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grade 的文章

1 黄河源区4种不同禁牧条件对草地根-土复合体力学特征的影响
梁晓娜1, 刘昌义1, 胡夏嵩1, 付江涛2, 邢光延1, 何伟鹏1, 岳 磊1, 吕伟涛1 2025年02期 [224-233][摘要](854)[pdf 2662KB](113)
2 植被恢复花岗岩红壤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养分储量特征
白永会1,2, 查 轩3, 吴伟成1, 周飞华3 2024年03期 [179-186][摘要](641)[pdf 1243KB](496)
3 云南省1961-2020年降水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任子康1, 赵华荣1,2,3, 师康铭1, 杨国梁1 2024年02期 [168-180][摘要](550)[pdf 6937KB](489)
DOI:
4 基于EOF和MK趋势分析的赣江流域降水时空分布格局
夏志明1,2, 廖凯涛3,4, 郭利平1,2, 陈秀龙5, 刘翠平1,2, 焦玉章1,2, 曹建祖5 2023年05期 [223-233,249][摘要](675)[pdf 1857KB](1028)
5 黄河源高寒草甸退化秃斑地土壤基本特征及其风蚀规律
童生春1, 李国荣1,2, 李进芳1, 翟 辉1, 朱海丽1,2, 刘亚斌1,2, 陈文婷1, 胡夏嵩1,2 2023年04期 [10-17][摘要](1111)[pdf 3124KB](499)
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次降雨对土壤含水量深层变化的影响
王佳珍1,2, 张秋芬2, 彭 华3, 吕锡芝2 2023年03期 [69-75][摘要](675)[pdf 1260KB](446)
7 1960—2017年黄土高原不同等级寒冷日数时空演变特征
安 彬1,2, 肖薇薇1,3, 朱 妮1, 刘宇峰4, 单治彬1 2023年01期 [327-335][摘要](275)[pdf 4141KB](432)
8 黔中白云岩石漠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益
杨光能1, 张 喜1, 薛建辉2, 吴永波2, 侯贻菊1, 崔迎春1, 舒德远1 2022年06期 [214-223][摘要](319)[pdf 1565KB](420)
DOI:
9 1960—2019年河南省降水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张志高1, 张凯昭2, 蔡茂堂3, 尹纪媛1, 刘 晴1, 刘慧颖1 2022年04期 [159-166][摘要](324)[pdf 1959KB](550)
DOI:
10 滇池流域宝象河水库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记录
陈 艳1, 王延华1,2, 叶 斌3, 孙 恬1, 张茂恒1,2 2021年03期 [7-12][摘要](587)[pdf 1553KB](798)
DOI:
11 黄河三角洲次生柽柳退化林更替改造模式分析评价
乔艳辉1, 亓玉昆1, 王月海1, 刘光明2 2020年06期 [370-376][摘要](549)[pdf 1245KB](498)
DOI:
12 滇西北亚高山典型退化次生林水源涵养能力分析
和丽萍, 李贵祥, 柴 勇, 张正海, 邵金平, 马赛宇 2020年02期 [233-237,245][摘要](501)[pdf 1187KB](528)
DOI:
13 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光合碳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樊佳奇, 牛来春 2020年02期 [62-68][摘要](498)[pdf 1119KB](491)
DOI:
14 降雨侵蚀对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李国荣1,2, 李希来1, 陈文婷1,2, 李进芳1, 朱海丽1,2, 钟伶志1 2018年02期 [40-45][摘要](1137)[pdf 815KB](695)
DOI:
15 近60年来江西省各等级侵蚀性降雨与降雨侵蚀力的关系
何绍浪, 何小武, 李凤英, 郭小君 2018年02期 [8-14][摘要](1881)[pdf 697KB](5496)
DOI:
16 宏观坡向对不同等级降水的影响
乔淼1, 曾燕2, 邱新法3 2018年01期 [167-171][摘要](690)[pdf 685KB](669)
DOI:
17 渭河流域降雨结构时空演变特征
蔡新玲1, 蔡依晅2, 叶殿秀3, 乔秋文4, 路岑之2, 赵晓萌1, 李茜1 2017年06期 [370-375][摘要](926)[pdf 1159KB](689)
DOI:
18 若尔盖高原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
周文昌1,2, 崔丽娟1, 王义飞1, 李伟1 2017年05期 [27-32][摘要](789)[pdf 650KB](726)
DOI:
19 陆良县不同海拔耕地自然质量等变化特征分析
李海丛1,2, 廖丽君1,2, 张建生1,2, 张川1,2, 王东杰3, 陈运春1,2, 余建新1,2 2017年04期 [103-107][摘要](890)[pdf 600KB](607)
DOI:
20 基于MODIS数据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干旱监测指标的等级划分
吴黎 2017年03期 [130-135][摘要](1305)[pdf 890KB](1732)
DOI:
21 云南省耕地经济等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特征
曾维军1,2,3, 付朝书4, 张耿杰1,3, 张川2,3, 廖丽君2,3, 刘淑霞1,3, 陈镜宇1,3, 樊凯1,3, 余建新1,2,3 2017年02期 [246-251][摘要](1104)[pdf 724KB](677)
DOI:
22 淹水发生与持续时间对退化盐碱沼泽芦苇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李晓宇1, 齐明明2, 李聪2, 李秀军1, 刘兴土1, 王颖3, 蔺吉祥2 2016年06期 [83-89][摘要](977)[pdf 871KB](554)
DOI:
23 4种植物直根抗折力和抗折强度的研究
张欣1, 刘静2, 郑永刚2, 尹瑞平1, 吴永胜1, 郭建英1 2016年05期 [338-342][摘要](766)[pdf 657KB](651)
DOI:
24 云南省耕地自然质量等流域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曾维军1,2, 张建生1,2, 刘淑霞1,2, 李成学3, 葛兴燕1, 陈运春2, 李建华1,2, 余建新1,2 2016年05期 [267-273][摘要](981)[pdf 805KB](609)
DOI:
25 不同干扰方式对桂西北灌草植被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韦兰英, 韦启忠, 莫祝平, 童德文 2016年04期 [288-293,299][摘要](575)[pdf 805KB](651)
DOI:
26 土壤地带性分区下云南省耕地利用等空间特征分析
李建华1,2, 王东杰3, 陈镜宇1, 李尤亮1, 张建生1,2, 余建新1,2 2016年04期 [221-225,232][摘要](720)[pdf 804KB](567)
DOI:
27 新疆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张佳运1,2, 高敏华1,2, 刘海军1,2 2016年04期 [138-142][摘要](1000)[pdf 851KB](580)
DOI:
28 云南省耕地利用等别与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特征
张耿杰1,2, 刘淑霞1,2, 曾维军1,2, 王东杰1,2, 余建新1,2 2016年02期 [275-279][摘要](927)[pdf 573KB](533)
DOI:
29 基于分等系数修正的耕地质量更新评价
李林蔚, 陈家赢, 张依, 章清 2015年03期 [295-299][摘要](755)[pdf 1004KB](604)
DOI:
30 松嫩平原耕地等别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陈建龙1, 狄春1, 马龙泉1, 邸延顺2 2015年03期 [225-229][摘要](799)[pdf 776KB](578)
DOI:
31 陕南A级旅游景区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内在机理研究
李文正 2014年05期 [138-143][摘要](802)[pdf 1029KB](2674)
DOI:
32 吐鲁番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姑力那尔·买海提1,2, 瓦哈甫·哈力克2,3, 海日妮萨·伊斯马伊力1,2, 依再提·乌斯满1,2 2014年01期 [310-315][摘要](841)[pdf 1045KB](629)
DOI:
33 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诊断特征及风险评价研究——以毕节石漠化为例
梁玉华1, 张军以2,1, 樊云龙1 2013年01期 [240-245][摘要](886)[pdf 919KB](1083)
DOI:
34 西安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赵安周1,2, 李英俊1, 卫海燕1, 陈晓红1 2012年06期 [152-156][摘要](1425)[pdf 420KB](869)
DOI:
35 吉林省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
李秀霞, 江恩赐, 徐龙 2012年05期 [185-189][摘要](981)[pdf 235KB](705)
DOI:
36 永定河河滨绿化带土壤保墒技术研究
王硕1, 王湛2, 张亮1, 刘永兵1, 于小飞1, 李翔1, 贾斌1 2012年05期 [105-109][摘要](956)[pdf 847KB](644)
DOI:
37 基于退耕背景下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演变过程分析
李奇睿1, 王继军1,2 2011年03期 [97-101][摘要](921)[pdf 948KB](639)
DOI:
38 纸坊沟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研究
杜娜1, 王继军1,2, 杨冰3 2011年02期 [48-52][摘要](1000)[pdf 388KB](781)
DOI:
39 严重侵蚀退化黑土农田地力快速提升技术研究
张兴义1, 张少良1,2, 刘爽1,2, 李浩1,2, 许闯3 2010年04期 [1-5][摘要](526)[pdf 814KB](783)
DOI:
40 桂西南退化喀斯特植被自然恢复研究
刘京涛1, 温远光2, 周峰3 2009年03期 [65-69][摘要](613)[pdf 290KB](714)
DOI:
41 基于表观反射率的渭-库绿洲植被动态变化分析
罗江燕1,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1, 陈金奎2 2008年05期 [65-67][摘要](1120)[pdf 370KB](685)
DOI:
42 四川宣汉特大型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赵松江, 孙书勤 2007年02期 [168-170][摘要](898)[pdf 651KB](614)
DOI:
43 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以重庆市忠县为例
张忠启1,2, 文安邦1 2007年01期 [295-297,300][摘要](1185)[pdf 707KB](1051)
DOI:
44 重庆市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平台开发与应用
江凯1,2, 许模1,2, 毛邦燕2 2007年01期 [79-81][摘要](456)[pdf 490KB](581)
DOI:
45 内蒙古黄土丘陵区次降雨条件下坡面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研究
金雁海1, 柴建华2, 朱智红2 2006年06期 [192-194][摘要](1309)[pdf 167KB](906)
DOI:
46 不同保水剂吸水保水能力聚类分级研究
李茂松1, 李章成1,2, 宋吉青1, 汪亚峰1,2 2006年03期 [262-264][摘要](1017)[pdf 193KB](680)
DOI:
47 半干旱退化山区不同生态恢复与重建措施的土壤水分研究
王月玲, 张源润, 蔡进军, 李生宝, 蒋齐 2006年03期 [211-214,217][摘要](947)[pdf 683KB](712)
DOI:
48 半干旱退化山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能流分析
蔡进军1, 李振勇1, 张源润1, 火勇2, 蒋齐1 2006年02期 [175-178][摘要](837)[pdf 139KB](612)
DOI:
49 不同种植密度人工柠条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潘占兵, 李生宝, 郭永忠, 王占军, 温学飞 2004年03期 [265-267][摘要](1020)[pdf 386KB](757)
DOI:
50 亚热带红壤严重退化生态系统封禁管理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郑本暖1, 杨玉盛2, 谢锦升2, 郑世群2, 何宗明2, 陈光水2 2002年04期 [57-60,63][摘要](839)[pdf 453KB](658)
DOI:
51 “四荒”分类分级方法的探讨
曹步山, 王忠, 于洪太, 毕杰 2000年03期 [212-215][摘要](1036)[pdf 188KB](600)
DOI:
52 福鼎市土壤侵蚀的遥感监测研究
陈明华1, 黄炎和2 1998年02期 [136-140][摘要](1315)[pdf 396KB](674)
DOI:
53 影响水土流失主要因子间相互关系研究
赵鸿雁1, 吴钦孝1, 韩冰1, 吴瑞雯1, 李靖2 1995年01期 [103-106][摘要](1337)[pdf 303KB](661)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