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PHI 的文章

1 滇中高原湖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驱动因素
王绍邦, 李志英, 龙 晔, 杨 柳, 丁晓焰 2025年02期 [387-395][摘要](1125)[pdf 3904KB](199)
2 黔桂地区20年间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响应
冯 达1, 段亚锋2, 李婷婷1 2025年02期 [255-262][摘要](1063)[pdf 3522KB](165)
3 不同格网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秦岭西安段为例
马超群1,2, 弋志强1, 员学锋1,2, 张硕蒙1, 张莎莎1 2025年01期 [389-399][摘要](127)[pdf 3944KB](129)
4 基于地理分区的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的尺度效应研究
温 昕1,2,4, 王继军1,2,3, 韩晓佳5 2025年01期 [305-315][摘要](123)[pdf 9358KB](176)
5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张 怡1,2, 王志慧2, 卢小平1, 肖培青2, 赵广举3 2025年01期 [266-274,284][摘要](134)[pdf 4885KB](151)
6 1980—2020年汾河流域耕地显性转型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力
姜 民1, 武志平1, 付建新2,3,4 2025年01期 [257-265,284][摘要](121)[pdf 6814KB](131)
7 “双碳”目标下广西石漠化片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研究
李美莲1, 许进龙2, 张河雄2, 周久贺3 2024年06期 [365-374][摘要](115)[pdf 1746KB](143)
8 基于景观格局的土地利用冲突测度及驱动机制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胡艺川, 安 睿, 杨佳明, 刘耀林 2024年06期 [354-364][摘要](113)[pdf 8589KB](100)
9 湘江流域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孙字祥1, 胡 涛3, 李超民1, 杨凤玲1, 周楷淳1,2 2024年06期 [344-353][摘要](112)[pdf 4403KB](138)
10 川南城市群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驱动力
李永平1, 赵晓燕2,3, 谈树成4, 吴 汉3 2024年05期 [399-409][摘要](1171)[pdf 6700KB](453)
11 长株潭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钟 洋1,2, 查海焱1,2, 吴智朋1,2 2024年05期 [365-375][摘要](1174)[pdf 4061KB](415)
12 2000—2020年青海湖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及驱动分析
李文斌1,2, 曹生奎1,2,3, 曹广超1,2,3, 赵浩然1,2, 陈链璇1,2, 侯瑶芳1,2 2024年05期 [327-336,343][摘要](1216)[pdf 4229KB](447)
13 黄土区不同地貌类型耕地土壤养分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
贺军奇1,2,3, 拜寒伟1,2,3, 王金泉1,2,3, 徐轶玮4, 倪莉莉5 2024年05期 [221-231][摘要](1182)[pdf 6067KB](410)
14 渭河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顾 倩, 耿广坡, 郑若琳, 张 保, 何祖鑫 2024年05期 [199-211][摘要](1201)[pdf 8675KB](454)
15 裸露砒砂岩区沟坡泻溜侵蚀特征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赵文卓1, 秦富仓1,2, 董晓宇1, 李 龙1, 杨振奇3, 胡雪冰4, 姚立强5 2024年05期 [155-163][摘要](1176)[pdf 3723KB](388)
16 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特征
安 彬1,2,3, 肖薇薇1,2, 崔晓明4 2024年04期 [288-297,307][摘要](536)[pdf 2294KB](399)
17 基于尺度效应曲线及信息熵的延河流域适宜DEM分辨率判定
李泽森1, 广彗冰1, 张新宇1, 颜秉龙2, 焦 峰1,3 2024年04期 [42-49,58][摘要](588)[pdf 2066KB](418)
18 黄河下游水资源承载力与粮食生产韧性时空耦合及驱动因素
张泽琳, 周 霞, 周玉玺 2024年03期 [412-420,431][摘要](705)[pdf 1498KB](508)
19 基于景观指数的关中地区耕地细碎化程度的时空变迁及其驱动因素
奥 勇1,2,3, 张亦恒1,3, 王晓峰1,4, 吴京盛4 2024年03期 [401-411][摘要](605)[pdf 5129KB](440)
20 昆明市“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程佳琦1,2,3, 林伊琳1,2,3, 赵俊三1,2,3, 覃彬桂1,2,3 2024年03期 [299-310,319][摘要](761)[pdf 4090KB](535)
21 陕西省生态环境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响应
王 睿1,2,3, 员学锋2,3, 杨 悦2,3, 赵 雨2,3 2024年02期 [422-430][摘要](1470)[pdf 4949KB](477)
DOI:
22 黄土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间演进与空间分异特征
吕文宝, 徐占军, 郭 琦, 王俊俊, 李 哲 2024年02期 [252-263][摘要](563)[pdf 7647KB](544)
DOI:
23 宁夏草地绿度时空变化图谱及驱动因素分析
杨 航, 马彩虹, 滑雨琪, 李聪慧, 刘园园 2024年02期 [228-239][摘要](544)[pdf 9668KB](448)
DOI:
24 北洛河上游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地形分异特征
陈 浩1,2, 权倍平3, 李占斌2, 郭晋伟4, 李伟涛1, 张晓萍4 2024年02期 [219-227,239][摘要](1073)[pdf 2857KB](510)
DOI:
25 蒙古高原土壤水分时空演变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董金义1,2, 罗 敏1,2, 孟凡浩1,2, 萨楚拉1,2, 包玉海1,2 2024年02期 [110-121][摘要](561)[pdf 7740KB](531)
DOI:
26 基于优化地理探测器的生态环境质量驱动力分析
牟凤云1, 黄 淇1, 陈 林2 2024年01期 [440-449][摘要](343)[pdf 1820KB](424)
27 近31年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探测
汪士为1, 吴 伟2 2024年01期 [427-439][摘要](403)[pdf 4925KB](395)
28 基于RSEI的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以延安市为例
薛 桦, 刘 萍 2024年01期 [373-384][摘要](385)[pdf 5877KB](445)
29 川西北高原区植被覆盖变化及驱动力
姚 昆1, 何 磊2,3, 白 琳1, 罗 涵2,3 2024年01期 [363-372][摘要](398)[pdf 4324KB](380)
30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邓灵颖, 李红波 2024年01期 [345-353][摘要](392)[pdf 5768KB](421)
31 贵州省2000—2020年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钱方艳1, 兰安军1, 范泽孟2, 王仁儒1, 陶 倩1, 邹永偲1, 徐晶姝1 2023年05期 [408-416,426][摘要](647)[pdf 4882KB](470)
32 典型山地丘陵区国土空间功能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
丁振华1,2, 田鹏州3, 唐雅倩4 2023年05期 [379-386,407][摘要](732)[pdf 4619KB](428)
33 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与影响因素
高明惠, 李 成, 赵 虎 2023年05期 [315-324][摘要](622)[pdf 5051KB](504)
34 西南三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格局及其地形梯度效应
王 彤1, 易桂花2, 张廷斌1,3, 李景吉3,4, 别小娟2, 林梦男1 2023年05期 [306-314][摘要](642)[pdf 2761KB](438)
35 近61年来陕西省不同地貌类型的降水变化特征
马永永1,2, 娄盼星1,2, 惠 英1,2, 肖贻青2,3, 郑小华2,3, 孙 璐1,2 2023年05期 [154-161][摘要](633)[pdf 1595KB](654)
36 黄河中游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张 艳1,2, 史飞航1, 张 悦1, 李 敏1, 崔国屹1, 刘正则1 2023年05期 [1-12][摘要](824)[pdf 5196KB](591)
37 宁南脱贫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
卫宇曦1, 刘小鹏1,2, 冯康利1, 崔云霞1, 蒋春梅1 2023年04期 [365-372][摘要](1113)[pdf 3400KB](436)
38 海河流域生长季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钤会冉1,2, 翟家齐2, 马梦阳2, 赵 勇2, 凌敏华1, 王庆明2 2023年04期 [309-317][摘要](737)[pdf 4826KB](466)
39 梯田对侵蚀地形指标的影响——以黄土丘2副区为例
乔冰洁1, 杨勤科1,2, 王春梅1,3, 庞国伟1,2, 黎恩丹1 2023年04期 [184-193][摘要](993)[pdf 5274KB](505)
40 基于不透水地表扩展的南昌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胡梦姗, 叶长盛, 顾茉莉 2023年03期 [448-459][摘要](701)[pdf 2221KB](506)
41 基于GIS和RUSLE的甘南州土壤侵蚀时空演变
马 悦1, 何洪鸣1,2, 赵宏飞1 2023年03期 [37-46][摘要](839)[pdf 1643KB](547)
42 基于WaTEM/SEDEM模型的洮河源区土壤侵蚀产沙模拟及其空间驱动力分析
张忠扬1, 吕明侠1, 王一博1,2, 马章怀1, 高泽永2 2023年03期 [27-36][摘要](875)[pdf 2148KB](490)
43 山东沿海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力
盛舒童1, 刘艳芳1,2, 刘耀林1,2,3, 陆砚池1 2023年02期 [384-392][摘要](529)[pdf 2824KB](422)
44 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驱动分析
潘 悦1, 王 锦1, 李婧熹1, 刘 敏2, 魏晓燕3, 支林蛟4 2023年02期 [352-360][摘要](595)[pdf 6044KB](824)
45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关系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王玉纯1, 赵 军2, 付杰文2, 王炎强2, 温媛媛2 2023年02期 [274-284][摘要](602)[pdf 5624KB](621)
46 基于RSEI指数的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影响因子研究
章程焱1,2,3, 杨少康1,2,3, 董晓华1,2,3, 赵程铭1,2,3, 薄会娟1,2,3, 刘 冀1,2,3 2023年01期 [356-363][摘要](416)[pdf 2735KB](493)
47 典型喀斯特聚集区不同地貌类型干旱时空特征
吴小飘1,2, 周忠发1,2, 朱 孟1,3, 黄登红1,3, 彭睿文1,3 2023年01期 [336-347][摘要](369)[pdf 2070KB](525)
48 成渝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关系
武 燕1, 吴映梅1, 高彬嫔1, 李 琛1, 郑可君1,2, 李 婵1 2023年01期 [173-182][摘要](330)[pdf 3095KB](468)
49 基于地理网格的陕西省农业水土资源分区研究
任思卿1, 徐仪玮1, 张青峰1, 阳晓原2 2022年06期 [192-198][摘要](280)[pdf 1525KB](409)
DOI:
50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张师赫1, 李宝银1, 林玉英2,3, 钟全林1, 程栋梁1, 徐朝斌1, 常云妮1 2022年06期 [174-182][摘要](379)[pdf 1644KB](538)
DOI:
51 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带植被固碳释氧功能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乔亚军1, 张 慧1,2, 刘 坤1, 王 智1, 徐网谷1 2022年05期 [164-170][摘要](374)[pdf 1847KB](519)
DOI:
52 基于InVEST模型的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韩 晶, 崔金芳, 杨 威, 徐阳吉 哲, 秦冬晖, 高凤杰 2022年05期 [32-39][摘要](599)[pdf 1729KB](695)
DOI:
53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典型峰丛洼地石漠化时空演变与驱动因子分析——以西畴县为例
徐红枫1,2, 王 妍1,2, 刘云根1,2, 肖羽芯1,2, 黎 舟1,2 2022年04期 [407-414][摘要](471)[pdf 2133KB](600)
DOI:
54 豫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影响因素及时空异质性分析
佟 艳, 牛海鹏, 樊良新, 林 华 2022年04期 [387-393][摘要](352)[pdf 2156KB](510)
DOI:
55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三江源植被变化及自然驱动因子分析
高思琦1,2, 董国涛2,3, 蒋晓辉1, 聂 桐1,2, 郭欣伟2, 党素珍2 2022年04期 [336-343][摘要](411)[pdf 1479KB](501)
DOI:
56 喀斯特地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以平果市为例
李晓青, 王一淳, 徐修桥 2022年03期 [375-382][摘要](629)[pdf 1973KB](506)
DOI:
57 近20年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NPP时空变化及自然因素地理探测
何宏昌1, 马炳鑫1, 靖娟利1,2, 徐 勇1, 窦世卿1, 刘 兵1 2022年03期 [172-178+188][摘要](593)[pdf 2574KB](635)
DOI:
58 福贡县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益敏1,2, 刘师旖1, 李盈盈1, 吴博闻1, 计培琨1 2022年03期 [57-63+70][摘要](584)[pdf 1917KB](556)
DOI:
59 延安市坡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土壤侵蚀效应
王 祯, 吴金华, 白 帅, 史飞航, 韩株桃 2022年03期 [1-11][摘要](886)[pdf 3452KB](1094)
DOI:
60 2000—2018年乌海市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
刘瑞瑶, 许 丽, 丰 菲, 刘 莹, 张新蕾 2022年02期 [265-273][摘要](569)[pdf 2187KB](674)
DOI:
6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岷江上游地区土壤侵蚀变化
姚 昆1, 周 兵2, 何 磊3,4, 刘 斌3,4, 罗 涵3,4, 刘敦龙3,4, 李玉霞5 2022年02期 [85-91][摘要](834)[pdf 3066KB](535)
DOI:
62 湖南森林景观格局演变及影响因子分析——以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童山片区为例
罗紫薇1, 黎奕晖1, 胡希军1,2, 杜心宇1, 韦宝婧1, 李芮芝1, 曹诗怡1,3, 胡 益4 2022年01期 [368-375][摘要](486)[pdf 1902KB](566)
DOI:
63 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地形影响
靖亭亭1,2, 胡海棠2,3, 邱春霞1, 李存军2,3, 周静平2,3, 张巧玲1,2, 白 翠1,2 2022年01期 [58-65][摘要](722)[pdf 1537KB](662)
DOI:
64 1980—2018年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地形梯度变化及其地形因子地理探测
付建新1,曹广超2,郭文炯1 2021年06期 [371-381][摘要](410)[pdf 2319KB](555)
DOI:
65 延安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聂 桐1,2,董国涛2,3,蒋晓辉1,谷佳贺2 2021年05期 [340-346][摘要](556)[pdf 1583KB](768)
DOI:
66 贵州省1960—2019年不同地貌类型降水时空特征
刘 炜,焦树林,李银久,莫跃爽,张 洁,邵雨潇,冯椰林 2021年05期 [159-171][摘要](590)[pdf 2548KB](595)
DOI:
67 基于GTWR模型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城镇扩张的时空响应
周晓艳, 王诗琪 2021年04期 [300-307][摘要](617)[pdf 2897KB](588)
DOI:
68 FAST电磁波宁静区人类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张文辉1,2, 周忠发1,2, 张 淑1,2, 黄登红1,2 2021年04期 [275-283][摘要](517)[pdf 3372KB](579)
DOI:
69 莱州湾南岸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稳定性研究
田立鑫, 韩 美, 王 敏, 魏 帆, 孔凡彪, 孔祥伦 2021年04期 [259-265][摘要](550)[pdf 1323KB](637)
DOI:
70 黑河上游植被时空分布及驱动力分析
任立清1, 董国涛2,3, 谷佳贺3, 薛华柱3, 聂 桐4 2021年04期 [244-250][摘要](477)[pdf 1536KB](584)
DOI:
71 桂西南—北部湾地区“三生”用地演变及其驱动力的地理探测
赖国华1, 胡宝清2,3, 李 敏1, 林树高1, 邓雁菲4 2021年04期 [236-243][摘要](608)[pdf 2115KB](562)
DOI:
72 机载LiDAR测量复杂地形中滤波算法的比较研究
李 豆1, 李朋飞1, 穆兴民2,3, 姚顽强1, 汤伏全1, 李 婷1 2021年04期 [171-178][摘要](508)[pdf 2205KB](590)
DOI:
73 基于地形梯度的喀斯特山区景观综合破碎化演变——以贵阳市为例
陆清平1, 赵翠薇1,2, 王 杰1 2021年03期 [242-248][摘要](443)[pdf 2788KB](686)
DOI:
74 微地形重塑对大型排土场平台水沙及植被的影响
田秀民1, 马春霞2, 鲁旭东3, 郭建英1, 张铁钢1 2021年03期 [74-82][摘要](636)[pdf 1625KB](719)
DOI:
75 基于地形特征分异的土地利用分布研究——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石运杰1, 蔡 葵2, 吴文春2, 徐娅楠1, 李珂羽1, 拉巴次仁3, 拱子凌4 2021年02期 [394-400][摘要](463)[pdf 1785KB](898)
DOI:
76 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其驱动机制
陈 丽1, 宋小龙2, 卜晓燕3 2020年06期 [278-284][摘要](587)[pdf 1140KB](575)
DOI:
77 贵州省传统村落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杨兴艳1,2, 赵翠薇1,2 2020年05期 [389-395,404][摘要](850)[pdf 1925KB](886)
DOI:
78 基于改进的InVEST模型的韶关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王秀明, 刘谞承, 龙颖贤, 张音波, 梁 炜, 洪 曼, 余晓东 2020年05期 [381-388][摘要](794)[pdf 2263KB](768)
DOI:
79 复杂地形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性分析及制图
张 欢1, 高小红1,2,3,4 2020年05期 [93-100][摘要](810)[pdf 2656KB](582)
DOI:
80 集中连片特困区耕地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吕梁山区为例
刘海龙1, 王 虎1, 谢亚林1, 李 曼1, 石培基2 2020年02期 [323-329][摘要](722)[pdf 1260KB](558)
DOI:
81 贵州乌江流域气温与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地形影响分析
程东亚, 李旭东 2020年02期 [246-252][摘要](748)[pdf 2211KB](601)
DOI:
82 西南地区生长季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与地形因子的响应
熊巧利, 何云玲, 李同艳, 余岚 2019年06期 [259-266][摘要](1159)[pdf 2922KB](730)
DOI:
83 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形成机理——以哈尔滨段为例
盖兆雪, 孙萍, 张景奇 2019年04期 [314-320][摘要](837)[pdf 1050KB](642)
DOI:
84 黄土高原王东沟小流域土壤表层氮的空间分布
赵晓芳1,2, 黄明斌2 2019年04期 [62-67][摘要](761)[pdf 852KB](1030)
DOI:
85 基于DEM的流域地貌特征分形量化研究
陈兵1,2, 彭芳3, 李鹏1, 袁水龙1 2019年04期 [31-35][摘要](1055)[pdf 710KB](11006)
DOI:
86 锡林河流域植被叶面积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
段利民1,2, 李玮1,2, 罗艳云1,2, 刘廷玺1,2, Buren Scharaw3, 于长翔4 2019年03期 [224-231][摘要](671)[pdf 1087KB](600)
DOI:
87 陕北黄土区SRTMDEM精度对不同地形因子的响应
高志远1,2, 谢元礼1,2, 刘状1,2, 蒋广鑫1 2019年03期 [174-178][摘要](1027)[pdf 614KB](1426)
DOI:
88 官渡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与地形因子相关性
陈洪磊, 欧阳炜, 吕凤玲, 宋艳暾, 郝蓉 2019年03期 [135-140,147][摘要](1076)[pdf 929KB](776)
DOI:
89 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指数时空异质性及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柏玲1,2, 姜磊3, 周海峰3, 陈忠升4 2019年02期 [312-319][摘要](892)[pdf 1412KB](623)
DOI:
90 基于地形梯度的三峡库区万州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幸瑞燊1, 周启刚1,2,3, 李辉3, 陈倩4, 陈丹3 2019年02期 [297-304][摘要](912)[pdf 965KB](687)
DOI:
91 贵州省不同地貌类型区的MOD16蒸散发变化特征
杨江州, 周旭, 程东亚, 张继, 牛潜 2019年02期 [216-222][摘要](1238)[pdf 1683KB](910)
DOI:
92 不同坡度黄土微地形条件下SCS-CN模型参数研究
张鑫, 张青峰, 周阳阳, 刘金龙 2019年02期 [74-77][摘要](831)[pdf 520KB](1348)
DOI:
93 基于GWR模型的河北省土壤水分空间分异研究
聂普璇1, 方圣辉1, 龚龑1, 刘进2 2019年01期 [98-105][摘要](791)[pdf 1485KB](881)
DOI:
94 基于景观格局的卢龙县耕地细碎化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臧亮1, 梁红颖1, 梁文涛2, 张春利1 2018年06期 [265-269,276][摘要](763)[pdf 1221KB](550)
DOI:
95 基于不同分辨率DEM的永寿县地形信息差异分析
杨颖楠1,2, 李子夫1,2, 刘梦云1,2, 张杰1,2, 张萌萌1,2, 杨静涵1,2, 曹润珊1,2 2018年06期 [131-136][摘要](590)[pdf 1077KB](930)
DOI:
96 梯田DEM构建方法精度比较研究
张鹏, 赵牡丹, 王翊人 2018年05期 [282-286][摘要](488)[pdf 787KB](587)
DOI:
97 峡江县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及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
赵越1,2, 罗志军1,2, 赵杰1,2, 齐松1,2, 曹丽萍1,2 2018年05期 [118-123][摘要](865)[pdf 1080KB](692)
DOI:
98 河南省城镇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杨州1, 陈万旭2,3, 朱丽君2,3 2018年02期 [274-280,287][摘要](923)[pdf 1091KB](683)
DOI:
99 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利用协调特征
徐磊, 董捷, 陈恩 2018年02期 [257-263][摘要](1137)[pdf 1091KB](794)
DOI:
100 钟山县山洪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
贾茜淳1, 张豫2, 丛沛桐1 2018年01期 [208-214][摘要](825)[pdf 1431KB](651)
DOI:
101 基于GIS和RS的延河流域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汤巧英1, 戚德辉2, 宋立旺2, 温仲明3 2017年04期 [198-203][摘要](1098)[pdf 1021KB](1151)
DOI:
102 顾及梯田的DEM地形特征研究
冯园, 赵牡丹, 张鹏, 吴宇鑫 2017年04期 [32-37,45][摘要](732)[pdf 1158KB](651)
DOI:
103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青龙满族自治县耕地细碎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郭硕, 杨伟州, 魏明欢, 杨扬, 张蓬涛 2017年03期 [264-269][摘要](1370)[pdf 1363KB](636)
DOI:
104 山地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地形梯度特征——以乌江北源为例
吴彦潮, 赵翠薇, 韩冰倩 2017年01期 [161-166][摘要](827)[pdf 758KB](656)
DOI:
105 中条山北麓韩阳段冲沟发育及其新构造意义
慈洪娟1, 闫冬冬2, 李有利1, 钟岳志1, 吕胜华3, 熊建国1 2016年04期 [363-367][摘要](645)[pdf 663KB](670)
DOI:
106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域多维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
熊传麟, 叶长盛 2016年03期 [225-232][摘要](729)[pdf 1997KB](1086)
DOI:
107 基于GIS和CSLE的山西省土壤侵蚀风险研究
何维灿1,2, 赵尚民1, 王睿博2, 程维明2,3 2016年03期 [58-64][摘要](1098)[pdf 866KB](1536)
DOI:
108 艾比湖流域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因子响应关系的空间非平稳性分析
王合玲1,2, 张辉国3, 吕光辉2 2016年02期 [224-228][摘要](891)[pdf 634KB](705)
DOI:
109 中国西北戈壁地区12条河流水文水质调查
李少华1, 尹书乐1, 王学全1, 崔向慧1, 高琪2 2016年02期 [148-151,156][摘要](989)[pdf 740KB](648)
DOI:
110 流域地貌形态多尺度三维分形量化及尺度效应——以砒砂岩区二老虎沟为例
张传才1,2,3, 秦奋1,3, 汪永新1, 刘真真1, 陈云生1, 刘志丹1 2016年01期 [278-283,288][摘要](1048)[pdf 1134KB](1317)
DOI:
111 石佛寺人工湿地对水体中富营养物质去除效果分析
周林飞1, 钟倩2, 王鹤翔3, 张静1 2015年06期 [312-316][摘要](771)[pdf 619KB](563)
DOI:
112 北京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万利1,2, 孙丽慧2, 谭靖3, 田自强2 2015年05期 [92-99][摘要](950)[pdf 1068KB](794)
DOI:
113 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童彦, 朱海燕, 施玉 2015年03期 [286-288,294][摘要](922)[pdf 761KB](905)
DOI:
114 吉林省西部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与驱动力分析
马海超, 刘吉平 2015年02期 [193-199][摘要](985)[pdf 874KB](651)
DOI:
115 深圳市水库消涨带水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究
党晨席1, 郭睿1, 宋维念1, 刘静1, 郑佳丽2 2015年01期 [324-328][摘要](633)[pdf 764KB](789)
DOI:
116 石佛寺人工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分析
周林飞1, 钟倩1, 董福君2 2015年01期 [299-304][摘要](764)[pdf 740KB](623)
DOI:
117 毛乌素沙地三种植被下苔藓结皮的土壤理化效应
周小泉1, 刘政鸿2, 杨永胜3, 苑森朋4 2014年06期 [340-344][摘要](1054)[pdf 615KB](671)
DOI:
118 草海流域3种优势树种凋落物叶分解历程中的水文特征
张建利1,2, 严令斌1, 喻理飞1, 吴华1,3, 蔡国俊1 2014年06期 [61-66][摘要](529)[pdf 657KB](699)
DOI:
119 模拟人工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研究
霍张丽1, 朱广龙1, 张江汀2, 魏学智1 2014年05期 [267-271][摘要](878)[pdf 1041KB](652)
DOI:
120 黄土高原刺槐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马露莎1, 陈亚南1, 张向茹1, 杨佳佳1, 安韶山1,2 2014年03期 [57-61,67][摘要](1140)[pdf 938KB](795)
DOI:
121 基于RS与GIS的沈阳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
么欣欣, 韩春兰, 刘洪彬, 钱凤魁 2014年02期 [158-161,166][摘要](594)[pdf 654KB](658)
DOI:
122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蚀荒漠化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周启刚, 陈丹 2014年02期 [58-66][摘要](955)[pdf 1237KB](988)
DOI:
123 新型低压水冲植柳技术下沙障铺设方式对沙柳造林效果的影响
肖芳1, 王钟涛2, 高永1, 董杰3, 王淮亮1, 党晓宏1, 徐丽1, 吕新丰1 2013年05期 [82-85][摘要](561)[pdf 737KB](550)
DOI:
124 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市黄花甸子流域为例
李龙1, 吴丽芝1, 姚云峰1, 秦富仓2, 郭月峰1, 焦素香3, 高云波3 2013年05期 [18-23][摘要](890)[pdf 888KB](715)
DOI:
125 重庆山地都市区土地利用地形特征分异研究
周启刚, 陈丹 2013年03期 [86-91][摘要](753)[pdf 970KB](643)
DOI:
126 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
汤思阳, 雷国平, 张慧, 徐博, 丁润超 2013年01期 [173-176,181][摘要](908)[pdf 1074KB](627)
DOI:
127 两种水生植物对重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效果研究
常会庆1, 王世华1, 徐晓峰1, 何俊瑜2 2012年05期 [262-265][摘要](903)[pdf 460KB](601)
DOI:
128 不同地表覆被下南四湖表层底泥营养元素分布特征
李爽1, 张祖陆1,2, 孙媛媛1 2012年03期 [185-189][摘要](1047)[pdf 644KB](779)
DOI:
129 西藏曲水-桑日地区1988-2009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赵银兵1,2, 倪忠云1,2, 陈陵康3, 南希1, 赵勇1 2012年03期 [180-184][摘要](1530)[pdf 229KB](822)
DOI:
130 基于Landsat/TM资料研究东莞市地表温度地理分区
邓玉娇, 单海滨, 胡民达 2012年02期 [62-65][摘要](1106)[pdf 594KB](872)
DOI:
131 地貌特征与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直方图相似度研究
刘飞1,2, 范建容1 2011年06期 [18-21][摘要](1091)[pdf 545KB](899)
DOI:
132 海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
刘红萍1, 李剑峰2, 姜炎3 2011年02期 [188-191][摘要](962)[pdf 426KB](680)
DOI:
133 突变地形特征在DEM上的表达
古云鹤, 杨勤科, 罗仪宁, 王雷, 王懿 2011年02期 [174-179][摘要](1021)[pdf 1854KB](700)
DOI:
134 DEM水平分辨率对流域特征提取的影响分析
鲍伟佳, 程先富, 陈旭东 2011年02期 [129-132,138][摘要](1246)[pdf 520KB](811)
DOI:
135 乌冈栎地理分布与水热环境因子的关系
谢春平1,2, 方彦1, 方炎明2 2011年01期 [125-131][摘要](852)[pdf 712KB](940)
DOI:
136 基于GIS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综合评价
宋丰骥, 付金霞, 常庆瑞 2011年01期 [37-41][摘要](1098)[pdf 413KB](862)
DOI:
137 坡度与水平分辨率关系的初步研究
刘红艳1, 杨勤科2,3, 牛亮2, 王春梅3, 李俊1 2010年04期 [34-37][摘要](913)[pdf 823KB](960)
DOI:
138 南方喀斯特流域枯季退水影响因子分析
郝庆庆1, 陈喜2, 马建良3 2009年06期 [22-25,29][摘要](1024)[pdf 191KB](850)
DOI:
139 基于GIS和USLE的土壤侵蚀预测研究——以云南新平大红山铁矿为例
徐清艳1, 周跃2 2009年04期 [72-75][摘要](1081)[pdf 416KB](858)
DOI:
140 基于GIS的淮河流域桐柏一大别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赵冰, 张杰, 孙希华 2009年03期 [135-138][摘要](1043)[pdf 439KB](949)
DOI:
141 安徽万佛湖富营养化评价与营养盐变化趋势预测
汪万芬1, 武艳1, 刘昌利2, 储金宇3 2009年03期 [79-83][摘要](826)[pdf 460KB](645)
DOI:
142 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熊波1,2,4, 陈学华1, 蒋锦刚1,3, 刘艳锋1,2 2009年03期 [6-10][摘要](1040)[pdf 255KB](979)
DOI:
143 流域非点源污染与水系分维关系研究
荣琨1, 陈兴伟2, 王林2, 林文娇2, 高杨2 2009年02期 [128-131][摘要](1147)[pdf 204KB](725)
DOI:
144 BP神经网络在降雨侵蚀力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张坤, 丁新新, 洪伟, 吴承祯 2009年01期 [43-46][摘要](852)[pdf 211KB](751)
DOI:
145 沙柳沙障内植被恢复影响因子探究
周丹丹1, 胡生荣1, 韩敏2, 高永1, 姜丽娜1, 贺鹏威3 2008年06期 [115-118,122][摘要](1004)[pdf 274KB](692)
DOI:
146 基于GIS的不同精度DEM提取地形指标误差分析——以盐池县南部山区为例
杨光1, 李庆和2, 孙保平3 2008年05期 [57-60][摘要](959)[pdf 328KB](848)
DOI:
147 基于GIS的沂蒙山区植被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
陈婷婷, 孙希华 2008年05期 [26-29][摘要](998)[pdf 220KB](811)
DOI:
148 吉县蔡家川小流域水文响应相似性研究
刘利峰1, 毕华兴2 2008年04期 [161-164][摘要](1089)[pdf 600KB](786)
DOI:
149 基于GIS和RS技术水土流失规划研究——以浐灞河流域为例
李斌斌, 李占斌, 鲁克新, 沈中原 2008年04期 [85-87][摘要](909)[pdf 1069KB](817)
DOI:
150 流动沙丘沙埋对沙柳生长特性的影响
原鹏飞, 丁国栋, 赵奎 2008年04期 [53-55][摘要](1049)[pdf 204KB](751)
DOI:
151 基于GIS和RS的辽西地区土壤侵蚀的定量研究
董婷婷1,2, 张增祥1, 左利君1,2 2008年04期 [48-52][摘要](1112)[pdf 343KB](893)
DOI:
152 门楼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现状评价与治理对策
李嘉竹, 刘贤赵 2008年03期 [167-169,174][摘要](974)[pdf 220KB](786)
DOI:
153 福建省降雨侵蚀力R值预测预报方法研究
张坤, 洪伟, 吴承祯, 丁新新 2008年03期 [23-25,48][摘要](1326)[pdf 498KB](938)
DOI:
154 小流域地形因子影响下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赫晓慧1,2, 温仲明2 2008年02期 [80-83,87][摘要](949)[pdf 810KB](680)
DOI:
155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山东省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田贵全1, 曲凯2 2008年01期 [75-78][摘要](1151)[pdf 405KB](985)
DOI:
156 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秦松, 樊燕, 刘洪斌, 王正银 2008年01期 [46-49,52][摘要](1099)[pdf 459KB](868)
DOI:
157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水文水资源环境变化分析
李伟业1, 付强1,2, 赵青3 2007年06期 [298-301][摘要](869)[pdf 472KB](1100)
DOI:
158 基于GIS 的石嘴山市水环境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功能设计
吴璞周1, 卫海燕1, 汤育红2 2007年05期 [96-98,145][摘要](1085)[pdf 693KB](687)
DOI:
159 国内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黎明1,2, 刘德启1, 沈颂东2, 袁雯3, 姜海燕2, 蔡晔1 2007年05期 [374-376,394][摘要](927)[pdf 458KB](672)
DOI:
160 三峡库周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变化特征——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
朱韦, 魏虹, 彭月, 熊春妮, 田晓锋 2007年03期 [376-380,383][摘要](1284)[pdf 642KB](813)
DOI:
161 因子分析法在汤河水库富营养化研究中的应用
杨瑞坤1, 宓永宁1, 胡志民2, 方广玲1 2007年03期 [324-325,329][摘要](907)[pdf 169KB](589)
DOI:
162 烟台门楼水库氮磷营养盐的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宋键, 金秉福, 张云吉 2007年03期 [321-323][摘要](1016)[pdf 165KB](660)
DOI:
163 基于DEM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地形因子的算法设计与优化
张照录 2007年03期 [203-205][摘要](1196)[pdf 438KB](952)
DOI:
164 松材线虫入侵后马尾松根际土壤性质相关分析
李春艳, 张晓丽, 安树杰, 王震 2007年03期 [89-91][摘要](1001)[pdf 175KB](684)
DOI:
165 PHI-3高光谱数据预处理
范楠楠1, 李增元2, 范文义1, 王琫瑜2, 谭炳香2, 刘广峰1 2007年02期 [283-286,290][摘要](912)[pdf 1059KB](1726)
DOI:
166 基于GIS的生态公益林管护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王耀建1,2, 唐小明2, 朱金兆1, 孙金华2 2007年02期 [277-279][摘要](911)[pdf 311KB](711)
DOI:
167 基于GIS与137Cs技术的土壤侵蚀微观研究
吴永红, 张虎林, 寇权, 孙耀胜, 刘海燕 2007年02期 [40-42][摘要](1341)[pdf 169KB](813)
DOI:
168 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以重庆市忠县为例
张忠启1,2, 文安邦1 2007年01期 [295-297,300][摘要](1207)[pdf 707KB](1067)
DOI:
169 GIS支持下的晋西王家沟流域造林立地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樊良新1, 牛海鹏1, 佟艳2 2007年01期 [54-56][摘要](902)[pdf 441KB](748)
DOI:
170 单一流向算法和多流向算法下的地形指数比较研究——以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为例
刘利峰, 毕华兴 2006年06期 [309-310,313][摘要](1071)[pdf 307KB](985)
DOI:
171 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遥感图像在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李玉霞, 杨武年, 郑泽忠 2006年06期 [198-200][摘要](1255)[pdf 644KB](997)
DOI:
172 GIS-RS一体化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罗洁1, 孟广涛2, 周跃1, 王宏镔1 2006年06期 [171-174][摘要](1168)[pdf 207KB](1034)
DOI:
173 基于知识的遥感影像的BAYES分类方法研究——以福州市琅歧岛土地覆盖/土地利用类型为例
李春华, 沙晋明 2006年06期 [126-128,132][摘要](1209)[pdf 619KB](861)
DOI:
174 坡地水土流失对水体富营养化贡献的研究进展
吴希媛1, 张丽萍1,2 2006年05期 [296-298][摘要](879)[pdf 409KB](769)
DOI:
175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苔藓枯落物分布与水文特性
王顺利1, 王金叶2, 张学龙1, 敬文茂1 2006年05期 [156-159][摘要](1112)[pdf 422KB](1195)
DOI:
176 DEM网格尺寸对地形因子影响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小流域为例
沈晶玉, 史明昌 2006年05期 [66-69][摘要](1101)[pdf 270KB](1090)
DOI:
177 芜湖市镜湖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分析及生态修复探讨
王化可, 陈发扬, 时伟 2006年04期 [271-273][摘要](1015)[pdf 514KB](970)
DOI:
178 城市生活垃圾高温厌氧转化生物质能研究
吴满昌, 孙可伟, 李如燕, 孙艳, 张海东, 倪骏, 于红艳 2006年04期 [125-126,129][摘要](921)[pdf 320KB](622)
DOI:
179 祖厉河流域水系分维与地貌发育阶段浅析
梁春玲1, 梁海清2, 张祖陆1 2006年03期 [187-188,191][摘要](1005)[pdf 214KB](803)
DOI:
180 基于Avenue的林场GIS二次开发研究
罗旭1, 景海涛2, 鲁绍伟1, 杜全叶1, 郝星耀1, 陈晓雪1 2006年03期 [1-4][摘要](612)[pdf 687KB](788)
DOI:
181 富营养化对湖泊的危害及修复技术探讨
冯太国1,2, 万新南1,2 2006年02期 [145-146,161][摘要](1052)[pdf 210KB](822)
DOI:
182 基于GIS的山东沂沭泗河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杜军1, 姚孝友2, 孙希华1, 周虹2 2006年01期 [165-167][摘要](1118)[pdf 194KB](867)
DOI:
183 黄土高原侵蚀产沙的地貌临界
陆中臣1, 陈劭锋2, 陈浩3 2006年01期 [1-3,7][摘要](1047)[pdf 218KB](669)
DOI:
184 水库富营养化问题及相应对策
戴群英1, 赵冰华2, 李雅萍3, 张文俊3 2005年06期 [95-97][摘要](950)[pdf 159KB](657)
DOI:
185 GIS空间分析功能在水库旅游规划的应用探讨——以福建金湖风景区旅游规划为例
叶红1, 章洲2 2005年04期 [56-57,152][摘要](1045)[pdf 388KB](777)
DOI:
186 河北爪村区滦河沉积与地貌演化
刘运明1, 尹荣一1, 张世民2 2005年04期 [43-45][摘要](924)[pdf 171KB](774)
DOI:
187 地质灾害多元信息管理在三峡库区塌岸研究中的应用
车凌, 许强, 何政伟 2005年01期 [152-155][摘要](521)[pdf 275KB](652)
DOI:
188 GIS与CA模型在库岸水岩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初探
孙渝江1, 刘少军1, 何政伟1,2, 黄润秋1, 许强1, 吴亚子1, 王华俊1 2005年01期 [105-107][摘要](911)[pdf 170KB](867)
DOI:
189 黄土高原现代地貌侵蚀演化研究进展
梁广林, 陈浩, 蔡强国, 胡文生 2004年04期 [131-137][摘要](1306)[pdf 322KB](898)
DOI:
190 基于GIS的青岛市山丘区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方案分析
孙希华1, 姚孝友2, 周虹2, 黎家作2 2004年03期 [109-111][摘要](1113)[pdf 166KB](872)
DOI:
191 地理信息系统在侵蚀产沙模型与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刘纪根1, 蔡强国1, 刘前进2, 樊良新3 2004年02期 [65-68][摘要](956)[pdf 414KB](774)
DOI:
192 基于GIS小流域规划系统的研发
马力, 杨新民, 杨世伟 2004年01期 [90-91,118][摘要](955)[pdf 322KB](694)
DOI:
193 岩马水库富营养化机制及防治的生态对策
丁兆运 2003年04期 [290-292][摘要](1046)[pdf 337KB](815)
DOI:
194 晋陕蒙交界地区晚第三纪沉积特征与地貌演化
李长江 2003年03期 [120-124,129][摘要](892)[pdf 694KB](676)
DOI:
195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刘光 2003年03期 [73-76][摘要](903)[pdf 322KB](2184)
DOI:
196 基于MAPINFO电子地图制作方法研究
张成才, 孙喜梅, 黄建红, 潘存昕 2002年04期 [144-146][摘要](1113)[pdf 412KB](651)
DOI:
197 黄土高原的历史演变、地貌特征与水土保持
盛海洋, 丁爱萍 2002年04期 [83-86][摘要](1095)[pdf 195KB](857)
DOI:
198 西海固地区地质地貌灾害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李陇堂, 米文宝, 何彤慧 2002年03期 [127-129][摘要](992)[pdf 156KB](945)
DOI:
199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作物生产力影响因子研究——以王家沟流域为例
李忠武1, 蔡强国1, 唐政洪1, 吴淑安1, 朱远达2 2001年04期 [70-73,78][摘要](1298)[pdf 522KB](796)
DOI:
200 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遥感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王思远, 张增祥, 赵晓丽 2001年03期 [154-157][摘要](1373)[pdf 194KB](755)
DOI:
201 石家庄市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
韦中亚 1999年04期 [62-68][摘要](1424)[pdf 338KB](826)
DOI:
202 水库水质之时间数列分析研究
陈鸿烈, 颜正平 1999年03期 [55-59][摘要](582)[pdf 198KB](624)
DOI:
203 数值地形模型应用于集水区规划与整治之研究
林昭远1, 林文赐2, 张力仁1 1999年03期 [37-45][摘要](1203)[pdf 532KB](985)
DOI:
204 牧草的解剖生态适应性研究
李立1, Nobumasa Ichizen2 1998年01期 [32-35,96][摘要](1003)[pdf 391KB](659)
DOI:
205 辽宁省各级坡地地理分布的研究
黄毅, 贾天会 1997年04期 [47-49][摘要](849)[pdf 258KB](580)
DOI:
206 RUSLE侵蚀模型及其应用(综述)
李凤, 吴长文 1997年01期 [109-112][摘要](1097)[pdf 2451KB](759)
DOI:
207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评价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的研究
江忠善, 王志强, 刘志 1996年02期 [84-97][摘要](1284)[pdf 1413KB](800)
DOI:
208 台中盆地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与农业区域之划分
雷洪音 1995年03期 [146-159][摘要](1701)[pdf 1084KB](704)
DOI:
209 台北市信义区山坡地潜在崩坍地区划定之研究
颜正平, 陈文福 1995年03期 [107-120][摘要](580)[pdf 1028KB](611)
DOI:
210 产量决定因子的多元统计分析
刘洪斌1, 武伟2 1995年01期 [51-55][摘要](1124)[pdf 363KB](701)
DOI:
211 黄土高原降水量与地理因素关系分析
穆兴民, 陈国良, 徐学选 1992年02期 [80-86][摘要](1631)[pdf 930KB](773)
DOI:
212 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及合理利用原则的探讨
巨仁, 宋桂琴, 李锐, 杨勤科 1992年02期 [1-12][摘要](937)[pdf 1374KB](1265)
DOI:
213 地形因素与坡地水土流失关系的研究
江忠善, 刘志, 贾志伟 1990年02期 [1-8,24][摘要](1052)[pdf 716KB](783)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