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文章

1 基于县域尺度的黑龙江省乡村人地系统耦合测度及其时空演化分析
左文洁1, 李玉恒2,3, 杜国明1, Monika Stanny4, 姜 博1 2025年01期 [347-357][摘要](86)[pdf 4153KB](72)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时空分异特征
李文辉, 周 兴, 钟锦玲 2023年02期 [165-174,185][摘要](601)[pdf 1655KB](396)
3 东北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李恒吉1,2,逯承鹏3,鹿晨昱4,韩金雨1,徐 丽1 2021年06期 [407-411][摘要](480)[pdf 1484KB](494)
DOI:
4 基于生态足迹的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预测分析——以江苏盐城为例
朱高立1, 饶芳萍1, 李发志2, 邹 伟2 2021年02期 [360-366][摘要](581)[pdf 1249KB](537)
DOI:
5 基于改进参数的长三角城市生态足迹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价
闻 熠1, 高 峻2, 徐 迪2, 林章林3 2020年01期 [312-318,327][摘要](579)[pdf 1289KB](555)
DOI:
6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因子的长株潭地区可持续发展
郭荣中1, 申海建2, 杨敏华3 2019年05期 [174-180][摘要](655)[pdf 1157KB](491)
DOI:
7 2006-2014年延安市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变化分析
吴歌1,6, 符素华2,6, 杨艳芬3, 冯永忠4,5 2018年06期 [259-264,276][摘要](777)[pdf 832KB](645)
DOI:
8 基于信息熵的区域人海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
王玉梅, 王啸, 张舒, 丁俊新 2018年03期 [332-338][摘要](825)[pdf 923KB](586)
DOI:
9 西北地区食物结构及其安全现状评估
苏冰倩1,2, 王茵茵1,2, 上官周平3 2017年06期 [354-359][摘要](944)[pdf 768KB](640)
DOI:
10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内蒙古生态承载力评价
杨海平1, 温焜2 2017年04期 [152-157][摘要](577)[pdf 780KB](586)
DOI:
11 基于能值理论的唐山市农业生态系统评价
郭力娜1, 张梦华1, 王海南2 2017年02期 [300-306,313][摘要](1013)[pdf 1045KB](641)
DOI:
12 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农牧用地格局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
徐冬平1,2,3, 李同昇1, 薛小杰2,3, 朱记伟2,3 2017年01期 [219-225][摘要](972)[pdf 1194KB](600)
DOI:
13 基于生态足迹的宁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韩文文, 刘小鹏, 裴银宝, 安琼, 李永红 2016年05期 [285-290,297][摘要](636)[pdf 985KB](615)
DOI:
14 区域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演进关系及其社会经济动因
王德录1, 高标2 2016年05期 [278-284][摘要](965)[pdf 937KB](661)
DOI:
15 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
李炳意, 师学义 2016年02期 [255-261][摘要](1081)[pdf 875KB](701)
DOI:
16 湖北水资源生态承压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
杨倩1,2, 孙铖1,2, 李山勇1,2, 嵇莹1,2, 林爱文1,2 2016年01期 [289-295,302][摘要](891)[pdf 1492KB](667)
DOI:
17 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
鹿晨昱1, 朱卫利1, 李恒吉2, 薛冰3, 张子龙4 2015年05期 [210-217,222][摘要](860)[pdf 1137KB](610)
DOI:
18 遗留问题处理前后水库移民安置区生态承载力比较研究——以广西岩滩水电站D县安置区为例
施国庆1,2, 李俊儒1,2 2015年04期 [316-320][摘要](502)[pdf 724KB](612)
DOI:
19 小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初步研究——以云南东川陶家小河流域为例
王海帆1, 王军2, 吕态能2 2014年06期 [256-259][摘要](964)[pdf 726KB](602)
DOI:
20 基于生态足迹和物质流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以石家庄市为例
李爽1, 张国臣1, 王丽艳1,2 2013年05期 [226-231][摘要](639)[pdf 952KB](573)
DOI:
21 资源型城市邢台市生态足迹核算与预测研究
李玉平1, 朱琛2, 朱金亮1, 闫伟乐3 2013年04期 [248-252][摘要](706)[pdf 678KB](665)
DOI:
22 哈尔滨城市绿地土壤营养分析与植物种植对策
胡海辉1, 陈旭1, 徐苏宁2 2013年04期 [110-114][摘要](760)[pdf 1242KB](680)
DOI:
23 吉林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与预测研究
高标, 崔凤午 2012年06期 [105-110,116][摘要](1283)[pdf 417KB](832)
DOI:
24 漓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宋利君, 张燕 2012年05期 [190-195][摘要](1138)[pdf 261KB](709)
DOI:
25 林地水土保持功能持续提高的机制及对策
贾爱冬1, 张鹏冲2, 张创峰2, 王剑辉2 2011年06期 [283-286][摘要](1077)[pdf 420KB](578)
DOI:
26 基于多边形包络法的苏州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例研究
李翠梅1,2, 王建华1, 王浩1, 张绍广3 2011年05期 [253-256][摘要](627)[pdf 270KB](585)
DOI:
27 基于DPSIR模型对宁夏同心旱作补水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温淑红, 温学飞, 安钰 2011年05期 [231-235,246][摘要](876)[pdf 371KB](701)
DOI:
28 柴达木盆地香日德绿洲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卢晓杰1, 张克斌2, 李瑞2 2011年04期 [232-236][摘要](925)[pdf 176KB](671)
DOI:
29 中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以北京市拒马河流域为例
张慧智, 李红, 王植, 周连第 2011年04期 [117-121,125][摘要](933)[pdf 786KB](622)
DOI:
30 河南省生态空间占用及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动态分析——基于1995-2008年数据的实证
高军波1, 彭荣胜2 2011年03期 [232-237][摘要](840)[pdf 1031KB](755)
DOI:
31 基于资产负债法的福建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李名勇, 晏路明, 杨蕾蕾 2011年02期 [256-260][摘要](961)[pdf 291KB](674)
DOI:
32 基于生态足迹和灰色关联度的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宫继萍, 潘竟虎, 石培基 2011年02期 [198-201][摘要](869)[pdf 311KB](639)
DOI:
33 基于生态足迹的巫山县土地承载力研究
谭波, 傅瓦利 2010年05期 [105-108,113][摘要](927)[pdf 198KB](639)
DOI:
34 延安市2001-2006年生态足迹分析
邢华超1,2, 陈知送1, 王秀茹1, 许其功2, 夏训峰2, 高如泰2, 席北斗2 2009年06期 [143-146][摘要](962)[pdf 199KB](612)
DOI:
35 基于模糊优选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鹏, 徐中兵, 赵振亮, 杜天莉, 张慎举, 董洪北,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2009年04期 [186-191][摘要](894)[pdf 798KB](688)
DOI:
36 甘肃省西部地区水资源状况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
宋唯一1, 郑爱珍1, 吕国2, 肖荣阁2 2009年03期 [272-275][摘要](763)[pdf 438KB](645)
DOI:
37 基于GIS的许昌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吴国玺, 殷学永, 申怀飞 2009年03期 [131-134][摘要](969)[pdf 263KB](721)
DOI:
38 基于土壤质量的保护性农业技术及其政策取向
张金鑫1, 穆兴民2, 王飞2, Peter R. Hobbs3, 刘玉兰1 2009年01期 [264-268][摘要](1088)[pdf 486KB](805)
DOI:
39 面向国家级生态区建设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
易志斌, 马晓明, 刘磊 2009年01期 [208-211][摘要](945)[pdf 513KB](594)
DOI:
40 水土保持、减贫与可持续发展——英国赠款小流域管理项目的创新和影响
高健翎, 王还珠 2008年05期 [226-228][摘要](568)[pdf 170KB](613)
DOI:
41 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
喻权刚1, 朱小勇2, 殷宝库1 2008年05期 [217-220,225][摘要](947)[pdf 648KB](804)
DOI:
42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焦作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常玉光, 樊良新, 宋琼 2008年05期 [180-181,185][摘要](1044)[pdf 174KB](730)
DOI:
43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研究
尚爱军 2008年04期 [241-243][摘要](620)[pdf 176KB](734)
DOI:
44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分析
田卫堂1, 胡维银1, 李军1, 高照良2 2008年04期 [204-209][摘要](1390)[pdf 575KB](839)
DOI:
45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用地面积预测——以福建省为例
刘淑苹, 张文开, 张军 2008年04期 [196-199,203][摘要](1061)[pdf 491KB](913)
DOI:
46 基于生态足迹的鲁西北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德州市为例
刘富刚 2008年04期 [138-141][摘要](1008)[pdf 222KB](698)
DOI:
47 内蒙古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模糊评价研究
吴全1,2, 朝伦巴根1, 赵国平3 2008年03期 [141-145][摘要](864)[pdf 250KB](645)
DOI:
48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鲁西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测度
王汉卫, 成杰民, 孙天然 2008年03期 [125-129][摘要](1141)[pdf 441KB](696)
DOI:
49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刘晓1, 苏维词1,2 2008年02期 [222-225,228][摘要](1028)[pdf 629KB](614)
DOI:
50 雷州半岛徐闻生态示范县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邓国军1,2,3, 王树功2, 周永章2, 朱晓红2,4 2008年02期 [59-61][摘要](876)[pdf 427KB](628)
DOI:
51 延庆县2006年水土保持监测效益分析
柳立兵1, 张璐2, 郭晓辉3 2008年01期 [199-201][摘要](934)[pdf 270KB](665)
DOI:
52 重庆三峡脆弱带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李为科1,2,3, 刘金萍2,3 2008年01期 [62-64][摘要](709)[pdf 331KB](631)
DOI:
53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与理论探析
赵国华1, 翟国静2, 李晓粤2, 刘凤华2 2007年06期 [289-291,294][摘要](1105)[pdf 680KB](867)
DOI:
54 徐淮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研究
宋亚洲1, 韩宝平1,2 2007年06期 [280-283][摘要](1062)[pdf 570KB](729)
DOI:
55 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孝坤, 罗有贤, 张述林 2007年05期 [352-355][摘要](565)[pdf 2696KB](544)
DOI:
56 基于RS的平顶山矿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马文明1,2, 卞正富2 2007年04期 [186-189][摘要](790)[pdf 357KB](755)
DOI:
57 淮河流域湿地的生态脆弱性特征研究
叶正伟 2007年04期 [24-29][摘要](1012)[pdf 728KB](748)
DOI:
58 水利富民工程对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李忠魁1, 杨进怀2, 吴敬东3, 宋如华1, 刘祥忠2 2007年03期 [226-230][摘要](999)[pdf 774KB](571)
DOI:
59 近自然林业的研究进展
章异平1, 徐军亮2, 康慕谊1, 赵丛举1 2007年03期 [214-217][摘要](1316)[pdf 863KB](882)
DOI:
60 百山祖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评价
丁枫华1, 吕耀平2, 沈志伟3 2007年03期 [176-179][摘要](1202)[pdf 225KB](642)
DOI:
61 第二松花江源头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许晓鸿, 刘明义, 孙传生, 孙玥, 张瑜, 翟婷婷, 常晓东, 朱大为, 陈亚军 2007年03期 [55-56][摘要](857)[pdf 246KB](723)
DOI:
62 增施有机肥料对促进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张治国, 张根锁 2007年03期 [13-15][摘要](840)[pdf 164KB](781)
DOI:
63 秦皇岛市生态安全问题与对策
田静毅1,2, 耿世刚2, 王立新2, 王继彬2 2007年01期 [126-128][摘要](1030)[pdf 175KB](729)
DOI:
64 安康市2003年生态足迹分析
韦良焕1,2, 赵先贵1, 高利峰1 2007年01期 [4-6][摘要](1110)[pdf 167KB](679)
DOI:
65 公路边坡防护与生态恢复
李青芳, 何宜典 2006年06期 [273-275][摘要](970)[pdf 330KB](975)
DOI:
66 黄土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
梁峻, 刘国彬 2006年06期 [103-106][摘要](978)[pdf 213KB](1141)
DOI:
67 陕北农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刘恩斌 2006年06期 [25-27][摘要](589)[pdf 157KB](629)
DOI:
68 四川广元剑门关景区地质遗迹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
韦跃龙1, 覃建雄1, 张凌云2 2006年05期 [309-312,315][摘要](772)[pdf 607KB](803)
DOI:
69 黑土农田生态系统的保育与发展
刘晓昱 2006年05期 [143-144,147][摘要](1096)[pdf 111KB](773)
DOI:
70 烟台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展望
杨德伟1,2, 陈治谏1, 倪化勇1,2, 王贺一3 2006年05期 [128-131][摘要](1191)[pdf 361KB](723)
DOI:
71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与新疆棉区可持续发展
管瑶1,2, 张忠学2, 王贵作2, 王柏2, 周欣2 2006年04期 [226-227,230][摘要](630)[pdf 435KB](728)
DOI:
72 鞍钢矿区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姜洋1, 宫冰2, 王奇2 2006年04期 [190-192,196][摘要](575)[pdf 411KB](544)
DOI:
73 陕南秦巴山区退耕还林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汉中市为例
赵杨, 危锋 2006年03期 [200-203][摘要](1022)[pdf 600KB](812)
DOI:
74 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足迹评价——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王晓明1, 许玉1, 钱翌2, 王秀珍3 2006年03期 [192-194,197][摘要](1145)[pdf 282KB](753)
DOI:
75 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彭里 2006年02期 [234-236,240][摘要](623)[pdf 170KB](765)
DOI:
76 湘西自治州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蒋拥东1, 郑明明2, 刘举3, 刘志霄1 2006年02期 [121-123,185][摘要](1417)[pdf 172KB](742)
DOI:
77 雨养型农业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几种有效模式
任烨1,2, 何倩3 2006年02期 [98-101,137][摘要](835)[pdf 177KB](608)
DOI:
78 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到生态修复的转向
胡晓静, 吴斌 2006年01期 [168-169,172][摘要](866)[pdf 290KB](762)
DOI:
79 宁夏经济的亚“中心-周边”结构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黄宗亮1, 马倩1, 李东2 2005年06期 [228-230,272][摘要](861)[pdf 263KB](561)
DOI:
80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张素珍1, 李晓粤2, 李贵宝3 2005年06期 [125-128][摘要](1496)[pdf 402KB](1277)
DOI:
81 西部地区生态修复限制因子及评价指标筛选
徐宣斌1,2, 赵军1,2, 李世清1,2, 彭珂珊1,2 2005年06期 [42-45][摘要](1035)[pdf 346KB](746)
DOI:
82 关于宁南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韩有为 2005年03期 [5-7][摘要](1084)[pdf 154KB](672)
DOI:
83 新疆小城镇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黄宗亮, 马倩, 杨龙, 尤海涛 2005年02期 [178-181][摘要](841)[pdf 133KB](692)
DOI:
84 安徽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
罗朝晖1, 陈丹2, 卞海文3 2005年02期 [68-70][摘要](901)[pdf 117KB](674)
DOI:
85 AHP法在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构建中的应用——以甘肃省定西县为例
邵波1, 李勇进1, 陈兴鹏1,2 2005年02期 [22-24,32][摘要](594)[pdf 203KB](610)
DOI:
86 南充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对比评价
郭滨, 李铁松 2005年01期 [193-195,198][摘要](865)[pdf 264KB](780)
DOI:
87 香港有机农业发展
伍世良, 李春霞 2004年04期 [203-205][摘要](1071)[pdf 160KB](890)
DOI:
88 我国环境法基本制度探析
王来华, 黄明健 2004年04期 [194-197][摘要](547)[pdf 196KB](615)
DOI:
89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研究展望
王石英, 蔡强国, 吴淑安 2004年04期 [138-142][摘要](1024)[pdf 251KB](1003)
DOI:
90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高学田1, 郑粉莉2 2004年04期 [47-49][摘要](960)[pdf 162KB](1052)
DOI:
91 我国县域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之思考
韩兴1, 王秀茹2, 王英杰1, 石建兵1 2004年03期 [315-316][摘要](985)[pdf 112KB](628)
DOI:
92 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
季永兴, 何刚强 2004年03期 [245-247][摘要](1037)[pdf 222KB](1077)
DOI:
93 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生态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马治国1, 郑大玮1, 段玉2, 妥德宝2, 陈正新3 2004年03期 [240-242][摘要](968)[pdf 342KB](710)
DOI:
94 渭北旱塬县域农业持续发展策略
刘玉凤1, 樊鸿章2 2004年03期 [223-225][摘要](854)[pdf 225KB](759)
DOI:
95 城市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
张璐, 王秀茹 2004年03期 [188-190][摘要](984)[pdf 339KB](920)
DOI:
96 建设森林城市 提高沈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孙丽娜, 孙铁珩 2004年03期 [181-183,219][摘要](981)[pdf 273KB](781)
DOI:
97 西北地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
耿艳辉1, 闵庆文2 2004年03期 [100-102][摘要](966)[pdf 346KB](697)
DOI:
98 中国山区生态环境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冉红美, 唐治诚 2004年02期 [180-182][摘要](990)[pdf 160KB](687)
DOI:
99 浅析西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保护对策
吴凤声 2004年02期 [164-166][摘要](938)[pdf 189KB](660)
DOI:
100 砂岩山丘区坡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
程传民1, 徐桂华1, 吕学芹1, 陈赫男1, 李洪波1, 陈凯2 2004年02期 [150-152][摘要](1076)[pdf 165KB](626)
DOI:
101 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齐善忠, 王涛, 罗芳, 郭坚 2004年02期 [94-96][摘要](1133)[pdf 161KB](765)
DOI:
102 论生态系统修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韩兴1, 章瑞银2 2004年01期 [198-200][摘要](905)[pdf 151KB](680)
DOI:
103 21世纪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之研究
姚蓉 2004年01期 [67-70][摘要](889)[pdf 196KB](793)
DOI:
104 黑牛河流域土地资源及持续性利用研究
张利辉1, 王跃邦1, 吴立景1, 戴全厚1,2 2004年01期 [65-66][摘要](884)[pdf 115KB](623)
DOI:
105 怀来县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与农业节水技术探讨
杨莉琳, 毛任钊, 李红军 2004年01期 [27-30][摘要](1029)[pdf 192KB](664)
DOI:
106 从龙泉河小流域治理谈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陈必奎1, 穆如发2 2003年04期 [299-300,312][摘要](908)[pdf 210KB](655)
DOI:
107 岩马水库富营养化机制及防治的生态对策
丁兆运 2003年04期 [290-292][摘要](1023)[pdf 337KB](775)
DOI:
108 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西北生态环境
刘会源, 牛萍, 白志刚 2003年04期 [231-233][摘要](547)[pdf 154KB](745)
DOI:
109 小流域土地整理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云南省牟定县飒马场小流域为例
杨庆媛 2003年04期 [109-112][摘要](1304)[pdf 430KB](650)
DOI:
110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预测
焦士兴1,2, 赵秉栋1 2003年04期 [105-108][摘要](568)[pdf 186KB](539)
DOI:
111 构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三结构模式——以陇东(平凉)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任烨, 梁文辉 2003年04期 [46-50][摘要](982)[pdf 232KB](759)
DOI:
112 黄土高原生态重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范式探讨
徐勇1, 韩国义2, 朱会义1 2003年04期 [10-14][摘要](983)[pdf 240KB](852)
DOI:
113 浅谈当前城市水环境现状及发展对策
宋军继 2003年03期 [114-116][摘要](845)[pdf 256KB](837)
DOI:
114 吉林省西部沙产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戴全厚1,2,3, 刘国彬1,2, 卜崇峰1,2, 刘明义3 2003年02期 [101-102,118][摘要](1000)[pdf 160KB](613)
DOI:
115 浅谈西北地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以银川市为例
曹萍, 朱志玲 2002年03期 [196-198,198][摘要](985)[pdf 340KB](944)
DOI:
116 乌兰布和沙漠人工绿洲边缘植物群落演替趋势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凌岩, 贾鲜艳, 张伟华 2002年03期 [179-180,184][摘要](649)[pdf 156KB](582)
DOI:
117 生态旅游——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丁兆运 2002年03期 [172-174][摘要](1150)[pdf 153KB](1677)
DOI:
118 广西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韦善豪 2002年03期 [167-171][摘要](890)[pdf 242KB](1071)
DOI:
119 沙漠化本质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
胡春元1, 桂呈森1, 闫琳1, 杨茂1, 杨尚明1, 艾宝生2, 张雁平3 2002年03期 [130-132][摘要](1993)[pdf 155KB](1077)
DOI:
120 中国山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正栋 2002年03期 [79-83][摘要](911)[pdf 475KB](839)
DOI:
121 格尔木市可持续能力建设研究
王礼茂 2002年03期 [19-21][摘要](598)[pdf 232KB](538)
DOI:
122 浅谈全球水资源态势和中国水资源环境问题
石虹 2002年01期 [145-150][摘要](1149)[pdf 299KB](763)
DOI:
123 嘉陵江水土保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陈月红, 汪岗 2001年04期 [133-135,145][摘要](884)[pdf 440KB](993)
DOI:
124 长江滨江城市环境保护工程之一——汉口边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效益浅析
汪明娜 2001年04期 [60-65][摘要](1027)[pdf 262KB](804)
DOI:
125 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王礼先 2001年04期 [21-24][摘要](666)[pdf 173KB](860)
DOI:
126 水土保持是北京生态屏障及绿色奥运之基础
徐维浩 2001年04期 [10-12,31][摘要](899)[pdf 282KB](649)
DOI:
127 建设生态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汉桂 2001年04期 [3-6][摘要](883)[pdf 173KB](591)
DOI:
128 太行山山前平原地下水变化趋势与农业持续发展
毛学森, 刘昌明 2001年01期 [147-149][摘要](1232)[pdf 296KB](747)
DOI:
129 晋西残塬沟壑区耕地利用方式评估
阎玄梅, 雷锦霞, 徐保根, 张锐 2000年04期 [39-42][摘要](862)[pdf 179KB](709)
DOI:
130 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探讨
桂发亮, 罗来瑜, 欧阳毅 2000年03期 [163-165][摘要](1122)[pdf 146KB](673)
DOI:
131 论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熊国琪, 熊红萍 2000年03期 [155-156,165][摘要](1254)[pdf 356KB](668)
DOI:
132 尤溪流域林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林明添1, 叶德淮1, 杨生健1, 邹得棉2, 肖秀杰2, 何英垣3 2000年03期 [152-154][摘要](1081)[pdf 395KB](773)
DOI:
133 将乐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对策
肖衍良, 谢启庚, 伍启忠, 张观胜, 倪炳卿 2000年03期 [119-121][摘要](1069)[pdf 158KB](687)
DOI:
134 实行三个基本转变促进黄土丘陵区农业和经济持续发展
梁一民 2000年02期 [25-29][摘要](1074)[pdf 154KB](723)
DOI:
135 抓住西部开发机遇 创建绿色果品基地——渭北塬区苹果产业持续发展之管见
王进鑫, 刘秉正 2000年01期 [63-68][摘要](1140)[pdf 268KB](734)
DOI:
136 北京山区土地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吴月照 1999年04期 [19-25][摘要](1074)[pdf 599KB](666)
DOI:
137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李树德 1999年04期 [15-18][摘要](1166)[pdf 167KB](635)
DOI:
138 可持续的土地管理概念与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前景
李定强1, 刘平1, 吴志峰1, 邓南荣1, 王继增1, 卓慕宁1, 杨河1, 姚少雄2, 蔡庆2 1999年02期 [20-26][摘要](601)[pdf 605KB](781)
DOI:
139 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董雨亭, 赵光耀, 赵力毅 1998年04期 [102-106][摘要](945)[pdf 2658KB](582)
DOI:
140 山坡地生态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技术研究初报
赵光耀, 赵力毅 1998年04期 [2-5][摘要](1176)[pdf 335KB](593)
DOI:
141 坝上地区尚义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
刘希庆 1998年02期 [95-98][摘要](989)[pdf 320KB](569)
DOI:
142 红壤侵蚀区植被重建与可持续发展
牛德奎, 郭晓敏 1998年02期 [90-94][摘要](954)[pdf 2575KB](565)
DOI:
143 省工安全开发坡地技术
黄炎和1, 卢程隆1, 杨人群1, 陈可菁2, 徐朋2 1998年02期 [87-89,147][摘要](1014)[pdf 349KB](599)
DOI:
144 第四纪红粘土侵蚀区生物多样性恢复重建研究 (Ⅱ)恢复重建关键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杨艳生 1998年02期 [82-86,118][摘要](1070)[pdf 503KB](613)
DOI:
145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小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蒋华仁1, 蔡良根2 1998年02期 [72-76][摘要](808)[pdf 414KB](529)
DOI:
146 水土保持与乡村经济发展的探讨
穆如发, 周克成 1998年02期 [67-71][摘要](1135)[pdf 444KB](536)
DOI:
147 水土保持产业化途径探讨
刘佳丽1, 吴长文2, 徐新华3 1998年02期 [54-56][摘要](1449)[pdf 237KB](538)
DOI:
148 贵州省铜仁地区水土保持现状及防治对策
龙长贵 1997年01期 [65-67][摘要](1044)[pdf 249KB](523)
DOI:
149 水库集水区分区管理
陈章鹏 1995年03期 [83-88][摘要](848)[pdf 542KB](535)
DOI:
150 黄土高原草地生产持续发展研究──Ⅱ.补播沙打旺对退化草地演替的影响
邹厚远1, 鲁子瑜1, 关秀琦1, 古晓林2, 张信2 1994年03期 [61-64,68][摘要](955)[pdf 362KB](678)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