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Slope l 的文章

1 多场次模拟暴雨下3种草坪坡地微塑料迁移特征
马建刚, 王刘雅, 张春涛, 赵学海 2024年03期 [108-114][摘要](354)[pdf 1232KB](116)
2 紫色土坡面细沟形态变化及其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苟俊菲1,2, 甘凤玲1,2, 刘春红1,2 2023年05期 [61-68,75][摘要](593)[pdf 1786KB](122)
3 雨型和坡长对侵蚀泥沙粒径特征的影响
郭 凯1, 李玄添1, 张风宝1,2, 申 楠1,2, 杨明义1,2 2023年02期 [50-57,66][摘要](509)[pdf 1384KB](126)
4 基于不同分辨率DEM提取坡长的统计分布
郭伟玲1, 樊宇1, 杨勤科2 2019年03期 [72-76,85][摘要](670)[pdf 721KB](2246)
DOI:
5 基于样带的陕西省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周晓晴, 马芊红, 张科利 2018年04期 [47-53][摘要](929)[pdf 916KB](510)
DOI:
6 坡长对贵州喀斯特区黄壤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高儒学, 高华端, 宋江平, 李华林 2018年02期 [53-57][摘要](1025)[pdf 581KB](593)
DOI:
7 河北坝上低山区坡地灌丛沙堆形态与沉积特征
胡国云1, 郭中领1, 王仁德2, 邹学勇3, 邱梦如1, 王红营1, 彭帅1, 魏立涛1, 常春平1 2016年04期 [251-256][摘要](895)[pdf 772KB](542)
DOI:
8 不同地被物处理方式对红壤坡地养分状况的影响
陈志1,2, 王伟峰3, 代云川4, 孙丽2 2016年03期 [54-57,64][摘要](855)[pdf 645KB](469)
DOI:
9 流域分布式坡长不确定性的初步分析
王程, 陈正江, 杨勤科, 曹佳云, 丑述仁 2012年02期 [15-18][摘要](1019)[pdf 689KB](716)
DOI:
10 不同坡度下反坡水平阶的蓄水减沙效益
李苗苗1, 王克勤1, 陈志中2, 康龙2 2011年06期 [100-104][摘要](563)[pdf 674KB](423)
DOI:
11 川中紫色丘陵坡耕地细沟发生临界坡长及其控制探讨
严冬春1,2, 文安邦1, 史忠林1,2, 苏明1,2, 贺秀斌1 2010年06期 [1-4][摘要](905)[pdf 918KB](523)
DOI:
12 地形因子与DEM分辨率关系的初步研究——以蒙阴县为例
王峰1, 王春梅2 2009年04期 [225-229][摘要](1060)[pdf 479KB](548)
DOI:
13 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坡长因子评价问题
孔亚平1, 张科利2, 曹龙熹2 2008年04期 [43-47,52][摘要](1086)[pdf 608KB](709)
DOI:
14 土石山区径流小区坡长对径流量和侵蚀量影响的研究
陈安强1, 马文贵2, 高福军2, 杨吉华1, 刘培娟1 2007年04期 [190-193,196][摘要](1203)[pdf 458KB](537)
DOI:
15 不同坡地土壤水分分布变化之研究
张俊斌1, 黄雍杰2, 梁大庆1 2007年01期 [301-304][摘要](958)[pdf 571KB](1021)
DOI:
16 闽北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降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研究
王维明 2006年05期 [134-136][摘要](577)[pdf 243KB](495)
DOI:
17 坡地磷素迁移研究进展
李裕元 2006年05期 [1-4][摘要](978)[pdf 344KB](640)
DOI:
18 红壤坡地坡改梯水土保持效应分析
胡建民, 胡欣, 左长清 2005年04期 [271-273][摘要](865)[pdf 161KB](526)
DOI:
19 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效益研究初评
杨艳鲜, 纪中华, 方海东, 拜得珍, 廖承飞 2005年04期 [88-89,99][摘要](760)[pdf 174KB](506)
DOI:
20 土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
赵志星1, 严明1, 王宝国2 2005年03期 [187-189][摘要](1057)[pdf 308KB](846)
DOI:
21 滇西高原不同地类坡面产流产沙规律研究
陈奇伯1, 寸玉康2, 刘芝芹1, 王克勤1, 王利民1 2005年02期 [71-73][摘要](1026)[pdf 123KB](572)
DOI:
22 黄土裸坡土壤侵蚀过程研究
王占礼, 王亚云, 黄新会, 牛振华 2004年04期 [84-87][摘要](1101)[pdf 207KB](538)
DOI:
23 坡改梯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张永涛1, 王洪刚2, 李增印3, 王开增3 2001年03期 [9-11,21][摘要](1124)[pdf 489KB](504)
DOI:
24 控制坡地水力侵蚀危害的管理措施
赵晓光, 吴发启, 薛智德, 王健 2000年01期 [27-29][摘要](1006)[pdf 322KB](412)
DOI:
25 复合式出流口滞洪坝之滞洪特性研究
陈正炎, 卢昭尧, 洪耀明 1999年03期 [46-54][摘要](852)[pdf 347KB](603)
DOI:
26 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坡地人工沙棘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胡建忠, 付良勇, 寇权 1998年04期 [83-88][摘要](1039)[pdf 2645KB](538)
DOI:
27 山坡地枣园低压渗灌系统试验研究初报
党维勤, 王福林, 蔡建岗 1998年04期 [63-76][摘要](663)[pdf 2456KB](377)
DOI:
28 山坡地农业丰产配套技术初步研究
付明胜, 王晓, 马小哲, 马莉莉 1998年04期 [59-61][摘要](890)[pdf 235KB](409)
DOI:
29 山坡地节水农业的物理化学方法和蓄水耕作法研究概述
张兴昌1, 庞小明2, 张积祥3, 王晓4 1998年04期 [40-46][摘要](953)[pdf 524KB](444)
DOI:
30 黄土高原地区提高山坡地径流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曹全意 1998年04期 [31-35][摘要](1033)[pdf 353KB](416)
DOI:
31 黄土高原地区的山坡地降雨径流利用与节水灌溉技术
李建牢, 赵光耀 1998年04期 [25-30][摘要](974)[pdf 511KB](429)
DOI:
32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山坡地利用及分布状况研究
郭保文, 赵力毅 1998年04期 [22-24,92][摘要](990)[pdf 301KB](370)
DOI:
33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山坡地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王占礼, 邵明安 1998年04期 [11-21,97][摘要](1112)[pdf 856KB](519)
DOI:
34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山坡地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研究
王晓, 白志刚, 刘立斌, 白平良 1998年04期 [6-10][摘要](952)[pdf 2476KB](636)
DOI:
35 山坡地生态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技术研究初报
赵光耀, 赵力毅 1998年04期 [2-5][摘要](921)[pdf 335KB](432)
DOI:
36 省工安全开发坡地技术
黄炎和1, 卢程隆1, 杨人群1, 陈可菁2, 徐朋2 1998年02期 [87-89,147][摘要](903)[pdf 349KB](426)
DOI:
37 台湾山坡地区开发为高尔夫球场对水土保持之影响
郑新兴, 陈文福 1995年03期 [89-106][摘要](1041)[pdf 3628KB](588)
DOI:
38 台北市山坡地之开发特性与其对下游水文环境冲击之研究
何智武, 林致远 1995年03期 [50-61][摘要](1103)[pdf 848KB](499)
DOI:
39 影响水土流失主要因子间相互关系研究
赵鸿雁1, 吴钦孝1, 韩冰1, 吴瑞雯1, 李靖2 1995年01期 [103-106][摘要](1164)[pdf 303KB](460)
DOI:
40 山东省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及治理技术
刘德 1994年02期 [39-52][摘要](840)[pdf 1109KB](445)
DOI:
41 隔坡梯田优化设计试验研究
高晓玲, 蒋定生 1994年01期 [89-98][摘要](893)[pdf 2821KB](475)
DOI:
42 暴雨细沟侵蚀的调查研究
王玉宽 1990年02期 [45-49,39][摘要](955)[pdf 433KB](534)
DOI:
43 降雨特征与水土流失关系的研究
贾志伟, 江忠善, 刘志 1990年02期 [9-15][摘要](1308)[pdf 541KB](498)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