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technique 的文章

1 黄土边坡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植被恢复试验
雷 磊1,2, 王 良1,2, 樊成虎3, 刘子瑞3, 宋 洋4, 薛倩楠5, 田堪良6,7, 段金贵6,8 2025年01期 [227-234,242][摘要](184)[pdf 2405KB](119)
2 基于遥感降水产品的西南地区降水时空动态分析
张寒博1, 窦世卿2, 温 颖3 2024年05期 [265-278][摘要](1209)[pdf 10293KB](355)
3 基于GIS和几何平均数模型的流域生态安全评估及在各因子中的分异特征——以星云湖流域为例
李益敏1,2, 朱军1,2, 余艳红2 2017年03期 [198-205][摘要](1173)[pdf 1379KB](694)
DOI:
4 民勤沙化退耕地整治技术及造林模式选择研究
来锡福1, 焦旭东1, 赵明2, 尉秋实2 2015年01期 [269-273][摘要](957)[pdf 689KB](650)
DOI:
5 面向对象的玛纳斯河流域TM影像分类技术研究
郭鹏1, 徐丽萍1, 王玲1, 刘琳1, 张正勇1, 常存2 2013年03期 [120-124][摘要](1265)[pdf 1241KB](10586)
DOI:
6 黑龙江省西部风蚀荒漠化特性与防治技术
侯淑艳1,2, 朱金兆1, 刘建新2, 解建强1 2011年02期 [6-9][摘要](565)[pdf 584KB](737)
DOI:
7 城市河道岸坡近自然治理技术及其生态效应评价
孟凡超, 王玉杰, 赵占军, 赵洋毅, 雷声坤 2010年06期 [228-232,236][摘要](1006)[pdf 1110KB](766)
DOI:
8 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峨庄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动态预测
张荣1,2, 刘霞1,2, 张光灿1,2, 张荣华1,2, 常成1,2 2010年02期 [239-242][摘要](1082)[pdf 379KB](748)
DOI:
9 库布齐沙漠典型农牧交错区沙漠化动态研究
王林林1, 董立峰1, 宋芙蓉1, 李刚2, 白选民2 2009年03期 [121-124][摘要](1268)[pdf 197KB](637)
DOI:
10 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生物量估算应用
薛巍1,2, 张秋良1, 赵鹏翔2, 李卫忠2 2009年02期 [209-211][摘要](905)[pdf 182KB](840)
DOI:
11 峨庄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
常成, 张光灿, 刘霞, 张荣华, 张荣 2009年02期 [10-14][摘要](1202)[pdf 880KB](742)
DOI:
12 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徐金鸿, 邓明镜, 刘国栋 2007年05期 [324-326,330][摘要](1098)[pdf 590KB](1021)
DOI:
13 湖北省房县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评价
邓玉娇1,2, 单海滨2, 王捷纯2, 高杨3 2007年04期 [252-256][摘要](1179)[pdf 773KB](900)
DOI:
14 覆膜防沙治沙方法
詹敏1, 于忠峰2, 于明3, 李爽3 2007年03期 [381-383][摘要](1189)[pdf 166KB](760)
DOI:
15 开发渭北旱塬农田蒸发水新技术
李旭辉1, 李立科1, 赵二龙1, 王兆华2 2007年03期 [234-236][摘要](816)[pdf 170KB](595)
DOI:
16 "白水毛白杨"的特性及其造林技术初探
唐根侠 2007年03期 [62-63][摘要](561)[pdf 115KB](576)
DOI:
17 基于3S技术实现湖北房县土壤侵蚀定量研究
邓玉娇1,2, 薛重生3, 林锦祥2 2006年06期 [208-209,212][摘要](1056)[pdf 505KB](906)
DOI:
18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探讨
杨子峰1,2, 于兴修1, 马骞1,2 2006年06期 [175-177,181][摘要](1017)[pdf 194KB](670)
DOI:
19 雨水集流在抗旱造林技术中的应用
傅志娥 2006年03期 [121-123][摘要](926)[pdf 156KB](771)
DOI:
20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耕作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分析
李志熙1,2, 彭珂珊1,3 2006年02期 [237-240][摘要](957)[pdf 147KB](834)
DOI:
21 安楚高速公路禄丰段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王云1,2,3, 江玉林2, 崔鹏1, 陈学平2 2006年01期 [139-141][摘要](1262)[pdf 168KB](686)
DOI:
22 一种新型的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顾小华, 丁国栋, 刘胜, 赵方莹 2006年01期 [106-107,180][摘要](956)[pdf 255KB](749)
DOI:
23 世界盐碱地资源及其改良利用的基本措施
张建锋, 张旭东, 周金星, 刘国华, 李冬雪 2005年06期 [28-30,107][摘要](1299)[pdf 595KB](2586)
DOI:
24 七里海湿地环境生态系统退化与修复
王祖伟1, 刘明舵2, 李兆江1, 吕绍生1 2005年05期 [244-247][摘要](735)[pdf 429KB](1096)
DOI:
25 缺氧环境下H2S的产生与防除问题
杨建设, 尹爱国, 杨孝军, 钟丽霞 2005年04期 [85-87][摘要](923)[pdf 155KB](1572)
DOI:
26 上湾煤矿井田小流域水土保持技术与治理效果
夏素华 2005年03期 [178-179][摘要](892)[pdf 173KB](693)
DOI:
27 宁南半干旱山区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赵世伟, 刘耀宏, 李壁成, 安韶山 2005年03期 [15-18][摘要](837)[pdf 208KB](756)
DOI:
28 摄影测量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胡文生, 蔡强国, 陈浩 2004年04期 [150-153][摘要](1073)[pdf 197KB](787)
DOI:
29 “3S”技术在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中应用初探
刘永能1, 穆如发1, 高之栋2 2004年03期 [48-49][摘要](1276)[pdf 122KB](843)
DOI:
30 基于RS和GIS技术的坝上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
周小成1,2, 武法东2, 田明中2, 田淑芳2 2004年03期 [17-20][摘要](1219)[pdf 443KB](779)
DOI:
31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育及恢复技术研究展望
房用1, 慕宗昭2, 孟振农3, 蹇兆忠4, 张淑萍3, 孙蕾1, 顾伟民1, 焦其宏1 2004年02期 [183-186][摘要](1183)[pdf 373KB](1062)
DOI:
32 滇池流域水土流失监测
李建国1, 刀红英2, 张亮1, 张洪开2 2004年02期 [75-77][摘要](924)[pdf 328KB](648)
DOI:
33 基于GIS的天津市水土流失监测信息系统建设
方天纵, 张贤瑞, 刘秀芹 2004年02期 [36-38,62][摘要](739)[pdf 216KB](585)
DOI:
34 “3S”技术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中的研究与实践
喻权刚, 马安利, 赵帮元 2004年02期 [33-35][摘要](1117)[pdf 402KB](757)
DOI:
35 甘肃省天水市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赵俊侠 2003年04期 [266-268][摘要](1087)[pdf 153KB](621)
DOI:
36 黄土丘陵区近自然水土保持复式技术研究
曹世雄1, 陈莉2, 赵麦换3, 陈晓荣1 2003年04期 [29-34][摘要](974)[pdf 562KB](706)
DOI:
37 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集水技术走“雨养农业”的理性思考
莫翼翔 2002年04期 [106-108,112][摘要](919)[pdf 200KB](650)
DOI:
38 红砂岩母质红壤侵蚀作用的137Cs法初步研究
唐翔宇, 杨浩, 赵其国, 李仁英 2002年01期 [121-125][摘要](1298)[pdf 230KB](759)
DOI:
39 凯特杏保护地栽培技术的研究
庞福生1, 尹志勇1, 刘孝智1, 王鹏程1, 贾玲1, 刘军2, 李国雷2 2001年03期 [121-124][摘要](1094)[pdf 194KB](503)
DOI:
40 生产绿色果品的系统技术
杨洪强1, 张连忠1, 刘会香2 2001年03期 [87-90][摘要](532)[pdf 192KB](557)
DOI:
41 沟谷地玉米生态抗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张定一, 王姣爱, 姬虎太, 党建友, 张虎, 王建军, 支虎明 2000年04期 [51-59][摘要](1556)[pdf 427KB](699)
DOI:
42 遥感技术支持下的贵州省水土流失调查分析
吕涛 2000年03期 [233-235][摘要](1016)[pdf 143KB](740)
DOI:
43 建立创新机制促进延安市山川秀美工程全面发展
曹世雄 2000年02期 [161-163][摘要](1418)[pdf 107KB](558)
DOI:
44 陕北黄土丘陵区植被建设中的空间配置及其主要建造技术
杨光1, 薛智德2, 梁一民1 2000年02期 [136-139][摘要](987)[pdf 261KB](783)
DOI:
45 陕北丘陵沟壑区玉米高产的几个技术问题
王栓全1, 刘普灵1, 王玉2 2000年02期 [84-87][摘要](872)[pdf 127KB](619)
DOI:
46 四川丘陵坡耕地综合治理的主要配套技术研究
赵燮京, 张建华, 庞良玉, 林超文 1999年02期 [122-126][摘要](633)[pdf 282KB](703)
DOI:
47 渭北旱塬膜上灌灌水技术试验研究
张光辉, 朱立选 1999年01期 [60-63][摘要](909)[pdf 166KB](625)
DOI:
48 渭北旱作节水农业的新技术
邓西平 1999年01期 [56-59][摘要](809)[pdf 353KB](606)
DOI:
49 节水农业及其生物学基础
山仑, 张岁岐 1999年01期 [2-6,13][摘要](973)[pdf 254KB](697)
DOI:
50 人工草地优良牧草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程积民 1998年01期 [88-96][摘要](1243)[pdf 741KB](501)
DOI:
51 辽宁省应用遥感技术土壤侵蚀普查的研究
王振颖, 寿祝邦 1997年04期 [2-22,27][摘要](1161)[pdf 3878KB](679)
DOI:
52 土壤侵蚀稀土元素示踪法操作技术研究
刘普灵, 田均良, 周佩华, 李雅琦, 琚彤军 1997年02期 [10-16,20][摘要](1028)[pdf 2780KB](582)
DOI:
53 圭峰强度侵蚀水土流失区治理技术及效应研究
郭晓敏1, 黄小珊1, 汪林桂2, 杨国平2, 陆作夫2, 韩树本2 1997年01期 [124-128][摘要](977)[pdf 400KB](570)
DOI:
54 红壤丘陵旱地作物覆盖保水效应研究
古汉虎, 李玲, 肖润林, 张满堂 1996年03期 [47-51,69][摘要](1024)[pdf 432KB](1068)
DOI:
55 安塞县大棚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白岗栓1, 侯喜禄1, 高功斌2 1996年02期 [142-146][摘要](547)[pdf 555KB](738)
DOI:
56 固原30年粮食产量变化及技术进步贡献的数量分析
徐学选1, 陈国良1, 马国忠2 1996年01期 [196-201,207][摘要](825)[pdf 667KB](474)
DOI:
57 地膜玉米产量──因素模式试验研究
赵世伟, 徐学选 1996年01期 [118-121][摘要](877)[pdf 292KB](562)
DOI:
58 提高宁南山区旱地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综合技术途径研究
刘忠民1, 山仑1, 马国忠2 1996年01期 [91-98][摘要](1333)[pdf 605KB](606)
DOI:
59 泥岩边坡植生技术研究
陈振盛 1995年03期 [68-75][摘要](1274)[pdf 2689KB](695)
DOI:
60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定序模式(PERT网络分析)
胡志勇, 程颐农 1994年01期 [106-111][摘要](530)[pdf 395KB](444)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