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farml 的文章

1 玉米间作大豆行比配置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李 海, 沈 鹏, 吕 凯, 阮贞静, 李 梅, 刘廷菊, 安曈昕 2024年04期 [11-19][摘要](241)[pdf 1222KB](83)
2 喀斯特退耕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董天富1,2, 邓志豪1, 杨 静1,2, 戴全厚1, 聂云鹏2,3 2024年02期 [33-42][摘要](1005)[pdf 1271KB](206)
DOI:
3 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耕地质量对耕地水田化的空间响应
张 慧, 栾思雨, 丛 蓉 2024年01期 [327-334][摘要](263)[pdf 2748KB](80)
4 休耕对陇中旱农区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宋淑钧1,2, 崔小茹3, 陈 雄4, 陈其鲜3, 杨 荣1, 尤艳蓉3 2023年06期 [143-150,159][摘要](1182)[pdf 1295KB](153)
5 退耕还草对土壤碳库活度及团聚体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的影响
李映雪1,2, 臧真凤1,2, 张 瑜1,2, 王怡楠1,2, 赵 巍1,2,3 2023年05期 [241-249][摘要](476)[pdf 1315KB](164)
6 坡耕地黑土侵蚀沟演变对土壤结构及抗蚀性的影响
张瑞豪1, 肖 洋1, 徐金忠2, 王 艳1, 张振烨1, 王嘉浩1, 牛羽萱1 2023年05期 [69-75][摘要](529)[pdf 1451KB](165)
7 多源土地利用/覆被产品在黄土高原应用和精度评估
丁晓彤1, 孙文义1,2, 穆兴民1,2, 高 鹏1,2, 赵广举1,2 2023年02期 [201-210][摘要](467)[pdf 5252KB](131)
8 间作对马铃薯根系及坡耕地红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芦 美1, 王 婷2, 范茂攀1, 赵吉霞1 2023年02期 [67-73][摘要](474)[pdf 1258KB](123)
9 湖北省坡耕地现状分析及宜耕性评价
陈 芳, 高宝林, 李 杰, 刘 琨, 徐 昕 2023年01期 [418-422,429][摘要](207)[pdf 1265KB](176)
10 西北干旱荒漠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李晓英, 禹 熙, 王 方, 梁 添 2023年01期 [216-223,232][摘要](209)[pdf 1408KB](129)
11 1999—2018年延安市各区县退耕还林草实施效果分析
孙亚荣1, 白应飞3, 王亚娟1, 景雪东4, 赵 敏1, 万星星5, 陈云明1,2 2023年01期 [209-215][摘要](194)[pdf 1272KB](119)
12 延安市坡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土壤侵蚀效应
王 祯, 吴金华, 白 帅, 史飞航, 韩株桃 2022年03期 [1-11][摘要](752)[pdf 3452KB](480)
DOI:
13 基于Markov-FLUS模型的广西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
谢凌凌1, 许进龙1, 臧俊梅2, 黄天能3 2022年02期 [249-254+264][摘要](541)[pdf 1530KB](239)
DOI:
14 黄土高原退耕还草土壤水分对植物地上部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靳小莲1,2, 赵 巍1,2,3, 李梦迪2, 刘栋栋2, 鞠文亮3,4 2022年02期 [57-63][摘要](484)[pdf 1180KB](239)
DOI:
15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杨 懿, 高华端, 王 群, 李晓松 2022年01期 [361-367][摘要](452)[pdf 1679KB](284)
DOI:
16 丹江口库区不同种植模式下氮磷流失和经济效益分析
李 涛1,鄢紫薇2,王 砚2,张秀玲2,严 昶3,郝福新4,吴 山4,李 辉5,何 剑6,林 杉2 2021年05期 [35-40][摘要](445)[pdf 1095KB](280)
DOI:
17 农地转出对精准脱贫户多维贫困的缓解效应——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实证分析
张明珠, 孟 梅 2021年04期 [384-389][摘要](309)[pdf 1225KB](191)
DOI:
18 岩溶槽谷区农村人口与耕地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
黄 娟1,2, 李阳兵1, 徐 倩1, 舒 田3,4, 王 权1, 王萌萌1 2021年03期 [281-290][摘要](427)[pdf 4540KB](419)
DOI:
19 基于土地利用的北方农牧交错带生境质量研究
刘孟竹1,2, 张红娟1,2, 王彦芳3, 裴宏伟1,2 2021年03期 [156-162][摘要](596)[pdf 1847KB](437)
DOI:
20 不同堆沤方式下秸秆还田对滇中烤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
裴益乐1, 李太兴2, 王克勤1, 宋娅丽1, 代 立1, 温昌焘3, 杨锦泽1 2021年03期 [65-73][摘要](498)[pdf 1319KB](409)
DOI:
21 黑土区坡耕地次降雨硝态氮径流及壤中流迁移研究
董文财1, 李 林2, 付 强1 2021年02期 [1-6][摘要](562)[pdf 1160KB](939)
DOI:
22 1974—2019年大清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时空变化
李 硕1,2, 沈占锋1,3, 柯映明1,3, 李均力4,5, 许泽宇1,3, 王浩宇1,3, 焦淑慧1,3, 李 璐1,3, 李苓苓6 2021年01期 [195-203][摘要](470)[pdf 2731KB](335)
DOI:
23 基于景观格局的西南山区耕地生态风险研究
赵 馨1,2,3, 周忠发1,2,3, 朱 孟1,2,3, 王玲玉1,2,3, 吴 跃1,2,3 2020年06期 [362-369,376][摘要](531)[pdf 2608KB](400)
DOI:
24 南方红壤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综合生态效益评价
蔡旭东1, 周怡雯1, 刘窑军2, 李朝霞1, 戴翠婷1, 王天巍1, 邓 俊1 2020年05期 [281-287][摘要](507)[pdf 1243KB](363)
DOI:
25 不同水保措施下红壤坡耕地浅层土壤水分含量对降雨的响应
郑太辉1,2, 汤崇军1,2, 徐铭泽1,2, 蔡袁海1,2, 陈晓安1,2 2020年05期 [113-119][摘要](614)[pdf 1205KB](331)
DOI:
26 基于TOPSIS模型的村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整治模式
李 龙1, 王兆林2, 吴大放1, 刘艳艳1 2020年03期 [286-293][摘要](533)[pdf 1781KB](327)
DOI:
27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
董 飞1, 赵 伟2 2020年02期 [344-349,356][摘要](518)[pdf 1388KB](351)
DOI:
28 重庆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分析
高磊1, 杨现坤2, 胡海珠1, 吕喜玺1,3, 侯国龙4, Claudio Delang4, 王晓燕5, 陈方鑫5 2019年06期 [353-358][摘要](990)[pdf 1210KB](382)
DOI:
29 耕作深度对红壤坡耕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何绍浪1, 黄尚书1, 钟义军1,2, 黄欠如1, 成艳红1, 张昆1, 武琳1, 李小飞1, 叶川3 2019年06期 [127-132][摘要](705)[pdf 1204KB](418)
DOI:
30 等高反坡阶措施对滇中红壤坡耕地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陈雪, 宋娅丽, 王克勤 2019年06期 [92-99][摘要](779)[pdf 1246KB](385)
DOI:
31 施肥对黄土高原农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宋亚辉1,2, 艾泽民3, 乔磊磊4, 翟珈莹1,2, 李袁泽5, 李秧秧1,4 2019年06期 [38-45,52][摘要](708)[pdf 1334KB](455)
DOI:
32 黄土丘陵区降水变化对退耕草地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杜好田1, 焦峰1,2, 姚静1, 李冬冬2, 方昭2 2019年05期 [81-88][摘要](777)[pdf 1382KB](461)
DOI:
33 基于Van Genuchten模型的等高反坡阶下土壤水分特征
陈雪, 宋娅丽, 王克勤, 王帅兵 2019年05期 [45-52][摘要](737)[pdf 1777KB](719)
DOI:
34 黑土区坡耕地壤中流水平迁移动力学模型研究
曹程鹏1, 张飞2, 段建明2 2019年04期 [259-264][摘要](646)[pdf 758KB](3232)
DOI:
35 晋西黄土区坡耕地不同下垫面水土流失对侵蚀性降雨的响应
周晗1,2, 严俊霞1, 李洪建1, 王小云2 2019年04期 [7-12][摘要](774)[pdf 744KB](499)
DOI:
36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耕地土壤风蚀特征
邓鑫欣1, 张加琼1,2, 杨明义1,2, 张风宝1,2, 刘章3 2019年03期 [1-6][摘要](983)[pdf 1052KB](1019)
DOI:
37 间作模式下玉米/大豆的根系特征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白录顺, 范茂攀, 王自林, 王婷, 邓超, 李永梅 2019年01期 [124-129][摘要](956)[pdf 682KB](455)
DOI:
38 基于GIS技术的佳木斯地区农田开垦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张旭光1, 苗正红2, 邱中军2, 王宗明3 2019年01期 [82-85][摘要](824)[pdf 541KB](1264)
DOI:
39 河北省耕地图谱特征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郝娜1, 王晓晴2, 王耀2, 张迪2, 牛志君2, 齐跃普3 2018年06期 [277-283][摘要](462)[pdf 962KB](723)
DOI:
40 地表覆盖对紫色土坡耕地壤中流流动和硝态氮运移过程的影响
龙天渝1,2, 刘金辉1, 刘祥章1, 曹怀亮1, 田大浪3 2018年06期 [68-73][摘要](849)[pdf 1194KB](550)
DOI:
41 江西省不同农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张晗1,2, 赵小敏1,4, 欧阳真程1,2, 郭熙1,2, 匡丽花4, 叶英聪1,3 2018年06期 [53-60][摘要](857)[pdf 1126KB](656)
DOI:
42 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农田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化
贾凤梅, 张淑花, 魏雅冬 2018年05期 [112-117][摘要](981)[pdf 723KB](449)
DOI:
43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控制——以兰陵溪小流域为例
王甜1, 黄志霖1, 曾立雄1, 肖文发1, 宋文梅2 2018年05期 [83-88][摘要](784)[pdf 775KB](462)
DOI:
44 基于耕地质量和空间集聚格局的县域基本农田划定
曹丽萍1,2, 罗志军1,2, 冉凤维1,2, 骈奇星3, 蔡正妹1,2, 赵越1,2, 赵杰1,2 2018年04期 [349-355,364][摘要](800)[pdf 1257KB](494)
DOI:
45 模拟降雨条件下岩溶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
方荣杰1,2,3, 朱晓锋1, 江斌伟1, 莫华涛1 2018年03期 [11-16][摘要](1068)[pdf 666KB](643)
DOI:
46 退耕还林(草)对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水分含量的影响
史君怡1, 王国梁1,2, 刘国彬1,2 2018年02期 [81-86][摘要](815)[pdf 816KB](1844)
DOI:
47 不同生物埂模式对川中丘陵区坡耕地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王培1, 郭天雷2, 高强2, 刘成2, 石劲松2 2018年01期 [7-11][摘要](864)[pdf 615KB](447)
DOI:
48 模拟降雨条件下豫西南山区农地径流污染物变化规律
王国重1, 李中原2, 屈建钢3, 徐建昭3, 闫东锋4 2017年04期 [311-314,323][摘要](863)[pdf 672KB](492)
DOI:
49 河北省宁晋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研究
贾旭飞1, 孟超1, 刘晨2 2017年04期 [145-151][摘要](802)[pdf 1930KB](560)
DOI:
50 西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分析
苏冰倩1,2, 王茵茵1,2, 上官周平3 2017年04期 [59-65][摘要](943)[pdf 1029KB](573)
DOI:
51 我国水蚀区坡耕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污染评价
马芊红1,2, 张光辉1,2, 耿韧1,2, 王兵3 2017年02期 [112-118][摘要](889)[pdf 904KB](520)
DOI:
52 玛河流域耕地景观细碎化与利用效率的关联性探析
李赛博, 徐丽萍, 方曼曼, 王睿, 琚小倩, 吕振涛, 万科幸 2017年01期 [311-316][摘要](710)[pdf 996KB](910)
DOI:
53 基于耕地质量和空间聚类的县域基本农田划定——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
周明, 王占岐 2016年05期 [316-321][摘要](936)[pdf 1053KB](579)
DOI:
54 水田化进程下挠力河流域耕地时空变化特征
李娜1, 雷国平1, 张慧1, 周浩2 2016年05期 [63-67,73][摘要](815)[pdf 885KB](1333)
DOI:
55 综合治理前后和田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及原因探讨
张沛1,2, 徐海量1, 杜清3, 赵新风1, 凌红波1 2016年04期 [174-178,184][摘要](689)[pdf 885KB](428)
DOI:
56 河西走廊农地流转中农户的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
乔蕻强, 程文仕, 徐波 2016年03期 [209-213][摘要](831)[pdf 701KB](476)
DOI:
57 河北省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张浩1, 李世平1, 靳亚亚1, 杨伟洲2 2016年03期 [185-191][摘要](795)[pdf 976KB](482)
DOI:
58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安塞县为例
梁占岐1, 李锦荣1, 郭建英1, 邢恩德1, 刘艳萍1, 珊丹1, 侯雪彤2 2016年03期 [77-81][摘要](841)[pdf 677KB](551)
DOI:
59 不同开垦年限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晓东1, 刘志刚2, 热沙来提·买买提1 2016年03期 [13-18][摘要](551)[pdf 650KB](1211)
DOI:
60 施氮量对新增耕地肥料利用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武晓莉1, 贺龙云2, 姚晶晶2, 党宏忠1, 张友焱1, 周泽福1 2016年02期 [106-110,116][摘要](467)[pdf 738KB](417)
DOI:
61 绿肥阻控贵州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应用
朱青1,2, 崔宏浩1,2, 张钦1,2, 林海波1,4, 陈正刚1,2, 曹卫东3 2016年02期 [101-105][摘要](784)[pdf 645KB](543)
DOI:
62 快速城镇化大都市边缘地区耕地红线划定研究
魏玉强1,2, 程倩雯1,2, 单金霞1,2, 黄秋昊1,2 2016年01期 [80-85][摘要](767)[pdf 1211KB](541)
DOI:
63 退耕还林(草)对北洛河上游水沙变化的影响
蒋观滔1, 高鹏1,2, 穆兴民1,2, 柴雪柯1 2015年06期 [1-6][摘要](776)[pdf 815KB](484)
DOI:
64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土壤抗冲性研究
郭宏忠1,3, 汪三树2,3, 于亚莉2, 蒋光毅1, 史东梅3 2015年04期 [206-209][摘要](821)[pdf 545KB](478)
DOI:
65 基于模糊证据权模型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
龚建凤1, 王占岐1, 蔡恩香1, 王海诚2 2015年04期 [161-167][摘要](475)[pdf 1114KB](406)
DOI:
66 基于因素修正的土地整理项目区耕地等别更新研究
蔡恩香, 周学武, 金贵 2015年02期 [147-150,157][摘要](733)[pdf 628KB](432)
DOI:
67 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研究
刘慧敏, 朱江洪 2015年02期 [141-146][摘要](629)[pdf 978KB](390)
DOI:
68 尖山河小流域坡耕地的细沟侵蚀研究
郭玲梅, 王克勤, 苏备, 蒋薇, 米涛 2015年02期 [12-16][摘要](803)[pdf 597KB](990)
DOI:
69 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防风效能及类型配置研究——以河北省康保县为例
付亚星, 王乐, 彭帅, 王红营, 常春平 2014年03期 [279-283][摘要](724)[pdf 997KB](397)
DOI:
70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黑土区坡耕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冯洋1, 郭成久1, 李勇2, 郝冬宁1, 郑帅1 2014年03期 [47-50,56][摘要](859)[pdf 1008KB](564)
DOI:
71 我国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刘巧芹1,2, 张敬波3, 阮松涛2, 尚国琲1, 潘瑜春4, 吴克宁2 2014年02期 [327-332][摘要](512)[pdf 856KB](425)
DOI:
72 陕西省退耕还林(草)前后LUCC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周涛, 李天宏 2014年01期 [246-250][摘要](1070)[pdf 794KB](2636)
DOI:
73 半干旱区农田灌丛沙堆形态及沉积特征
王乐1, 李改欣2, 王仁德3, 常春平1, 彭帅1 2014年01期 [76-80][摘要](757)[pdf 929KB](451)
DOI:
74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风沙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益评价
刘军利, 秦富仓, 岳永杰, 王晨晨, 盛艳 2013年05期 [104-107,118][摘要](591)[pdf 756KB](514)
DOI:
75 黄土高原坡耕地小麦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农淦, 路培, 王林华, 吴发启 2013年05期 [92-98][摘要](733)[pdf 1448KB](469)
DOI:
76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陕西省安塞县为例
张楠1, 王继军1,2, 崔绍芳2, 梅花1, 高亮3 2013年02期 [176-180,185][摘要](752)[pdf 1004KB](454)
DOI:
77 黄土丘陵区不同农田类型土壤抗蚀性分异研究
马海龙1, 金晓琴3, 刘国彬1,2, 薛萐1,2 2013年02期 [5-8][摘要](693)[pdf 505KB](424)
DOI:
78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布局
王建英1, 李江风1,2, 邹利林2 2013年01期 [235-239,245][摘要](751)[pdf 996KB](530)
DOI:
79 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
汤思阳, 雷国平, 张慧, 徐博, 丁润超 2013年01期 [173-176,181][摘要](784)[pdf 1074KB](434)
DOI:
80 三江平原北部近55年来土地垦殖的时空格局研究
杜国明1, 杜蕾1, 杨厚翔1, 薛剑2, 周圆1 2013年01期 [156-159][摘要](718)[pdf 561KB](416)
DOI:
81 不同退耕年限撂荒地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分析
师阳阳1, 陈云明1,2, 张光辉2,3, 王兵3 2012年06期 [36-40,44][摘要](1180)[pdf 496KB](797)
DOI:
82 近25年临汾市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动态分析
杨苗1, 杨萍果2 2012年05期 [271-274][摘要](873)[pdf 290KB](552)
DOI:
83 北京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数量提升潜力研究
陈茜1, 段建南1, 孔祥斌2, 赵晶2 2012年03期 [200-203][摘要](595)[pdf 394KB](563)
DOI:
84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补偿主要关系构建与工程持续运行的对策研究
赵艺学1,2 2011年06期 [272-276][摘要](882)[pdf 574KB](587)
DOI:
85 干旱沙区盐碱退耕地生态恢复模式研究
柴成武, 贺访印, 魏林源, 尉秋实, 李昌龙, 仲生年 2011年06期 [208-211,215][摘要](543)[pdf 385KB](439)
DOI:
86 低山丘陵盆地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分级研究
王婉晶1, 陈艳华1,2,3, 黄锦东3, 邓敏生4, 伍宏剑4 2011年06期 [136-140][摘要](855)[pdf 573KB](563)
DOI:
87 青岛丘陵区生态农业园的景观设计
杨洪晓1, 王凯荣1, 逄锦虎2 2011年03期 [194-197,200][摘要](730)[pdf 721KB](856)
DOI:
88 基于农用地分等和LESA方法的基本农田划定
钱凤魁, 王秋兵 2011年02期 [251-255][摘要](865)[pdf 287KB](533)
DOI:
89 基于产能理论的耕地整理现实潜力测算方法研究——以河北省肃宁县为例
张慧, 李新旺, 霍习良, 张路路 2011年02期 [202-206,212][摘要](680)[pdf 446KB](294)
DOI:
90 不同耕作措施对黑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宋玥, 张忠学 2011年02期 [14-16,25][摘要](1529)[pdf 644KB](760)
DOI:
91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川中丘陵区坡耕地土壤侵蚀预测研究
朱雪梅1, 冯海峰1, 林立金2, 杨远祥1, 邵继荣3, 朱波4, 冯济敏5 2011年02期 [1-5][摘要](711)[pdf 586KB](590)
DOI:
92 白龙江中游泥石流冲积扇坡耕地开发潜力分析
柳金峰1,2, 黄江成2, 欧国强1,2, 吕娟2, 范建容2 2011年01期 [92-96][摘要](827)[pdf 669KB](555)
DOI:
93 民勤绿洲沙地系统特征及“退耕”建议
柴成武1, 赵明1, 徐向中2, 贺访印1, 尉秋实1 2010年06期 [189-193][摘要](979)[pdf 891KB](443)
DOI:
94 黄土区退耕背景下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现状调查研究——以安塞县马家沟流域为例
付艳玲1, 张晓萍1,2, 陈凤娟1, 万龙1, 吴艳1, 刘国彬2 2010年06期 [81-85][摘要](940)[pdf 666KB](563)
DOI:
95 重庆市城镇化进程中城镇郊区耕地保护问题浅析
胡晨成, 刘昌华, 程锡麟 2010年05期 [261-264,272][摘要](866)[pdf 1136KB](586)
DOI:
96 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对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高凤杰, 雷国平, 宋戈, 宁静 2010年04期 [14-18,23][摘要](929)[pdf 157KB](488)
DOI:
97 严重侵蚀退化黑土农田地力快速提升技术研究
张兴义1, 张少良1,2, 刘爽1,2, 李浩1,2, 许闯3 2010年04期 [1-5][摘要](467)[pdf 814KB](585)
DOI:
98 坡面退耕还林还草和沟道淤地坝建设同步性的思考
杜亚娟1, 肖培青2,3, 杨春霞2 2010年01期 [248-251][摘要](671)[pdf 197KB](549)
DOI:
99 鄂东南弃耕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微生物碳动态变化
魏斌1,2, 贾国梅3, 杨卓1, 李俊清1 2009年06期 [159-161,166][摘要](950)[pdf 229KB](633)
DOI:
100 农牧交错区退耕还林地土壤恢复特征的研究——以内蒙古卓资县为例
王同顺, 郭建英, 孙保平, 李锦荣 2009年06期 [134-138,142][摘要](963)[pdf 608KB](429)
DOI:
101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治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应
吕刚1, 班小峰2, 雷泽勇1, 吴祥云1 2009年06期 [51-55][摘要](1048)[pdf 669KB](571)
DOI:
102 滇东北不同退耕还林类型生物生产量及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方向京, 李贵祥, 张正海 2009年05期 [229-232][摘要](465)[pdf 222KB](522)
DOI:
103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李婧, 李占斌, 李鹏, 陈磊 2009年05期 [153-156][摘要](1076)[pdf 426KB](514)
DOI:
104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吴起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申强1, 姜志德1, 王继军2 2009年04期 [212-215][摘要](740)[pdf 268KB](456)
DOI:
105 适宜于泾川县退耕还林(草)植被恢复的优化模式
季元祖, 赵忠 2009年04期 [142-145][摘要](904)[pdf 378KB](400)
DOI:
106 米脂县农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分析
张灿强1, 姜志德1, 王继军2 2009年03期 [187-190][摘要](796)[pdf 561KB](494)
DOI:
107 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韩磊1, 郑佳丽2, 贺康宁1, 郑国强1, 王占林3 2009年03期 [100-104][摘要](1135)[pdf 577KB](552)
DOI:
108 河北省近30年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刘华宾, 张俊梅, 许皞, 门明新 2009年02期 [121-123,127][摘要](908)[pdf 267KB](500)
DOI:
109 基于RS和GIS的六道沟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陈国建1, 张晓萍2, 张平仓3, 李锐2, 杨勤科2 2009年02期 [95-100][摘要](1080)[pdf 314KB](568)
DOI:
110 新疆于田县25年来耕地变化驱动因子定量分析及气候响应
韩春光1,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1, 蒲云锦3, 刘海涛4 2009年02期 [77-81][摘要](451)[pdf 249KB](425)
DOI:
111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坡耕地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模式评价中的应用
魏永霞1, 宋族鑫1, 严昌荣2, 阚宝珠1, 张文娥1 2008年06期 [194-196][摘要](959)[pdf 190KB](544)
DOI:
112 基本农田空间配置的自动化研究
黄丽梅1, 刘廷祥1, 鲍文东2, 吴泉源1 2008年05期 [112-115][摘要](790)[pdf 340KB](391)
DOI:
113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土壤侵蚀驱动机制研究
朱丽1,2, 秦富仓1, 杨翠林1, 马小芳1 2008年05期 [34-37][摘要](1053)[pdf 228KB](477)
DOI:
114 晋北地区土地沙化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秦作栋1, 王孟本1, 薛占金1,2 2008年02期 [168-172][摘要](1024)[pdf 612KB](414)
DOI:
115 试论新农村建设形势下的耕地储备
覃事娅1, 尹惠斌2 2008年01期 [266-269][摘要](674)[pdf 233KB](497)
DOI:
116 高寒农牧交错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应评价
鲍锋1,2, 延军平2, 孙虎2 2008年01期 [151-155][摘要](787)[pdf 765KB](564)
DOI:
117 滇东南石漠化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地力变化初探
李品荣, 陈强, 常恩福, 尹艾萍, 毕波 2008年01期 [65-68,71][摘要](986)[pdf 363KB](508)
DOI:
118 基于GIS的农用地分等研究——以江西省分宜县为例
吴志伟, 陈文波, 余敦, 赵丽红 2007年06期 [390-393][摘要](917)[pdf 339KB](541)
DOI:
119 坡地退耕还林(草)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
崔力拓1, 李志伟2 2007年06期 [272-274][摘要](1122)[pdf 162KB](558)
DOI:
120 基于三层结构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程红霞1, 李永树1, 林粤江2 2007年06期 [181-183][摘要](903)[pdf 555KB](644)
DOI:
121 退耕宜林区仁用杏林地土壤贮水特性分析
周学堂1, 段义字2 2007年06期 [109-111][摘要](576)[pdf 211KB](431)
DOI:
122 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策略探讨
穆艳 2007年05期 [395-398][摘要](865)[pdf 473KB](457)
DOI:
123 禁牧前后宁夏盐池县农民主体收益结构对比
刘艳华1, 王磊1, 王彦庚1, 宋乃平2 2007年03期 [355-357,362][摘要](796)[pdf 272KB](519)
DOI:
124 基本农田整理与我国粮食安全的浅析——以河北省香河县刘宋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
于亚男1, 郭晓辉2, 王秀茹1 2007年03期 [318-320,323][摘要](918)[pdf 207KB](449)
DOI:
125 紫色土坡耕地横坡垄作的水土流失特征及作物产量效应
林立金1, 朱雪梅1, 邵继荣2, 杨远祥1, 蒋小军1, 吴咏3 2007年03期 [254-255,258][摘要](971)[pdf 329KB](661)
DOI:
126 开发渭北旱塬农田蒸发水新技术
李旭辉1, 李立科1, 赵二龙1, 王兆华2 2007年03期 [234-236][摘要](716)[pdf 170KB](448)
DOI:
127 浅谈基本农田整理的景观效应——以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寻召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
贾芳芳, 于亚男, 王秀茹 2007年03期 [169-172][摘要](827)[pdf 408KB](583)
DOI:
128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其植物修复研究
丁真真 2007年03期 [19-20][摘要](1370)[pdf 244KB](1109)
DOI:
129 基于一维圣维南运动方程的黑土区坡耕地径流模型研究
王贵作, 张忠学 2007年02期 [231-232,235][摘要](1008)[pdf 697KB](573)
DOI:
130 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布局方法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杨树佳1, 郑新奇1, 王爱萍2, 杜娟1, 姚慧1 2007年02期 [4-7][摘要](1107)[pdf 765KB](731)
DOI:
131 北京郊区农地起沙起尘与防治的初步研究
王升堂1,2, 邹学勇1, 程宏1, 赵延治1 2007年02期 [1-3][摘要](904)[pdf 306KB](588)
DOI:
132 关于坡耕地土壤“翻滚侵蚀”的研究
周江红1, 陈舒平2, 于明3 2006年06期 [262-264][摘要](471)[pdf 163KB](438)
DOI:
133 宁南山区旱地苜蓿垄沟集水种植生物群体生长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
李永平1, 贾志宽2, 刘世新1, 韩青芳2, 常克勤1, 上官周平2,3 2006年05期 [199-201,204][摘要](547)[pdf 724KB](462)
DOI:
134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及问题分析
王闰平, 陈凯 2006年05期 [188-192][摘要](819)[pdf 723KB](1245)
DOI:
135 历史时期汾河水库上游耕地发展与土壤侵蚀之关系
任世芳, 赵淑贞 2006年04期 [256-259,263][摘要](872)[pdf 1072KB](642)
DOI:
136 内蒙古中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植被与土壤性状的变化
杨树, 温雨金, 刘鸿雁 2006年04期 [143-145,149][摘要](1027)[pdf 136KB](652)
DOI:
137 不同地表状况对土壤风蚀的影响——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
胡霞, 刘连友, 严平, 孟祥亮 2006年04期 [116-119][摘要](679)[pdf 981KB](818)
DOI:
138 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地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郑佳丽1, 高国雄1, 王荣秀2, 孙永红2, 张伟3, 周心澄1 2006年04期 [101-103,106][摘要](967)[pdf 422KB](615)
DOI:
139 青海大通退耕还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李世荣1, 李文忠1, 李福源2, 赵万启2, 周心澄1 2006年03期 [252-254][摘要](969)[pdf 131KB](460)
DOI:
140 黄土高原不同退耕还林地森林植被改良土壤特性研究
杨光, 丁国栋, 常国梁, 杨莉 2006年03期 [204-207,210][摘要](946)[pdf 648KB](517)
DOI:
141 吴旗县覆沙黄土区退耕还林结合封禁的植被恢复效果研究
罗国占, 赵廷宁, 王贤, 孙保平, 曹子龙 2006年03期 [80-82][摘要](946)[pdf 252KB](468)
DOI:
142 大连市农地利用中的生态问题探讨
闵捷, 张安录 2006年03期 [60-62][摘要](1004)[pdf 336KB](842)
DOI:
143 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作用及问题初探
杨慧霞1, 卢彬2 2006年03期 [18-20][摘要](998)[pdf 697KB](915)
DOI:
144 基本农田整理项目预算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张娜, 张超, 王秀茹 2006年02期 [261-263][摘要](936)[pdf 111KB](688)
DOI:
145 彰武农田土壤风蚀物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
赵宏亮1,2, 侯立白1,2 2006年02期 [150-152][摘要](989)[pdf 118KB](566)
DOI:
146 完善的后续政策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前提
姚蓉 2005年06期 [268-270][摘要](953)[pdf 298KB](851)
DOI:
147 以草-畜-粮为路径提升山西省土地承载潜力研究
赵艺学 2005年06期 [146-149][摘要](1004)[pdf 205KB](515)
DOI:
148 关中平原土地利用及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刘引鸽 2005年06期 [21-22,49][摘要](875)[pdf 353KB](872)
DOI:
149 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草)对土壤质量影响的评价
李文忠1, 贺永元2, 张伟华1, 周心澄1 2005年06期 [1-3][摘要](803)[pdf 491KB](532)
DOI:
150 内蒙古阴山北麓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风蚀的影响
高旺盛1, 秦红灵1, 赵沛义2 2005年05期 [122-125][摘要](923)[pdf 236KB](451)
DOI:
151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樊新刚1, 米文宝1,2, 杨美玲1 2005年02期 [174-177][摘要](1055)[pdf 148KB](582)
DOI:
152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动态研究进展
左小安, 赵学勇, 张铜会, 赵丽娅, 张继义 2005年01期 [162-166][摘要](678)[pdf 244KB](653)
DOI:
153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环境效应分析
焦峰1,2, 温仲明1,2, 李锐1,2 2005年01期 [26-29,78][摘要](958)[pdf 257KB](1310)
DOI:
154 固原市发展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探讨
陈胜远, 张凡 2004年03期 [312-314][摘要](846)[pdf 152KB](551)
DOI:
155 贵州山区坡耕地综合利用与整治
林昌虎1, 解德蕴2, 涂成龙3, 张西蒙2, 何腾兵3, 张鹤林2, 季诗2, 何凡锋4 2004年03期 [211-213][摘要](790)[pdf 335KB](553)
DOI:
156 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草)中的人口与发展问题研究
杨美玲, 米文宝, 廖力君 2004年03期 [130-134][摘要](927)[pdf 274KB](549)
DOI:
157 搞好退耕还林需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李有华, 王晓斌, 刘润栓 2004年01期 [110-112][摘要](1871)[pdf 150KB](572)
DOI:
158 中国退耕还林(草)的发展历史阶段与对策探讨
彭珂珊, 王继军 2004年01期 [106-109][摘要](919)[pdf 203KB](862)
DOI:
159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中有关问题探讨
白岗栓1, 杜社妮1, 白延红2 2003年04期 [286-289][摘要](995)[pdf 186KB](601)
DOI:
160 退耕还林还草下陕北养羊业的机遇与挑战
权松安1, 王继军2, 田发展3, 薛瑞4, 彭珂珊2 2003年04期 [283-285,295][摘要](1121)[pdf 206KB](679)
DOI:
161 西藏昌都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方略探讨
贾生海 2003年04期 [253-256][摘要](1134)[pdf 196KB](552)
DOI:
162 黄土高原沟壑区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
陈洪松1, 郝明德1, 宋孝玉2 2003年01期 [92-94][摘要](998)[pdf 274KB](515)
DOI:
163 黄河流域退耕还林途径研究
裴新富1,2 2002年04期 [122-124][摘要](1003)[pdf 163KB](483)
DOI:
164 农地重划区植栽绿化调查探讨
林信辉, 陈意昌, 黄秋萍, 颜正平 2002年03期 [13-18][摘要](876)[pdf 290KB](451)
DOI:
165 嘉陵江水土保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陈月红, 汪岗 2001年04期 [133-135,145][摘要](787)[pdf 440KB](776)
DOI:
166 农地重划区生态保育工法之初步探讨
刘瑞煌, 陈意昌, 张嵩林 2001年04期 [100-105][摘要](772)[pdf 314KB](698)
DOI:
167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思考
方向京 2001年04期 [97-99][摘要](1003)[pdf 172KB](574)
DOI:
168 台湾地区农地渠道与生态工法之探讨
陈意昌, 张俊斌, 颜正平 2001年04期 [53-59][摘要](950)[pdf 338KB](563)
DOI:
169 安康耕地土壤速效钾现状与钾肥效应
都大俊, 王崇乐, 张可安, 柯小兰, 张飞鹏, 李徐旭 2001年02期 [153-156][摘要](727)[pdf 189KB](438)
DOI:
170 坡耕地麻竹高产栽培措施与效益研究
林明添1, 叶德淮1, 杨生健1, 肖庆全2 2001年02期 [130-132][摘要](542)[pdf 158KB](398)
DOI:
171 中子水分仪在旱塬地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研究中的应用
晋凡生, 萧复兴 2000年04期 [65-66,88][摘要](744)[pdf 140KB](500)
DOI:
172 珠江流域坡耕地的整治
杨德生 2000年03期 [69-71][摘要](667)[pdf 354KB](486)
DOI:
173 缓坡耕地降雨、入渗对产流的影响分析
吴发启, 赵晓光, 刘秉正 2000年01期 [12-17,37][摘要](1033)[pdf 634KB](524)
DOI:
174 丘陵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分析
林永知 1997年01期 [120-123,128][摘要](1152)[pdf 2527KB](538)
DOI:
175 陕北黄土丘陵区水平梯田最佳田面宽度的优化设计
范兴科, 蒋定生, 赵合理 1996年02期 [129-135][摘要](628)[pdf 2758KB](553)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