年01期 [97-100][摘要](935)[pdf 197KB](662)
DOI:
154 黄土丘陵区坡向差异及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意义
李勉1,2, 姚文艺1, 李占斌2,3 2004年01期 [37-39][摘要](1119)[pdf 218KB](898)
DOI:
155 城市公园生态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张根锁 2003年04期 [296-298][摘要](948)[pdf 267KB](1086)
DOI:
156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中有关问题探讨
白岗栓1, 杜社妮1, 白延红2 2003年04期 [286-289][摘要](1093)[pdf 186KB](828)
DOI:
157 陕西榆林生态环境建设有关问题探讨
王晓 2003年04期 [278-279][摘要](837)[pdf 210KB](801)
DOI:
158 东川生态环境建设与泥石流综合治理
罗正东 2003年04期 [234-237][摘要](905)[pdf 422KB](643)
DOI:
159 沈阳西北部土地沙化过程与生态建设主要措施——以柳绕地区为例
张志全, 郑晓非, 姜乃力, 孙永平 2003年04期 [215-219][摘要](1024)[pdf 243KB](682)
DOI:
160 陕北生态环境建设特点与典型模式分析
卢宗凡, 谢永生, 王继军 2003年04期 [51-53,116][摘要](518)[pdf 198KB](739)
DOI:
161 黄土高原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决策信息需求
朱会义, 徐勇 2003年04期 [15-18][摘要](903)[pdf 192KB](699)
DOI:
162 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地学层面思考
潘永刚 2003年03期 [125-129][摘要](834)[pdf 229KB](681)
DOI:
163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建设产业化初探
宋先花, 蔡运龙 2003年03期 [87-89,133][摘要](1623)[pdf 189KB](804)
DOI:
164 以生态优先的观点搞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刘景发1, 张绒君2, 冉大川2 2003年02期 [137-139][摘要](1144)[pdf 153KB](634)
DOI:
165 系统工程理论在矿区生态建设规划中的应用
贾泽祥, 田杏芳, 喻权刚 2003年02期 [93-95,122][摘要](846)[pdf 200KB](628)
DOI:
166 泾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方略刍议
冉大川, 吴永红 2003年02期 [58-59,100][摘要](1012)[pdf 333KB](749)
DOI:
167 江西省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
姚毅臣1, 王红东2 2002年04期 [119-121][摘要](1560)[pdf 343KB](825)
DOI:
168 亚热带红壤严重退化生态系统封禁管理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郑本暖1, 杨玉盛2, 谢锦升2, 郑世群2, 何宗明2, 陈光水2 2002年04期 [57-60,63][摘要](835)[pdf 453KB](646)
DOI:
169 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对策研究
张水龙1, 庄季屏2 2002年04期 [38-40][摘要](982)[pdf 379KB](640)
DOI:
170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差异与重点
张学成, 王玲, 乔永杰 2002年04期 [28-30][摘要](978)[pdf 156KB](756)
DOI:
171 塔里木河流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
范庆莲, 陈丽华, 王礼先 2002年04期 [15-17][摘要](839)[pdf 153KB](694)
DOI:
172 贵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回顾与发展对策
黎平 2002年04期 [1-3][摘要](959)[pdf 235KB](570)
DOI:
173 生态环境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
丁琳霞 2002年03期 [241-242,248][摘要](950)[pdf 161KB](680)
DOI:
174 宁陇地区的反贫困城镇化模式研究
李鸣骥, 李磊 2002年03期 [220-223][摘要](949)[pdf 211KB](589)
DOI:
175 论绿洲区域开发与生态建设
何彤慧, 米文宝, 李陇堂 2002年03期 [161-163][摘要](991)[pdf 160KB](637)
DOI:
176 毛乌素沙地能源开发区植被建设技术研究初报
高国雄 2002年03期 [152-154,157][摘要](913)[pdf 411KB](583)
DOI:
177 从降水资源看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生态建设
闵庆文1, 余卫东2 2002年03期 [109-112,117][摘要](927)[pdf 240KB](822)
DOI:
178 内蒙古生态屏障建设与保护
宝音, 包玉海, 阿拉腾图雅, 乌兰图雅 2002年03期 [62-65,72][摘要](491)[pdf 232KB](695)
DOI:
179 世界粮食计划署2605项目对宁南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
米文宝, 李陇堂, 何彤慧 2002年03期 [10-12][摘要](1219)[pdf 154KB](902)
DOI:
180 伊克昭盟水保信息网络化建设对策与措施
王晓星1, 王青山2, 王小宏2 2002年01期 [104-106][摘要](506)[pdf 140KB](499)
DOI:
181 渭北旱塬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模式探讨
张立新, 耿增超, 同延安, 李立科, 赵二龙, 梁连友 2002年01期 [26-29][摘要](938)[pdf 185KB](666)
DOI:
182 西部生态项目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马三保 2001年04期 [178-180][摘要](907)[pdf 257KB](524)
DOI:
183 旱溪上游河道之震后复建
曾森煌1, 卢昭尧2, 吴益裕1 2001年04期 [106-113][摘要](611)[pdf 816KB](1347)
DOI:
184 坝系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
赵昕, 李毓祥, 韩学士 2001年04期 [43-45][摘要](1081)[pdf 144KB](779)
DOI:
185 构筑北京市新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的探讨
刘孝盈, 汪岗 2001年04期 [32-37][摘要](964)[pdf 259KB](718)
DOI:
186 中国的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业县(村)建设
李文华 2001年04期 [17-20,45][摘要](926)[pdf 218KB](540)
DOI:
187 21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方略
焦居仁, 佟伟力 2001年04期 [7-9][摘要](1115)[pdf 134KB](570)
DOI:
188 建设生态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汉桂 2001年04期 [3-6][摘要](883)[pdf 173KB](591)
DOI:
189 搞好流域综合治理 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倪伟1, 张兆升1, 李文保2, 张红霞1, 梅冬2 2001年03期 [31-33,57][摘要](918)[pdf 191KB](618)
DOI:
190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分析
王飞1, 李锐1, 谢永生2 2001年02期 [138-142][摘要](1046)[pdf 223KB](999)
DOI:
191 黄土高原防护林在生态环境建设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罗伟祥1, 杨江峰2 2001年02期 [119-123][摘要](1192)[pdf 383KB](850)
DOI:
192 云南丽江地震民房恢复重建模式论
保明东 2001年01期 [59-62][摘要](1093)[pdf 429KB](483)
DOI:
193 闽江流域洪灾与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张国防1, 陈志平2 2000年03期 [239-242][摘要](1137)[pdf 285KB](626)
DOI:
194 利用水土保持专项资金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刘毅 2000年03期 [216-218][摘要](987)[pdf 148KB](764)
DOI:
195 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之路
谢建辉, 沈家安 2000年03期 [125-128][摘要](918)[pdf 187KB](580)
DOI:
196 会昌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与对策
任永清 2000年03期 [117-118,197][摘要](813)[pdf 141KB](618)
DOI:
197 桃江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效益及有关问题探讨
郭峰 2000年03期 [109-111][摘要](1080)[pdf 141KB](802)
DOI:
198 临朐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
马文贵, 张立文, 倪伟, 张淑臻, 张红霞 2000年03期 [106-108][摘要](579)[pdf 161KB](626)
DOI:
199 碳酸盐岩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思路
周懿 2000年03期 [104-105,230][摘要](1304)[pdf 144KB](714)
DOI:
200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初探
杨文利1, 伍木根2 2000年03期 [62-64][摘要](858)[pdf 152KB](546)
DOI:
201 澧水中上游张家界市境内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讨
彭昌达 2000年03期 [54-55,128][摘要](1042)[pdf 148KB](572)
DOI:
202 衡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赵辉 2000年03期 [50-53][摘要](878)[pdf 183KB](671)
DOI:
203 兰溪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张如良 2000年03期 [47-49][摘要](1954)[pdf 147KB](579)
DOI:
204 扬州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探讨
吕为龙, 卞亚平, 陈学俭 2000年03期 [44-46][摘要](902)[pdf 158KB](673)
DOI:
205 城市背景山体缺口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
吴长文1, 蔡高堂2, 柳长顺3 2000年03期 [34-35,53][摘要](892)[pdf 147KB](523)
DOI:
206 搞好水土保持 建设生态城市
黄正平 2000年03期 [29-31][摘要](1011)[pdf 153KB](622)
DOI:
207 深圳南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探索
古汉均, 杨柱 2000年03期 [27-28,43][摘要](977)[pdf 154KB](801)
DOI:
208 农村城市化开发的水土流失治理探索
吴新锋 2000年03期 [24-26,78][摘要](1173)[pdf 178KB](655)
DOI:
209 建设秀美城市的探索之路
盛定生, 吴长文 2000年03期 [15-16,31][摘要](879)[pdf 151KB](663)
DOI:
210 植被生态建设与生态用水——以西北地区为例
王礼先 2000年03期 [5-7][摘要](1385)[pdf 355KB](808)
DOI:
211 陕北黄土丘陵区植被建设中的空间配置及其主要建造技术
杨光1, 薛智德2, 梁一民1 2000年02期 [136-139][摘要](965)[pdf 261KB](748)
DOI:
212 关于黄土丘陵典型地区植被建设中有关问题的研究Ⅰ、土壤水分状况及植被建设区划
侯庆春1, 韩蕊莲1, 李宏平2 2000年02期 [102-110][摘要](946)[pdf 428KB](697)
DOI:
213 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研究
刘普灵1, 王栓全1, 田均良1, 梁一民1, 高可兴2 2000年02期 [34-38][摘要](1137)[pdf 163KB](791)
DOI:
214 治理水土流失 再造山川秀美延安——对中尺度生态环境建设中落实总理指示的认识与思考
田均良1, 刘普灵1, 张翼2, 李宏平2, 高可兴2, 贺晓明2 2000年02期 [4-9,163][摘要](957)[pdf 223KB](581)
DOI:
215 抓住西部开发机遇 创建绿色果品基地——渭北塬区苹果产业持续发展之管见
王进鑫, 刘秉正 2000年01期 [63-68][摘要](1141)[pdf 268KB](734)
DOI:
216 陕西山川秀美工程实施方略探讨
吴发启, 鲁向平, 贾志宽, 卢宗凡 2000年01期 [6-11,53][摘要](1285)[pdf 312KB](1010)
DOI:
217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吴发启1, 赵晓光1, 刘秉正1, 雷瑞德1, 刘国强1, 李修炼2, 同延安2, 吴普特3, 穆新民3 2000年01期 [2-5,22][摘要](873)[pdf 260KB](742)
DOI:
218 信丰县加快水保产业化建设的措施
郭森, 李蔚 1999年02期 [143-146][摘要](707)[pdf 217KB](572)
DOI:
219 宝日希勒煤矿铁路专用线水土保持方案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李国萍, 刘瑞雪, 王美云, 史世斌 1998年03期 [74-77][摘要](761)[pdf 2414KB](422)
DOI:
220 第四纪红粘土侵蚀区生物多样性恢复重建研究(Ⅰ)恢复重建原则和模式
杨艳生 1998年02期 [77-81][摘要](918)[pdf 409KB](637)
DOI:
221 开发建设中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
张立文, 张存文, 吴涛, 申光勇, 李爱英 1998年02期 [32-34,162][摘要](757)[pdf 2585KB](581)
DOI:
222 城市建设水土流失的防治探讨
汪仁杰 1998年02期 [9-11,42][摘要](804)[pdf 2365KB](576)
DOI:
223 深圳城市化水土流失整治中的生态建设问题探讨
吴长文 1998年02期 [6-8,81][摘要](914)[pdf 329KB](642)
DOI:
224 城市建设开发与水土保持──以惠州市为例
陈华清 1997年01期 [30-31,50][摘要](978)[pdf 233KB](610)
DOI:
225 城市开发建设中“三随”现象及其防治
李敦树 1997年01期 [26-29][摘要](672)[pdf 330KB](466)
DOI:
226 东关村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旅游生态村建设
程广文 1996年04期 [42-45][摘要](1108)[pdf 303KB](551)
DOI:
227 发展高效草地牧业的配套技术研究
王继武 1996年01期 [202-207][摘要](522)[pdf 413KB](468)
DOI:
228 神府─东胜煤田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大柳塔镇社会经济情况分析
焦锋, 李锐 1994年04期 [138-143][摘要](1155)[pdf 472KB](588)
DOI:
229 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区人为滑坡崩塌的发生及其防治
张平仓, 王文龙, 高学田 1994年04期 [45-53][摘要](942)[pdf 745KB](497)
DOI:
23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林草资源和植被建设
吴钦孝, 汪有科, 韩冰, 吴瑞雯 1994年03期 [2-7,13][摘要](1256)[pdf 2780KB](765)
DOI:
231 黄土高原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建造模式及效益的研究
周泽生, 李立, 王晗生 1992年01期 [77-82][摘要](1261)[pdf 455KB](672)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