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agricultural 的文章

1 基于水土保持的长汀县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演变过程
刘欢欢1,2,3, 魏宇航4, 马理辉1,2,4, 王继军1,2,4, 骆 汉1,2,4 2025年02期 [286-294][摘要](1052)[pdf 1348KB](231)
2 干旱半干旱地区气象干旱到农业干旱的传播阈值研究
赵彦颜1, 张 璇1, 许 杨2, 赵乾佐1, 李 冲1, 郝芳华1 2025年02期 [234-243][摘要](1075)[pdf 5759KB](151)
3 农户生计资本对农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山东曲阜359份农户调查问卷的实证
田佳懿1, 吕 晓1, 王柏源2, 彭文龙1, 刘 源1 2024年05期 [421-429][摘要](1218)[pdf 1235KB](411)
4 中国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宁 静1, 李亚洁1, 王 震2, 陈 凯2 2024年01期 [450-459][摘要](367)[pdf 1249KB](372)
5 安宁河干旱河谷区不同类型农用地土壤抗冲性及与土壤性质关系
朱兆棋1,2, 刘守江2,3, 刘鲁光1,2, 陈 曦1,2, 王自豪2, 李金桓2 2024年01期 [27-34,43][摘要](1093)[pdf 1295KB](402)
6 江苏典型灌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现状及其承载力特征
曲绅豪1, 姚怀柱2, 王彦东3, 陈 于2, 彭亚敏2, 房 凯3, 佘冬立1 2023年06期 [452-457,467][摘要](1299)[pdf 1306KB](527)
7 九江市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趋势预测
赵琪琛, 余 敦, 王检萍 2023年06期 [441-451][摘要](1134)[pdf 1470KB](515)
8 面向极端气候事件的冀鲁豫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毛喜玲, 殷淑燕, 刘海红 2023年04期 [327-337][摘要](806)[pdf 4684KB](462)
9 三区空间视角下江汉平原农业空间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分析
魏 伟1,2, 唐 林1 2023年02期 [369-377][摘要](594)[pdf 5095KB](502)
10 高原传统农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丁慧敏, 杨朝现, 李 鑫, 吕兆群, 左钰瑶 2022年06期 [399-407][摘要](337)[pdf 1981KB](432)
DOI:
11 基于地理网格的陕西省农业水土资源分区研究
任思卿1, 徐仪玮1, 张青峰1, 阳晓原2 2022年06期 [192-198][摘要](280)[pdf 1525KB](409)
DOI:
12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特征分析——以河庄坪镇为例
夏 雨1, 王继军1,2, 连 坡1, 韩晓佳2,3, 温 昕2,3, 李怡凤1, 马玲娜1, 孙在伟4 2022年03期 [344-350][摘要](396)[pdf 1390KB](484)
DOI:
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
舒晓波1,2, 冯维祥1, 廖富强1,2, 凌春园1 2022年01期 [394-403][摘要](597)[pdf 1646KB](559)
DOI:
14 基于熵权TOPSIS的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与关联分析
文 倩, 孙江涛, 范利瑶, 李小弯, 李青松 2022年01期 [333-338][摘要](669)[pdf 1376KB](547)
DOI:
15 自然降水条件下关中平原农业水资源短缺风险分析
卢泽华1,3,王君勤2 2021年06期 [364-370][摘要](610)[pdf 1315KB](577)
DOI:
16 农业主产区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克东县为例
张 慧1,邱凯玉1,王宇瑶1,林 佳1,章桂芳2 2021年06期 [274-282][摘要](408)[pdf 1803KB](555)
DOI:
17 黑龙江省耕地生态安全压力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脱钩分析
崔宁波,巴雪真 2021年05期 [308-315][摘要](540)[pdf 1383KB](485)
DOI:
18 基于水污染视角的中国农业生态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刘 涛1,崔永正2,李继霞3 2021年05期 [301-307][摘要](358)[pdf 1250KB](482)
DOI:
19 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NPP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薛晓玉1, 王晓云1, 段含明1,2, 颉耀文1 2021年02期 [190-197][摘要](843)[pdf 2761KB](730)
DOI:
2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地利用效率
王检萍1, 余 敦1, 孙聪康2, 郑媛媛1, 张 田1 2021年01期 [337-344][摘要](456)[pdf 2511KB](589)
DOI:
21 基于VAR模型的水土保持技术与农业产业、资源的互馈效应
赵晓翠1, 连 坡1, 王继军1,2, 胡小宁1, 李 玥1, 韩晓佳2 2021年01期 [188-194][摘要](597)[pdf 1217KB](626)
DOI:
22 南京市丘陵区不同农耕措施水土保持效益
张真真1, 单延功1, 吴明洲2, 王正诚3, 陈家栋1, 龚 畅1 2021年01期 [80-84][摘要](477)[pdf 1284KB](669)
DOI:
23 生态景观视角下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评价
鲁胜晗1,2, 朱成立1, 周建新2, 田世超3, 王炎如2, 常 军2 2020年05期 [311-317][摘要](677)[pdf 1226KB](546)
DOI:
24 中国不同农业区气温和降水时空演变格局分析
姜 萍, 潘新民, 曾雪莹 2020年04期 [270-278][摘要](821)[pdf 2403KB](433)
DOI:
25 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建设用地规模时空耦合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龙明璐, 贺清云 2020年02期 [330-336,343][摘要](550)[pdf 2096KB](603)
DOI:
26 保定东部平原区夏玉米田土壤氮磷时空分布规律
王 哲, 夏 辉, 袁 浩, 谷书杰 2020年02期 [93-98,111][摘要](599)[pdf 1553KB](541)
DOI:
27 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及适应措施
赵彦茜, 肖登攀, 唐建昭, 柏会子 2019年06期 [317-326][摘要](929)[pdf 1283KB](832)
DOI:
28 施加炭基缓释肥对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
陈蕾1, 高山雪1, ZHOU George2 2019年06期 [53-57][摘要](1035)[pdf 1479KB](636)
DOI:
29 重点农区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以河南省为例
杨孟豪1, 刘阿敏2, 曹连海1, 闫安1, 王诗星1 2019年05期 [304-311][摘要](717)[pdf 1663KB](560)
DOI:
30 不同发展路径下县南沟流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优化
李茂森1, 王继军1,2, 成思敏2,3, 李玥1, 乔梅1 2018年05期 [275-281][摘要](912)[pdf 945KB](687)
DOI:
31 我国农业碳排放强度与农业经济空间相关性研究
韩会庆1, 王世尧2, 马庚1, 张新鼎1, 白玉梅1 2018年05期 [269-274,281][摘要](1387)[pdf 1762KB](685)
DOI:
32 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
余玉敏1, 陈万旭2,3, 朱丽君2,3, 夏东方2 2018年05期 [262-268][摘要](945)[pdf 1023KB](694)
DOI:
33 退耕区农户生计策略与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的演化过程分析——以纸坊沟流域为例
成思敏1,3, 王继军1,2, 李茂森2, 李玥2, 乔梅2 2018年05期 [242-249][摘要](1003)[pdf 1126KB](654)
DOI:
34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和GIS的黔北农产品区土壤养分空间分析及综合评价
王历1,3, 周忠发2,3, 牛颖超1,3, 冯倩1,3, 但雨生1,3 2018年04期 [274-282][摘要](817)[pdf 1536KB](836)
DOI:
35 陕北退耕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演变过程分析
成思敏1,3, 王继军1,2, 李茂森2, 李玥2, 乔梅2 2018年03期 [265-271,278][摘要](817)[pdf 1183KB](1090)
DOI:
36 河南省城镇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杨州1, 陈万旭2,3, 朱丽君2,3 2018年02期 [274-280,287][摘要](922)[pdf 1091KB](683)
DOI:
37 基于GIS的安塞县县南沟流域农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李茂森1, 王继军1,2, 陈超4, 成思敏2,3, 李玥1 2018年01期 [237-242][摘要](677)[pdf 777KB](816)
DOI:
38 陕西省农用地资源禀赋的格局演变及空间分异
何岩岩, 南灵 2017年06期 [186-193][摘要](1202)[pdf 1424KB](694)
DOI:
39 基于投入视角的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张志高1, 袁征2, 刘雪1, 张翠贞1, 丰家全1, 云慧雪1 2017年05期 [272-278][摘要](812)[pdf 898KB](621)
DOI:
40 县南沟流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过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刘罕奇1,3, 王继军1,2 2017年05期 [259-265][摘要](975)[pdf 874KB](808)
DOI:
41 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分异与匹配格局
文倩, 孟天醒, 郧雨旱 2017年05期 [233-239][摘要](1212)[pdf 1076KB](775)
DOI:
42 不同配置模式毛竹林水土流失特征
张锦娟1,2, 王冉1,2, 陆芳春1,2, 李钢1,2 2017年03期 [92-95][摘要](1117)[pdf 520KB](750)
DOI:
43 陕西省丹汉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区划
张军1,2, 李鹏1, 唐润芒3, 贾春蓉2, 王添1, 汤珊珊1 2017年02期 [325-329][摘要](872)[pdf 948KB](643)
DOI:
44 基于能值理论的唐山市农业生态系统评价
郭力娜1, 张梦华1, 王海南2 2017年02期 [300-306,313][摘要](1037)[pdf 1045KB](678)
DOI:
45 黄土丘陵区县南沟流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链网结构分析
刘罕奇1, 王继军1,2 2017年02期 [207-212][摘要](913)[pdf 858KB](1950)
DOI:
46 古蔺河流域古蔺县段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评价
李小丽1, 敖天其1,2, 黎小东1 2016年05期 [327-331][摘要](979)[pdf 729KB](639)
DOI:
47 宁夏农业现代化水平格局演变及空间分异
李俊杰1, 米文宝1,2, 宋永永1, 杨瑞1, 周瑞瑞1 2016年04期 [306-312][摘要](1137)[pdf 1273KB](681)
DOI:
48 基于帕累托改进的农田生态补偿农户受偿意愿——以湖北省武汉市、荆门市和黄冈市典型地区为例
李海燕, 蔡银莺 2016年04期 [245-250,256][摘要](857)[pdf 997KB](610)
DOI:
49 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森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白艳莹, 闵庆文, 李静 2016年02期 [166-170][摘要](909)[pdf 699KB](632)
DOI:
50 基于碳循环的农业净碳排与农业经济的脱钩分析
庞容, 吕志强, 朱金盛, 庆旭瑶, 邓睿 2015年05期 [253-259,265][摘要](483)[pdf 1266KB](522)
DOI:
51 河套灌区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研究
郑久瑜1,3, 赵西宁1,2, 操信春1, 孙世坤1, 张丽丽1 2015年03期 [132-136][摘要](1062)[pdf 702KB](612)
DOI:
52 农业旅游开发对内蒙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汪洪旭 2015年02期 [290-294][摘要](503)[pdf 655KB](525)
DOI:
53 矿区土地复垦的影响评价及复垦思路修正——以重庆石灰岩矿山为例
田小松1,2, 郑杰炳1,2, 周春蓉1,2, 谭显龙1,2 2015年01期 [235-240][摘要](911)[pdf 742KB](701)
DOI:
54 牧民定居政策对移民农户农业生产影响研究——基于新疆布尔津县农户调查
郭艳芹1,2 2014年06期 [318-323][摘要](727)[pdf 891KB](4590)
DOI:
55 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动态计量经济分析
尹春丽1, 宋文博2, 范慧平2, 郭子龙2, 王杨2, 孟庆香2,3 2014年05期 [185-192][摘要](873)[pdf 1372KB](618)
DOI:
56 不同优化情境下的县南沟流域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
顾文1,2, 王继军1,3, 齐智娟1 2014年05期 [163-168][摘要](815)[pdf 807KB](1614)
DOI:
57 农业开发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以三江平原北部地区为例
杜国明1,2, 李全峰1, 刘艳1, 赖振博1 2014年03期 [261-266][摘要](917)[pdf 1115KB](695)
DOI:
58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杂适应系统配置研究——以三江平原为例
马吉巍, 郭翔宇, 付强, 王凯, 马效松 2014年03期 [256-260,266][摘要](1058)[pdf 1061KB](651)
DOI:
59 植被指数监测绿洲农区风沙灾害的适宜性分析
程红霞1, 林粤江2, 胡列群1 2014年02期 [302-305,310][摘要](531)[pdf 629KB](604)
DOI:
60 基于GIS的陕南水源区农产品虚拟水空间差异分析
邢海虹 2013年05期 [300-304][摘要](750)[pdf 1186KB](1874)
DOI:
61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以三江平原为例
李晨洋, 谢丹丹 2013年05期 [296-299][摘要](523)[pdf 669KB](574)
DOI:
62 镇域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王场镇为例
何春燕, 杨庆媛, 邓永旺, 何建 2013年04期 [235-241][摘要](938)[pdf 1084KB](554)
DOI:
63 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王亚娟, 米文宝, 李建华, 郭占军 2013年04期 [203-206][摘要](933)[pdf 772KB](601)
DOI:
64 河南省东北部农用地肥力分析
方相林1, 冯凤英1, 于斌2,3, 梁留科2, 王少华2 2013年04期 [49-54][摘要](982)[pdf 1364KB](1142)
DOI:
65 阿什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域识别
周军1,2, 张颖1, 高凤杰1, 孟庆娟1 2013年03期 [180-184][摘要](911)[pdf 885KB](655)
DOI:
66 哈尔滨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裴雪, 侯淑涛, 谢英楠, 米蜜, 郭思娇 2013年01期 [220-223][摘要](957)[pdf 575KB](579)
DOI:
67 基于农业投入的重庆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及减排措施研究
王才军1,2, 孙德亮1, 张凤太3 2012年05期 [206-209][摘要](1138)[pdf 313KB](709)
DOI:
68 基于能值分析的周口市农用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孙水娟1, 文倩1,2, 谢平1 2012年04期 [212-217][摘要](1047)[pdf 337KB](681)
DOI:
69 喀斯特峰丛洼地农业生产活动的景观效应初探
张凤太1,2, 张军以1,2, 苏维词3,4 2012年04期 [191-195][摘要](1023)[pdf 297KB](747)
DOI:
70 基于GIS的南四湖沿岸农业面源氮磷负荷估算研究
成杰民1, 宋涛1, 李彦2 2012年03期 [284-288][摘要](1492)[pdf 520KB](1163)
DOI:
71 浊漳河流域地表水环境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朱宗泽, 郝成元, 郝园园 2012年02期 [236-239][摘要](557)[pdf 299KB](833)
DOI:
72 基于相图法的新疆精河县大农业系统可持续性能值评价
李秀花1, 郭凯2, 师庆东2,3 2012年02期 [121-125][摘要](833)[pdf 572KB](618)
DOI:
73 宁夏中卫市农业干旱特点及其对策研究
余海龙1,2, 黄菊莹3, 李聪兰2 2012年01期 [217-221][摘要](866)[pdf 398KB](851)
DOI:
74 陕西关中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研究
侯薇1, 刘小学2, 魏晓妹1 2012年01期 [134-138][摘要](1114)[pdf 483KB](656)
DOI:
7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评价
任春燕 2011年04期 [214-217,222][摘要](904)[pdf 759KB](639)
DOI:
76 农用地集约利用变化过程研究——以陕西省扶风县为例
卫新东1,2, 王筛妮1, 员学锋1 2011年03期 [243-246][摘要](951)[pdf 814KB](601)
DOI:
77 日喀则市农区畜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普琼1, 郝明德2, 王缠军1 2011年01期 [259-263][摘要](635)[pdf 296KB](608)
DOI:
78 基于RAGA一PPPCA模型的区域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任守德, 付强, 王凯, 姜秋香, 王子龙 2011年01期 [116-120][摘要](1004)[pdf 345KB](840)
DOI:
79 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演变的驱动力
苏鑫1, 王继军1,2 2010年03期 [126-129,134][摘要](806)[pdf 778KB](677)
DOI:
80 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结构耦合发展模式及耦合效应研究
梁磊磊1, 姜志德1, 王继军2, 冯生元3 2010年02期 [70-74][摘要](936)[pdf 1020KB](676)
DOI:
81 河北省农用地质量空间格局的计量地理分析
张晓燕, 张利, 陈影, 李新旺, 许皞 2010年01期 [101-106][摘要](1129)[pdf 378KB](700)
DOI:
82 县南沟流域农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浅析
杜娜1, 王继军2 2009年06期 [171-173,178][摘要](907)[pdf 209KB](661)
DOI:
83 基于因素法和修正法的农用地综合定级研究
卫新东, 员学锋, 张转, 王筛妮 2009年04期 [239-243][摘要](919)[pdf 660KB](594)
DOI:
84 昆山农地砷分布及成因探讨
张燕, 高翔, 彭补拙 2009年04期 [34-38][摘要](551)[pdf 484KB](706)
DOI:
85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研究
尚爱军 2008年04期 [241-243][摘要](634)[pdf 176KB](779)
DOI:
86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的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研究——以重庆渝西经济走廊地区为例
孙德亮, 张凤太 2008年04期 [238-240][摘要](943)[pdf 229KB](650)
DOI:
87 基于GIS和分等成果的县域内农用地定级方法研究——以山东省平阴县为例
赵璐1, 郑新奇2 2008年04期 [145-148][摘要](971)[pdf 218KB](717)
DOI:
88 西南丘陵地区县域农用地经济效益评价研究——以重庆江津区为例
李占军1, 刁承泰1,2,3 2008年04期 [105-109][摘要](923)[pdf 717KB](634)
DOI:
89 宁南山区农户经济收入与农业结构调整现状研究——以宁夏固原河川乡为例
杨浩1, 程积民2 2008年03期 [130-133,136][摘要](852)[pdf 779KB](923)
DOI:
90 黄土高原中部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徐勇1, 杨波1,2, 汤青1,2 2008年02期 [4-7,12][摘要](920)[pdf 648KB](657)
DOI:
91 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应用与分析——以密云县农用地分等定级为例
孙文轩1, 张璐1, 王秀茹1, 柳立兵2 2008年01期 [212-215][摘要](1153)[pdf 445KB](1001)
DOI:
92 山东省17地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分类及区划研究
陆相林 2007年06期 [403-406][摘要](969)[pdf 357KB](742)
DOI:
93 引水补源条件下的田间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状况分析
何晓科1, 程兴奇1, 樊向阳2 2007年04期 [226-229][摘要](896)[pdf 795KB](710)
DOI:
94 宁夏盐池县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研究
张晨光, 张克斌, 李瑞, 毛军 2007年03期 [346-348][摘要](1045)[pdf 321KB](626)
DOI:
95 增施有机肥料对促进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张治国, 张根锁 2007年03期 [13-15][摘要](862)[pdf 164KB](800)
DOI:
96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土地限制性分析
冉清红1,2, 谢德体1, 魏朝富1, 岳云华2, 冉瑞平3 2007年02期 [29-33][摘要](928)[pdf 270KB](863)
DOI:
97 台湾农业生产结构的变迁与分析
张俊斌1, 陈意昌2, 王经武3 2007年01期 [115-118][摘要](1097)[pdf 423KB](703)
DOI:
98 吸水剂的研发及在农林业中的应用进展
付志芳1, 马履一1, 秦向华2 2006年03期 [268-271,273][摘要](606)[pdf 262KB](884)
DOI:
99 不同退耕还林林草模式土壤与林草间氮素变化规律研究
王海明1,2, 陈治谏1, 李贤伟2, 王海娥2 2006年02期 [124-127][摘要](1061)[pdf 162KB](818)
DOI:
100 云南高原山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叶其炎1, 夏幽泉2, 杨树华3 2006年02期 [27-31][摘要](1189)[pdf 403KB](987)
DOI:
101 王东沟试验区与长武县农民收入的比较分析
曹晓萍, 梁银丽 2006年01期 [178-180][摘要](507)[pdf 160KB](627)
DOI:
102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与构建途径
肖莉1,2, 陈治谏1, 廖晓勇1, 蒋莉2 2006年01期 [114-117][摘要](1133)[pdf 302KB](652)
DOI:
10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干旱条件下节水灌溉持续增产效益诊断
李志熙1,2, 彭珂珊1,3, 廖允成1 2006年01期 [66-69,102][摘要](951)[pdf 289KB](705)
DOI:
104 毛乌素沙地南缘农业生态科技园发展初探—以榆林市农业生态科技园为例
郝高建 2005年06期 [17-20][摘要](1246)[pdf 213KB](933)
DOI:
105 省域农村发展可持续性评价的BP法
后立胜, 蔡运龙, 罗定贵 2005年04期 [119-121][摘要](557)[pdf 163KB](615)
DOI:
106 宁夏南部山区社会经济问题分析与农业结构调整对策
李壁成1,2, 安韶山1,2, 郝仕龙1,2 2005年03期 [8-9,18][摘要](888)[pdf 157KB](787)
DOI:
107 不同退耕还林林草复合经营模式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循环研究
王海明1, 陈治谏1, 李贤伟2 2005年02期 [125-127,130][摘要](1137)[pdf 211KB](807)
DOI:
108 国外农业非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研究动态
郑粉莉1,2, 李靖2, 刘国彬2 2004年04期 [64-65,112][摘要](1221)[pdf 166KB](867)
DOI:
109 渭北旱塬县域农业持续发展策略
刘玉凤1, 樊鸿章2 2004年03期 [223-225][摘要](876)[pdf 225KB](797)
DOI:
110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资源生产潜力及其开发
张希彪 2004年03期 [95-97][摘要](894)[pdf 293KB](586)
DOI:
111 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机理评述
石辉1,2, 刘世荣1, 孙鹏森1 2004年03期 [31-36][摘要](983)[pdf 364KB](692)
DOI:
112 农耕地坡改梯增值评价
廖晓勇, 陈治谏, 罗辑 2004年02期 [173-174][摘要](628)[pdf 257KB](795)
DOI:
113 浅议南疆干旱农区灌区节水的主要途径
陈永新1, 王立洪2, 王新军3 2004年02期 [170-172][摘要](925)[pdf 159KB](600)
DOI:
114 砂岩山丘区坡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
程传民1, 徐桂华1, 吕学芹1, 陈赫男1, 李洪波1, 陈凯2 2004年02期 [150-152][摘要](1102)[pdf 165KB](645)
DOI:
115 西藏林芝地区农牧结构调整与展望
王秀茹, 赵廷宁, 刘兰华 2003年04期 [199-202][摘要](602)[pdf 198KB](483)
DOI:
116 西海固地区避灾农业生态模式的初步研究
刘小鹏, 米文宝, 李陇堂 2002年04期 [54-56][摘要](894)[pdf 157KB](614)
DOI:
117 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对策研究
张水龙1, 庄季屏2 2002年04期 [38-40][摘要](1004)[pdf 379KB](679)
DOI:
118 宁夏干旱灾害环境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刘小鹏1, 王亚娟2 2002年03期 [215-219][摘要](806)[pdf 226KB](584)
DOI:
119 宁夏中部生态脆弱区农业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初探——以宁夏同心县为例
邹淑燕, 米文宝, 马正亮 2002年03期 [210-214][摘要](907)[pdf 246KB](700)
DOI:
120 节水灌溉预报、管理与决策专家系统研究
汪志农, 尚虎军, 柴萍 2002年02期 [102-108][摘要](1121)[pdf 361KB](760)
DOI:
121 农业专家系统在小麦栽培管理中的应用
柴萍, 张保军, 汪志农 2002年02期 [64-66,92][摘要](1163)[pdf 192KB](689)
DOI:
122 渭北旱塬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模式探讨
张立新, 耿增超, 同延安, 李立科, 赵二龙, 梁连友 2002年01期 [26-29][摘要](958)[pdf 185KB](726)
DOI:
123 山丘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高福军1, 张立文1, 李富银1, 张淑臻1, 吕传奇2 2001年03期 [16-17,51][摘要](828)[pdf 147KB](652)
DOI:
124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分析
王飞1, 李锐1, 谢永生2 2001年02期 [138-142][摘要](1074)[pdf 223KB](1048)
DOI:
125 生态农业产业化可拓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以山西省隰县为例
徐保根 2000年04期 [103-105][摘要](608)[pdf 359KB](602)
DOI:
126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估研究——以隰县试区为例
徐保根 2000年04期 [43-46][摘要](2172)[pdf 173KB](701)
DOI:
127 晋西黄土残塬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及其实施进展
张宝林, 徐保根 2000年04期 [15-19,80][摘要](931)[pdf 248KB](711)
DOI:
128 延安地区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增产技术研究
彭珂珊, 王继军 2000年02期 [91-95,149][摘要](1050)[pdf 187KB](691)
DOI:
129 建立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发展高产优质果园
朱德兰, 王得祥, 贾锐鱼 2000年01期 [73-76,88][摘要](1034)[pdf 207KB](614)
DOI:
130 富平县东新村以节水为中心的农业综合调查与规划
张岁岐, 山仑 1999年01期 [7-13][摘要](899)[pdf 288KB](688)
DOI:
131 坚持重点治理发展可持续农业
王振颖 1997年04期 [125-131][摘要](837)[pdf 599KB](554)
DOI:
132 论小集水区农业开发的可持续性问题
丁光敏 1997年01期 [92-95][摘要](1036)[pdf 272KB](628)
DOI:
133 纸坊沟流域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王继军, 曹清玉, 赵昭侠 1996年02期 [120-124][摘要](883)[pdf 343KB](544)
DOI:
134 提高宁南山区旱地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综合技术途径研究
刘忠民1, 山仑1, 马国忠2 1996年01期 [91-98][摘要](1333)[pdf 605KB](606)
DOI:
135 台中盆地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与农业区域之划分
雷洪音 1995年03期 [146-159][摘要](1700)[pdf 1084KB](704)
DOI:
136 陕北黄土高原农业自然资源与利用方向
宋桂琴, 李锐, 杨勤科, 聂庆华 1994年01期 [68-74][摘要](1039)[pdf 557KB](649)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