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模式 的文章

1 城市化背景下合肥暴雨时空演变和水汽输送特征
徐倩倩1,2, 戴 睿1, 原文杰3, 金晓龙4, 邓学良1,2, 武 强5, 程志庆6 2024年05期 [315-326][摘要](820)[pdf 3591KB](217)
2 基于CMIP6气候模式对长江流域四川段的未来降水变化预估与分析
陈俣霏1,2, 韩玉国1, 孙明东2, 韩 乐1 2024年05期 [288-294][摘要](820)[pdf 1815KB](207)
3 雨型和种植模式对鄱阳湖平原区农田水土流失的影响
陈 昱, 刘方平, 吴彩云, 王子荣 2024年05期 [18-25][摘要](916)[pdf 1086KB](296)
4 植被恢复花岗岩红壤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养分储量特征
白永会1,2, 查 轩3, 吴伟成1, 周飞华3 2024年03期 [179-186][摘要](555)[pdf 1243KB](358)
5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灌木柠条锦鸡儿单根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石 川1, 梁 燊1, 刘亚斌1,2, 朱海丽1,2, 李国荣1,2, 胡夏嵩1,2, 缪晓星3, 王延秀3 2023年05期 [184-192][摘要](505)[pdf 1522KB](265)
6 基于WRF模式的渭河上游夏季降水及气温模拟
胡浩楠1, 刘引鸽2 2023年04期 [256-264,274][摘要](1073)[pdf 5214KB](286)
7 基于CMIP6模式的西南地区旱灾风险未来预估
薛雨婷, 李谢辉, 贾何佳 2023年02期 [247-255][摘要](500)[pdf 3570KB](348)
8 基于最小数据集沂蒙山区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质量评价
张宇恒1, 王忠诚2, 王亚楠1, 王兴玲1, 韩佳忻1, 安 娟1 2023年01期 [241-247][摘要](233)[pdf 1273KB](268)
9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中的应用
胡云华1, 许海超1, 曲双锋2, 游 翔3, 秦 伟1 2022年06期 [438-443][摘要](263)[pdf 2532KB](316)
DOI:
10 渭河流域1850—2005年降水及蒸发量变化时空特征
刘引鸽1,2, 包江川1, 杨雨欣1, 黄 雪1 2022年06期 [224-232][摘要](244)[pdf 2387KB](286)
DOI:
11 黔中白云岩石漠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益
杨光能1, 张 喜1, 薛建辉2, 吴永波2, 侯贻菊1, 崔迎春1, 舒德远1 2022年06期 [214-223][摘要](269)[pdf 1565KB](313)
DOI:
12 密云水库周边板栗林下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
杨润泽1, 肖辉杰1, 冯天骄1, 王奋忠2, 赵泽坤1, 郭子萱1, 王世雷2, 朱俊英1, 李世丰1 2022年06期 [28-35][摘要](292)[pdf 1379KB](365)
DOI:
13 山西榆次不同植被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干燥化效应
张鹏飞1, 王融融2, 戴燕燕1, 李 强1, 马延东3, 赵景波4,5 2022年05期 [192-198][摘要](415)[pdf 1169KB](648)
DOI:
14 不同覆盖模式对樱桃园土壤团聚体及碳氮的影响
黄圣杰1, 陈俊朴1, 陈 涛2, 方从刚3, 黄成毅1,4 2022年01期 [44-50][摘要](575)[pdf 1172KB](394)
DOI:
15 不同地表覆盖物对城郊农业区葡萄园土壤呼吸及水热环境的影响
郝旺林1,2,3,梁银丽1,2,4,穆 兰5,印 宁4,许明祥1,2,4 2021年06期 [65-74][摘要](461)[pdf 1852KB](774)
DOI:
16 黄河三角洲次生柽柳退化林更替改造模式分析评价
乔艳辉1, 亓玉昆1, 王月海1, 刘光明2 2020年06期 [370-376][摘要](507)[pdf 1245KB](429)
DOI:
17 利用陆面模式和遥感经验模型估算半干旱区陆面蒸散量
杨 扬, 王丽娟, 岳 平, 孙旭映, 杜昊霖 2020年05期 [147-153,159][摘要](606)[pdf 1371KB](460)
DOI:
18 石漠化地区林草复合治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可蚀性的影响
陈 静, 陈 海, 朱大运, 陈 浒 2020年04期 [1-7][摘要](594)[pdf 1137KB](550)
DOI:
19 基于TOPSIS模型的村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整治模式
李 龙1, 王兆林2, 吴大放1, 刘艳艳1 2020年03期 [286-293][摘要](572)[pdf 1781KB](451)
DOI:
20 利用“模拟—校正”法估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面蒸散发
杨 扬, 孙旭映, 张 良, 王丽娟, 胡 蝶 2020年02期 [178-184,192][摘要](583)[pdf 1322KB](455)
DOI:
21 顾及三维的大冶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生态效应
陈勇1,2, 阮景华1, 王巧稚1,2, 肖晓1, 曾向阳1,2 2019年05期 [346-352][摘要](438)[pdf 1686KB](395)
DOI:
22 石漠化治理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质量评价
孙建, 刘子琦, 朱大运, 李渊, 李开萍, 王进 2019年05期 [222-228][摘要](675)[pdf 1193KB](453)
DOI:
23 施肥模式对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李俊强1, 林利华1, 张帆2, 万雪琴2 2019年03期 [22-28][摘要](618)[pdf 789KB](550)
DOI:
24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作物覆盖与管理因子C值估算
徐勤学1,2, 李春茂1,3, 李朝霞2,4, 蔡崇法2,4 2019年02期 [175-179][摘要](748)[pdf 694KB](658)
DOI:
25 土地覆被和气候变化对锡林河流域径流量的影响
韩冬冬1, 朱仲元1, 宋小园2, 郝祥云1, 刘丹丹1, 王慧敏1, 王飞1 2019年02期 [153-160][摘要](893)[pdf 996KB](646)
DOI:
26 桂西北峰丛洼地土壤结构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响应
张建兵1,2,3, 罗为群1, 张海安2,3, 何柳春2,3, 杨奇勇1, 胡宝清2,3 2019年02期 [37-42,48][摘要](772)[pdf 1018KB](600)
DOI:
27 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水溶性阳离子的影响
冯欢, 张俊岭, 张凤华 2018年06期 [94-99,108][摘要](443)[pdf 782KB](593)
DOI:
28 不同生物埂模式对川中丘陵区坡耕地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王培1, 郭天雷2, 高强2, 刘成2, 石劲松2 2018年01期 [7-11][摘要](908)[pdf 615KB](563)
DOI:
29 云南环洱海地区城镇聚落用地扩展特征及模式分析——以大理市下关镇为例
张磊1, 李君2, 武友德3,4, 李灿松2 2017年06期 [341-347][摘要](901)[pdf 1038KB](554)
DOI:
30 5种CMIP5模拟降水数据在中国的适用性评估
高峰1, 蔡万园2, 张玉虎1, 雷晓辉3, 夏富强4 2017年06期 [122-130,138][摘要](4478)[pdf 1401KB](1881)
DOI:
31 晋北丘陵风沙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化学特征与生态恢复效应
李青1, 狄晓艳2 2017年05期 [88-92][摘要](922)[pdf 646KB](607)
DOI:
32 燕子河流域崩塌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分析
张小辉1, 杨强2, 刘金辉1, 叶振南2, 孙秀娟2 2017年03期 [351-356][摘要](726)[pdf 1354KB](664)
DOI:
33 吉林省通榆县农村居民地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李佳薇, 李晓燕, 康鑫, 卫志豪, 王嘉攀 2017年03期 [221-226][摘要](735)[pdf 896KB](566)
DOI:
34 黄土高原农村地区耕地流转模式及效益分析——以宁夏原州区为例
孙晓一1,2, 徐勇1, 汤青1 2016年03期 [125-131][摘要](788)[pdf 1036KB](622)
DOI:
35 不同灌溉模式下寒地稻田CH4和N2O排放及温室效应研究
王孟雪1,2, 张忠学1, 吕纯波3, 林彦宇1 2016年02期 [95-100][摘要](604)[pdf 798KB](736)
DOI:
36 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研究
刘慧敏, 朱江洪 2015年02期 [141-146][摘要](665)[pdf 978KB](513)
DOI:
37 民勤沙化退耕地整治技术及造林模式选择研究
来锡福1, 焦旭东1, 赵明2, 尉秋实2 2015年01期 [269-273][摘要](887)[pdf 689KB](576)
DOI:
38 苍梧县崩岗洪积扇不同培肥模式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邓羽松1, 丁树文1, 蒋代华2, 吴菲1, 李瑶瑶1, 杜贇1, 马媛1 2015年01期 [56-60][摘要](863)[pdf 689KB](514)
DOI:
39 长顺冗雷河小流域草地治理模式下土壤肥力评价
罗忠志1, 高华端1, 李圆玥2, 孙泉忠2, 韦海霞3 2015年01期 [44-50][摘要](501)[pdf 775KB](530)
DOI:
40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地生态经济林种植模式效益研究
赵培仙 2014年04期 [229-232,237][摘要](682)(4)
DOI:
41 农村地类分布格局及形成机理研究——以扬州市区为例
王丹1, 葛扬2 2014年04期 [148-153][摘要](809)(4)
DOI:
42 滇东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模式土壤渗透性研究
赵洋毅1, 段旭2 2014年04期 [45-49][摘要](1160)(4)
DOI:
43 基于ESDA的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模式分析
王枫, 李灿 2014年02期 [167-171,178][摘要](861)[pdf 1093KB](1475)
DOI:
44 不同栽培模式对氮磷钾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何铁光, 秦芳, 苏天明, 苏利荣, 张野, 何永群, 李忠义, 胡钧铭, 谢丽萍 2014年01期 [95-99,103][摘要](850)[pdf 812KB](556)
DOI:
45 基于支撑度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分类
田振圣1, 门明新2, 张鑫1, 霍习良2 2013年05期 [271-277][摘要](722)[pdf 1152KB](490)
DOI:
46 梁子湖生态屏障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刘世斌1, 李江风1, 劳燕玲1, 王建英2 2013年04期 [218-223][摘要](756)[pdf 1264KB](559)
DOI:
47 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
黄金国, 魏兴琥, 王兮之 2013年04期 [105-109][摘要](750)[pdf 827KB](1160)
DOI:
48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孙德亮1,2, 张军以3, 周秋文4 2013年02期 [267-271,275][摘要](836)[pdf 1245KB](791)
DOI:
49 河北省可持续土地整理模式与效益
刘晓1, 王红瑞1, 王秀茹2, 邢华超2 2013年02期 [201-206][摘要](560)[pdf 1333KB](522)
DOI:
50 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孙晓一1,2, 汤青1, 徐勇1, 党丽娟1,2 2013年02期 [181-185][摘要](498)[pdf 784KB](485)
DOI:
51 滇中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研究
李品荣, 孟广涛, 方向京, 柴勇, 张正海, 尹艾萍, 蔡雨新 2012年06期 [90-93][摘要](1352)[pdf 252KB](741)
DOI:
52 藏东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辜世贤 2012年06期 [86-89][摘要](1184)[pdf 555KB](641)
DOI:
53 不同垦植模式茶园土壤性状及团聚体特征研究
林绍霞1, 张清海1, 张珍明3, 杨鸿波1, 文锡梅1, 林昌虎2 2012年06期 [45-49][摘要](1187)[pdf 365KB](926)
DOI:
54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浑河水质评价研究
周林飞1, 赵崭1, 孙佳竹2, 邢旭光3 2012年05期 [163-166][摘要](994)[pdf 203KB](588)
DOI:
55 密云水库不同林地配置下地表水水质状况分析
王俭成, 杨建英, 白麟 2012年04期 [247-251][摘要](918)[pdf 294KB](815)
DOI:
56 三峡库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与减排对策
腾耀华1, 张军以2, 苏维词3,4 2012年02期 [226-230][摘要](1041)[pdf 405KB](728)
DOI:
57 纸坊沟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优化耦合模式研究
杜娜1,2, 祁菁3, 王继军1 2012年02期 [180-184,188][摘要](911)[pdf 378KB](568)
DOI:
58 人工降雨模型试验研究降雨入渗对滑坡类型之影响
陈天健, 蔡和伦, 黄彦荣, 颜宏益, 张佑舜 2012年01期 [254-257][摘要](861)[pdf 847KB](861)
DOI:
59 干旱沙区盐碱退耕地生态恢复模式研究
柴成武, 贺访印, 魏林源, 尉秋实, 李昌龙, 仲生年 2011年06期 [208-211,215][摘要](573)[pdf 385KB](550)
DOI:
60 东北黑土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践探究——以老二色小流域为例
梁淑娟1, 赵法领2 2011年06期 [162-166][摘要](1273)[pdf 306KB](674)
DOI:
61 红壤缓坡地不同经营模式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武琳1, 叶川1,2, 钟义军1,2, 章新亮1, 孙永明2 2011年06期 [132-135][摘要](955)[pdf 383KB](715)
DOI:
62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灰窑遗址及公路边坡裸露地表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评价
苗保河1,2, 郑延海3, 伏芳1,2, 孙楠1, 张文波1, 卢欣艳1, 吴晶1,2, 苏本营3, 李永庚3 2011年06期 [125-128][摘要](1103)[pdf 582KB](637)
DOI:
63 三种造林模式对北京北部人工水源涵养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白麟1,2, 杨建英1,2, 韩雪梅1,2, 王俭成1,2 2011年06期 [75-78][摘要](539)[pdf 255KB](539)
DOI:
64 人工干扰对三峡库区柏木人工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黄志霖1, 田耀武1,2, 王俊青3, 雷静品4 2011年04期 [132-135,139][摘要](596)[pdf 805KB](627)
DOI:
65 重庆市桃花溪受损河岸植被恢复初期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对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
孟凡超, 王玉杰, 赵占军, 赵洋毅, 雷声坤 2011年04期 [126-131][摘要](949)[pdf 200KB](1057)
DOI:
66 广州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王枫1, 叶长盛2 2011年03期 [238-242,246][摘要](841)[pdf 941KB](614)
DOI:
67 石油城市经济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
高志昊1, 宋戈1, 张远景2 2011年03期 [162-167][摘要](834)[pdf 1421KB](626)
DOI:
68 低丘黄壤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水土保持功能分析
刘艳1,2,3, 刘学全2, 崔鸿侠2, 周金星3, 何丙辉1 2010年06期 [48-52][摘要](946)[pdf 240KB](656)
DOI:
69 低碳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赵荣钦1, 刘英2, 郝仕龙1, 丁明磊1 2010年05期 [190-194][摘要](675)[pdf 707KB](479)
DOI:
70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植被混凝土基材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研究
熊诗源1, 许文年2, 夏栋1, 黄晓乐2 2010年04期 [279-284][摘要](954)[pdf 807KB](715)
DOI:
71 赣北丘陵区果园不同套种模式对退化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华明1,3, 王昭艳2, 喻荣岗1, 杨洁1, 左长清2, 郑海金1, 汤崇军1 2010年04期 [258-261,268][摘要](952)[pdf 358KB](588)
DOI:
72 黄土区高速公路植被恢复模式与群落结构分析
郭文1, 王天伟1, 高照良1,2 2010年04期 [176-179][摘要](909)[pdf 251KB](536)
DOI:
73 红壤坡地不同果园套种模式水土保持效果研究
张华明1,3, 王昭艳2, 杨洁1, 左长清2, 谢颂华1, 喻荣1 2010年03期 [140-143][摘要](874)[pdf 541KB](633)
DOI:
74 苏北地区各城市绿地土壤的理化性状相关性分析
齐芳燕, 于法展, 李保杰 2010年02期 [90-93,99][摘要](879)[pdf 1033KB](823)
DOI:
75 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结构耦合发展模式及耦合效应研究
梁磊磊1, 姜志德1, 王继军2, 冯生元3 2010年02期 [70-74][摘要](860)[pdf 1020KB](592)
DOI:
76 毛乌素沙地治理的新模式
王仁德, 吴晓旭 2009年05期 [176-180][摘要](813)[pdf 619KB](876)
DOI:
77 水土保持林及其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平1,2, 王海燕1,2, 张洪江1,2 2009年03期 [196-201][摘要](879)[pdf 533KB](628)
DOI:
78 沙地公路取土场植被恢复模式与效果分析
赵名彦1, 丁国栋1, 罗俊宝2, 王翔宇1, 朴起亨1, 崔利强3 2009年01期 [191-195][摘要](923)[pdf 664KB](635)
DOI:
79 浅议贵州省喀斯特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模式
苏维词1,2 2008年06期 [267-269][摘要](1048)[pdf 172KB](963)
DOI:
80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坡耕地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模式评价中的应用
魏永霞1, 宋族鑫1, 严昌荣2, 阚宝珠1, 张文娥1 2008年06期 [194-196][摘要](1011)[pdf 190KB](675)
DOI:
81 陕南公路斜坡灾害分布规律及失稳模式研究
于德海1, 彭建兵2 2008年06期 [92-96][摘要](477)[pdf 714KB](596)
DOI:
82 几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之比较
付强, 刘仁涛, 盖兆梅 2008年06期 [46-48,52][摘要](914)[pdf 390KB](654)
DOI:
83 草庙子河清洁型小流域治理
祝广智 2008年05期 [191-193][摘要](763)[pdf 159KB](628)
DOI:
84 基于改进型PCNN与模糊算法的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付强, 李伟业, 冯艳 2008年04期 [56-59,63][摘要](600)[pdf 605KB](566)
DOI:
85 东北低山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优化模式研究——以黑牛河流域为例
戴全厚1,2, 喻理飞1, 喻定芳1, 翟胜3, 刘明义2, 王艳2 2008年04期 [37-42][摘要](465)[pdf 604KB](530)
DOI:
86 宁南黄土丘陵区农牧结构调整与模式的研究——以宁夏固原河川乡为例
王之明1, 程积民2 2008年03期 [229-233][摘要](757)[pdf 365KB](601)
DOI:
87 试论新农村建设形势下的耕地储备
覃事娅1, 尹惠斌2 2008年01期 [266-269][摘要](714)[pdf 233KB](644)
DOI:
88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刘坤, 陈治谏, 廖晓勇 2008年01期 [17-19][摘要](982)[pdf 365KB](556)
DOI:
89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绿色空间和建设用地竞争关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谢正磊, 许学工 2007年06期 [223-226,230][摘要](882)[pdf 789KB](551)
DOI:
90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水利水保治理模式
何京丽, 邢恩德, 刘艳萍 2007年06期 [148-150][摘要](646)[pdf 162KB](581)
DOI:
91 城西滩生态农业农户发展经营模式研究
王峰1, 温学飞1, 胡建军2 2007年06期 [51-53][摘要](784)[pdf 430KB](656)
DOI:
92 珠江源头区占马地小流域植被优化重建模式及效益研究
李贵祥, 孟广涛, 方向京, 和丽萍, 张正海, 柴勇 2007年05期 [384-386][摘要](553)[pdf 346KB](645)
DOI:
93 宁夏南部山区流域分类及其综合治理模式
黄勇1, 齐实1, 李学明2, 郝志敏1 2007年03期 [312-314,317][摘要](608)[pdf 591KB](686)
DOI:
94 岩质边坡确定性块体稳定性的研究
余先华, 聂德新 2007年03期 [180-181,185][摘要](586)[pdf 321KB](725)
DOI:
95 生态脆弱区道路边坡生态恢复适用技术研究——以沙蔚铁路建设工程为例
王仁德, 钱金平 2007年03期 [163-165][摘要](933)[pdf 211KB](771)
DOI:
96 多孔性护岸工程之植物根力研究
张俊斌 2007年03期 [144-146][摘要](517)[pdf 182KB](520)
DOI:
97 京郊荒滩生态恢复模式试验示范研究
张国祯1,2, 孙保平1, 丁国栋1, 赵方莹1 2007年02期 [287-290][摘要](939)[pdf 412KB](689)
DOI:
98 人类活动与土地资源的动力学关系研究
陈玲玲1,2, 林振山1,2, 谢正磊,3 2007年02期 [239-242][摘要](949)[pdf 202KB](679)
DOI:
99 宁夏南部半干旱山区生态农业建设优化模式的建立
李生宝1, 余峰2, 董立国1, 蒋齐1, 张源润1, 蔡进军1, 王月玲1, 季波1, 李娜1 2007年02期 [62-64][摘要](772)[pdf 184KB](531)
DOI:
100 我国水土流失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薛惠锋1,2, 陶冶2 2007年01期 [263-265,269][摘要](519)[pdf 209KB](443)
DOI:
101 乡村社区总体营造发展模式之探讨
张俊斌1, 廖绍安1, 梁大庆1 2007年01期 [259-262][摘要](784)[pdf 512KB](704)
DOI:
102 石羊河下游防风固沙体系建设模式
王继和1, 马全林1, 刘虎俊2, 詹科杰1, 杨自辉1 2007年01期 [64-66][摘要](499)[pdf 167KB](662)
DOI:
103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与效益研究
高城雄1,2, 朱首军1, 赵智鹏2, 李莲花2 2007年01期 [60-63][摘要](1255)[pdf 216KB](680)
DOI:
104 宁夏南部扬黄灌区生态家园建设研究
马明1, 温学飞2, 王峰2, 杨彩霞1 2006年06期 [285-287][摘要](476)[pdf 547KB](560)
DOI:
105 龚咀电站水库塌岸模式研究
白彦波, 余鹏程, 李渝生 2006年06期 [268-270][摘要](530)[pdf 672KB](711)
DOI:
106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模式研究
官冬杰, 苏维词 2006年06期 [236-238][摘要](582)[pdf 161KB](635)
DOI:
107 工程管理中工程要素分离化组织模式
白建光, 许强, 吴飞, 孙厚超, 贾海波, 易志强 2006年06期 [213-214,217][摘要](520)[pdf 163KB](566)
DOI:
108 江津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刘贵芬1, 刁承泰1,2,3 2006年06期 [62-64][摘要](551)[pdf 328KB](686)
DOI:
109 三峡库区长江防护林模式的研究
薛家翠1, 曾祥福1, 黎曙光1, 邓中美2, 熊冬莲1 2006年06期 [37-40][摘要](807)[pdf 1367KB](633)
DOI:
110 南方丘陵紫色岩裸露区沟道治理模式研究
赵辉1, 黄勇1, 罗建民3, 廖行1, 尹超云2, 王文中2 2006年05期 [8-10][摘要](744)[pdf 174KB](644)
DOI:
111 抚州市丘陵山区生态农业模式试验研究
金卫根, 陈传红, 孙丽萍, 沈春晓 2006年03期 [157-158,161][摘要](775)[pdf 169KB](615)
DOI:
112 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贾俊姝1, 胡文忠2, 李文忠3, 高国雄1,4, 刘国强2, 周心澄1 2006年03期 [77-79][摘要](1051)[pdf 607KB](659)
DOI:
113 节水增产灌溉模式研究
汪有科1,2, 吕雯1,2, 王德轩1,2, 员学锋1,2 2006年02期 [153-153,178][摘要](896)[pdf 158KB](592)
DOI:
114 雨养型农业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几种有效模式
任烨1,2, 何倩3 2006年02期 [98-101,137][摘要](797)[pdf 177KB](568)
DOI:
115 滇中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前后产流模式变化研究
段青松1, 吴伯志2, 字淑慧2 2006年02期 [58-60][摘要](971)[pdf 121KB](745)
DOI:
116 泥石流流速与堆积模式之实验研究
柳金峰, 欧国强, 游勇 2006年01期 [120-121,226][摘要](700)[pdf 169KB](604)
DOI:
117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与构建途径
肖莉1,2, 陈治谏1, 廖晓勇1, 蒋莉2 2006年01期 [114-117][摘要](1055)[pdf 302KB](566)
DOI:
118 喀斯特山区生态城市的景观建设模式初探—以贵阳市为例
苏维词1,2 2005年06期 [264-267][摘要](989)[pdf 207KB](778)
DOI:
119 干旱、半干旱草原沙化、退化综合整治技术优化模式
何京丽1, 邢恩德1, 霍再林2 2005年06期 [203-205][摘要](812)[pdf 336KB](624)
DOI:
120 三峡库区庭院生态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杨德伟1,2, 陈治谏1, 廖晓勇1 2005年06期 [61-64,70][摘要](926)[pdf 366KB](665)
DOI:
121 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洞穴侵蚀模式研究
李喜安1,2, 彭建兵2, 郑书彦2, 田安家3 2005年06期 [25-27,97][摘要](1090)[pdf 262KB](725)
DOI:
122 青海大通退耕还林不同混交配置模式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张伟华, 李文忠, 张昊, 周心澄 2005年05期 [259-262][摘要](937)[pdf 236KB](569)
DOI:
123 陇南山区农林复合模式划分与种植结构研究
周波 2005年05期 [203-205,220][摘要](784)[pdf 206KB](640)
DOI:
124 内蒙古阴山北麓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风蚀的影响
高旺盛1, 秦红灵1, 赵沛义2 2005年05期 [122-125][摘要](971)[pdf 236KB](567)
DOI:
125 黄土高原燕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及效益研究
刘普灵1,2, 郑世清1,2, 琚彤军1,2, 王栓全1,2, 徐勇3 2005年05期 [88-91][摘要](448)[pdf 576KB](980)
DOI:
126 黑龙江垦区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初步探讨
孟凡光, 李雪萍, 杨洪波 2005年04期 [210-211,273][摘要](472)[pdf 160KB](551)
DOI:
127 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李军, 蔡运龙 2005年04期 [124-127][摘要](823)[pdf 215KB](938)
DOI:
128 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效益研究初评
杨艳鲜, 纪中华, 方海东, 拜得珍, 廖承飞 2005年04期 [88-89,99][摘要](821)[pdf 174KB](649)
DOI:
129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重建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杨美玲1, 米文宝1,2, 樊新刚1 2005年03期 [180-183][摘要](923)[pdf 202KB](849)
DOI:
130 黄土高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探讨
李壁成1,2, 安韶山1,2, 郝仕龙1,2, 全斌1,2 2005年03期 [148-150][摘要](962)[pdf 340KB](658)
DOI:
131 半干旱山区庭院蔬菜发展模式研究
杜社妮1,2, 李壁成1,2, 赵世伟1,2, 安韶山1,2 2005年03期 [62-63,73][摘要](910)[pdf 157KB](511)
DOI:
132 宁南半干旱退化山区生态农业模式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安韶山1,2, 李壁成1,2, 郝仕龙1 2005年03期 [19-21,34][摘要](798)[pdf 213KB](586)
DOI:
133 南京幕府山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模式研究
刘国华1,2, 舒洪岚2, 张金池1, 张秀春3 2005年01期 [141-144][摘要](945)[pdf 401KB](752)
DOI:
134 湘中紫色土丘岗区水土流失规律及土壤允许侵蚀量的研究
谢庭生1, 何英豪2 2005年01期 [87-90][摘要](1176)[pdf 426KB](749)
DOI:
135 某坝区溢洪道中段外侧边坡采空区上覆岩体变形特征研究
郑海君, 王运生, 董孝璧 2004年04期 [200-202][摘要](561)[pdf 153KB](578)
DOI:
136 水土保持生态的修复需要人工的合理干预
洪双旌 2004年03期 [307-309][摘要](896)[pdf 196KB](527)
DOI:
137 延安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模式与施肥效应
杜社妮1, 梁银丽1, 徐福利1, 陈志杰2 2004年03期 [268-271][摘要](844)[pdf 188KB](706)
DOI:
138 渭北旱塬县域农业持续发展策略
刘玉凤1, 樊鸿章2 2004年03期 [223-225][摘要](818)[pdf 225KB](682)
DOI:
139 旱地果园水肥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耿增超, 张立新, 张朝阳, 赵二龙, 李生秀 2004年01期 [101-105][摘要](868)[pdf 506KB](793)
DOI:
140 长江流域黄土丘陵区综合治理模式初探——以郭罗沟流域为例
唐慧中, 郑晓风 2004年01期 [31-32,39][摘要](777)[pdf 330KB](628)
DOI:
141 华北平原典型区生态农业规划与设计研究
张素珍 2003年04期 [134-137][摘要](477)[pdf 201KB](549)
DOI:
142 构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三结构模式——以陇东(平凉)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任烨, 梁文辉 2003年04期 [46-50][摘要](942)[pdf 232KB](702)
DOI:
143 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变迁与比较研究
梁勇, 成升魁, 闵庆文 2003年04期 [35-37,108][摘要](580)[pdf 404KB](527)
DOI:
144 生态重建模式的尺度视角—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为例
何钢, 蔡运龙, 万军 2003年03期 [83-86][摘要](1276)[pdf 196KB](929)
DOI:
145 晋西黄土残塬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探讨
胡振华1, 解明曙2, 王治国1 2003年02期 [126-130][摘要](674)[pdf 474KB](659)
DOI:
146 得卡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徐元光1, 朱家荣1, 王震洪2 2003年02期 [76-78][摘要](494)[pdf 157KB](557)
DOI:
147 黄土区农业种植模式的选择及优化
陈文庆1, 李鹏2 2003年01期 [115-117][摘要](699)[pdf 235KB](584)
DOI:
148 西海固地区避灾农业生态模式的初步研究
刘小鹏, 米文宝, 李陇堂 2002年04期 [54-56][摘要](822)[pdf 157KB](553)
DOI:
149 宁夏干旱灾害环境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刘小鹏1, 王亚娟2 2002年03期 [215-219][摘要](732)[pdf 226KB](524)
DOI:
150 中国防沙治沙主要模式
赵廷宁1, 丁国栋1, 王秀茹1, 王俊中2, 屠志方1 2002年03期 [118-123][摘要](825)[pdf 347KB](1115)
DOI:
151 台湾泥岩地区刺竹林之微气候模式
张俊斌 2002年03期 [92-96,102][摘要](628)[pdf 402KB](660)
DOI:
152 中国山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正栋 2002年03期 [79-83][摘要](863)[pdf 475KB](796)
DOI:
153 杨陵渠灌类型区定点农户经济状况调查及对比分析
汪志农, 尚虎君, 贾玉平, 王业娟 2002年02期 [109-111][摘要](774)[pdf 141KB](592)
DOI:
154 渠道防渗防冻胀衬砌技术研究——以杨陵渠灌农业高效用水模式试验区为例
娄宗科1, 张慧莉1, 阎宁霞1, 周亚娟2 2002年02期 [19-22][摘要](695)[pdf 378KB](492)
DOI:
155 渠灌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与产业化研究目标及方案
吴普特, 范兴科 2002年02期 [4-8][摘要](860)[pdf 218KB](579)
DOI:
156 渭北旱塬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模式探讨
张立新, 耿增超, 同延安, 李立科, 赵二龙, 梁连友 2002年01期 [26-29][摘要](889)[pdf 185KB](591)
DOI:
157 台湾泥岩恶地适生植物蒸发散模式之研究
张俊斌, 颜正平, 李庆瑞, 叶耀骏 2001年04期 [136-145][摘要](1225)[pdf 441KB](755)
DOI:
158 构筑北京市新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的探讨
刘孝盈, 汪岗 2001年04期 [32-37][摘要](912)[pdf 259KB](648)
DOI:
159 滩涂开发利用及评价模式浅析
王晓东1, 袁仁茂1, 王烨2 2001年02期 [107-111,118][摘要](587)[pdf 426KB](511)
DOI:
160 云南丽江地震民房恢复重建模式论
保明东 2001年01期 [59-62][摘要](1046)[pdf 429KB](441)
DOI:
161 黄土残塬区不同农户庭院生态经济模式评价研究
丛日晨, 张建新, 岳文斌 2000年04期 [92-95][摘要](949)[pdf 165KB](561)
DOI:
162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蔡昆争1, 牟子平2, 陈荣均1 2000年03期 [190-193][摘要](1133)[pdf 415KB](652)
DOI:
163 燕儿沟人工植被营造模式与快速建设研究
薛智德, 杨光, 梁一民, 崔宏安 2000年02期 [128-132][摘要](976)[pdf 291KB](625)
DOI:
164 黄土丘陵典型地区植被建设中有关问题的研究Ⅱ、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及小流域造林种草布局模式
韩蕊莲, 侯庆春 2000年02期 [111-118][摘要](622)[pdf 391KB](602)
DOI:
165 略论延安市降水资源的潜力与高效利用模式
蒋定生, 范兴科, 徐学选, 高鹏 2000年02期 [58-69][摘要](936)[pdf 353KB](673)
DOI:
166 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研究
刘普灵1, 王栓全1, 田均良1, 梁一民1, 高可兴2 2000年02期 [34-38][摘要](1094)[pdf 163KB](723)
DOI:
167 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生态农业结构模式及阶段目标
梁一民1, 田均良1, 刘普灵1, 张翼2 2000年02期 [30-33,47][摘要](945)[pdf 162KB](638)
DOI:
168 集水区经营管理模式之探讨——以台北水源特定区为例
张延光 1999年03期 [163-168][摘要](1001)[pdf 281KB](568)
DOI:
169 山坡地林草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付明胜, 高登宽, 马小哲, 刘红梅 1998年04期 [93-97][摘要](898)[pdf 2531KB](716)
DOI:
170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杨建设 1998年04期 [30-30,51][摘要](886)[pdf 175KB](440)
DOI:
171 镶黄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初探
石青, 陈渠昌, 郭克贞, 白莲花, 靳春文 1998年03期 [115-121][摘要](946)[pdf 509KB](559)
DOI:
172 辽宁省小流域生态特点与治理模式的探讨
王振颖 1997年04期 [117-120][摘要](1468)[pdf 333KB](439)
DOI:
173 江西低丘水土保持型荒山绿化模式探讨
刘苑秋, 郭晓敏 1997年01期 [166-170][摘要](540)[pdf 386KB](501)
DOI:
174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发展农村经济
常茂德, 赵光耀, 田安民 1996年04期 [88-92][摘要](881)[pdf 435KB](642)
DOI:
175 红壤旱地综合利用及其与沟埂工程相结合的效应
陈家正, 丁瑞桂, 何小武, 肖金香 1996年04期 [83-87][摘要](532)[pdf 368KB](505)
DOI:
176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治理模式探讨
唐克丽 1996年04期 [46-55][摘要](1095)[pdf 792KB](829)
DOI:
177 大别山区小流域治理与经济开发模式探索
沈世康 1996年04期 [24-24,66][摘要](774)[pdf 168KB](496)
DOI:
178 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梁金萍, 郭忠, 魏新平 1996年03期 [131-135,145][摘要](1269)[pdf 649KB](651)
DOI:
179 旱地麦田二次秸秆覆盖增产模式及机理研究
萧复兴1, 李海金1, 刘国定1, 胡联军2, 米泽民3 1996年03期 [70-76][摘要](562)[pdf 472KB](487)
DOI:
180 地膜玉米产量──因素模式试验研究
赵世伟, 徐学选 1996年01期 [118-121][摘要](818)[pdf 292KB](499)
DOI:
181 旱地春小麦引种与高产栽培模式推广应用
赵克学1, 陈国良2, 徐学选2, 郭宝安2, 穆兴民2 1996年01期 [52-56][摘要](907)[pdf 389KB](592)
DOI:
182 神经网路模式在流量之预测
颜正平, 曾仁宏 1995年03期 [62-67][摘要](542)[pdf 2649KB](520)
DOI:
183 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林结构与效益研究
廖超英, 李广毅, 高国雄, 李会科, 王忠林, 薛智德 1995年02期 [90-98][摘要](1134)[pdf 2804KB](615)
DOI:
184 黄土高原植被建造优化模式
汪有科, 吴钦孝, 韩冰 1994年03期 [87-93][摘要](1103)[pdf 549KB](455)
DOI:
185 长武王东沟试区有限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郭宝安, 张方 1994年01期 [99-101][摘要](996)[pdf 230KB](551)
DOI:
186 陕北黄土丘陵区淤地坝的规划和利用模式及效益评价
张汉雄 1994年01期 [75-81][摘要](1079)[pdf 549KB](567)
DOI:
187 甘肃省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李建牢 1994年01期 [54-62][摘要](861)[pdf 2859KB](604)
DOI:
188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治理模式剖析
赵安成 1994年01期 [45-49][摘要](1499)[pdf 424KB](763)
DOI:
189 点──轴结构产业开发模式──洛川县“123苹果绿色长廊工程”建设述评
蒋定生 1994年01期 [34-36,62][摘要](947)[pdf 387KB](463)
DOI:
19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的新进展
蒋定生1 1994年01期 [23-28][摘要](866)[pdf 2634KB](961)
DOI:
19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分区方案探讨
蒋定生, 刘志, 范兴科 1994年01期 [11-22,28][摘要](960)[pdf 3007KB](572)
DOI:
192 宁南旱作春小麦模式化栽培研究
郭宝安1, 陈国良1, 赵克学2, 穆兴民1 1992年02期 [124-128][摘要](832)[pdf 1151KB](530)
DOI:
193 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及合理利用原则的探讨
巨仁, 宋桂琴, 李锐, 杨勤科 1992年02期 [1-12][摘要](874)[pdf 1374KB](1131)
DOI:
194 黄土高原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建造模式及效益的研究
周泽生, 李立, 王晗生 1992年01期 [77-82][摘要](1207)[pdf 455KB](641)
DOI:
195 黄土高原优良能源草的选择和开发利用的研究
张国荣, 王和平, 朱海燕 1992年01期 [59-69][摘要](933)[pdf 820KB](692)
DOI:
196 预报植物叶水势的阻——容网络法
邵明安1, 康绍忠2, 蔡焕杰2 1991年01期 [75-82][摘要](887)[pdf 549KB](555)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