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simulation 的文章

1 FAST宁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及情景模拟
黄贤凤1, 苏维词1,2, 勾 容1, 权小丫1 2025年02期 [295-304][摘要](683)[pdf 3562KB](93)
2 黄土区3种护坡植物三维可视化模拟与根系构型参数分析
张 旭1,2,3, 姚 晨4, 杜 婷4, 马志强4, 朱宏杰1,2,3, 汪 艳4, 杜 峰1,2,3,4 2025年01期 [218-226][摘要](93)[pdf 2030KB](84)
3 基于PLUS模型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驱动力分析
杜 洲1, 牛健植1,2,3,4, 樊登星1, 张卓佩1, 杨智勇1 2024年06期 [309-318][摘要](78)[pdf 3737KB](85)
4 喀斯特山地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及影响因素
赵祖伦, 罗军华, 李 威, 黄 亮, 尹林江, 吕思思, 赵卫权 2024年05期 [410-420][摘要](1154)[pdf 3398KB](377)
5 耦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南京市“三生”空间多情景模拟
陈 振1, 郭 杰2, 张雪微2, 何鸿飞2, 欧名豪2 2024年04期 [383-394][摘要](503)[pdf 6796KB](353)
6 近30年来河南省国土“三生”空间转型特征及其情景模拟
颜俊君1,2, 佟 涛1,2, 马泉来1,2, 王小玉1,2, 周 浩3 2024年04期 [374-382,394][摘要](518)[pdf 4099KB](346)
7 基于最佳景观尺度的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及多情景模拟
王 博1, 舒晓波1,2, 廖富强1,2, 黎 钰1, 万智巍3 2024年04期 [336-347][摘要](489)[pdf 6118KB](410)
8 弃渣扰动对藏东山地草甸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李亚桐, 王 冠, 冉心昊, 肖辉杰 2024年04期 [105-113][摘要](504)[pdf 1808KB](394)
9 基于CA_Markov模型多情景模拟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余 洲1,2, 李明玉1, 钱雨扬2, 朋仁锋2, 杨国兴2 2024年03期 [363-372][摘要](588)[pdf 2546KB](463)
10 漓江流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及动态模拟
蓝贵文1, 张 凡1, 吴 静2, 江 凡2 2024年02期 [431-442][摘要](515)[pdf 6299KB](476)
DOI:
11 基于FLUS模型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以江西萍乡为例
胡佶熹1,2, 勒先文2, 徐 勇3 2024年02期 [299-309][摘要](489)[pdf 4658KB](393)
DOI:
12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流溪河水库流域径流的影响
余扬波, 唐国平, 牛香豫, 黎 毅 2023年06期 [32-39,48][摘要](1405)[pdf 2100KB](562)
13 不同情景下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与协同关系
钟绍卓1, 孙浩源2 2023年05期 [358-369][摘要](547)[pdf 3724KB](369)
14 阿温同城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马 伟1, 张文新1, 王红瑞2, 金 峰3, 周宏阳4 2023年03期 [373-382][摘要](656)[pdf 2972KB](417)
15 修河中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刘卫林, 李 香, 吴 滨, 曹辛格, 黄一鹏, 刘丽娜 2023年03期 [111-120][摘要](678)[pdf 2409KB](409)
16 九寨沟流域森林覆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李诗琦1,3, 杨青霞2, 刘俊雁1,3, 王潘潘2, 严贤春3, 廖雨辰1, 陈 琪1,3, 谢 雨1, 吴 彦1 2023年01期 [106-112][摘要](330)[pdf 1693KB](396)
17 短时强降雨对岩溶坡面土壤地表流失/地下漏失的影响
闫钇全1, 刘 琦1,2, 邓大鹏1, 廖启迪1 2023年01期 [77-82][摘要](354)[pdf 1333KB](439)
18 岔巴沟流域汛期径流模拟及地表产流特征分析
景珂星1,2,3, 毛 欢1,2,3, 宋进喜1,2,3, 黄 鹏1,2,3, 吴 琼1,2,3, 庞国伟1,2,3 2023年01期 [62-69][摘要](502)[pdf 1484KB](455)
19 基于GeoSOS-FLUS的涪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多情景模拟
杨伟青, 张会兰 2022年05期 [253-262][摘要](453)[pdf 2034KB](526)
DOI:
20 基于土地利用的武汉城市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分析
张 斌1, 李 璐2, 夏秋月1, 李嘉成1, 董 捷1 2022年04期 [377-386+393][摘要](509)[pdf 4716KB](502)
DOI:
21 基于Logistic-CA-Markov耦合模型的彬州市LUCC多情景模拟
李世锋1, 洪增林1,2, 薛旭平2, 张锋军3, 石 卫3 2022年04期 [292-299][摘要](524)[pdf 2251KB](573)
DOI:
22 生态网络约束下的长沙市景观格局模拟
王 娜1, 李满春1, 陈振杰1, 张亚楠2 2022年03期 [269-275+283][摘要](619)[pdf 1610KB](511)
DOI:
23 基于SWAT模型的南渡江上游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曹 灿1,2, 孙 瑞2, 吴志祥2, 李 茜1 2022年02期 [255-264][摘要](628)[pdf 1818KB](938)
DOI:
24 基于Markov-FLUS模型的广西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
谢凌凌1, 许进龙1, 臧俊梅2, 黄天能3 2022年02期 [249-254+264][摘要](662)[pdf 1530KB](532)
DOI:
25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汤 琦1,2, 余珮珩3, 陈泽怡2, 白少云4, 陈奕云2,5 2022年01期 [301-310][摘要](623)[pdf 1575KB](560)
DOI:
26 基于CASA模型探究泾河流域植被NPP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丽霞1, 丁慧兰1, 刘 招2, 张双成1, 孔金玲1 2022年01期 [190-196][摘要](621)[pdf 2442KB](740)
DOI:
27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Anusplin的秦巴山区≥10℃积温空间模拟比较
张善红1,2,3, 白红英1,3, 齐贵增1,3, 梁 佳4, 赵 婷1,3 2022年01期 [184-189+196][摘要](633)[pdf 1881KB](518)
DOI:
28 暴雨条件下植被对沟坡重力侵蚀速率和规模的影响
高 航1,徐向舟1,肖培青2,张红武3 2021年06期 [17-24][摘要](533)[pdf 1484KB](621)
DOI:
29 基于CLUE-S模型的南昌市“三生”空间时空演变及情景模拟研究
李媛洁,叶长盛,黄小兰 2021年05期 [325-332][摘要](528)[pdf 3201KB](561)
DOI:
30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毛细水高度研究
邓改革1,2, 何建国1,3, 康宁波3 2021年04期 [136-141][摘要](320)[pdf 2266KB](599)
DOI:
31 Veejet80150喷头特性及其在降雨机中的应用
常琪琪1, 刘宝元1, 刘瑛娜2, 路炳军3, 符素华1 2021年02期 [130-134][摘要](561)[pdf 1779KB](522)
DOI:
32 CFSR数据集在辉发河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黄艳伟1, 李 颖2, 朱红雷1, 彭星玥1, 王雨蝶1 2021年01期 [300-306][摘要](721)[pdf 1652KB](641)
DOI:
33 滨海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利用效率及脱钩关系——以江苏省大丰区为例
赵晓东1, 王 静1, 郭柏枢2, 翟天林1, 刘晶晶1 2020年05期 [340-348][摘要](535)[pdf 1747KB](457)
DOI:
34 利用“模拟—校正”法估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面蒸散发
杨 扬, 孙旭映, 张 良, 王丽娟, 胡 蝶 2020年02期 [178-184,192][摘要](627)[pdf 1322KB](511)
DOI:
35 基于CASA模型的浑善达克沙地植被NPP模拟及时空分析
侯丽丽1, 银 山1,2, 都瓦拉3, 王艳琦1, 彭秀清1, 雅 茹1 2020年02期 [165-171][摘要](800)[pdf 1676KB](584)
DOI:
36 黑土区坡耕地壤中流水平迁移动力学模型研究
曹程鹏1, 张飞2, 段建明2 2019年04期 [259-264][摘要](735)[pdf 758KB](3465)
DOI:
3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峰丛坡地土壤入渗特征及其模拟
李春茂1,2, 徐勤学1,2, 吴攀1,2, 韦蔚来1 2019年01期 [47-52,60][摘要](769)[pdf 879KB](743)
DOI:
38 基于多情景的巫山县山洪灾害危险评价
林孝松1, 崔梦瑞1, 牟凤云1, 余情2, 徐州1 2018年06期 [370-376][摘要](813)[pdf 1853KB](635)
DOI:
39 地表覆盖对紫色土坡耕地壤中流流动和硝态氮运移过程的影响
龙天渝1,2, 刘金辉1, 刘祥章1, 曹怀亮1, 田大浪3 2018年06期 [68-73][摘要](906)[pdf 1194KB](712)
DOI:
40 基于CA_Markov模型的天府新区土地时空变化预测
罗双晓1, 何政伟1,2, 高箐1, 于欢1 2018年03期 [157-163][摘要](824)[pdf 882KB](720)
DOI:
41 卡口河段桥梁建设对河道行洪的影响——以渭河咸阳段为例
韩剑桥1,2, 段文中3 2017年06期 [388-391][摘要](908)[pdf 717KB](771)
DOI:
42 基于SWAT模型的TRMM降水数据径流模拟适宜性评价
朱红雷1, 史晓亮2, 李英臣1, 李颖3 2017年05期 [105-112][摘要](1535)[pdf 980KB](6571)
DOI:
43 约束性条件下的喀什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吕金霄1,2, 张永福1,2 2017年03期 [325-330][摘要](921)[pdf 979KB](609)
DOI:
44 基于SWAT模型的阿克苏河流域径流模拟
祁敏, 张超 2017年03期 [283-287][摘要](1186)[pdf 722KB](872)
DOI:
45 基于较高精度土壤库的三峡水库汇水区径流模拟
赵佳婧, 张万顺, 王永桂, 石荧原, 陈肖敏 2017年03期 [45-52,58][摘要](1066)[pdf 1155KB](765)
DOI:
46 基于AnnAGNPS模型的罗李村子流域水文模拟与评价
赵串串, 高瑞梅, 章青青 2017年02期 [137-141][摘要](1151)[pdf 787KB](911)
DOI:
47 模拟降雨下不同坡度土壤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及磷和钾素流失研究
陈诚1, 郝志邦2 2017年02期 [70-76,83][摘要](901)[pdf 999KB](680)
DOI:
48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江苏沿海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
许小娟1,2,3, 刘会玉1,2,3, 林振山1,2,3, 刘金雪1,2,3, 李丽鹤1,2,3 2017年01期 [213-218,225][摘要](1176)[pdf 876KB](777)
DOI:
49 不同插值方法模拟四川省逐月降水量的对比分析
李艳1, 朱军1,2, 胡亚1,2, 张恒1,2 2017年01期 [151-154,160][摘要](1000)[pdf 837KB](1079)
DOI:
50 基于CLUE-S模型的矿业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情景模拟
张博1, 雷国平1, 周浩2, 王蕊1, 董博文1, 张旭1 2016年05期 [261-266][摘要](1144)[pdf 886KB](9583)
DOI:
51 伏牛山区陶湾流域径流泥沙模拟误差分析
田耀武, 王宁, 刘晶 2016年05期 [56-62][摘要](741)[pdf 860KB](642)
DOI:
52 基于SWAT东北黑土区乌裕尔河流域径流模型模拟
郭敏1,2, 方海燕1, 李致颖1,2 2016年04期 [43-47,54][摘要](1271)[pdf 917KB](4977)
DOI:
53 弧底梯形渠道无喉道量水槽水位流量关系数值模拟
钟新铭, 马孝义, 杨珮珮 2016年02期 [340-345][摘要](804)[pdf 756KB](2157)
DOI:
54 华南活动崩岗崩壁土体裂隙发育规律试验研究
周红艺, 李辉霞, 叶奇, 吴国威 2016年01期 [338-342][摘要](1472)[pdf 731KB](705)
DOI:
55 基于WOFOST模型的东北地区春小麦水分平衡模拟与验证
张铁楠1,2, 许为政3, 魏湜1, 顾万荣1, 贺丹1, 芦玉双3, 钱诚4, 陈琦4, 李晶1 2015年04期 [45-51][摘要](1073)[pdf 804KB](1154)
DOI:
56 类土质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研究
左昌群1, 徐颖2, 丁少林1, 唐霞1 2015年03期 [325-330][摘要](871)[pdf 723KB](610)
DOI:
57 基于SWAT模型的黄土高原典型区月径流模拟分析
庞佼1, 白晓华2, 张富1, 刘雪峰1, 张佰林3 2015年03期 [111-115][摘要](823)[pdf 619KB](931)
DOI:
58 关川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赵传普1, 徐学选1,2, 陈天林3, 张少妮2 2015年03期 [83-87][摘要](1128)[pdf 696KB](749)
DOI:
59 花岗岩风化土不同土层抗蚀性差异分析
王秋霞1, 丁树文2,3, 赵欣1, 童莉莎1, 万印康1, 张勇2 2015年03期 [6-9][摘要](950)[pdf 491KB](689)
DOI:
60 地下水数值模拟计算与预测
郭锐 2015年02期 [295-298][摘要](512)[pdf 535KB](479)
DOI:
61 寒旱环境黄土区植物护坡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李华坦1, 赵玉娇1, 李国荣1, 胡夏嵩1,2, 卢海静1, 朱海丽1 2014年06期 [304-311][摘要](644)[pdf 1463KB](706)
DOI:
62 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定量分析
王国庆1,2, 张建云1,2, 贺瑞敏1,2, 金君良1,2, 刘翠善1,2, 鲍振鑫1,2, 严小林1,2, 宋晓猛1,2 2014年06期 [295-298][摘要](970)[pdf 589KB](662)
DOI:
63 天山北麓地下水基于生态水位的调控模拟分析
尚海敏1, 王文科1, 段磊1, 霍传英2 2014年06期 [144-147][摘要](466)[pdf 731KB](514)
DOI:
64 基于Logistic-CA-Markov模型的青岛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
邢容容1,2, 马安青1, 张小伟1, 于欣鑫1, 马冰然1 2014年06期 [111-114][摘要](606)[pdf 555KB](635)
DOI:
65 东辽河流域吉林省境内的径流模拟研究
卞建民, 胡昱欣, 张真真, 汤洁, 赵娟 2014年04期 [246-250][摘要](1033)(4)
DOI:
66 基于Modflow的泾惠渠地下水动态及预测研究
黄一帆, 刘俊民, 姜鹏, 张斌 2014年02期 [273-278][摘要](846)[pdf 1167KB](743)
DOI:
67 SWAT对大沙河水库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李凤欢1, 罗潋葱2,3, 翟海涛1,2, 孙莹蓓1,2, 李慧赟3,4 2014年02期 [87-93][摘要](1022)[pdf 1388KB](2517)
DOI:
68 垄作沟灌水分入渗模拟与灌水沟断面优化
张新民1, 张吉孝2, 单鱼洋1 2014年01期 [137-141][摘要](767)[pdf 881KB](522)
DOI:
69 SWAT模型在粤北连江流域的应用研究
梁钊雄, 王兮之, 王军 2013年06期 [140-144][摘要](749)[pdf 1036KB](715)
DOI:
70 气候变化对开都河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
顾海敏1, 史建桥1,2, 邹长新3, 白淑英1,3, 郑雪峰2 2013年06期 [135-139,144][摘要](879)[pdf 1019KB](672)
DOI:
71 无机粘结剂对工程弃渣的物理性状和稳定性的影响
陈述悦1, 顾卫1, 戴泉玉2 2013年05期 [86-91][摘要](844)[pdf 1512KB](594)
DOI:
72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
史晓亮1,3, 李颖1, 严登华2, 赵凯1 2013年04期 [301-308][摘要](924)[pdf 1656KB](731)
DOI:
73 长期滴灌棉田土壤盐分演变趋势预测研究
孙林1, 罗毅2 2013年01期 [186-192][摘要](900)[pdf 1704KB](644)
DOI:
74 秸秆覆盖和留茬的田间水土保持效应
王安1, 郝明德1,2, 臧逸飞1, 鲍艳杰3 2013年01期 [47-51][摘要](912)[pdf 927KB](583)
DOI:
75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降雨特性及问题分析
赵玉丽, 牛健植 2012年04期 [278-283][摘要](1282)[pdf 340KB](1235)
DOI:
76 冬小麦冠层降雨截留过程及其模拟研究
刘战东1,2, 高阳1, 巩文军3, 段爱旺1 2012年04期 [53-58][摘要](1026)[pdf 564KB](788)
DOI:
77 基于SWAT模型的长江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情景变化对径流影响研究
李佳1,4, 张小咏2,3, 杨艳昭3 2012年03期 [119-124,128][摘要](1193)[pdf 935KB](938)
DOI:
78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风蚀影响的室内风洞实验研究
赵云1, 穆兴民1,2,3, 王飞1,2,3, 蒋冲1, 刘振东1, 李锐1,2,3 2012年03期 [16-19][摘要](1229)[pdf 254KB](687)
DOI:
79 基于SWAT模型的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径流与泥沙模拟
杨巍1, 汤洁1, 李昭阳1, 卞建民1, 闫钰2 2012年02期 [77-81][摘要](1368)[pdf 626KB](781)
DOI:
80 基于MIDAS深基坑桩锚支护数值模拟分析
李明瑛1, 曾朋2 2012年01期 [250-253][摘要](857)[pdf 664KB](780)
DOI:
81 顺层岩质变形体变形机制及治理对策研究
张军新1, 裴向军1, 黄润秋1, 周灵2, 陈春林2 2011年03期 [177-181][摘要](943)[pdf 2695KB](822)
DOI:
82 SiB2模型在黄灌区的应用探讨
褚英敏1, 袁再健2, 刘畅1, 史建平1, 张京京2 2011年02期 [159-163][摘要](998)[pdf 1166KB](734)
DOI:
83 两水源地间相互影响的数值评价
宋寿鹏1, 杨涛2, 康卫东3 2010年06期 [202-206][摘要](858)[pdf 2901KB](624)
DOI:
84 不同尺度转换方式对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的影响效应研究
吴桂平 2010年05期 [75-79][摘要](550)[pdf 570KB](471)
DOI:
85 靖边县四柏树海则引水回渗试验
宋寿鹏1, 杨涛2, 康卫东3 2010年04期 [195-197][摘要](875)[pdf 421KB](576)
DOI:
86 海岸带土地利用模拟结果对元胞邻域的响应研究
冯永玖, 韩震 2010年04期 [78-81,88][摘要](838)[pdf 882KB](665)
DOI:
87 明沟排水洗盐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模拟研究
陈丽娟1, 冯起1, 张新民2, 刘蔚3, 苏永红1, 郭瑞1, 席海洋1 2010年01期 [235-238][摘要](994)[pdf 381KB](649)
DOI:
88 不同立地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的差异性试验研究
杨春霞, 姚文艺, 肖培青, 王玲玲, 申震洲 2010年01期 [222-224][摘要](1067)[pdf 431KB](741)
DOI:
89 采用拦沙坝防护的浅基桥墩局部冲坑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赵海镜1, 杜全胜2, 张晓松3, 程琳4, 王鹏涛5 2009年05期 [220-224][摘要](892)[pdf 761KB](714)
DOI:
90 基于简单水平衡模型的流域LUCC水文效应模拟研究
钱健, 赵智杰 2009年03期 [11-15][摘要](1184)[pdf 530KB](698)
DOI:
91 土壤侵蚀模拟的高维指数非线性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李娜1, 魏永霞1, 严昌荣2, 张忠学1 2009年02期 [38-41][摘要](978)[pdf 387KB](762)
DOI:
92 涪陵区植物油厂滑坡有限元强度折减分析
安光明1,2, 刘大安1,2, 郑书彦3, 李滨3 2009年01期 [175-178][摘要](825)[pdf 354KB](695)
DOI:
93 黄土区不同地类土壤水分入渗与模拟研究
刘卉芳, 曹文洪, 王向东 2008年05期 [42-45][摘要](1058)[pdf 236KB](745)
DOI:
94 一维非饱和土壤溶质运移的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
吕岁菊1, 乔英2, 刘国林3 2008年04期 [33-36][摘要](907)[pdf 218KB](663)
DOI:
95 黑松幼苗造林水分蒸散人工模拟试验研究
许晓鸿1, 戴全厚1,2, 孙玥1, 张瑜1, 张力辉1, 翟婷婷1, 常晓东1, 王跃邦3, 刘明义1 2007年05期 [87-88,134][摘要](947)[pdf 441KB](518)
DOI:
96 基于径流模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的空间响应研究
吴军1, 张万昌1,2 2007年05期 [1-6][摘要](1438)[pdf 874KB](835)
DOI:
97 基于GIS的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制图与动态模拟方法研究
张周平1, 王勇2 2007年04期 [141-144,148][摘要](1126)[pdf 225KB](854)
DOI:
98 不同耕作方式对紫色土侵蚀的影响
王勇强1,2, 王玉宽1, 傅斌1,2, 王先拓1,2, 王道杰1 2007年03期 [333-335][摘要](1042)[pdf 206KB](782)
DOI:
99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湖泊生态系统需水量分析
冯翠红1, 刘海学2, 余建民1 2007年03期 [161-162,165][摘要](936)[pdf 530KB](721)
DOI:
100 观音岩地区钙质砂(砾)岩溶蚀试验模拟研究
漆继红, 许模, 钱玲, 马莹 2007年03期 [64-66][摘要](1017)[pdf 169KB](780)
DOI:
101 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强度对农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孙飞达1,2, 王立2, 龙瑞军1,3, 路承香2, 包正育2 2007年02期 [16-18][摘要](1213)[pdf 587KB](974)
DOI:
102 太平湖大桥铜陵岸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
张九灵1, 王运生1, 段海澎2 2007年01期 [167-169][摘要](977)[pdf 349KB](792)
DOI:
103 Visual MODFLOW在李官堡水源地水流模拟中的应用
丁元芳1, 迟宝明1, 易树平1, 吴法伟2 2006年05期 [99-102,105][摘要](815)[pdf 1499KB](772)
DOI:
104 天台乡滑坡特征及稳定性的FLAC3D分析
孙书勤, 黄润秋, 丁秀美 2006年05期 [30-32][摘要](449)[pdf 770KB](879)
DOI:
105 基于人工模拟降雨的垂直侵蚀研究
丁文荣, 王洁, 周跃 2006年04期 [187-189][摘要](1104)[pdf 122KB](813)
DOI:
106 金沙江河谷地区豆科树种根瘤菌耐干热研究
曾小红, 伍建榕, 马焕成, 郭瑞超, 张丽芬, 肖斌 2006年04期 [75-77][摘要](786)[pdf 573KB](663)
DOI:
107 四川某水电站新桥1#滑坡体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韩祥森, 黄润秋, 裴向军 2006年03期 [146-148,150][摘要](850)[pdf 1435KB](798)
DOI:
108 流域模拟模型与GIS集成研究现状与展望
姚长青, 杨志峰, 赵彦伟 2005年06期 [138-141][摘要](1277)[pdf 246KB](885)
DOI:
109 孪井灌区包气带水分运移的数值模拟
曹显春, 林国庆 2005年06期 [113-115,128][摘要](803)[pdf 371KB](708)
DOI:
110 元胞自动机在模拟土壤侵蚀时空演化过程中的应用
原立峰1,2,3, 周启刚1,3 2005年06期 [58-60,155][摘要](981)[pdf 227KB](722)
DOI:
111 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应用
王洁, 胡少伟, 周跃 2005年04期 [188-190,194][摘要](1042)[pdf 215KB](1206)
DOI:
112 通过三维渗流计算评价某滑坡坝渗透稳定性
崔银祥, 聂德新, 刘惠军 2005年02期 [98-100][摘要](559)[pdf 113KB](725)
DOI:
113 安宁河断裂带应力集中与发震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
房冬恒, 王运生, 乔国文 2005年02期 [77-79][摘要](993)[pdf 133KB](759)
DOI:
114 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材料覆盖对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
李丽霞1, 郝明德2, 李鹏2, 李仲谨3 2004年03期 [46-47][摘要](1301)[pdf 160KB](790)
DOI:
115 地理信息系统在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研究中的应用
夏佰成1, 胡金明1, 宋新山2 2004年01期 [5-8][摘要](888)[pdf 429KB](799)
DOI:
116 节水灌溉管理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尚虎君1, 汪志农1, 柴萍2 2002年02期 [97-101][摘要](616)[pdf 312KB](629)
DOI:
117 梯形渠道渠底土层水分溶质运移模拟研究
马孝义, 徐秋宁, 王文娥 2002年02期 [29-33][摘要](1008)[pdf 235KB](652)
DOI:
118 侵蚀影响下土壤碳和养分空间变化及其过程模拟
朱远达1, 张光远2, 蔡强国1, 丁树文2 2001年04期 [126-132][摘要](1030)[pdf 690KB](640)
DOI:
119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及其在中国发展的考虑
雷廷武1, 邵明安1, 李占斌1, 王全九2 1999年02期 [163-167][摘要](1097)[pdf 335KB](744)
DOI:
120 小流域侵蚀产沙时间分布的模拟试验研究
石辉, 田均良, 刘普灵, 周佩华 1997年02期 [85-91][摘要](522)[pdf 377KB](494)
DOI:
121 小流域侵蚀产沙空间分布的模拟试验研究
石辉, 田均良, 刘普灵, 周佩华 1997年02期 [75-84,95][摘要](811)[pdf 2907KB](628)
DOI:
122 REE示踪法研究土壤侵蚀的室内模拟试验
李雅琦, 吴普特, 刘普灵, 琚彤军 1997年02期 [26-33][摘要](852)[pdf 2681KB](600)
DOI:
123 人工草地土壤水系统动力学模型与过耗恢复预测
李细元, 陈国良 1996年01期 [166-178][摘要](1055)[pdf 858KB](711)
DOI:
124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on changes in the sediment load of the Yellow River, China, during the Holocene
Ren Mei-e1, Zhu Xianmo2 1995年04期 [102-112][摘要](885)[pdf 735KB](706)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