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planting 的文章

1 滨海盐碱地不同改良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张小栋1,2,3, 刘绍雄4, 孙 宇2,3, 胡爱双2,3, 李凯超2, 陈亚恒1 2022年01期 [113-118][摘要](480)[pdf 1141KB](209)
DOI:
2 引黄灌区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
牟红霞1, 张文文1, 刘秉儒2 2021年04期 [91-96][摘要](355)[pdf 1404KB](226)
DOI:
3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地与有机质动态变化特征
张海欧1,2,3,4, 郭 振2,3, 徐 艳2,3,4, 曹婷婷2,3,4, 杨晨曦2,3 2021年02期 [93-98][摘要](518)[pdf 1226KB](301)
DOI:
4 近期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分布格局的影响
刘锦月1,2, 巩铁雄3, 乔江波3, 韩晓阳1, 朱元骏1,2,3 2020年03期 [153-158][摘要](598)[pdf 1613KB](521)
DOI:
5 6种连翘属植物在第四纪红壤上的生长适应性比较
刘 荃1,2, 陈秀龙1,2, 郭利平2, 黄宏胜1, 沈发兴2,3, 葛佩琳2, 赵佳鼎2 2020年02期 [357-363,369][摘要](585)[pdf 1260KB](406)
DOI:
6 基于水足迹的节水型城郊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李啸虎1, 杨德刚2 2017年01期 [298-304][摘要](817)[pdf 945KB](481)
DOI:
7 不同建植技术对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修复效果的影响及评价
孔令伟, 薛春晓, 苏凤, 石龙 2017年01期 [187-193][摘要](899)[pdf 1158KB](1534)
DOI:
8 宁夏中部干旱带沙地人工甘草不同种植密度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产量性状分析
张清云1, 王宁庚2, 杨朝霞3, 左忠1, 李明1 2017年01期 [31-35][摘要](475)[pdf 650KB](1621)
DOI:
9 不同播种方式对黔东南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倪玉琼1, 曹芳琴2, 钟芳芳2 2016年03期 [348-353][摘要](713)[pdf 767KB](430)
DOI:
10 县南沟流域种植业生态价值的测算与分析——基于碳汇视角
王正淑1, 王继军1,2 2015年06期 [261-266][摘要](717)[pdf 777KB](616)
DOI:
11 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玉米种植及物候的影响
肖薇薇1,2,3 2015年06期 [167-172][摘要](845)[pdf 1229KB](651)
DOI:
12 不同种植年限下山银花产地土壤及花蕾重金属污染特征
颜秋晓1, 何腾兵1, 高安勤1,2, 林昌虎1,3,4 2015年01期 [310-315,328][摘要](938)[pdf 989KB](447)
DOI:
13 不同栽培模式对氮磷钾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何铁光, 秦芳, 苏天明, 苏利荣, 张野, 何永群, 李忠义, 胡钧铭, 谢丽萍 2014年01期 [95-99,103][摘要](797)[pdf 812KB](419)
DOI:
14 渭北黄土高原果园生草地旱季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李同川1, 李会科1,2, 郭宏1, 杜毅飞1, 王海涛1 2014年01期 [29-33,38][摘要](780)[pdf 1133KB](463)
DOI:
15 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根系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燕晓娟1, 张岁岐1,2, 王宗仁3, 孙婴婴1 2013年06期 [32-36][摘要](572)[pdf 749KB](442)
DOI:
16 哈尔滨城市绿地土壤营养分析与植物种植对策
胡海辉1, 陈旭1, 徐苏宁2 2013年04期 [110-114][摘要](683)[pdf 1242KB](544)
DOI:
17 垄膜沟种条件下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肖继兵1, 孙占祥2, 蒋春光1, 侯志研2, 冯良山2, 白伟2 2013年01期 [134-140][摘要](825)[pdf 1148KB](459)
DOI:
18 不同垦植模式茶园土壤性状及团聚体特征研究
林绍霞1, 张清海1, 张珍明3, 杨鸿波1, 文锡梅1, 林昌虎2 2012年06期 [45-49][摘要](1093)[pdf 365KB](797)
DOI:
19 黄泛平原风沙区不同造林年限林地土壤风蚀与理化性质的变化
姬生勋, 刘玉涛, 董智, 李红丽, 刘振 2011年03期 [158-161,167][摘要](1092)[pdf 1015KB](678)
DOI:
20 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种植结构及灌溉制度优化——以民勤灌区为例
徐万林, 粟晓玲, 史银军, 南彩艳, 杨雪菲 2011年01期 [205-209][摘要](1000)[pdf 403KB](416)
DOI:
21 干旱区土地利用和土壤改良及植被恢复方式对沙地养分的恢复效应
张瑞, 张景波, 曹良图 2010年04期 [153-157][摘要](963)[pdf 736KB](467)
DOI:
22 植草恢复对侵蚀红壤重组有机质的影响
罗旭辉1, 詹杰1, 李秀峰2, 郑仲登1, 王义祥1, 黄毅斌1 2010年01期 [194-197][摘要](976)[pdf 237KB](568)
DOI:
23 黄土高原与俄罗斯平原南部干旱地区人工林营造策略分析
Marina L. Sizemskaya1, 焦菊英2, 王宁2, Mamay K. Sapanov1, 吴钦孝2, 贾燕锋2, Alexander V. Kolesnikov1 2009年05期 [73-77][摘要](839)[pdf 921KB](617)
DOI:
24 LINGO8.0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探讨
刘华, 王峰, 温学飞 2007年01期 [177-178,183][摘要](696)[pdf 573KB](560)
DOI:
25 陇南山区农林复合模式划分与种植结构研究
周波 2005年05期 [203-205,220][摘要](729)[pdf 206KB](492)
DOI:
26 内蒙古阴山北麓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风蚀的影响
高旺盛1, 秦红灵1, 赵沛义2 2005年05期 [122-125][摘要](913)[pdf 236KB](445)
DOI:
27 平和县水土流失区栽植蜜柚效益评价
李明山 2005年04期 [200-201][摘要](834)[pdf 111KB](610)
DOI:
28 公路边坡防护与绿化对策
丰培洁 2005年01期 [199-200][摘要](968)[pdf 113KB](726)
DOI:
29 不同种植密度人工柠条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潘占兵, 李生宝, 郭永忠, 王占军, 温学飞 2004年03期 [265-267][摘要](897)[pdf 386KB](522)
DOI:
30 山地茶园中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保持效果研究
吴全, 姚永宏, 李中林 2004年03期 [252-254][摘要](455)[pdf 150KB](398)
DOI:
31 化学方法在山区植树造林中的应用探索
吕宁江1, 师庆广2, 王立志3, 王辉3 2004年02期 [167-169][摘要](1104)[pdf 155KB](590)
DOI:
32 旱地地膜冬小麦适宜播种密度和播期研究
王立明 2003年01期 [121-123][摘要](1214)[pdf 153KB](503)
DOI:
33 蒙山旅游区南竹北移丰产栽培与管理
蔡长胜, 焦宝柱, 孟庆欣, 牛凌 2001年03期 [145-146][摘要](680)[pdf 110KB](343)
DOI:
34 衡水试验场冬小麦田土壤水流动系统分析
汪丙国1, 靳孟贵1, 方连玉2, 张德忠2 2001年01期 [89-92][摘要](867)[pdf 227KB](463)
DOI:
3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
彭珂珊 2000年02期 [164-171][摘要](1081)[pdf 239KB](895)
DOI:
36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区划及与林草建设的关系
邹厚远 2000年02期 [96-101][摘要](850)[pdf 212KB](862)
DOI:
37 提高半干旱山地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
李志中, 薛平 1998年03期 [56-57,63][摘要](766)[pdf 2429KB](496)
DOI:
38 南亚热带荒坡地不同作物种植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蔡昆争, 段舜山, 陈荣均 1998年02期 [104-107,172][摘要](959)[pdf 2508KB](342)
DOI:
39 川中丘陵区经济林粮立体种植模式与效益研究
王建, 王艳, 王治国 1997年01期 [198-201][摘要](455)[pdf 297KB](298)
DOI:
40 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梁金萍, 郭忠, 魏新平 1996年03期 [131-135,145][摘要](1201)[pdf 649KB](530)
DOI:
41 黄土高原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建造模式及效益的研究
周泽生, 李立, 王晗生 1992年01期 [77-82][摘要](1147)[pdf 455KB](512)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