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的文章

1 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对次降雨的响应特征
赵意茹1, 高钰琪2, 王中琦1, 房凤如1,3, 韩晓阳1,3, 刘文兆1,3, 朱元骏1,3 2025年02期 [34-42][摘要](1302)[pdf 3564KB](338)
2 渭北旱塬不同树龄矮砧密植苹果园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王达未1,2,3, 陈东凯4, 骆 汉2,4, 谢永生2,4,5 2024年06期 [188-198][摘要](103)[pdf 5052KB](113)
3 渭北旱塬不同年限撂荒地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雷跻初1,2, 刘小伟3, 邓 军4, 程 杰5, 程积民6, 郭 梁1,6,7 2024年01期 [44-52][摘要](802)[pdf 1184KB](383)
4 黄土区长武塬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平衡的影响
盖浩琪, 石培君, 李 志 2023年04期 [154-159][摘要](801)[pdf 1236KB](453)
5 黄土高原晋南旱塬长时间序列冬小麦产量与水量平衡要素动态变化
张 锐1, 张高斌2, 黄明斌3 2023年02期 [142-148][摘要](557)[pdf 1322KB](445)
6 黄土塬区旱作冬小麦土壤水分利用特征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程立平1, 齐 光1, 李彦娇1, 刘文兆2 2021年03期 [170-176][摘要](593)[pdf 1301KB](661)
DOI:
7 基于SPEI渭北黄土台塬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刘 宇1,2, 李雯晴1,2, 刘 招2,3, 余玉聪1,2, 尤烽骅1,2, 杨 舟1,2 2021年01期 [109-117][摘要](549)[pdf 1867KB](673)
DOI:
8 黄土塬区高底墒条件下养分差别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刚, 王亚萍, 李超, 刘文兆 2019年04期 [146-150,156][摘要](903)[pdf 784KB](1773)
DOI:
9 陕西渭北旱塬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以陇县为例
李怡, 郭力宇, 温豪 2019年01期 [368-373][摘要](598)[pdf 787KB](690)
DOI:
10 黄土塬区不同地膜覆盖度下土壤水热状况研究
刘春芬1, 刘文兆1,2, 林文2, 韩晓阳2, 李超3 2017年06期 [62-67][摘要](1299)[pdf 769KB](834)
DOI:
11 黄土塬区降水变化对冬小麦叶片形态和生物量的影响
倪盼盼1,3, 朱元骏1,2, 崔亚强2 2016年06期 [116-121][摘要](996)[pdf 893KB](782)
DOI:
12 陕西黄土台塬区土地生态风险时空差异性评价
马彩虹 2014年05期 [216-220][摘要](832)[pdf 1160KB](575)
DOI:
13 黄土塬区农田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研究
何汇虹1, 刘文兆1,2 2013年05期 [124-128][摘要](1033)[pdf 1237KB](1070)
DOI:
14 不同施肥处理下麦田水分利用过程及其效率特征
张燕青1, 刘文兆2 2012年05期 [133-138][摘要](1508)[pdf 631KB](842)
DOI:
15 渭北黄土塬边大型黄土滑坡成因分析研究
李滨1,2, 吴树仁1,2, 石菊松1,2 2012年01期 [206-211][摘要](685)[pdf 1074KB](791)
DOI:
16 渭北黄土塬区滑坡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李滨1,2, 吴树仁1,2, 石菊松1,2 2011年05期 [212-216][摘要](865)[pdf 545KB](1008)
DOI:
17 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蓄水保土效益分析
朱悦1, 姜丽华2, 毕华兴1, 吴智洋1, 云雷1, 高路博1, 雷娜1, 许华森1, 鲍彪1 2011年05期 [119-123][摘要](976)[pdf 414KB](780)
DOI:
18 土石山林区和黄土塬农区不同覆盖类型土壤水分差异性分析
刘明辉1, 王飞1,2, 李锐1,2, 焦俏1, 穆兴民1,2 2011年03期 [187-190][摘要](614)[pdf 1356KB](701)
DOI:
19 不同栽培模式对长武塬区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郝启飞1, 陈炜2, 邓西平2 2011年03期 [121-125][摘要](580)[pdf 1148KB](571)
DOI:
20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研究
郑芳1, 张建军1,2 2010年05期 [226-230][摘要](1043)[pdf 768KB](734)
DOI:
21 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长武塬区地下水水位的变化特征
张盼1, 刘文兆1,2 2010年03期 [22-27][摘要](889)[pdf 670KB](843)
DOI:
22 开发渭北旱塬农田蒸发水新技术
李旭辉1, 李立科1, 赵二龙1, 王兆华2 2007年03期 [234-236][摘要](815)[pdf 170KB](594)
DOI:
23 渭北旱塬县域农业持续发展策略
刘玉凤1, 樊鸿章2 2004年03期 [223-225][摘要](876)[pdf 225KB](796)
DOI:
24 黄土高原南部梯田土壤水分环境效应研究
吴发启, 张玉斌, 佘雕, 宋娟丽 2003年04期 [128-130][摘要](1245)[pdf 215KB](811)
DOI:
25 高塬沟壑区雨水集流效率研究
李怀有, 陈智汉, 闫剑, 张西宁 2003年04期 [96-98][摘要](951)[pdf 144KB](654)
DOI:
26 晋西黄土残塬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探讨
胡振华1, 解明曙2, 王治国1 2003年02期 [126-130][摘要](721)[pdf 474KB](742)
DOI:
27 黄土旱塬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素变化及管理
来璐1,2, 郝明德1, 彭令发12 2003年01期 [68-70][摘要](579)[pdf 267KB](818)
DOI:
28 黄土旱塬长期施肥下硝态氮深层累积的定量研究
党廷辉1,2, 郭胜利1,2, 郝明德2 2003年01期 [58-60,75][摘要](972)[pdf 460KB](613)
DOI:
29 渭北旱塬西部作物水肥产量耦合效应研究
刘文兆1,2, 李玉山1,2 2003年01期 [12-15][摘要](1211)[pdf 229KB](833)
DOI:
30 渭北旱塬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降水因子分析
党廷辉1,2, 高长青3 2003年01期 [9-11,36][摘要](1239)[pdf 192KB](686)
DOI:
31 渭北旱塬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模式探讨
张立新, 耿增超, 同延安, 李立科, 赵二龙, 梁连友 2002年01期 [26-29][摘要](958)[pdf 185KB](726)
DOI:
32 晋西黄土残塬区特色园林植物的发展对策
丛日晨1, 董爱香1, 张颢2, 张建新1, 岳文斌1 2000年04期 [96-98][摘要](908)[pdf 144KB](593)
DOI:
33 黄土残塬区不同农户庭院生态经济模式评价研究
丛日晨, 张建新, 岳文斌 2000年04期 [92-95][摘要](1021)[pdf 165KB](631)
DOI:
34 晋西黄土残塬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研究
张建新, 岳文斌, 丛日晨 2000年04期 [89-91][摘要](549)[pdf 199KB](553)
DOI:
35 荒草坡害鼠的基本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
王庭林1, 宁振东1, 邹波1, 常文英1, 王克功2 2000年04期 [70-72][摘要](997)[pdf 140KB](727)
DOI:
36 典型水土流失区地面鼠类的数量配置及季节变动规律
常文英1, 宁振东1, 王庭林1, 邹波1, 王克功2 2000年04期 [67-69][摘要](1402)[pdf 147KB](751)
DOI:
37 旱塬地玉米农田免耕覆盖的土壤环境效应
晋凡生1, 张宝林2 2000年04期 [60-64][摘要](1158)[pdf 213KB](1113)
DOI:
38 晋西残塬沟壑区耕地利用方式评估
阎玄梅, 雷锦霞, 徐保根, 张锐 2000年04期 [39-42][摘要](877)[pdf 179KB](739)
DOI:
39 河沟流域水分入渗的数学模型
魏忠义, 王治国, 段喜明, 胡振华, 王春红 2000年04期 [32-35][摘要](1028)[pdf 432KB](775)
DOI:
40 晋西黄土残塬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及其实施进展
张宝林, 徐保根 2000年04期 [15-19,80][摘要](931)[pdf 248KB](711)
DOI:
41 晋西黄土残塬区“九五”高产型农业综合发展研究
张宝林, 周运宁, 萧复兴, 徐保根 2000年04期 [11-14,77][摘要](1063)[pdf 222KB](770)
DOI:
42 晋西黄土残塬区农业综合发展10年攻关实践与思考
陈奇恩, 周运宁, 张宝林, 萧复兴 2000年04期 [3-10][摘要](810)[pdf 354KB](630)
DOI:
43 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需水量与限水灌溉效应研究
王进鑫, 张晓鹏, 高保山, 贺秀贤 2000年01期 [69-72,80][摘要](966)[pdf 226KB](736)
DOI:
44 抓住西部开发机遇 创建绿色果品基地——渭北塬区苹果产业持续发展之管见
王进鑫, 刘秉正 2000年01期 [63-68][摘要](1194)[pdf 268KB](770)
DOI:
45 渭北旱塬膜上灌小麦研究初报
张光辉, 朱立选 1999年01期 [64-67][摘要](950)[pdf 171KB](558)
DOI:
46 渭北旱塬膜上灌灌水技术试验研究
张光辉, 朱立选 1999年01期 [60-63][摘要](907)[pdf 166KB](625)
DOI:
47 渭北旱塬雨水的集蓄及补灌与高效利用
杨新民, 李怀恩, 张岁岐 1999年01期 [51-55][摘要](856)[pdf 277KB](562)
DOI:
48 提高渭北旱塬雨水利用潜力的技术途径分析
张岁岐, 山仑 1999年01期 [47-50][摘要](982)[pdf 175KB](748)
DOI:
49 渭北旱塬林农复合植被类型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调查研究
王忠林 1994年03期 [36-42][摘要](1123)[pdf 535KB](525)
DOI:
50 渭北旱塬降水对农作物生长适宜度的模糊分析
蒋定生, 黄国俊, 帅启富, 刘梅 1992年02期 [61-71][摘要](1102)[pdf 1528KB](630)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