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degradation 的文章

1 不同材料覆盖对高寒矿区扰动界面土壤蒸发特性的影响
杨春艳1, 王小展1, 史常青1,2,3,4, 杨建英1,2,3, 孙智龙1, 邓莫楠1 2025年02期 [198-206][摘要](674)[pdf 4177KB](127)
2 基于国土空间变化的湖北省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陈晓杰1, 张长城2, 黄隆杨3 2025年01期 [379-388][摘要](94)[pdf 2151KB](92)
3 基于InVEST模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生境质量变化研究
徐 云, 高明坤, 张增信 2024年05期 [355-364][摘要](1165)[pdf 4549KB](358)
4 草地覆盖度和鼠丘对高寒草地表层土壤颗粒特征的影响
翟 辉1, 李国荣1,2, 李进芳1, 童生春1,2, 赵健赟1,2, 朱海丽1,2, 刘亚斌1,2, 李希来3, 胡夏嵩1,2 2023年05期 [122-129][摘要](573)[pdf 1911KB](377)
5 土壤结皮对高寒草甸鼠丘土壤基本特征及水力侵蚀的影响
童生春1, 李国荣1,2, 李进芳1, 翟 辉1, 李希来3, 刘亚斌1,2, 朱海丽1,2, 赵健赟1, 陈文婷1, 胡夏嵩1,2 2023年05期 [76-84][摘要](601)[pdf 2816KB](373)
6 青藏高原冻融荒漠化退化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陈俊翰1,2, 卢 琦1,2, 刘雨晴1,2, 何晨阳1,2, 闫 峰1,2 2023年03期 [103-110,120][摘要](674)[pdf 4255KB](665)
7 黄土区典型退化草地40年封禁恢复过程研究
程 杰1, 张 瑞1, 杨培志2, 张 渊1, 刘育书2, 李维军3 2023年01期 [34-40][摘要](346)[pdf 1305KB](423)
8 盐碱草甸植被退化对土壤硝化作用强度的影响
翟辉亮, 张丽辉, 王 贵, 谷天何, 王新宇, 廖玉杰, 郑力溥 2021年02期 [21-26][摘要](546)[pdf 1211KB](603)
DOI:
9 应用集萃法分析海河流域滨海湿地退化成因
杨昊臻, 杨小柳 2021年01期 [345-352][摘要](514)[pdf 1591KB](533)
DOI:
10 高寒草甸生物结皮发育特征及其对土壤水文过程的影响
李小娟1, 张莉3, 张紫萍5, 王冬6, 李英年2,4, 李茜2, 宋明华7, 李以康2, 周华坤2, 杨永胜2,4 2019年06期 [139-144][摘要](979)[pdf 1204KB](616)
DOI:
11 形态退化对中间锦鸡儿冠层茎流的影响
孟明1,2, 古君龙1,2, 杨新国1,2, 杨东东1,2, 苗翻1,2, 田娜1,2 2019年05期 [202-209][摘要](796)[pdf 1249KB](591)
DOI:
12 川西北高寒草地退化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江仁涛, 李富程, 沈凇涛 2018年04期 [36-42][摘要](1061)[pdf 760KB](738)
DOI:
13 尕海湿地不同植被退化阶段凋落物分解及其有机碳动态
马瑞1, 马维伟1, 李广1,2, 吴江琪1 2017年06期 [29-34][摘要](1420)[pdf 720KB](908)
DOI:
14 希拉穆仁草原退化评价及地表风蚀颗粒表征
黄昕1, 蒙仲举1, 汪季1, 丁延龙1, 马浩翔2, 王琴1, 党晓宏1, 吴昊1 2016年05期 [141-146,151][摘要](939)[pdf 1198KB](671)
DOI:
15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李富程1, 花小叶1, 黄强2 2016年04期 [1-5][摘要](1074)[pdf 626KB](698)
DOI:
16 等高犁耕朝向对紫色土坡面土壤再分布的影响
李富程, 江仁涛, 花小叶 2016年03期 [106-111][摘要](1048)[pdf 720KB](659)
DOI:
17 日照市城区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田绪庆1, 陈为峰1, 申宏伟2 2015年06期 [138-143][摘要](1056)[pdf 739KB](953)
DOI:
18 天山北麓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的时空特征探析
徐丽萍, 郭鹏, 刘琳, 王玲 2014年05期 [316-321][摘要](793)[pdf 727KB](491)
DOI:
19 沙漠-绿洲交错带小麦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对耕种时间的响应
栾福明1, 熊黑钢2, 王芳3,4, 时卉3,4, 王昭国3,4, 张芳5, 李东6 2014年05期 [49-53][摘要](847)[pdf 1119KB](691)
DOI:
20 高山退化草地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王平1, 孙涛2 2014年04期 [31-34][摘要](843)(4)
DOI:
21 草地退化对青海湖流域小蒿草草甸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曹生奎1,2,3, 陈克龙1,2, 曹广超1,2, 朱锦福1, 芦宝良4, 王记明1 2014年01期 [71-75][摘要](838)[pdf 911KB](647)
DOI:
22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管理类型下草场治理效果研究
王晓, 张克斌, 苏鹏飞, 顾岚 2012年06期 [180-183][摘要](1082)[pdf 288KB](651)
DOI:
23 基于集对分析的喀斯特生态景观退化诊断研究——以毕节地区为例
邵技新1,2, 张凤太1,2,3, 苏维词4, 曹欢5 2011年04期 [11-15][摘要](986)[pdf 744KB](732)
DOI:
24 辽宁西部北票市生态修复区生态退化驱动力分析
王华伟1, 高鹏1, 吕圣桥1, 丁福俊2, 王亮2 2011年01期 [121-124][摘要](627)[pdf 341KB](608)
DOI:
25 天津滨海新区湿地退化现状及其恢复模式研究
孟伟庆1, 李洪远2, 王秀明2, 李姝娟2, 吴璇2 2010年03期 [144-147][摘要](554)[pdf 446KB](716)
DOI:
26 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红壤退化地水土流失动态变化预测研究
石香琼1,2, 査轩1,2, 陈世发1,2 2009年04期 [19-23][摘要](947)[pdf 794KB](831)
DOI:
27 青藏高原土地退化类型及其退化程度评价
王兮之, 何巧如, 李森, 魏兴琥 2009年04期 [14-18][摘要](1039)[pdf 822KB](804)
DOI:
28 红壤侵蚀退化地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养分影响研究
黄少燕1,2 2009年03期 [38-42,47][摘要](564)[pdf 974KB](544)
DOI:
29 三峡库区退化土壤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
董杰1, 杨达源2 2008年03期 [234-238][摘要](950)[pdf 678KB](677)
DOI:
30 若尔盖湿地草原沙化驱动因素分析
李斌1,3,4, 董锁成1, 江晓波2, 李泽红1,3 2008年03期 [112-115,120][摘要](1201)[pdf 507KB](1094)
DOI:
31 河北省湿地退化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
侯春良1, 张义文2 2007年05期 [387-390][摘要](1055)[pdf 471KB](582)
DOI:
32 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城市生活废水的研究
周建敏1, 牛显春2, 农兰平1 2007年05期 [35-36][摘要](827)[pdf 205KB](514)
DOI:
33 亚热带典型地区土地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程先富1,3, 张定祥2, 王洪杰3 2007年05期 [26-28][摘要](1143)[pdf 323KB](711)
DOI:
34 黄土高原矿业城区生态环境的退化与修复——以甘肃省白银市区为例
陈彩虹1, 吴锦奎2 2007年02期 [129-132][摘要](625)[pdf 424KB](651)
DOI:
35 西藏自治区那曲县草地退化的动态变化分析
李辉霞1, 刘淑珍2 2007年02期 [98-100][摘要](725)[pdf 327KB](573)
DOI:
36 湖南省生态环境变化及驱动机制
周召梅1,2, 李强3,4 2007年01期 [164-166,169][摘要](856)[pdf 311KB](786)
DOI:
37 土壤侵蚀退化研究
程冬兵1, 蔡崇法1, 左长清2 2006年05期 [252-254,258][摘要](1209)[pdf 430KB](790)
DOI:
38 滦河迁安段环境恶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
韩兴1, 王秀茹2, 冯玉志3, 郭秀瑞4 2006年05期 [96-98][摘要](773)[pdf 168KB](822)
DOI:
39 东北黑土区土壤退化及水土流失研究现状
李发鹏, 李景玉, 徐宗学 2006年03期 [50-54][摘要](1919)[pdf 344KB](1914)
DOI:
40 西藏自治区北部草地退化驱动力系统分析—西藏自治区那曲县试验区
李辉霞1, 刘淑珍2 2005年06期 [215-217][摘要](1114)[pdf 441KB](764)
DOI:
4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与生态修复对策
杨新民1,2, 李玲燕2 2005年05期 [98-100,106][摘要](973)[pdf 209KB](876)
DOI:
42 亚热带花岗岩侵蚀红壤的生态退化与恢复技术
谢锦升1,3, 杨玉盛1,2, 解明曙3 2004年03期 [154-156][摘要](1134)[pdf 167KB](729)
DOI:
43 侵蚀对苏南丘陵区非耕作土土壤质量的影响
张燕1, 杨浩1, 张洪2, 彭补拙2 2003年04期 [175-178][摘要](582)[pdf 209KB](648)
DOI:
44 生态重建模式的尺度视角—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为例
何钢, 蔡运龙, 万军 2003年03期 [83-86][摘要](1420)[pdf 196KB](1004)
DOI:
45 云阳县旱地土壤退化及防治
唐治诚, 钟冰 2002年04期 [133-135][摘要](905)[pdf 156KB](622)
DOI:
46 中国土地沙漠化研究现状及问题讨论
苏志珠1,2, 董光荣2 2002年03期 [133-135,145][摘要](1446)[pdf 190KB](1015)
DOI:
47 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生态重建研究——以贵州省罗甸县大关村为例
张茵1, 刘松2 2001年02期 [80-83,132][摘要](2060)[pdf 220KB](1225)
DOI:
48 内蒙古杭锦旗土地退化与防治对策研究
布仁, 张裕凤, 郭永昌 1998年03期 [88-94][摘要](857)[pdf 2741KB](578)
DOI:
49 神府─东胜煤田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大柳塔地区土地资源动态分析
李锐, 焦锋 1994年04期 [112-126][摘要](1175)[pdf 3329KB](591)
DOI:
50 森林植被破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郑粉莉, 刘元保, 白红英, 焦菊英, 唐克丽 1993年01期 [99-106][摘要](3001)[pdf 623KB](1262)
DOI:
51 人为加速侵蚀对土壤退化的影响
白红英, 唐克丽, 查轩, 史瑞云 1993年01期 [44-49][摘要](1154)[pdf 429KB](632)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