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measures 的文章

1 不同生态区覆盖方式对玉米氮转运、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昊枫1,2, 党 科2, 范子晗1,2, 李 哲1,2, 常乐乐1,2, 李红兵2, 张岁岐1,2 2024年06期 [176-187][摘要](27)[pdf 1330KB](9)
2 1986—2018年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不同水文年水沙变化
刘春月1,2, 信忠保1,2, 秦瑞杰3, 张满良3, 刘 晓3 2024年01期 [126-135][摘要](324)[pdf 1410KB](292)
3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次洪事件水沙关系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叶子萱1, 赵广举1,2, 穆兴民1,2, 高 鹏1,2, 孙文义1,2 2023年06期 [40-48][摘要](1228)[pdf 3023KB](441)
4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泥沙集中度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李天毅1,2, 于坤霞1,2, 李占斌1,2, 李 鹏1,2, 贾 路1,2, 杨 志3, 张国军3,魏小燕3 2023年04期 [203-209][摘要](714)[pdf 3756KB](299)
5 夏玉米种植条件下黄壤坡耕地径流及磷素流失特征
周靖超, 张锡洲, 郑子成, 李廷轩 2023年02期 [81-86][摘要](761)[pdf 1401KB](363)
6 黄河流域鄂尔多斯十大孔兑淤地坝减沙效应
刘殿君1, 于森淼2, 孟庆东3, 陈正新1, 王百群4, 于 洋5 2023年02期 [42-49][摘要](558)[pdf 1543KB](333)
7 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治理技术对比研究
潘明九1, 丰 佳2, 王文龙3, 顾晨临1, 余智芳1, 孟 欢5, 芦杰丰4, 聂 峰4, 陈 健4 2023年01期 [47-53][摘要](303)[pdf 2088KB](395)
8 密云水库周边板栗林下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
杨润泽1, 肖辉杰1, 冯天骄1, 王奋忠2, 赵泽坤1, 郭子萱1, 王世雷2, 朱俊英1, 李世丰1 2022年06期 [28-35][摘要](306)[pdf 1379KB](404)
DOI:
9 伊犁河谷不同管理草地产流产沙对降雨与土壤类型的响应
李 政, 胡桂清, 瞿 涛, 张鹤鑫, 张文太, 李燕刚, 艾克拜尔·伊拉洪 2022年05期 [62-69][摘要](386)[pdf 1268KB](468)
DOI:
10 东北黑土区不同垄作坡面产流产沙过程
温云浩1, 王立新1, 刘铁军2 2022年05期 [8-13,20][摘要](478)[pdf 2090KB](506)
DOI:
11 生态修复措施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以河北坝上地区为例
裴宏伟1,2, 刘孟竹1,2, 李雅丽1,2, 张红娟1,2, 肖雨霄1,2, 杨国丽1,2 2022年02期 [192-199+205][摘要](630)[pdf 1431KB](475)
DOI:
12 南京市丘陵区不同农耕措施水土保持效益
张真真1, 单延功1, 吴明洲2, 王正诚3, 陈家栋1, 龚 畅1 2021年01期 [80-84][摘要](432)[pdf 1284KB](524)
DOI:
13 广西甘蔗地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孔隙特征
甘 磊1,2, 李 健3, 李 帅3, 韦 灵3, Saeed Rad1,3 2020年06期 [122-130][摘要](651)[pdf 2261KB](482)
DOI:
14 南方红壤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综合生态效益评价
蔡旭东1, 周怡雯1, 刘窑军2, 李朝霞1, 戴翠婷1, 王天巍1, 邓 俊1 2020年05期 [281-287][摘要](568)[pdf 1243KB](496)
DOI:
15 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及适应措施
赵彦茜, 肖登攀, 唐建昭, 柏会子 2019年06期 [317-326][摘要](894)[pdf 1283KB](770)
DOI:
16 毛乌素沙地光伏电站3种植物措施生长发育状况及其生态功能比较
苑森朋1, 张振师2, 党廷辉3,4, 杨延哲4, 袁方3, 卜崇峰3,4 2018年02期 [235-239][摘要](1511)[pdf 723KB](8218)
DOI:
17 紫色土区小流域侵蚀产沙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
刘纪根, 任洪玉, 牛俊, 陈兰 2018年02期 [29-33][摘要](661)[pdf 625KB](593)
DOI:
18 安徽省近10年降水预报性能评估及应用对策
安晶晶1, 叶金印1, 刘高平1, 郝莹1,2 2018年01期 [327-333,341][摘要](728)[pdf 1096KB](779)
DOI:
19 典型草原煤矿排土场边坡不同治理措施次降雨水蚀过程分析
郭建英, 李锦荣, 何京丽, 张铁钢, 梁占岐, 荣浩 2017年05期 [1-5,13][摘要](1060)[pdf 810KB](632)
DOI:
20 福建省长汀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降雨产流产沙特征
卜建霞1, 叶功富2, 尤龙辉2, 封晓然1, 李蝶1 2017年04期 [1-5][摘要](961)[pdf 673KB](662)
DOI:
21 基于GIS的水土保持措施下坡耕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
李海强1, 郭成久1, 李勇2 2017年02期 [43-48][摘要](804)[pdf 808KB](3882)
DOI:
22 河北坝上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王红营1, 郭中领1, 王仁德2, 常春平1, 邱梦如1, 胡国云1 2016年05期 [74-79,84][摘要](818)[pdf 1000KB](626)
DOI:
23 大渡河上游干桥沟泥石流发育特征与防治方法
黄海1,2, 石胜伟1,2, 刘建康1,2 2015年05期 [354-357][摘要](815)[pdf 641KB](579)
DOI:
24 极端暴雨条件下黄土区典型梯田防蚀效果研究
白先发1,3, 高建恩1,2,3,4, 贾立志1,3, 张梦杰2, 马润年5, 张英英5 2015年03期 [10-15][摘要](912)[pdf 846KB](765)
DOI:
25 黄土丘陵小流域植被恢复驱动下的土壤养分特征
栗妍, 魏玮, 邱扬, 刘栩如, 张琳 2014年06期 [115-121,128][摘要](789)[pdf 1131KB](612)
DOI:
26 浙江临安市水土流失现状及生态修复对策
高智1,2, 刘志强2, 李援农1 2014年05期 [327-331][摘要](862)[pdf 840KB](647)
DOI:
27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黑土区坡耕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冯洋1, 郭成久1, 李勇2, 郝冬宁1, 郑帅1 2014年03期 [47-50,56][摘要](936)[pdf 1008KB](722)
DOI:
28 赣南脐橙果园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分析
孙永明1, 叶川1, 王学雄2, 黄欠如1, 夏雨3, 成艳红1, 钟义军1 2014年02期 [67-71][摘要](674)[pdf 826KB](1731)
DOI:
29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张玉斌1,2, 王昱程2, 郭晋2 2014年01期 [47-55][摘要](485)[pdf 1340KB](3247)
DOI:
30 杂谷脑河下游坡面泥石流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黄海1,2, 石胜伟1,2, 谢忠胜1,2 2013年06期 [111-116][摘要](514)[pdf 1213KB](665)
DOI:
31 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剖面根系与SOC的分布特征
王彦丽 2013年06期 [19-23,43][摘要](974)[pdf 1183KB](994)
DOI:
32 哈尔滨城市绿地土壤营养分析与植物种植对策
胡海辉1, 陈旭1, 徐苏宁2 2013年04期 [110-114][摘要](738)[pdf 1242KB](664)
DOI:
33 土壤扩蓄增容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吴淑芳1,2, 张永东2, 冯浩2, 霍云云3 2013年02期 [302-308][摘要](911)[pdf 1053KB](1717)
DOI:
34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孙德亮1,2, 张军以3, 周秋文4 2013年02期 [267-271,275][摘要](860)[pdf 1245KB](824)
DOI:
35 土地利用结构变迁及调整对策研究——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为例
刘志有, 蒲春玲, 万婷, 余慧容, 李柯柯 2012年06期 [202-206][摘要](1134)[pdf 305KB](812)
DOI:
36 水保措施对褐土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研究
韩加强1, 高晓飞1,2, 路炳军1,3, 谭欣1, 王维1, 牛建利1 2012年06期 [50-53][摘要](1723)[pdf 409KB](943)
DOI:
37 基于M-DEM的黄土人工锄耕坡面水系分维特征研究
张莉1,2, 张青峰1,2,3,4, 郑子成3,5, 王健1,2,3,4 2012年05期 [7-11][摘要](1058)[pdf 572KB](768)
DOI:
38 承德沙尘天气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防治措施
李玄姝1, 常春平1, 李云强2 2012年04期 [270-273][摘要](934)[pdf 647KB](696)
DOI:
39 宁夏中卫市农业干旱特点及其对策研究
余海龙1,2, 黄菊莹3, 李聪兰2 2012年01期 [217-221][摘要](829)[pdf 398KB](749)
DOI:
40 新疆车尔臣河流域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1,2, 卞正富1 2011年05期 [257-263,266][摘要](692)[pdf 390KB](624)
DOI:
41 侵蚀红壤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壤肥力效应评价——以朱溪小流域为例
陈海滨, 陈志彪 2011年05期 [81-86][摘要](955)[pdf 367KB](661)
DOI:
42 不同耕作措施对黑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宋玥, 张忠学 2011年02期 [14-16,25][摘要](1645)[pdf 644KB](920)
DOI:
43 几种插值方法在微DEM构建中的应用
宋向阳, 吴发启 2010年05期 [45-50][摘要](972)[pdf 988KB](822)
DOI:
44 通过乡村林业治理小流域的路径探讨
宋子刚1, 李忠魁2 2010年03期 [281-284][摘要](880)[pdf 462KB](659)
DOI:
45 不同经营措施对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林枯落物持水性能的影响
徐学华1, 崔立志2, 王锡武2, 黄选瑞1, 于树峰2 2010年03期 [157-161][摘要](927)[pdf 649KB](602)
DOI:
46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变化特征
伍飞舟1, 杨卓1, 牛健植1, 张大伟1, 张晓明2, 陈月红2 2010年02期 [10-14,19][摘要](1066)[pdf 532KB](751)
DOI:
47 四川省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与土壤侵蚀耦合关系研究
高艳鹏1,2, 谭雪红1,3, 张岩1, 尹忠东1 2010年02期 [6-9][摘要](1221)[pdf 357KB](771)
DOI:
48 水土保持补偿机制中存在问题及其建议与对策
张来章1, 党维勤2, 徐成3 2009年06期 [184-188][摘要](848)[pdf 238KB](535)
DOI:
49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李婧, 李占斌, 李鹏, 陈磊 2009年05期 [153-156][摘要](1159)[pdf 426KB](671)
DOI:
50 不同旱作保水措施对龙廷杏梅园地土壤水环境调控效应的影响研究
宗萍萍1, 杨吉华2, 史秀娟1, 耿焱3 2009年03期 [169-173][摘要](781)[pdf 271KB](540)
DOI:
51 红壤侵蚀退化地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养分影响研究
黄少燕1,2 2009年03期 [38-42,47][摘要](553)[pdf 974KB](524)
DOI:
52 黑土侵蚀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张玉斌1,2, 曹宁1, 闫飞1, 杨振明1 2009年03期 [27-29][摘要](1125)[pdf 234KB](708)
DOI:
5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对策
辛继红1, 莫利加2 2008年06期 [276-279][摘要](1008)[pdf 244KB](575)
DOI:
54 山西退耕还林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探讨
韩国忠, 李有华 2008年05期 [197-199][摘要](588)[pdf 170KB](596)
DOI:
55 渠道衬砌砼混凝土裂缝原因与控制措施探讨
陈浩全 2008年03期 [268-269][摘要](471)[pdf 125KB](570)
DOI:
56 地质遗迹旅游开发中各类潜在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及其防治对策
韦跃龙1,2, 陈伟海1, 覃建雄1, 吴汝兰3 2008年03期 [246-250][摘要](958)[pdf 372KB](574)
DOI:
57 四川省宁南县石洛沟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
卢铖昀1,2, 王士革1, 汪阳春1, 严冬春1,2, 林明安1,2 2008年03期 [239-241][摘要](571)[pdf 464KB](571)
DOI:
58 滇南地区高扰动地表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贺亮, 李光伟, 刘国东 2008年02期 [77-79][摘要](498)[pdf 332KB](545)
DOI:
59 西汉高速弃渣场自然环境特点及整治对策研究
齐洪亮1, 田伟平1, 冯兴平2, 高照良2 2008年01期 [232-233,237][摘要](816)[pdf 400KB](735)
DOI:
60 高速公路植物措施保土效益初探——以云南省安宁至楚雄段为例
张红丽1, 张洪江1, 江玉林2, 陈宗伟2, 陈学平2, 程金花1 2008年01期 [190-192,196][摘要](966)[pdf 209KB](725)
DOI:
61 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探析
丁明涛1,2, 韦方强1 2008年01期 [20-22][摘要](930)[pdf 380KB](736)
DOI:
62 中国西南山地型城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周继霞1, 张凤太1, 苏维词1,2 2007年06期 [350-353][摘要](637)[pdf 780KB](549)
DOI:
63 不同措施对退化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刘艳萍, 荣浩, 邢恩德 2007年06期 [345-347][摘要](806)[pdf 233KB](637)
DOI:
64 新疆融雪洪水特征分析及防洪措施研究
陆智1,2, 刘志辉1,2,3, 闫彦1,2 2007年06期 [216-218,222][摘要](796)[pdf 256KB](672)
DOI:
65 喀斯特流域枯水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孔兰, 梁虹, 姜维东 2007年05期 [315-316,323][摘要](1010)[pdf 2442KB](652)
DOI:
66 旱作保水措施对金太阳杏园水文生态特性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辛慧1, 陈守安2, 任中兴3, 杨吉华1, 李申安1 2007年05期 [235-238][摘要](790)[pdf 427KB](644)
DOI:
67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及其生态效益分析——以沪蓉西高速公路湖北宜长Ⅳ标段为例
张锐1, 张洪江1, 江玉林2, 陈宗伟2, 程金花1, 陈学平2 2007年05期 [142-145][摘要](1057)[pdf 393KB](616)
DOI:
68 粤北岩溶山区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对策
黄金国 2007年05期 [78-80,102][摘要](789)[pdf 2532KB](599)
DOI:
69 二龙湖流域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措施
张显双1, 李秋梅1, 李红蕊1, 刘文涛2, 翟婷婷1 2007年05期 [369-370,379][摘要](523)[pdf 327KB](548)
DOI:
70 河北省崇礼县水土保持分区治理措施初探
陈艳梅1, 彭林2, 宋立伟3 2007年05期 [13-15][摘要](883)[pdf 408KB](634)
DOI:
71 生态脆弱区某铁矿采选项目生态恢复措施探讨
彭林1, 陈艳梅2, 孙彦霞3 2007年05期 [10-12][摘要](929)[pdf 2557KB](589)
DOI:
72 浙江省青田县某移民点泥石流灾害防治方案探讨
王栋1, 李天斌1, 刘吉1, 陈明东2 2007年04期 [205-208][摘要](599)[pdf 210KB](602)
DOI:
73 水利水保措施对延河流域侵蚀、泥沙输移和沉积的影响
朱恒峰, 康慕谊, 赵文武, 郭雯雯 2007年04期 [1-4][摘要](1279)[pdf 520KB](780)
DOI:
74 崇州市元通镇土地整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何淑勤1, 郑子成2, 郭佳2 2007年03期 [387-388][摘要](927)[pdf 116KB](720)
DOI:
75 煤田开采诱发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周书东1, 王小霞2, 李廷芥3 2007年03期 [351-354][摘要](662)[pdf 628KB](706)
DOI:
76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探讨——以通香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为例
牛兰兰1, 丁国栋1, 赵方莹2 2007年03期 [231-233,236][摘要](562)[pdf 257KB](677)
DOI:
77 某沿海地区砂性软土类的试验研究
李明瑛 2007年03期 [186-187,191][摘要](577)[pdf 163KB](606)
DOI:
78 红壤丘陵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监测系统设计——以江西信丰县崇墩沟小流域为例
田锋1, 石辉1,3, 黄林2, 周立江4 2007年02期 [148-151][摘要](1026)[pdf 265KB](645)
DOI:
79 某国道沿线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
张光庆1, 董孝璧1, 王学武2, 高义义3 2007年02期 [81-83][摘要](589)[pdf 332KB](655)
DOI:
80 某大型水电站水文滑坡的稳定性及生物护坡研究
张诗媛1, 朱继良2, 罗言云1 2007年01期 [307-309,312][摘要](881)[pdf 409KB](629)
DOI:
81 宁南山区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环境效应的综合评价
李生宝1, 季波1,2, 王月玲1, 董立国1 2007年01期 [51-53][摘要](820)[pdf 210KB](835)
DOI:
82 川北紫色土区典型小流域径流特征分析
袁再健1, 蔡强国2, 卜崇峰2,3, 冯明汉4, 李双喜4 2006年06期 [300-302][摘要](1056)[pdf 170KB](755)
DOI:
83 青海省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分析及对策研究
谢爱良1, 刘忠秀1, 杨太保2 2006年05期 [302-305][摘要](909)[pdf 680KB](754)
DOI:
84 三峡库区石包嘴滑坡形成机理及治理措施
史文兵1,2, 辛全才1, 张志彬2 2006年05期 [225-226,231][摘要](478)[pdf 325KB](631)
DOI:
85 江西省水土流失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俞伟强, 黄国勤 2006年05期 [151-153][摘要](1267)[pdf 545KB](1129)
DOI:
86 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陈宗伟1, 江玉林2, 张洪江1, 程云1, 王金娟3 2006年05期 [120-123][摘要](1101)[pdf 409KB](1418)
DOI:
87 杨凌区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郝红科1,2, 贺军奇1,3 2006年05期 [53-54][摘要](449)[pdf 233KB](728)
DOI:
88 黄土高原泥流灾害及防治对策
马东涛1, 崔鹏1, 张金山1, 李鸿琏2 2006年04期 [19-21][摘要](995)[pdf 565KB](777)
DOI:
89 滑雪场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龙凤山滑雪场为例
赵方莹, 周连兄, 赵国军, 孙保平 2006年03期 [135-136,139][摘要](819)[pdf 840KB](748)
DOI:
90 喀什市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海米提·依米提, 瓦哈甫·哈力克 2006年03期 [8-10][摘要](982)[pdf 641KB](1117)
DOI:
91 四川省康定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刘岁海, 刘爱平 2006年02期 [226-229,233][摘要](1013)[pdf 747KB](637)
DOI:
92 云南大保路四角田隧道围岩变形监控量测及控制措施
晏群1, 辜利江2,3, 赵其华3, 王海兰2 2006年02期 [118-120][摘要](554)[pdf 126KB](631)
DOI:
93 滇中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前后产流模式变化研究
段青松1, 吴伯志2, 字淑慧2 2006年02期 [58-60][摘要](1002)[pdf 121KB](772)
DOI:
94 中国长城沿线生态破坏的特点及保护对策
孔繁德1 2006年02期 [42-43][摘要](803)[pdf 157KB](796)
DOI:
95 云南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孟广涛1,2, 方向京1,2, 和丽萍1,2 2006年02期 [7-9,46][摘要](1154)[pdf 202KB](936)
DOI:
96 贵州喀斯特环境特征与石漠化的形成
张冬青1, 林昌虎2, 何腾兵1 2006年01期 [220-223][摘要](1269)[pdf 217KB](839)
DOI:
97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安全初探
李养兵1, 刁承泰1,2,3, 许婧婧1, 孙秀锋1, 何丹1 2006年01期 [154-155,208][摘要](933)[pdf 165KB](545)
DOI:
98 保护地土壤生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
郑子成1, 李廷轩1, 何淑勤2, 张锡洲1, 夏建国1 2006年01期 [18-20,53][摘要](565)[pdf 203KB](601)
DOI:
99 六安至武汉公路安徽段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初步研究
樊家荣1, 彭令发2, 蔡志洲2, 韩彦来2 2005年06期 [180-182][摘要](969)[pdf 385KB](685)
DOI:
100 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指标在三川河流域的应用
康玲玲1, 李莉2, 刘立斌1, 王云璋1, 陈江南1, 戴明英1, 曾茂林1 2005年06期 [86-88,214][摘要](1008)[pdf 211KB](666)
DOI:
101 红壤丘陵区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体系——以江西省信丰县崇墩沟流域为例
王峰1, 石辉2, 黄林3, 周立江4, 李鉴平5, 曾明洪5, 曹源烈5, 赖道文5 2005年05期 [248-251][摘要](1051)[pdf 216KB](646)
DOI:
102 陕西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研究
孙果梅, 况明生, 曲华 2005年05期 [240-243][摘要](1009)[pdf 204KB](947)
DOI:
103 中国北部沙尘暴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高国雄 2005年05期 [178-180][摘要](901)[pdf 378KB](1156)
DOI:
104 古浪县沙化土地监测及治理对策研究
邸利1, 傅志蛾2, 孙鹏举3 2005年05期 [172-174][摘要](1180)[pdf 162KB](727)
DOI:
105 浅析勉县至宁强高速公路自然环境特点及防治对策
杨俊明1, 高照良2, 冯兴平2, 常占怀3, 张经济3 2005年04期 [250-252,267][摘要](993)[pdf 247KB](607)
DOI:
106 襄樊地区水土流失成因及对策研究
朱超洪, 李仁东 2005年04期 [206-207,214][摘要](820)[pdf 169KB](630)
DOI:
107 扎龙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恢复的研究
周林飞1,2, 许士国1, 孙勇3 2005年04期 [167-171][摘要](1067)[pdf 254KB](846)
DOI:
108 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刘明义1, 王跃邦1, 房淑琴3, 戴全厚1,2 2005年04期 [159-161][摘要](1016)[pdf 180KB](639)
DOI:
109 大小兴安岭公路涎流冰的形成及其防治
任宪平, 景国臣, 刘丙友, 刘绪军 2005年02期 [190-191][摘要](850)[pdf 85KB](819)
DOI:
110 巢湖崩塌岸成因初步研究
高超1, 王心源1,2, 杨则东3, 陆应诚1 2005年02期 [49-51,56][摘要](746)[pdf 224KB](707)
DOI:
111 千岛湖区域酸雨污染及其管理对策
文军1, 罗献宝1, 骆东奇1, 方志发2 2005年01期 [189-192][摘要](912)[pdf 192KB](684)
DOI:
112 国外农业非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研究动态
郑粉莉1,2, 李靖2, 刘国彬2 2004年04期 [64-65,112][摘要](1164)[pdf 166KB](813)
DOI:
11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灾害研究
张惠霞1, 郑书彦1,2, 徐伯荣3 2004年03期 [320-321][摘要](979)[pdf 134KB](618)
DOI:
114 北方典型草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何京丽 2004年03期 [299-301][摘要](1071)[pdf 152KB](661)
DOI:
115 宁夏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的探讨
杨蓉, 米文宝, 陈丽 2004年03期 [293-295,325][摘要](1021)[pdf 220KB](754)
DOI:
116 浅析黑龙江垦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袁宏, 孟凡光, 那辉 2004年03期 [255-256][摘要](911)[pdf 252KB](638)
DOI:
117 江苏沿海地区生物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赵明华1, 杨延春2, 邹志国2, 刘德斌2 2004年03期 [233-236][摘要](889)[pdf 207KB](563)
DOI:
118 中国山区生态环境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冉红美, 唐治诚 2004年02期 [180-182][摘要](964)[pdf 160KB](669)
DOI:
119 山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现状及建设对策探讨
王贵霞1, 李传荣1, 杨吉华1, 许景伟2 2004年02期 [118-120][摘要](1023)[pdf 205KB](805)
DOI:
120 黄土丘陵区不同树种对土壤适宜性的监测研究
曹世雄1, 陈莉2, 陈源泉1, 秦红灵1 2004年02期 [8-11][摘要](881)[pdf 197KB](660)
DOI:
121 河北省主要生态灾害特点与防灾减灾对策
彭林1, 常春平2, 魏立涛2 2003年04期 [304-307][摘要](1126)[pdf 216KB](1304)
DOI:
122 冀西北间山盆地典型区域水土流失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陈艳梅1, 彭林2, 安志民3 2003年04期 [301-303][摘要](830)[pdf 150KB](785)
DOI:
123 西藏昌都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方略探讨
贾生海 2003年04期 [253-256][摘要](1216)[pdf 196KB](653)
DOI:
124 农业活动非点源污染与地下水的污染与防治
唐莲1,2, 白丹2, 蒋任飞2, 刘振中2 2003年04期 [212-214][摘要](935)[pdf 287KB](839)
DOI:
125 三峡库区涨落带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苏维词1,2, 杨华1, 罗有贤1, 赵纯勇1 2003年04期 [196-198][摘要](1111)[pdf 182KB](784)
DOI:
126 黄河中游地区林草措施减洪减沙作用分析
冉大川1,4, 王宏2, 刘斌1, 白志刚3, 马勇2 2003年04期 [141-143][摘要](934)[pdf 156KB](714)
DOI:
127 河北省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钱金平, 魏立涛, 冯忠江 2003年04期 [131-133][摘要](489)[pdf 152KB](662)
DOI:
128 滇东北山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
王军1, 陈川2 2003年04期 [99-101][摘要](670)[pdf 151KB](534)
DOI:
129 平原高沙土地区土壤侵蚀规律及主要防治措施
肖海涛1, 沈波1, 姜国华2, 黄俊3, 赵仁奇1 2003年02期 [131-134][摘要](694)[pdf 265KB](807)
DOI:
130 山东小清河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
马吉刚1,3, 梅泽本2, 夏泉2, 侯丙亮3, 赵蛟3 2003年02期 [108-111][摘要](812)[pdf 188KB](718)
DOI:
131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研究
郑科, 郎南军, 温绍龙, 袁春明 2003年02期 [73-75,105][摘要](621)[pdf 196KB](965)
DOI:
132 黄土旱塬长期连作条件下土壤氮素变化及管理
彭令发1,2, 郝明德2, 来璐1,2 2003年01期 [43-45][摘要](1029)[pdf 153KB](670)
DOI:
133 青海省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防治对策
文军, 李海明, 李添萍 2002年04期 [147-149][摘要](1214)[pdf 160KB](636)
DOI:
134 江西省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
姚毅臣1, 王红东2 2002年04期 [119-121][摘要](1515)[pdf 343KB](787)
DOI:
135 浅析荣军农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刘清慧, 孟凡光, 朱丽坤 2002年04期 [26-27,30][摘要](981)[pdf 204KB](665)
DOI:
136 新疆水土保持现状及发展探讨
张江辉1, 邱胜彬1, 白云岗1, 陈志卿1, 何建春2 2002年04期 [22-25][摘要](883)[pdf 309KB](834)
DOI:
137 九龙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分析
王维明, 陈宏荣, 陈明华, 林卫烈, 林强, 丁光敏, 龚洁 2002年04期 [8-11][摘要](966)[pdf 267KB](1030)
DOI:
138 贵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回顾与发展对策
黎平 2002年04期 [1-3][摘要](933)[pdf 235KB](554)
DOI:
139 生态环境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
丁琳霞 2002年03期 [241-242,248][摘要](924)[pdf 161KB](640)
DOI:
140 西气东输第五标段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
郑书彦1,2, 李占斌1, 李同录2 2002年03期 [231-233][摘要](776)[pdf 377KB](585)
DOI:
141 宁夏沙湖旅游区水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钟艳霞, 璩向宁 2002年03期 [199-200][摘要](906)[pdf 254KB](527)
DOI:
142 新疆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的探讨
王立洪 2002年03期 [164-166,171][摘要](1413)[pdf 411KB](898)
DOI:
143 河北省土地退化及其防治
钱金平1, 张秀兰2 2002年03期 [76-78,83][摘要](1093)[pdf 185KB](688)
DOI:
144 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特征与还林还草措施研究
马三保1, 郑妍1, 马彦喜2 2002年03期 [55-57][摘要](1034)[pdf 152KB](612)
DOI:
145 入世后我国小麦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王成社, 张保军, 单明珠 2002年02期 [67-69][摘要](518)[pdf 145KB](625)
DOI:
146 伊盟丘陵山区发展水保经济初探
张建国1, 王青山2, 高四宝2 2002年01期 [98-101][摘要](844)[pdf 174KB](661)
DOI:
147 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退化草地复壮对策
陈正新1, 尉恩凤2, 史世斌1, 毛允飞3 2002年01期 [41-45][摘要](1012)[pdf 235KB](749)
DOI:
148 中国城市建设与地质灾害之分析与对策
王经武, 曹晓萍, 彭珂珊, 王娟 2001年04期 [38-42,125][摘要](830)[pdf 585KB](928)
DOI:
149 灌溉水的多重净化方法在安口示范区的应用
罗汉仁, 崔西旺, 罗伟, 祝伟 2001年03期 [58-61][摘要](459)[pdf 116KB](456)
DOI:
150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钟冰, 唐治诚 2001年02期 [147-149][摘要](1113)[pdf 399KB](731)
DOI:
151 坡耕地麻竹高产栽培措施与效益研究
林明添1, 叶德淮1, 杨生健1, 肖庆全2 2001年02期 [130-132][摘要](577)[pdf 158KB](563)
DOI:
152 西安地裂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米丰收, 张芝霞 2001年01期 [155-159][摘要](1024)[pdf 532KB](684)
DOI:
153 坡耕地实行保土耕作的效益试验分析
李凤1, 张如良2 2000年03期 [184-186][摘要](1142)[pdf 144KB](613)
DOI:
154 尤溪流域林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林明添1, 叶德淮1, 杨生健1, 邹得棉2, 肖秀杰2, 何英垣3 2000年03期 [152-154][摘要](1055)[pdf 395KB](720)
DOI:
155 将乐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对策
肖衍良, 谢启庚, 伍启忠, 张观胜, 倪炳卿 2000年03期 [119-121][摘要](1033)[pdf 158KB](652)
DOI:
156 岳阳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策分析
刘阳军 2000年03期 [115-116,176][摘要](534)[pdf 151KB](551)
DOI:
157 南北盘江地区水土流失危害与防治对策
陈文贵 2000年03期 [101-103][摘要](726)[pdf 145KB](600)
DOI:
158 浅析福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对策
傅暨南1, 傅建龙2 2000年03期 [93-95][摘要](1030)[pdf 363KB](1570)
DOI:
159 兰溪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张如良 2000年03期 [47-49][摘要](1837)[pdf 147KB](559)
DOI:
160 泰安市城市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探讨
李西照1, 郑黎明1, 张玉梅2, 谢厚国2 2000年03期 [36-37,124][摘要](812)[pdf 363KB](613)
DOI:
161 陕北丘陵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王继军 2000年02期 [22-24,110][摘要](538)[pdf 129KB](554)
DOI:
162 控制坡地水力侵蚀危害的管理措施
赵晓光, 吴发启, 薛智德, 王健 2000年01期 [27-29][摘要](1111)[pdf 322KB](571)
DOI:
163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昕水河流域水土保持的战略措施探索
宛晋沃, 尚宪法 1999年02期 [158-162,185][摘要](1021)[pdf 244KB](662)
DOI:
164 信丰县加快水保产业化建设的措施
郭森, 李蔚 1999年02期 [143-146][摘要](700)[pdf 217KB](551)
DOI:
165 我国南方红壤流失区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杨艳生 1999年02期 [118-121][摘要](890)[pdf 366KB](574)
DOI:
166 江西省洪涝灾害与水土保持
傅国儒, 庄荣昭 1999年02期 [14-16,32][摘要](1087)[pdf 169KB](620)
DOI:
167 东新村土地资源调查
王恒俊, 雍绍萍 1999年01期 [20-24][摘要](1023)[pdf 205KB](603)
DOI:
168 镶黄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初探
石青, 陈渠昌, 郭克贞, 白莲花, 靳春文 1998年03期 [115-121][摘要](961)[pdf 509KB](574)
DOI:
169 托电A厂铁路专用线水保方案工程措施设计
项元和, 高埃明, 安成秀 1998年03期 [64-73][摘要](939)[pdf 637KB](624)
DOI:
170 加快巴盟水土保持进程的思路和对策
焦建国 1998年03期 [47-50][摘要](778)[pdf 349KB](495)
DOI:
171 城市建设水土流失的防治探讨
汪仁杰 1998年02期 [9-11,42][摘要](787)[pdf 2365KB](550)
DOI:
172 辽宁省小流域生态特点与治理模式的探讨
王振颖 1997年04期 [117-120][摘要](1560)[pdf 333KB](454)
DOI:
173 辽宁省坡耕地低产原因与治理措施
张本家 1997年04期 [53-56,80][摘要](1066)[pdf 2479KB](794)
DOI:
174 川中丘陵区水土流失制约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胡良泽 1997年01期 [179-181][摘要](843)[pdf 236KB](512)
DOI:
175 川中丘陵紫色泥岩极强度侵蚀区的防治措施与效益研究
王艳, 王建, 王治国 1997年01期 [138-140,144][摘要](1038)[pdf 310KB](487)
DOI:
176 城镇开发区建设中的人为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
江金盛 1997年01期 [39-40,64][摘要](828)[pdf 226KB](477)
DOI:
177 城市建设开发与水土保持──以惠州市为例
陈华清 1997年01期 [30-31,50][摘要](959)[pdf 233KB](595)
DOI:
178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地理环境分析及其整治
金涛1, 刘艳2 1996年04期 [98-102,110][摘要](831)[pdf 531KB](497)
DOI:
179 安塞县大棚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白岗栓1, 侯喜禄1, 高功斌2 1996年02期 [142-146][摘要](528)[pdf 555KB](713)
DOI:
180 半干旱区影响春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及其调控措施
刘耀宏, 党增春, 李鼎新 1996年01期 [103-106,117][摘要](1085)[pdf 399KB](547)
DOI:
181 神府─东胜矿区采煤塌陷及其对环境影响初探
张平仓, 王文龙, 唐克丽, 高学田 1994年04期 [35-44][摘要](919)[pdf 3055KB](524)
DOI:
182 神府─东胜矿区一、二期工程中新的人为加速侵蚀
高学田1, 唐克丽2, 张平仓2, 王文龙2 1994年04期 [23-34,111][摘要](916)[pdf 3268KB](527)
DOI:
183 黄泛平原风沙区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开发探讨
王少英 1994年02期 [53-58][摘要](1036)[pdf 2692KB](704)
DOI:
184 山东省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及治理技术
刘德 1994年02期 [39-52][摘要](894)[pdf 1109KB](587)
DOI:
185 上黄大岔沟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体系配置研究
黄国俊1, 蒋定生2, 曹清玉2 1994年01期 [102-105,118][摘要](1067)[pdf 334KB](563)
DOI:
186 几种水土保持措施对强化降水入渗和减沙的影响试验研究
石生新, 蒋定生 1994年01期 [82-88][摘要](1348)[pdf 2710KB](742)
DOI:
187 甘肃省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李建牢 1994年01期 [54-62][摘要](890)[pdf 2859KB](619)
DOI:
188 宁夏盐池县缓坡丘陵区草地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王宁, 谢应忠, 田军仓 1994年01期 [29-33][摘要](850)[pdf 382KB](514)
DOI:
189 神木试区农业生产现状的初步调查分析
张小卫, 黄占斌 1993年02期 [90-97][摘要](507)[pdf 679KB](511)
DOI:
190 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刘梅, 范兴科 1992年02期 [50-54][摘要](1043)[pdf 963KB](609)
DOI:
191 不同坡度径流小区产流产沙监测结果初报
杨开宝, 张振中, 吴存良 1990年02期 [59-65][摘要](1432)[pdf 511KB](804)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