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natural 的文章

1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岩面形态下岩面径流特征
吴瑶琴1,2, 蒋超华3, 徐勤学1,2, 方荣杰1,2, 付智勇4, 陈洪松4 2024年01期 [10-17][摘要](780)[pdf 2063KB](128)
2 人类活动对河龙区间潜在自然植被的干预强度
李文栋, 姜 悦, 李 博, 田 璇, 黄艳平, 付金霞, 李 志 2023年05期 [283-293][摘要](445)[pdf 7141KB](112)
3 草地覆盖度和鼠丘对高寒草地表层土壤颗粒特征的影响
翟 辉1, 李国荣1,2, 李进芳1, 童生春1,2, 赵健赟1,2, 朱海丽1,2, 刘亚斌1,2, 李希来3, 胡夏嵩1,2 2023年05期 [122-129][摘要](468)[pdf 1911KB](98)
4 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呼吸对降雨格局改变的响应
徐 婷1, 马露露1, 李泽森1, 曹家仪2, 延楠楠2, 焦 峰1 2023年05期 [92-98][摘要](474)[pdf 1118KB](107)
5 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治理技术对比研究
潘明九1, 丰 佳2, 王文龙3, 顾晨临1, 余智芳1, 孟 欢5, 芦杰丰4, 聂 峰4, 陈 健4 2023年01期 [47-53][摘要](224)[pdf 2088KB](156)
6 乌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因子
许丽婷 2022年05期 [319-326][摘要](306)[pdf 1286KB](251)
DOI:
7 湘中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对环境干扰的响应
周 婧, 吴 利 2022年05期 [40-47][摘要](370)[pdf 1749KB](305)
DOI:
8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三江源植被变化及自然驱动因子分析
高思琦1,2, 董国涛2,3, 蒋晓辉1, 聂 桐1,2, 郭欣伟2, 党素珍2 2022年04期 [336-343][摘要](293)[pdf 1479KB](242)
DOI:
9 清耕对赤红壤果园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王坚桦1, 邱 凡1, 谢福倩2, 韦 石2, 梁志鑫2, 李桂芳1 2022年03期 [12-17][摘要](498)[pdf 1269KB](263)
DOI:
10 黑河上游植被时空分布及驱动力分析
任立清1, 董国涛2,3, 谷佳贺3, 薛华柱3, 聂 桐4 2021年04期 [244-250][摘要](354)[pdf 1536KB](265)
DOI:
11 海岸沙地主要森林的凋落物分解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岳新建1,2, 叶功富3, 高 伟3, 陈智勇4, 陈梦瑶1, 李 蝶1 2021年04期 [77-83][摘要](259)[pdf 1309KB](222)
DOI:
12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足迹时空动态及自然资本利用效率分析
闻 熠1,2, 高 峻2, 黄丽萍3, 林章林4 2020年04期 [225-231,238][摘要](647)[pdf 1301KB](361)
DOI:
13 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安徽省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苏子龙1,2, 袁国华1,2, 周 伟1,2 2020年03期 [256-262][摘要](536)[pdf 1271KB](303)
DOI:
14 基于GIS的元阳梯田空间分布及其自然要素分异研究
刘 敬1, 刘澄静1, 角媛梅1, 刘志林1, 许汉华2, 张 华3, 赵冬梅1, 吴常润1, 冯志娟1, 刘 欢1 2020年02期 [337-343][摘要](529)[pdf 1325KB](437)
DOI:
15 松嫩平原西部景观自然性评价及动态变化
林奕伶, 马长迪, 刘吉平 2020年01期 [227-232,239][摘要](390)[pdf 1676KB](349)
DOI:
16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退耕草地土壤水分研究
赵佰礼1, 穆兴民1,2, 高鹏1,2, 赵广举1,2, 孙文义1,2, 田鹏1,2 2019年04期 [111-115][摘要](479)[pdf 681KB](471)
DOI:
17 施加NPD对黄土坡面径流流速和侵蚀产沙的影响
田娜玲1, 王占礼1,2, 张庆玮1, 王栋栋1, 刘俊娥3, 焦念4 2019年01期 [22-28][摘要](664)[pdf 745KB](677)
DOI:
18 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陈奕彤, 熊康宁, 肖时珍, 肖华 2018年06期 [314-321][摘要](544)[pdf 1135KB](473)
DOI:
19 民勤绿洲自然稀疏人工梭梭林土壤水分动态
丁爱强1, 徐先英1,2, 刘江1, 崔文天3, 张荣娟4, 赵鹏2, 付贵全2 2018年05期 [192-198][摘要](964)[pdf 1138KB](969)
DOI:
20 封育对天然草地深层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影响
张翼1, 李建平1,2, 井乐1 2018年05期 [131-135][摘要](735)[pdf 628KB](1262)
DOI:
21 不同带间距柠条锦鸡儿防护林防风效应与带间植被组成
闫敏, 左合君, 杨阳, 刘宇胜, 郭婧宇, 王强, 李钢铁 2018年04期 [139-145][摘要](887)[pdf 1468KB](473)
DOI:
22 近30年来梵净山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珍珍, 熊康宁, 黄登红 2018年02期 [183-189][摘要](1048)[pdf 958KB](603)
DOI:
23 塔里木河上游人工与天然绿洲相互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
陈超群1, 吴煜1, 王健1, 赵乐2, 张广朋2, 张鹏2, 赵新风2 2018年02期 [176-182][摘要](546)[pdf 828KB](371)
DOI:
24 围栏封育对红松洼自然保护区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
李慧1, 钱金平1, 陈辉1, 董建新2, 王运静3 2017年04期 [274-278,283][摘要](861)[pdf 809KB](517)
DOI:
25 陕北安塞退耕恢复15年刺槐林与自然植被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
吴多洋1, 焦菊英1,2,3, 于卫洁2 2017年04期 [12-18,26][摘要](719)[pdf 873KB](532)
DOI:
26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人工恢复与天然恢复效果比较
彭舜磊1, 陈昌东1, 李磊2, 廖秉华1, 赵干卿1 2016年06期 [265-270][摘要](834)[pdf 728KB](459)
DOI:
27 云南省耕地自然质量等流域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曾维军1,2, 张建生1,2, 刘淑霞1,2, 李成学3, 葛兴燕1, 陈运春2, 李建华1,2, 余建新1,2 2016年05期 [267-273][摘要](846)[pdf 805KB](436)
DOI:
28 基于改进SPA法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璩路路, 师学义, 刘畅 2016年04期 [104-109][摘要](788)[pdf 730KB](436)
DOI:
29 不同植被种植模式对红壤坡面侵蚀影响试验研究
康佩佩1,2, 查轩1,2, 刘家明1,2, 陈世发1,2, 王庚1,2 2016年04期 [15-18,22][摘要](547)[pdf 652KB](505)
DOI:
30 不同起源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与物种多样性关系
关晋宏1,5, 张克栋4, 邓磊3, 张建国1,5, 何秋月2, 杜盛1,2 2016年02期 [49-54,59][摘要](815)[pdf 857KB](476)
DOI:
31 2001-2013年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变化
额尔敦格日乐1, 包刚2,3, 包玉龙2,3, 杭玉玲2,3, 布仁吉日嘎拉4 2016年01期 [110-116][摘要](1086)[pdf 913KB](6037)
DOI:
32 沿坝地区天然次生林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张宁1, 郭宾良2, 张国强3, 张春茹3, 张楠3, 张建华3, 谷建才1 2015年06期 [99-102,109][摘要](748)[pdf 648KB](408)
DOI:
33 黄浦江上游近自然混交林和人工纯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蔡婷1, 李阿瑾1, 宋坤1,2, 达良俊1,2,3, 徐开钦4, 燕爱玲1 2015年02期 [36-40][摘要](781)[pdf 699KB](492)
DOI:
34 黄土区退耕草地凋落物-土壤界面水分过程特征研究
王冬1,2, 杨政1,2, 郝红敏1,2, 武高林1,2, 朱元骏1,2, 史志华1,2 2015年01期 [80-84][摘要](1041)[pdf 630KB](688)
DOI:
35 天然降雨下紫色土和第四纪红黏土坡面侵蚀过程研究
刘家明1,2, 查轩1,2, 黄少燕1,2 2014年06期 [16-19][摘要](751)[pdf 681KB](446)
DOI:
36 云南省不同海拔梯度耕地自然质量等特征分析
余菊1, 郑宏刚1, 文杰2, 彭云3, 李攀1 2014年04期 [224-228][摘要](766)(4)
DOI:
37 PAM与天然土壤改良材料混合对部分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康倍铭1, 徐健2, 吴淑芳1,3, 徐晓敏1, 冯浩3 2014年03期 [68-72,78][摘要](522)[pdf 958KB](397)
DOI:
38 我国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刘巧芹1,2, 张敬波3, 阮松涛2, 尚国琲1, 潘瑜春4, 吴克宁2 2014年02期 [327-332][摘要](512)[pdf 856KB](425)
DOI:
39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的贵州岩溶山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分析
贺祥 2014年01期 [283-289][摘要](554)[pdf 949KB](474)
DOI:
40 卧龙自然保护区山体滑坡区域自然恢复早期植物群落组成研究
乔麦菊1, 胡灏禹2, 程跃红1, 杨建1 2014年01期 [213-218][摘要](539)[pdf 835KB](457)
DOI:
41 乌兰木伦河径流量衰减驱动因素研究
朱金方1,2, 全占军2, 王琦2, 韩煜2, 付梦娣2, 叶瑶2,3 2014年01期 [34-38][摘要](820)[pdf 900KB](473)
DOI:
42 大辽河流域天然杨桦林空间结构分析
周娟1, 陈丽华1, 郭文体1, 武巧英1, 李长暄1, 李海燕2 2013年06期 [77-83][摘要](704)[pdf 847KB](377)
DOI:
43 无机粘结剂对工程弃渣的物理性状和稳定性的影响
陈述悦1, 顾卫1, 戴泉玉2 2013年05期 [86-91][摘要](764)[pdf 1512KB](433)
DOI:
44 基于AHP与GIS的城市可持续性测度与空间比较研究——以东北地区35市(州)为例
张琳1,2, 薛冰2, 鹿晨昱1, 张黎明2,3, 耿涌2, 孙露2,3 2013年02期 [86-91][摘要](862)[pdf 872KB](482)
DOI:
45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降雨特性及问题分析
赵玉丽, 牛健植 2012年04期 [278-283][摘要](1128)[pdf 340KB](1058)
DOI:
46 甘肃省金塔县天然胡杨林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化特征研究
王洪岩, 刘普幸, 曹立国, 卓玛兰草 2012年01期 [51-55][摘要](1060)[pdf 537KB](542)
DOI:
47 干旱区生态用水和土壤植被承载力综述
李亚军, 金一鸣, 余新晓, 史宇 2011年06期 [268-271][摘要](937)[pdf 242KB](555)
DOI:
48 四川道路边坡自然恢复的植被多样性研究
罗双1, 孙海龙2, 刘冲1, 李绍才1,2, 庞亮1, 李成俊1 2011年06期 [51-56,61][摘要](961)[pdf 1353KB](529)
DOI:
49 基于GIS和改进BP神经网络的天然白桦林健康评价
施明辉1,2, 赵翠薇1, 郭志华2, 刘世荣3 2011年04期 [237-240][摘要](925)[pdf 775KB](665)
DOI:
50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三种节点控制作用分析研究
王伟伟, 杨海龙, 高甲荣, 王莎, 刘朋钢, 尚红 2011年04期 [27-31][摘要](538)[pdf 2391KB](663)
DOI:
51 陕西杨凌天然降雨雨滴特性研究
吴光艳, 吴发启, 尹武君, 宋向阳, 吴秋菊, 杨晓芬 2011年01期 [48-51][摘要](1025)[pdf 367KB](690)
DOI:
52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更新苗分布特征研究
王妍1,2, 卢琦2, 吴波2, 杜敏3, 王玉华3 2010年05期 [86-91][摘要](873)[pdf 1260KB](440)
DOI:
53 北盘江流域降雨量和径流量年际变化研究
熊亚兰1, 王昌全1, 张科利2, 宁茂岐3 2010年05期 [30-34][摘要](820)[pdf 2431KB](535)
DOI:
54 以生态补偿实现水土资源开发的帕累托最优
张燕, 张洪 2010年04期 [109-113][摘要](936)[pdf 292KB](500)
DOI:
55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张淑花1,2, 张雪萍2 2010年04期 [73-77][摘要](937)[pdf 134KB](445)
DOI:
56 自然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特征研究
李英俊1, 王克勤1, 宋维峰1, 郭圣浩1, 李太兴2, 李云蛟3 2010年04期 [19-23][摘要](952)[pdf 608KB](638)
DOI:
57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植被自然演替阶段的识别与量化分析
温仲明1, 焦峰1, 李静2 2009年05期 [40-44][摘要](772)[pdf 455KB](469)
DOI:
58 成都经济区放射性环境评价分析研究
谷懿, 葛良全, 张庆贤, 曾兵, 张成江 2009年03期 [241-244][摘要](669)[pdf 514KB](419)
DOI:
59 沈阳市天然降雨雨滴特征研究
尚佰晓1,2, 王瑄1, 陶伟3, 任秉枢3, 王莉4, 李洪丽1 2008年06期 [139-141][摘要](870)[pdf 225KB](478)
DOI:
60 京郊河溪近自然治理环境效应分析
高阳1, 高甲荣1, 陈子珊1, 段红祥2, 寇忠泰2 2008年05期 [101-104,108][摘要](742)[pdf 305KB](422)
DOI:
61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研究
尚爱军 2008年04期 [241-243][摘要](569)[pdf 176KB](557)
DOI:
62 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退化天然草地改良效果综合评价
刘库1, 谢应忠2, 马红彬2 2008年01期 [139-141][摘要](749)[pdf 249KB](415)
DOI:
63 河溪近自然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及应用
高阳, 高甲荣, 陈子珊, 刘瑛 2007年06期 [379-382][摘要](707)[pdf 308KB](552)
DOI:
64 区域生态修复的空间规划方法探讨
李果, 王百田 2007年06期 [284-288][摘要](1809)[pdf 769KB](893)
DOI:
65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涵养水源效益研究
黄承标1, 黄俊杰1, 谭学锋2, 苏勇2, 谭海明3, 赵文红3 2007年06期 [268-271,274][摘要](1182)[pdf 319KB](497)
DOI:
66 人工坝溃决洪水峰顶流量计算公式应用于滑坡堵江坝的可行性探讨
韩爱果1, 韩坤立2, 刘汉超1, 柴贺军3 2007年06期 [234-237][摘要](697)[pdf 819KB](526)
DOI:
67 泉州海岸带自然灾害易损性的模糊综合分析与评判
李强1,2, 杨娟1,2,3, 徐刚1,2, 海香1,2 2007年06期 [135-138][摘要](801)[pdf 482KB](451)
DOI:
68 白银市相对资源承载力演化过程分析
秦松, 南忠仁 2007年05期 [138-141][摘要](815)[pdf 440KB](486)
DOI:
69 华北土石山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杨锋伟1, 鲁绍伟1,2, 余新晓3, 杨君4, 张晓明3 2007年03期 [343-345][摘要](519)[pdf 437KB](427)
DOI:
70 基于GIS的吉林省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李海杰, 卢文喜 2007年03期 [261-262][摘要](601)[pdf 117KB](519)
DOI:
71 岩质边坡确定性块体稳定性的研究
余先华, 聂德新 2007年03期 [180-181,185][摘要](559)[pdf 321KB](606)
DOI:
72 河道近自然恢复措施及其生态作用
高阳1, 高甲荣1, 刘瑛1, 寇忠泰2, 段红祥2 2007年01期 [95-97][摘要](1091)[pdf 221KB](1171)
DOI:
73 干旱、半干旱草场沙退化影响因素分析
刘艳萍, 荣浩, 邢恩德 2006年06期 [276-277,281][摘要](822)[pdf 487KB](611)
DOI:
74 玉溪地区生物多样性及生境敏感性分析
叶其炎1, 杨树华2, 陆树刚2, 闫海忠3 2006年06期 [75-78][摘要](883)[pdf 672KB](814)
DOI:
75 华北土石山区天然森林植被种间联结和生态位的研究
王树森1,2, 余新晓1, 刘凤芹3, 张振明1, 耿玉清1, 白翠霞1, 班嘉蔚1 2006年04期 [170-172,175][摘要](735)[pdf 623KB](434)
DOI:
76 Discussion on the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of Watershed
ZHANG Jun-bin 2006年04期 [137-139,142][摘要](468)[pdf 953KB](530)
DOI:
77 关于生态修复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焦士兴 2006年04期 [127-129][摘要](860)[pdf 326KB](498)
DOI:
78 自然灾害的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模型的探讨
郭跃 2006年04期 [15-18][摘要](925)[pdf 412KB](741)
DOI:
79 干旱区地下水位降幅对天然植被衰退过程的影响分析——以新疆鄯善南部绿洲群为例
周绪1, 刘志辉1,2,3, 戴维1, 菊春燕1, 王云丰1 2006年03期 [143-145][摘要](923)[pdf 536KB](586)
DOI:
80 吉林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于晓光1, 李春华2, 孙传生2, 芦贵君2 2005年06期 [226-227][摘要](1224)[pdf 122KB](525)
DOI:
81 西气东输管道陕西段工程建设中的土壤流失及防治
付良勇, 许小梅 2005年06期 [153-155][摘要](546)[pdf 392KB](504)
DOI:
82 以生态自然净化处理农村污水之探讨
陈意昌1, 孙明德2, 刘昌文2 2005年05期 [16-22][摘要](863)[pdf 935KB](1200)
DOI:
83 黄土高原治理前景评估方法探讨
陆中臣1, 李忠艳2, 陈浩3 2005年03期 [173-177][摘要](882)[pdf 260KB](547)
DOI:
84 南通市自然灾害时空变化及风险区划
蒋庆丰1,2, 游珍3 2005年03期 [162-164][摘要](827)[pdf 170KB](817)
DOI:
85 安徽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
罗朝晖1, 陈丹2, 卞海文3 2005年02期 [68-70][摘要](820)[pdf 117KB](498)
DOI:
86 模糊聚类和排序在植被演替研究中的综合应用
卜耀军1, 温仲明2, 焦峰2, 焦菊英2 2005年01期 [7-9][摘要](947)[pdf 391KB](530)
DOI:
87 关于生态体系建设的研究
于明1, 孙明明2, 于中峰3 2004年03期 [278-280][摘要](760)[pdf 327KB](507)
DOI:
88 论人地关系对湖北省自然灾害的影响
刘成武1,2, 黄利民2, 吴斌祥3 2004年01期 [177-181][摘要](1031)[pdf 320KB](497)
DOI:
89 山东省招远市城东河河道近自然治理设计初探
朱国平, 徐伟, 齐实, 杨海龙, 周利军 2004年01期 [160-162,181][摘要](656)[pdf 203KB](490)
DOI:
90 21世纪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之研究
姚蓉 2004年01期 [67-70][摘要](823)[pdf 196KB](599)
DOI:
91 我国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减灾对策
盛海洋 2003年04期 [269-271][摘要](1027)[pdf 371KB](735)
DOI:
92 西气东输工程水土保持绿化工程防治方案初探
任杨俊1,2, 赵俊侠1, 秦百顺1, 周鸿文1, 张海强1 2003年04期 [262-265][摘要](743)[pdf 212KB](480)
DOI:
93 加入WTO后资源保育与农村新风貌建立之探研
颜正平 2003年04期 [1-2,45][摘要](483)[pdf 145KB](389)
DOI:
94 宁夏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
璩向宁 2002年03期 [155-157][摘要](1115)[pdf 151KB](537)
DOI:
95 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退化草地复壮对策
陈正新1, 尉恩凤2, 史世斌1, 毛允飞3 2002年01期 [41-45][摘要](942)[pdf 235KB](560)
DOI:
96 长江滨江城市环境保护工程之一——汉口边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效益浅析
汪明娜 2001年04期 [60-65][摘要](932)[pdf 262KB](569)
DOI:
97 蒙山森林旅游资源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
蔡长胜, 牛凌 2001年03期 [147-149][摘要](889)[pdf 145KB](414)
DOI:
98 关于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资源问题的研究
焦锋1, 杨勤科1, 雷会珠1, 张晋2, 李广东2, 曹瑞智2, 王玉2 2000年02期 [55-57,101][摘要](687)[pdf 134KB](482)
DOI:
99 水土流失与地貌侵蚀
朱忠礼, 莫多闻, 徐海鹏 1999年04期 [86-90][摘要](1220)[pdf 540KB](550)
DOI:
100 中国抗灾建设与未来灾害防御对策研究
张俊飚1, 彭珂珊2 1997年01期 [78-82][摘要](797)[pdf 400KB](394)
DOI:
101 水土保持与安徽省持续农业发展分析
史志刚, 昝霞 1997年01期 [61-64][摘要](498)[pdf 2532KB](413)
DOI:
102 平原地区的城市化水土保持问题探讨
熊国琪 1997年01期 [35-38][摘要](979)[pdf 2466KB](467)
DOI:
103 细沟侵蚀过程的研究方法
郑粉莉, 唐克丽, 陈文亮 1993年01期 [107-111][摘要](1225)[pdf 2516KB](605)
DOI:
104 子午岭林区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剖析
唐克丽, 张科利, 郑粉莉, 查轩, 王文龙, 蔡庆, 白红英 1993年01期 [17-28][摘要](1165)[pdf 3239KB](559)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