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作者中包括 的文章

1 不同围垦年限滨海垦区盐渍土碳库及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特征
路 迅, 勾泽清, 王 涛, 董天望, 朱倩倩, 左希爱, 徐 璐, 李建国 2025年02期 [111-121,139][摘要](694)[pdf 5669KB](114)
2 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试验
雷 磊1,2, 王 良1,2, 樊成虎3, 刘子瑞3, 宋 洋4, 薛倩楠5, 田堪良6,7, 段金贵6,8 2025年01期 [227-234,242][摘要](94)[pdf 2405KB](81)
3 基于GAMLSS模型的渭河流域非平稳气象干旱评估
甘 容1,2, 顾淑倩1,2, 高 勇3, 郭 林3, 侯晓丽4 2024年06期 [149-160][摘要](85)[pdf 3888KB](52)
4 侵蚀黄土不同粒级抑制CO2排放的有效沉积厚度
王文倩1,2,3, 宋 媛4, 张 辉1,2,3, 郭胜利1,2,3,4, 栗现文5, 胡亚鲜1,2,3,4 2024年06期 [119-129][摘要](77)[pdf 3847KB](35)
5 城市化背景下合肥暴雨时空演变和水汽输送特征
徐倩倩1,2, 戴 睿1, 原文杰3, 金晓龙4, 邓学良1,2, 武 强5, 程志庆6 2024年05期 [315-326][摘要](1142)[pdf 3591KB](344)
6 渭河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顾 倩, 耿广坡, 郑若琳, 张 保, 何祖鑫 2024年05期 [199-211][摘要](1181)[pdf 8675KB](397)
7 “三生空间”视角下贵州省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及其耦合特征分析
邹永偲1, 兰安军1, 范泽孟2, 陶 倩1, 钱方艳1 2024年03期 [432-442][摘要](1047)[pdf 4584KB](500)
8 黄河中游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对径流的调控作用
王倩华1,2, 张 攀2, 王 伟3, 肖培青2, 吴晓玲1 2024年03期 [61-68,78][摘要](806)[pdf 2098KB](582)
9 太行山坡地不同植物篱对表层土壤水盐分布影响研究
李 鑫, 郭文芳, 王佳乐, 陈艳梅, 刘倩愿, 高 飞, 贺舒蕾 2023年06期 [187-196][摘要](1165)[pdf 1278KB](383)
10 贵州省2000—2020年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钱方艳1, 兰安军1, 范泽孟2, 王仁儒1, 陶 倩1, 邹永偲1, 徐晶姝1 2023年05期 [408-416,426][摘要](632)[pdf 4882KB](408)
11 典型山地丘陵区国土空间功能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
丁振华1,2, 田鹏州3, 唐雅倩4 2023年05期 [379-386,407][摘要](687)[pdf 4619KB](366)
12 陕北生态脆弱区土壤水蚀变化及驱动因子——以榆林市为例
朱启明, 王 宁, 刘俊娥, 齐小倩, 程西科, 杜芳悦, 崔钦凯 2023年05期 [41-51,60][摘要](713)[pdf 2900KB](863)
13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陶 倩, 兰安军, 范泽孟, 钱方艳, 邹永偲 2023年04期 [373-383][摘要](1111)[pdf 3092KB](460)
14 长三角地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评估
翟培秀1, 李飞雪1,2, 邱小倩1, 申 婷1 2023年04期 [245-255][摘要](1103)[pdf 9381KB](446)
15 向家坝工程扰动区不同生态修复模式边坡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马悦阳1,2, 夏 栋1,3,4, 舒 倩1,4, 郭士维1,4, 罗 婷1,2, 闫书星1,3, 刘大翔1,2 2023年04期 [83-89][摘要](1007)[pdf 1257KB](792)
16 北京松山林下典型灌木绣线菊光、水利用效率的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李满乐1,2, 范雅倩3, 王 可3, 蒋 燕1,2, 李鑫豪1,2, 田 赟1,2, 李润东4, 徐铭泽1,2, 郝少荣1,2, 查天山1,2 2023年03期 [301-309][摘要](679)[pdf 1366KB](440)
17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探测
黄 鑫, 程文仕, 李晓丹, 杨昌裕, 黄倩倩 2023年02期 [324-332][摘要](566)[pdf 3008KB](377)
18 华北平原夏玉米干旱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危险性评估
管 玥1,2, 何奇瑾1,3, 刘佳鸿1, 陈 翛1, 范 倩2, 孟庆怡2, 刘 相2, 刘 飞2 2023年02期 [267-273][摘要](598)[pdf 2455KB](406)
19 2000—2019年黄河流域陕西段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岳 萌, 耿广坡, 王 涛, 杨 睿, 顾 倩 2023年02期 [238-246,255][摘要](633)[pdf 3556KB](487)
20 黄土高原植被覆被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逯金鑫1, 周荣磊1, 刘洋洋1, 温仲明1, 王利成2, 郭 倩1, 杨玉婷1, 陈思慧1 2023年02期 [211-219][摘要](657)[pdf 5804KB](447)
21 拉萨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坡面砾石形态与分布特征
章志鑫1, 陈同德1, 王颢霖1, 焦菊英1,2, 李建军1, 张子琦1, 陈玉兰2, 林 红1, 徐 倩1 2023年01期 [256-263][摘要](279)[pdf 2711KB](414)
22 不同林龄杉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郭 文, 高李文, 彭紫薇, 韦明倩, 王玉哲, 胡亚林, 刘 先 2022年06期 [260-267][摘要](252)[pdf 1306KB](415)
DOI:
23 青海省互助县10年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变化趋势及肥力评价
邓晓倩1, 马素娟2, 曹晓萍1, 王 攀3, 安韶山1 2022年06期 [112-120][摘要](280)[pdf 1865KB](416)
DOI:
24 鄂东南崩壁不同深度土层微形态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艾尚进1,2,3, 程 虎1,2, 夏 露1,2, 马悦阳1,2, 舒 倩1,2, 许文年1,2, 夏 栋1,2,3,4 2022年05期 [382-390][摘要](402)[pdf 2764KB](483)
DOI:
25 黄土高原地区林地枯枝落叶层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进展
许小明1, 易海杰2, 何 亮1, 吕 渡2, 贺 洁1, 邹亚东1, 王浩嘉1, 薛 帆1, 田起隆2, 王妙倩1, 张晓萍1,2 2022年04期 [415-421][摘要](409)[pdf 1319KB](579)
DOI:
26 2000—2019年吕梁市植被NDVI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孟蔚1, 栾 青1, 张 宁2, 常 清3, 樊子菡4, 杨 倩1, 赵永强1, 米晓楠1 2022年04期 [248-254][摘要](419)[pdf 2335KB](474)
DOI:
27 多糖(Jag C162)对黄土坡面径流过程的影响
杨莉婷1, 刘俊娥1, 王占礼2,3, 齐小倩1, 程西科1 2022年04期 [100-107][摘要](410)[pdf 1293KB](432)
DOI:
28 黄河中游窟野河流域水沙关系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刘 强1,2, 蔡学娅1, 刘君怡1, 王 姣1, 李恺怡1, 张倩倩1, 尉飞鸿1, 穆兴民2 2022年04期 [68-74][摘要](487)[pdf 1415KB](618)
DOI:
29 基于Logistic回归和MCMC方法评价地震滑坡敏感性
贺 倩1,2,3, 汪 明1,2,3, 刘 凯1,2,3 2022年03期 [396-403+410][摘要](485)[pdf 2710KB](461)
DOI:
30 清耕对赤红壤果园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王坚桦1, 邱 凡1, 谢福倩2, 韦 石2, 梁志鑫2, 李桂芳1 2022年03期 [12-17][摘要](595)[pdf 1269KB](574)
DOI:
31 植物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苏卓侠, 苏冰倩, 上官周平 2022年02期 [406-413][摘要](516)[pdf 1429KB](1333)
DOI:
32 陕北安塞不同林龄刺槐林下幼苗更新的动态变化特征
宗小天1, 焦菊英1,2, 吴多洋3, 寇 萌4, 徐 倩1 2022年02期 [287-295+303][摘要](406)[pdf 1320KB](449)
DOI:
33 基于熵权TOPSIS的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与关联分析
文 倩, 孙江涛, 范利瑶, 李小弯, 李青松 2022年01期 [333-338][摘要](632)[pdf 1376KB](482)
DOI:
34 基于SWAT模型的根河流域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
王雅倩1, 岳永杰1, 乌云珠拉2, 伊丽茜1, 李 旭1, 赵 恺1 2022年01期 [256-263][摘要](592)[pdf 1728KB](557)
DOI:
35 黄土丘陵区垂直陡壁表面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养分与微生物养分限制特征
张尚鹏1,2, 王百群1,2, 王香香3, 黄倩雪4, 喻佳洛1,2, 徐明哲1,2 2022年01期 [51-57][摘要](544)[pdf 1188KB](502)
DOI:
36 基于垂直足迹线性加权算法的宇宙射线中子法土壤水分测量校准与验证
武 强1,2,3, 徐倩倩4, 朱玉涵1,2,3, 闫梦玲5, 罗孳孳1,2,3 2021年04期 [113-120][摘要](314)[pdf 1321KB](508)
DOI:
37 基于粒子成像技术的陕南地区降雨雨滴特征分析
冯 倩1, 展小云1,2, 郭明航1,2, 赵 军1,2, 刘宝元1,2 2021年04期 [97-104][摘要](426)[pdf 1750KB](480)
DOI:
38 近50年新疆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王雅琴1,2, 范文波1,2, 许忠宇3, 董倩倩1,2, 魏建涛1,2, 李长晓1,2 2021年04期 [22-28][摘要](344)[pdf 1486KB](677)
DOI:
39 岩溶槽谷区农村人口与耕地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
黄 娟1,2, 李阳兵1, 徐 倩1, 舒 田3,4, 王 权1, 王萌萌1 2021年03期 [281-290][摘要](497)[pdf 4540KB](673)
DOI:
40 不同灌草格局对砒砂岩区土壤剥蚀特征的影响
陈 鹏1, 张铁钢2, 董 智1, 郭建英2, 李红丽1, 仇苏倩1 2021年03期 [13-18][摘要](504)[pdf 1267KB](714)
DOI:
41 1982—2015年中国北方草地NDVI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秦格霞1, 芦 倩1, 孟治元2, 李 政1, 陈泓羽1, 孔 婕1, 吉珍霞1, 秦安宁3 2021年01期 [101-108][摘要](770)[pdf 2365KB](785)
DOI:
42 定量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草地变化的相对作用
同琳静1, 刘洋洋1 , 章钊颖2, 李晓宇1, 王 倩1, 李建龙1 2020年06期 [202-210][摘要](780)[pdf 2359KB](591)
DOI:
43 有机肥施用量对滇中烤烟农田生态系统氮磷平衡的影响
张晓花1, 王克勤1, 宋娅丽1, 温昌焘2, 杨小倩1, 唐 倩1 2020年06期 [28-36][摘要](532)[pdf 1291KB](477)
DOI:
44 基于LESA综合评价模型的耕地质量定级方法
李卓倩1,2, 赵贤妤1,2, 张莉坤1,2, 吴 天1,2, 孟庆香1,2 2020年04期 [363-367,375][摘要](518)[pdf 2028KB](353)
DOI:
45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与城镇化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周 倩1,2, 刘德林1,2 2020年04期 [286-292][摘要](654)[pdf 1313KB](368)
DOI:
46 不同放牧干扰对滇西北高原泥炭沼泽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方 昕1,2, 郭雪莲1,2, 郑荣波3, 付 倩1,2 2020年02期 [9-14][摘要](661)[pdf 1183KB](573)
DOI:
47 三峡库区蓄水前后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度
庞 敏1, 周启刚1,3, 马泽忠1,2, 陈 倩4, 张晓媛4 2020年01期 [66-72,80][摘要](666)[pdf 1532KB](575)
DOI:
48 考虑耕地利用条件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及利用对策
周雪, 陈伟, 王倩, 王雅楠 2019年05期 [312-320][摘要](487)[pdf 1687KB](480)
DOI:
49 2000-2013年中国植被碳利用效率(CUE)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刘洋洋1, 王倩1, 杨悦2, 同琳静1, 李建龙1, 章钊颖3, 王振乾4 2019年05期 [278-286][摘要](722)[pdf 2176KB](635)
DOI:
50 西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同琳静1, 刘洋洋1, 王倩1, 杨悦1,2, 李建龙1 2019年04期 [367-374][摘要](932)[pdf 1426KB](736)
DOI:
51 等高反坡阶对滇中云南松林下碳储量及增量分配格局的影响
李学峰, 宋娅丽, 王克勤, 张雨鉴, 杨小倩 2019年04期 [19-25][摘要](887)[pdf 852KB](621)
DOI:
52 基于GIS的重庆城口县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唐倩1, 李孝坤1, 钟博星2, 王科宇1 2019年02期 [305-311][摘要](948)[pdf 1262KB](1889)
DOI:
53 基于地形梯度的三峡库区万州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幸瑞燊1, 周启刚1,2,3, 李辉3, 陈倩4, 陈丹3 2019年02期 [297-304][摘要](878)[pdf 965KB](656)
DOI:
54 江南丘陵地区湿润指数变化特征及敏感性分析
刘燕1, 刘友存1, 边晓辉1,2, 焦克勤3, 陈明1, 侯兰功4, 丁倩倩1,2 2019年02期 [263-271,282][摘要](977)[pdf 2337KB](625)
DOI:
55 丹江上游土地利用/景观指数与水质关系初探
王杰, 李鹏, 高海东, 时鹏, 张秦岭, 杨倩楠, 马勇勇 2018年06期 [383-389][摘要](554)[pdf 830KB](585)
DOI:
56 晋城市“三生用地”效益动态评价
赵娜倩1, 师学义1, 璩路路2 2018年05期 [257-261][摘要](1010)[pdf 735KB](1889)
DOI:
57 基于SERVQUAL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质量评价
范倩文, 王礼力 2018年04期 [344-348][摘要](552)[pdf 693KB](527)
DOI:
58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和GIS的黔北农产品区土壤养分空间分析及综合评价
王历1,3, 周忠发2,3, 牛颖超1,3, 冯倩1,3, 但雨生1,3 2018年04期 [274-282][摘要](799)[pdf 1536KB](806)
DOI:
59 干旱区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基流的影响
杨倩楠1, 高海东1, 李占斌1,2, 王杰1 2018年03期 [317-322,331][摘要](829)[pdf 905KB](661)
DOI:
60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陕甘宁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赵安周1,2, 张安兵1,2, 赵延旭3, 范倩倩1,2, 赵玉玲1,2 2018年03期 [224-231][摘要](1415)[pdf 866KB](9751)
DOI:
61 西北地区食物结构及其安全现状评估
苏冰倩1,2, 王茵茵1,2, 上官周平3 2017年06期 [354-359][摘要](944)[pdf 768KB](640)
DOI:
62 生态脆弱区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差异分析——以榆林市为例
董思1, 任志远1,2, 魏倩倩1 2017年06期 [286-291,299][摘要](800)[pdf 967KB](656)
DOI:
63 植被覆盖条件下纳米碳对黄土坡面养分流失调控的试验研究
丁倩1, 周蓓蓓1, 吕金榜1, 胡梓超1, 陈晓鹏1, 王全九1,2 2017年06期 [35-40][摘要](1299)[pdf 643KB](811)
DOI:
64 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分异与匹配格局
文倩, 孟天醒, 郧雨旱 2017年05期 [233-239][摘要](1179)[pdf 1076KB](722)
DOI:
65 火烧沟“参与式”小流域治理的满意度分析
李倩1, 石磊2, 高甲荣1, 马岚1, 刘珂2, 康烨1, 张栋1, 王舒1, 姚占军1 2017年05期 [120-125][摘要](662)[pdf 746KB](2857)
DOI:
66 鲁东低山丘陵区黑松林适宜造林密度研究
李小倩, 杨吉华, 魏晓明 2017年04期 [379-383][摘要](523)[pdf 636KB](581)
DOI:
67 西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分析
苏冰倩1,2, 王茵茵1,2, 上官周平3 2017年04期 [59-65][摘要](1040)[pdf 1029KB](734)
DOI:
68 河南省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耦合效应及其时空分异
文倩, 孟天醒, 范慧平, 郧雨旱 2017年03期 [234-240][摘要](910)[pdf 977KB](618)
DOI:
69 玛河流域耕地景观细碎化与利用效率的关联性探析
李赛博, 徐丽萍, 方曼曼, 王睿, 琚小倩, 吕振涛, 万科幸 2017年01期 [311-316][摘要](781)[pdf 996KB](1090)
DOI:
70 山地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地形梯度特征——以乌江北源为例
吴彦潮, 赵翠薇, 韩冰倩 2017年01期 [161-166][摘要](799)[pdf 758KB](613)
DOI:
71 模拟雨滴条件下崩壁不同土层的溅蚀特征
梁双双, 林金石, 黄炎和, 蒋芳市, 葛宏力, 汪倩, 王正清, 贾珅, 曹彤彤 2017年01期 [43-48][摘要](465)[pdf 694KB](550)
DOI:
72 重庆市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刘倩楠1,2, 欧阳志云3, 李爱农1, 徐卫华3 2016年06期 [221-226][摘要](1162)[pdf 842KB](807)
DOI:
73 广西陆地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信息图谱构建
李秋萍1, 陆汝成2, 梁宝坤2, 梁倩婧2, 林莹2 2016年06期 [210-215][摘要](874)[pdf 812KB](529)
DOI:
74 模拟降雨下草被坡面水沙调控效应及水分转化研究
宋亚倩1, 赵西宁1,2, 潘岱立3, 高晓东2 2016年05期 [35-41][摘要](609)[pdf 870KB](688)
DOI:
75 细胞分裂素调控的玉米旱后复水补偿性生长机制研究
王晓凌, 李晓倩, 赵威, 施江, 亓琳, 张有福, 张利霞 2016年04期 [300-305,312][摘要](1087)[pdf 882KB](661)
DOI:
76 基于最小累计阻力的农村居民点整治优化研究
邵新娟1,2, 张永福1,2, 陈文倩1,2, 郑丽1, 雷亚君1,2, 王文杰1,2 2016年03期 [309-313][摘要](590)[pdf 887KB](562)
DOI:
77 基于InVEST模型的江苏海岸带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
张云倩1,2, 张晓祥3, 陈振杰1,2, 王伟玮3, 陈东1,2 2016年03期 [100-105,111][摘要](1123)[pdf 1178KB](1683)
DOI:
78 北江干流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粒径分形特征
高传友1, 赵清贺2,3, 刘倩2,3 2016年03期 [37-42][摘要](1073)[pdf 735KB](770)
DOI:
79 湖北水资源生态承压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
杨倩1,2, 孙铖1,2, 李山勇1,2, 嵇莹1,2, 林爱文1,2 2016年01期 [289-295,302][摘要](891)[pdf 1492KB](667)
DOI:
80 半干旱地区典型城市耕地面积变化空间差异及驱动力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魏倩倩1, 任志远1,2 2016年01期 [284-288][摘要](935)[pdf 796KB](724)
DOI:
81 快速城镇化大都市边缘地区耕地红线划定研究
魏玉强1,2, 程倩雯1,2, 单金霞1,2, 黄秋昊1,2 2016年01期 [80-85][摘要](849)[pdf 1211KB](714)
DOI:
82 石佛寺人工湿地对水体中富营养物质去除效果分析
周林飞1, 钟倩2, 王鹤翔3, 张静1 2015年06期 [312-316][摘要](747)[pdf 619KB](533)
DOI:
83 两种森林集水区径流量及其径流过程初步分析
郭晋川1, 梁宏温2, 潘伟1, 李荣辉1, 李晓琼2, 蓝刚1, 马倩2 2015年06期 [55-59][摘要](1133)[pdf 606KB](750)
DOI:
84 河北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王通1, 刘春玲2, 马晓倩1, 张书理1, 刘琳1 2015年05期 [223-228,233][摘要](922)[pdf 1383KB](1676)
DOI:
85 不同水分条件对东北风沙土花生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杨志孟, 邹洪涛, 周子铉, 蔡倩, 虞娜, 迟道才, 张玉龙 2015年04期 [52-55][摘要](1054)[pdf 549KB](583)
DOI:
86 石佛寺人工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分析
周林飞1, 钟倩1, 董福君2 2015年01期 [299-304][摘要](747)[pdf 740KB](588)
DOI:
87 基于Landsat TM的重庆都市区地表热环境时空变化研究
陈倩, 周启刚, 金亚美 2014年06期 [84-89][摘要](835)[pdf 804KB](632)
DOI:
88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红柳沙包沙物质粒度特征与风沙环境变化
高辰晶1, 刘倩1, 王艳欣2, 赵元杰1, 高伟明1, 夏训诚3 2014年03期 [41-46][摘要](1040)[pdf 1370KB](695)
DOI:
89 前置库净化系统中水生植物的选择
高松峰1, 杨倩琪2 2013年06期 [182-187][摘要](843)[pdf 1347KB](609)
DOI:
90 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周启刚1, 张晓媛1, 杨霏2, 郑莉1, 曹倩倩1 2013年05期 [187-192][摘要](962)[pdf 964KB](1155)
DOI:
91 重庆山地城市区1985-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
陈倩, 马泽忠, 郑丽, 马鹏 2013年04期 [194-198][摘要](876)[pdf 802KB](646)
DOI:
92 重庆山地都市区1985-2010年土地利用重心迁移研究
周启刚, 陈丹, 陈倩 2013年04期 [189-193][摘要](796)[pdf 779KB](650)
DOI:
93 华北平原区土地整理耕地经济潜力评价研究
郭晓楠1, 王秀茹1, 陈倩2 2013年03期 [92-97][摘要](541)[pdf 758KB](599)
DOI:
94 中南丘陵区不同土壤类型下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文倩1,2, 李青松1, 孙水娟2 2012年05期 [90-94,99][摘要](1160)[pdf 500KB](756)
DOI:
95 基于人粮关系的湖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谢平1, 文倩1,2, 孙水娟1, 杨柳青青1 2012年04期 [274-277][摘要](601)[pdf 768KB](591)
DOI:
96 基于能值分析的周口市农用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孙水娟1, 文倩1,2, 谢平1 2012年04期 [212-217][摘要](1026)[pdf 337KB](652)
DOI:
97 黑龙江省巴彦县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价值定量测算
尚倩倩, 宋戈, 向长玉 2012年03期 [231-236][摘要](631)[pdf 294KB](623)
DOI:
98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探讨
岳坤, 张鹏辉, 任倩 2012年03期 [170-174][摘要](1022)[pdf 381KB](552)
DOI:
99 基于遥感的达来诺尔湖泊水域面积变化研究
张宝林1, 贾瑞晨2, 张倩3, 程高1 2011年06期 [196-199][摘要](568)[pdf 1633KB](665)
DOI:
100 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王红雷, 张小侠, 王秀茹, 曹优明, 陈倩, 王希, 康璇 2011年03期 [276-280][摘要](962)[pdf 851KB](721)
DOI:
101 一颗印沟泥石流评价及震后预测
冯文凯1, 杜杰2, 石豫川1, 陈倩3, 魏昌利3, 李长顺3 2010年06期 [68-73,77][摘要](906)[pdf 3316KB](557)
DOI:
102 县域尺度不同地貌类型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
刘艳艳1,2, 文倩2, 崔卫国2, 吴大放1, 霍金炜2 2009年03期 [89-94][摘要](830)[pdf 292KB](660)
DOI:
103 局地气候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以湖南醴陵市为例
文倩, 崔卫国, 何利 2009年02期 [82-86][摘要](875)[pdf 485KB](645)
DOI:
104 西南地区水土保持投资及其对农村经济影响分析
杨倩1,2, 李锐2,3, 陈祥2 2008年06期 [146-149][摘要](820)[pdf 235KB](625)
DOI:
105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及预测研究——以北京丰台区为例
赵西君, 宋金平, 王倩 2008年05期 [11-14][摘要](536)[pdf 369KB](460)
DOI:
106 聊城市风沙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张重阳, 王倩, 路洪海 2008年04期 [264-266][摘要](859)[pdf 176KB](874)
DOI:
107 区域耕地变化与人口及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湖南醴陵市为例
文倩1, 崔卫国2, 刘艳艳1 2007年05期 [206-209][摘要](1116)[pdf 2605KB](625)
DOI:
108 重庆市近十年耕地变化过程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张景芳1, 刁承泰1,2,3, 刘贵芬1, 李倩1, 黄娟1 2007年02期 [272-274,276][摘要](1115)[pdf 261KB](680)
DOI:
109 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演化及其对区域构造活动的响应
崔卫国1,2, 穆桂金2, 文倩3, 岳健2 2007年01期 [161-163][摘要](990)[pdf 188KB](684)
DOI:
110 雨养型农业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几种有效模式
任烨1,2, 何倩3 2006年02期 [98-101,137][摘要](835)[pdf 177KB](608)
DOI:
111 宁夏经济的亚“中心-周边”结构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黄宗亮1, 马倩1, 李东2 2005年06期 [228-230,272][摘要](861)[pdf 263KB](561)
DOI:
112 新疆小城镇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黄宗亮, 马倩, 杨龙, 尤海涛 2005年02期 [178-181][摘要](841)[pdf 133KB](692)
DOI:
113 植被对坡面防护作用的机理分析及定量估算
侍倩1, 刘文娟2, 王敏强1, 詹长久1 2004年03期 [126-129][摘要](991)[pdf 450KB](796)
DOI:
114 播期及覆膜处理对不同玉米杂交种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供应影响的研究
曹正梅1, 时东倩2, 万利军3, 许博4, 李红光5 2001年03期 [40-44][摘要](1267)[pdf 230KB](697)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