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hilly area
的文章
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豫西黄土丘陵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衣 强
1
, 李越梅
2
, 闫俊飞
3
, 顾治家
2
, 张红峰
3
, 李泮营
1
, 黄淑萍
2
2024年04期 [67-74,85][
摘要
](
572
)
[
pdf
1834KB]
(
451
)
DOI:
10.13869/j.cnki.rswc.2024.04.030
2
黄土丘陵苜蓿与柠条深层土壤干化状况及根系与养分特征
高元亢
1
, 李 婧
2
, 汪 星
1
, 吕 雯
3
, 于晓燕
1
, 王雁超
1
, 王永强
1
2023年06期 [168-176][
摘要
](
1114
)
[
pdf
1519KB]
(
401
)
DOI:
10.13869/j.cnki.rswc.2023.06.003
3
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呼吸对降雨格局改变的响应
徐 婷
1
, 马露露
1
, 李泽森
1
, 曹家仪
2
, 延楠楠
2
, 焦 峰
1
2023年05期 [92-98][
摘要
](
579
)
[
pdf
1118KB]
(
327
)
DOI:
10.13869/j.cnki.rswc.2023.05.004.
4
红壤丘陵区不同植被覆盖阈值小流域时空分布规律
陈 佳
1
, 李忠武
2,3
, 方怒放
4
, 刘 成
5
, 宁 珂
3
, 王凌霞
3
2023年02期 [186-192][
摘要
](
581
)
[
pdf
2592KB]
(
438
)
DOI:
10.13869/j.cnki.rswc.2023.02.051
5
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幼林土壤水分特征
陈峰峰
1,3
, 赵江平
1
, 陈云明
1,2
2023年01期 [190-196][
摘要
](
288
)
[
pdf
1316KB]
(
392
)
DOI:
10.13869/j.cnki.rswc.20220511.001
6
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治理技术对比研究
潘明九
1
, 丰 佳
2
, 王文龙
3
, 顾晨临
1
, 余智芳
1
, 孟 欢
5
, 芦杰丰
4
, 聂 峰
4
, 陈 健
4
2023年01期 [47-53][
摘要
](
324
)
[
pdf
2088KB]
(
469
)
DOI:
10.13869/j.cnki.rswc.2023.01.019
7
模拟降水变化下黄土丘陵区草地群落特征及其物候期响应
盛翰苑
1
, 翟林博
1
, 曹家仪
1
, 焦 峰
1,2
2022年06期 [146-153][
摘要
](
276
)
[
pdf
1391KB]
(
384
)
DOI:
8
陕北—湖北±800kV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其综合治理
潘明九
1
, 丰 佳
2
, 王文龙
3
, 顾晨临
1
, 刘 波
1
, 单 军
1
, 余智芳
1
2022年05期 [206-212][
摘要
](
442
)
[
pdf
1503KB]
(
493
)
DOI:
9
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地形影响
靖亭亭
1,2
, 胡海棠
2,3
, 邱春霞
1
, 李存军
2,3
, 周静平
2,3
, 张巧玲
1,2
, 白 翠
1,2
2022年01期 [58-65][
摘要
](
701
)
[
pdf
1537KB]
(
595
)
DOI:
10
山地丘陵区“三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李 波
1
, 杨朝现
1
, 谢德体
1
, 骆云中
2
, 李雨彤
3
2021年04期 [316-323][
摘要
](
715
)
[
pdf
1930KB]
(
585
)
DOI:
11
宁南山区利用柠条枝栽培香菇技术可行性研究
马 俊
1,2
, 李鸣雷
1,3
, 赵世伟
1,3
, 沈 彤
1,2
, 苏彦尹
1,2
2020年06期 [377-381][
摘要
](
502
)
[
pdf
1198KB]
(
535
)
DOI:
12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县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
燕玲玲, 高秉丽, 徐彩仙, 李 焱, 巩 杰 2020年05期 [373-380,388][
摘要
](
719
)
[
pdf
1932KB]
(
540
)
DOI:
13
滇中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地氮磷流失特征
杨 昕, 王克勤, 宋娅丽, 张雨鉴, 李晓龙 2020年03期 [23-29][
摘要
](
723
)
[
pdf
1264KB]
(
561
)
DOI:
14
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典型草本群落根系垂直分布特征与土壤团聚体的关系
万海霞
1
, 马璠
1
, 许浩
1
, 韩新生
1
, 王月玲
1
, 郭永忠
1
, 蔡进军
2
2019年06期 [80-86,91][
摘要
](
674
)
[
pdf
1284KB]
(
533
)
DOI:
15
江南丘陵地区湿润指数变化特征及敏感性分析
刘燕
1
, 刘友存
1
, 边晓辉
1,2
, 焦克勤
3
, 陈明
1
, 侯兰功
4
, 丁倩倩
1,2
2019年02期 [263-271,282][
摘要
](
978
)
[
pdf
2337KB]
(
626
)
DOI:
16
鲁东低山丘陵区黑松林适宜造林密度研究
李小倩, 杨吉华, 魏晓明 2017年04期 [379-383][
摘要
](
525
)
[
pdf
636KB]
(
582
)
DOI:
17
黄土山丘区农村居民点类型划分与优化策略
荣联伟, 师学义, 李炳意, 代雍楣, 王皓玥 2016年06期 [271-277][
摘要
](
1219
)
[
pdf
1218KB]
(
654
)
DOI:
18
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复垦与新建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形态的影响
王福海
1
, 周启刚
2
, 陈丹
1
, 焦欢
2
2016年03期 [144-149][
摘要
](
838
)
[
pdf
1022KB]
(
734
)
DOI:
19
紫色丘陵区坡耕地生物埂土壤抗冲性研究
郭宏忠
1,3
, 汪三树
2,3
, 于亚莉
2
, 蒋光毅
1
, 史东梅
3
2015年04期 [206-209][
摘要
](
914
)
[
pdf
545KB]
(
638
)
DOI:
20
黄土丘陵区红豆草和苜蓿植物篱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姚志杰
1
, 张社朝
2
, 陈云明
3
2014年06期 [20-24][
摘要
](
897
)
[
pdf
795KB]
(
636
)
DOI:
21
重庆山地血橙园不同模式土壤水分物理性状
李天阳
1
, 何丙辉
1
, 张怡
2
, 闫建梅
1
, 田家乐
1
, 李振林
1
2014年02期 [33-38][
摘要
](
611
)
[
pdf
922KB]
(
629
)
DOI:
22
黄土丘陵区水平梯田保水保土效益分析
霍云霈
1
, 朱冰冰
2
2013年05期 [24-28][
摘要
](
1130
)
[
pdf
1103KB]
(
698
)
DOI:
23
宁镇扬丘陵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以镇江市为例
张荣天 2013年03期 [98-103][
摘要
](
884
)
[
pdf
872KB]
(
577
)
DOI:
24
基于
137
Cs示踪的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侵蚀效应
王晓燕
1
, 李忠武
2
, 修成贤
3
2013年02期 [1-4][
摘要
](
785
)
[
pdf
686KB]
(
710
)
DOI:
25
黄土丘陵区影响土壤水分的非气候因子之定量标征
姚志宏
1
,杨勤科
2
,王粉萍
3
,李锐
4
2012年05期 [23-28][
摘要
](
1160
)
[
pdf
419KB]
(
760
)
DOI:
26
苏北山丘区典型性次生林下土壤蓄水能力分析
耿佳, 于法展, 杨盼盼, 曾晨 2012年01期 [184-186,191][
摘要
](
873
)
[
pdf
257KB]
(
687
)
DOI:
27
苏北山丘区森林群落次生演替中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持水性能研究
刘尧让, 于法展, 李淑芬, 李保杰 2010年03期 [135-139][
摘要
](
1057
)
[
pdf
950KB]
(
869
)
DOI:
28
苏北低山丘陵区典型性森林土壤健康评价研究
李淑芬, 于法展, 李保杰 2009年04期 [264-269][
摘要
](
1079
)
[
pdf
281KB]
(
699
)
DOI:
29
西南丘陵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冲突与协调——以重庆江津区为例
李占军
1
, 刁承泰
1,2,3
2009年02期 [239-244,248][
摘要
](
550
)
[
pdf
625KB]
(
710
)
DOI:
30
基于GIS的小流域土壤抗蚀性空间变异特征
林杰
1
, 李海东
2
, 张金池
1
, 梦莉
1
, 鄂轶静
3
2009年02期 [19-23][
摘要
](
1014
)
[
pdf
685KB]
(
691
)
DOI:
31
宁南山区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环境效应的综合评价
李生宝
1
, 季波
1,2
, 王月玲
1
, 董立国
1
2007年01期 [51-53][
摘要
](
841
)
[
pdf
210KB]
(
847
)
DOI:
32
内蒙古黄土丘陵区次降雨条件下坡面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研究
金雁海
1
, 柴建华
2
, 朱智红
2
2006年06期 [192-194][
摘要
](
1301
)
[
pdf
167KB]
(
882
)
DOI:
33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恢复影响的研究—以陕西吴旗县为例
杨光
1
, 丁国栋
1
, 孙保平
1
, 赵廷宁
1
, 贺康宁
1
, 赫登耀
2
2005年06期 [76-78][
摘要
](
977
)
[
pdf
238KB]
(
710
)
DOI:
34
川中丘陵区人工桤柏混交林的研究进展
吴鹏飞
1,2
, 朱波
1
2005年06期 [4-7,45][
摘要
](
681
)
[
pdf
570KB]
(
764
)
DOI:
35
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与泥沙沉积特征研究
李勉, 姚文艺, 史学建 2005年05期 [107-111][
摘要
](
966
)
[
pdf
314KB]
(
815
)
DOI:
36
宁南半干旱山区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赵世伟, 刘耀宏, 李壁成, 安韶山 2005年03期 [15-18][
摘要
](
816
)
[
pdf
208KB]
(
704
)
DOI:
37
宁南半干旱山区雨水资源潜力研究
赵世伟
1
, 李壁成
1
, 苏静
2
, 杨永辉
1
, 刘娜娜
2
2005年03期 [10-12][
摘要
](
1080
)
[
pdf
161KB]
(
659
)
DOI:
38
浅议四川盆地丘陵区的水土保持
何淑勤
1
, 郑子成
2
2005年02期 [101-102,106][
摘要
](
609
)
[
pdf
111KB]
(
744
)
DOI:
39
建立湘中丘陵紫色岩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探讨
赵辉 2004年02期 [52-54][
摘要
](
850
)
[
pdf
153KB]
(
618
)
DOI:
40
黄土丘陵区坡向差异及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意义
李勉
1,2
, 姚文艺
1
, 李占斌
2,3
2004年01期 [37-39][
摘要
](
1119
)
[
pdf
218KB]
(
898
)
DOI:
41
黄土峁状丘陵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
张海, 王延平, 高鹏程 2003年04期 [8-9,34][
摘要
](
1064
)
[
pdf
152KB]
(
692
)
DOI:
42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裸地降雨因子影响产流和产沙的研究
黄治江, 郝永旺 2002年04期 [159-160][
摘要
](
1401
)
[
pdf
120KB]
(
764
)
DOI:
43
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特征与还林还草措施研究
马三保
1
, 郑妍
1
, 马彦喜
2
2002年03期 [55-57][
摘要
](
1060
)
[
pdf
152KB]
(
659
)
DOI:
44
山地桑园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高福军
1
, 杨志荣
1
, 董洪
1
, 王炳文
1
, 郭荣民
2
2002年01期 [158-160][
摘要
](
867
)
[
pdf
150KB]
(
736
)
DOI:
45
丘陵区梯田优化设计研究
王相国
1
, 王洪刚
2
, 王伟
2
2001年03期 [125-127][
摘要
](
1117
)
[
pdf
271KB]
(
801
)
DOI:
46
浅谈山丘区解决农业干旱缺水的措施
马良吉
1
, 魏莉
2
2001年03期 [62-64,71][
摘要
](
1043
)
[
pdf
178KB]
(
533
)
DOI:
47
山丘区果园微灌效益初步研究
时光新
1
, 王相国
2
, 尹绪国
2
2001年03期 [52-54][
摘要
](
901
)
[
pdf
140KB]
(
512
)
DOI:
48
喀斯特地区发展水土保持途径探索
余启忠 2000年03期 [147-148][
摘要
](
1037
)
[
pdf
110KB]
(
643
)
DOI:
49
陕北丘陵沟壑区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权松安, 王继军 2000年02期 [157-160,171][
摘要
](
520
)
[
pdf
170KB]
(
565
)
DOI:
50
四川丘陵坡耕地综合治理的主要配套技术研究
赵燮京, 张建华, 庞良玉, 林超文 1999年02期 [122-126][
摘要
](
625
)
[
pdf
282KB]
(
670
)
DOI:
51
内蒙古阴山北麓丘陵区荒谟化类型区划分
刘静, 孙旭, 许丽 1998年03期 [95-100][
摘要
](
778
)
[
pdf
2634KB]
(
869
)
DOI:
52
宁南黄土丘陵区国外麦类的引种
安兴东
1
, 梁银丽
2
, Kazuyoshi Takeda
3
1998年01期 [76-78,118][
摘要
](
1188
)
[
pdf
296KB]
(
559
)
DOI:
53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优化综合治理效益研究
王治国, 王建, 肖华仁, 王艳 1997年01期 [141-144][
摘要
](
1034
)
[
pdf
316KB]
(
612
)
DOI:
54
丘陵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分析
林永知 1997年01期 [120-123,128][
摘要
](
1277
)
[
pdf
2527KB]
(
709
)
DOI:
55
青檀在低山丘陵黄红壤侵蚀区的开发利用
李金昌, 王秀滨, 邢示辉 1996年04期 [16-18][
摘要
](
721
)
[
pdf
226KB]
(
567
)
DOI:
56
宁南山区土地生产力与人口承载量的分析预测
赵养社, 陈国良 1996年01期 [154-165][
摘要
](
1151
)
[
pdf
1203KB]
(
675
)
DOI:
57
宁南黄土丘陵区灌木林生产力的研究
程积民 1996年01期 [129-136][
摘要
](
1248
)
[
pdf
596KB]
(
659
)
DOI:
58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春小麦生长的水分生态效应
穆兴民, 陈国良 1996年01期 [86-90][
摘要
](
2610
)
[
pdf
367KB]
(
702
)
DOI:
59
宁南黄土丘陵区立体型高产半人工草地研究
程积民 1996年01期 [38-44,51][
摘要
](
1223
)
[
pdf
593KB]
(
586
)
DOI:
60
宁南山区发展窑窖节水农业的依据与潜力
陈国良, 徐学选, 程积民, 郭玉孝, 赵世伟 1996年01期 [2-7][
摘要
](
925
)
[
pdf
434KB]
(
595
)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