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生态区覆盖方式对玉米氮转运、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昊枫1,2, 党 科2, 范子晗1,2, 李 哲1,2, 常乐乐1,2, 李红兵2, 张岁岐1,2
2024年06期 [176-187][摘要](76)[pdf 1330KB](89)
|
|
|
|
|
|
|
6 |
植被覆盖度对生态脆弱性动态演变的影响——以河北省张家口为例
武 帅1,2,3, 田 冰1,2,3, 顾世杰1,2,3, 杨洛祺1,2,3, 胡引翠1,2,3
2024年02期 [310-320][摘要](526)[pdf 3969KB](473)
|
|
|
|
|
|
|
|
12 |
毛乌素沙地不同覆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
胡安焱1,2, 付稳东1,2, 陈云飞1,2, 颜 林1,2, 艾美霞3, 陈 瑞3, 石长春4, 刘秀花1,2
2023年06期 [133-142][摘要](1143)[pdf 2412KB](484)
|
|
|
|
|
15 |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建设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段维利1,2,3, 余新晓1,2,3, 陈丽华1, 贾国栋1,2,3, 曹永翔4,5
2023年04期 [404-411][摘要](1435)[pdf 3840KB](453)
|
|
|
|
|
|
|
|
|
22 |
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
欧阳习军1,2,3, 董晓华1,2,3, 魏 榕1,2,3, 龚成麒1,2,3, 吴寒雨1,2,3
2023年02期 [220-229][摘要](621)[pdf 5221KB](427)
|
|
|
|
|
|
|
|
|
29 |
九寨沟流域森林覆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李诗琦1,3, 杨青霞2, 刘俊雁1,3, 王潘潘2, 严贤春3, 廖雨辰1, 陈 琪1,3, 谢 雨1, 吴 彦1
2023年01期 [106-112][摘要](330)[pdf 1693KB](396)
|
|
|
|
|
|
|
|
|
|
|
|
|
|
|
|
|
|
|
46 |
中国草地覆盖度时空动态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刘洋洋1, 任涵玉1, 章钊颖2, 张 伟1, 张志新1, 巴桑·参木决1, 王亦波1, 温仲明1
2022年02期 [221-230+242][摘要](495)[pdf 3018KB](576)
|
|
|
|
|
|
|
|
|
|
|
|
|
|
|
|
60 |
退耕还林(草)以来陕北白于山区植被覆盖与土壤侵蚀强度变化
黑 哲1,3, 王 飞1,2,3, 韩剑桥1,2, 史尚渝1,3, 戈文艳1,2
2020年04期 [39-46][摘要](744)[pdf 2552KB](484)
|
|
|
|
|
|
|
|
|
67 |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盖度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吴蕾1, 穆兴民1,2, 高鹏1,2, 赵广举1,2, 孙文义1,2, 田鹏1,2
2019年06期 [133-138,144][摘要](697)[pdf 1245KB](57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 |
不同保墒与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对土壤结构及小麦、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1,2, 武继承1,2, 赵世伟3, 潘晓莹1,2, 张洁梅1,2, 高翠民1,2, 王越1,2, 何方1,2
2018年02期 [220-227][摘要](957)[pdf 984KB](593)
|
|
|
|
91 |
甘南白龙江上游高山林线过渡区地被物及土壤水文特性
杨永红1,2, 王飞1,2, 曹秀文1,2, 刘锦乾1,2, 王若鉴1,2, 李社勤3, 徐德才3, 王双燕3
2018年02期 [145-150][摘要](836)[pdf 712KB](651)
|
|
|
|
|
|
|
|
|
|
|
100 |
2000-2010年福建省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王文辉1,2, 马祥庆1,2, 邹显花1,2, 田超1,2, 靳全锋1,2, 郭福涛1,2
2017年04期 [234-239,246][摘要](1107)[pdf 913KB](1017)
|
|
|
|
|
|
|
|
|
|
|
|
|
|
|
|
|
|
|
117 |
不同植被种植模式对红壤坡面侵蚀影响试验研究
康佩佩1,2, 查轩1,2, 刘家明1,2, 陈世发1,2, 王庚1,2
2016年04期 [15-18,22][摘要](618)[pdf 652KB](668)
|
|
|
|
|
|
121 |
绿肥阻控贵州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应用
朱青1,2, 崔宏浩1,2, 张钦1,2, 林海波1,4, 陈正刚1,2, 曹卫东3
2016年02期 [101-105][摘要](902)[pdf 645KB](756)
|
|
|
|
123 |
南方旱坡地土壤雨季径流量与养分流失的研究
秦芳, 何铁光, 苏利荣, 苏天明, 张野, 李婷婷, 李琴, 韦彩会, 李忠义, 俞月凤
2016年02期 [19-22,27][摘要](545)[pdf 573KB](6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6 |
1982-2006年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郭敏杰1,2, 张亭亭1,3, 张建军1,2, 陈利利1,3, 张晓萍1,3
2014年05期 [35-40,48][摘要](788)[pdf 1001KB](636)
|
|
|
|
|
|
|
|
|
|
|
|
|
|
|
|
|
161 |
雪盖影响下季节性冻土消融期的土壤温度特征分析
胡铭1,2, 刘志辉1,2,3,4, 陈凯1,5, 王荣军1,2, 张文娜1,2
2013年03期 [39-43][摘要](737)[pdf 1357KB](65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5 |
不同植被覆盖防治土壤风蚀对比研究
王翔宇1, 原鹏飞1, 丁国栋1, 尚润阳2, 孙保平1, 张宇清1, 吴斌1, 马士龙3
2008年05期 [38-41][摘要](1114)[pdf 218KB](7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7 |
土地覆盖变化遥感检测方法
李月臣1,2, 杨华2,3, 刘春霞2, 赵纯勇2
2006年01期 [209-216][摘要](1522)[pdf 566KB](1719)
|
|
|
|
|
|
|
|
|
|
|
286 |
基于遥感的土壤侵蚀快速监测方法
陈万辉1,2, 刘良云1, 张超1, 潘瑜春1, 王纪华1, 王锦地1,2
2005年06期 [8-10][摘要](1110)[pdf 727KB](1071)
|
|
|
|
288 |
中国冰川系统变化趋势预测研究
谢自楚1,3, 冯清华1, 王欣1, 康尔泗3, 刘潮海3, 谢超1, 李巧媛1
2005年05期 [77-82][摘要](504)[pdf 863KB](671)
|
|
|
|
|
|
|
|
|
|
|
297 |
遥感植被盖度研究
顾祝军, 曾志远
2005年02期 [18-21][摘要](1292)[pdf 373KB](1121)
|
|
|
|
|
|
|
|
|
|
|
|
307 |
吉林省西部沙地风蚀防治技术研究
刘艳军1, 吴立军1, 田立生1, 高学刚2, 高凤艳2, 张力辉1
2004年01期 [53-55,70][摘要](1172)[pdf 200KB](7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4 |
影响水土流失主要因子的研究
赵鸿雁1, 吴钦孝1, 韩冰1, 吴瑞雯1, 李靖2
1995年01期 [99-102][摘要](1645)[pdf 2446KB](1032)
|
|
|
|
|
|
338 |
黄土丘陵区造林技术研究
邹厚远, 关秀琦, 鲁子瑜, 刘克俭, 韩蕊莲, 郭鹏, 马志仁
1994年03期 [48-55,60][摘要](1360)[pdf 604KB](67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