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作者中包括 的文章

1 基于遥感数据的河谷地区气候水文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以宝鸡地区为例
刘引鸽, 罗紫薇, 郭慧君, 李丹丹, 林茂琦, 吕欣怡 2025年01期 [181-194][摘要](123)[pdf 9476KB](159)
2 基于Budyko理论的长江典型流域径流演变与归因分析
宋阁庆1, 马晓燕2, 王茂林2, 袁春慧2, 杨 陈2, 王 飞2, 邓 悦3 2025年01期 [172-180][摘要](132)[pdf 2843KB](128)
3 放牧对阿尔泰山哈巴河地区草地植物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关系的影响
曾国燕1,2, 叶 茂1,2, 李苗苗1,2, 陈维龙1,2, 张 西1,2 2025年01期 [82-91][摘要](119)[pdf 1883KB](140)
4 阿勒泰林区不同草地群落特征对水热因子的响应
李苗苗1,2, 叶 茂1,2, 陈维龙1,2, 潘晓婷1,2, 曾国燕1,2, 贺清智1,2, 张 西1,2 2024年06期 [299-308][摘要](129)[pdf 3690KB](131)
5 红壤工程堆积体坡面径流水动力特性研究
芮茂刚1, 周彦辰1,2 2024年03期 [143-152,159][摘要](749)[pdf 1403KB](508)
6 典型喀斯特流域介质结构的降雨-径流机制研究——以黔中地区为例
杨树平1, 贺中华1,2,3, 王茂强1, 潘 杉1, 陈莉会1, 谭红梅1, 顾小林4, 许明金4 2024年03期 [49-60][摘要](764)[pdf 3523KB](576)
7 未来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
徐士博, 张美玲, 宿茂鑫 2024年02期 [190-201][摘要](509)[pdf 4123KB](513)
DOI:
8 玉米间作马铃薯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芦 美, 赵吉霞, 李永梅, 王自林, 范茂攀 2023年06期 [123-132][摘要](1259)[pdf 1855KB](530)
9 亚热带3种森林凋落物量及碳氮归还动态变化
高 伟1,2,3, 黄茂根4, 黄雍容3, 吴兴盛4, 方栋龙1, 陈爱平5, 黄石德3 2023年04期 [146-153][摘要](778)[pdf 1200KB](463)
10 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贵州省近50年气象干旱时空演化特征
潘 杉1, 贺中华1,2,3, 陈莉会1, 王茂强1 2023年03期 [279-288][摘要](709)[pdf 3269KB](563)
11 基施缓释肥等氮替代化肥对径流氮素流失和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
陈佳钰, 李永梅, 廖学圆, 范茂攀, 王自林, 赵吉霞 2023年03期 [188-194][摘要](663)[pdf 1405KB](473)
12 三峡库区坡耕地免耕秸秆覆盖下氮磷流失特征
李刚浩1,2, 夏 颖2, 黄 敏1, 范先鹏2, 吴茂前2, 程子珍2, 夏淑洁2 2023年02期 [93-99,106][摘要](736)[pdf 1348KB](486)
13 间作对马铃薯根系及坡耕地红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芦 美1, 王 婷2, 范茂攀1, 赵吉霞1 2023年02期 [67-73][摘要](601)[pdf 1258KB](421)
14 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对农户生计贡献率测算及影响分析
陈茂林1, 官冬杰1, 孙灵丽1, 周李磊2 2023年01期 [397-407][摘要](385)[pdf 1807KB](480)
15 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吉霞1, 禹妍彤1, 周 芸2, 李永梅1, 范茂攀1 2022年05期 [374-381][摘要](385)[pdf 1256KB](595)
DOI:
16 粒度组成对红黏土干缩裂隙影响
何岱洵, 张家明, 陈 茂, 龙郧铠 2022年05期 [185-191][摘要](365)[pdf 3876KB](545)
DOI:
17 黑河上游天涝池流域生长季降雨和气温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杨晓高1, 郝 虎2, 赵传燕1, 臧 飞1, 安金玲2, 张茂军2, 张恒平2 2022年04期 [263-269][摘要](443)[pdf 1516KB](506)
DOI:
18 1960—2019年河南省降水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张志高1, 张凯昭2, 蔡茂堂3, 尹纪媛1, 刘 晴1, 刘慧颖1 2022年04期 [159-166][摘要](336)[pdf 1959KB](582)
DOI:
19 武夷山不同海拔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分布特征
熊小玲1,2, 任寅榜1,2, 吕茂奎1,2, 李晓杰1,2, 聂阳意1,2, 谢锦升1,2 2022年04期 [83-88][摘要](533)[pdf 1118KB](575)
DOI:
20 涪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异质性特征分析
张雪茂, 董廷旭, 杜华明, 袁 川, 廖传露, 王 飞 2022年03期 [156-163][摘要](614)[pdf 1877KB](924)
DOI:
21 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夏梓泰, 程伟威, 李永梅, 赵吉霞, 范茂攀 2022年03期 [31-37][摘要](748)[pdf 1282KB](512)
DOI:
22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
陈 安1, 李景吉1,3, 王茂生1, 张 晗2, 卞梨交1, 黎文婷1, 许文来1,3 2022年02期 [313-319+329][摘要](720)[pdf 4638KB](684)
DOI:
23 第二松花江流域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陈海芳1,杨国范1,林茂森1,吴家兵2,3,袁凤辉2,3 2021年05期 [238-244][摘要](503)[pdf 1402KB](572)
DOI:
24 滇池流域宝象河水库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记录
陈 艳1, 王延华1,2, 叶 斌3, 孙 恬1, 张茂恒1,2 2021年03期 [7-12][摘要](607)[pdf 1553KB](837)
DOI:
25 1978-2017年河南省气候生产潜力时空演变及趋势分析
张志高1, 耿益新1, 蔡茂堂2, 张秀丽1, 孙梓欣1, 尹纪媛1 2020年06期 [247-253][摘要](1045)[pdf 1726KB](865)
DOI:
26 南方农牧交错带1960-2017年降水特征及旱涝时空分布特征
张雪茂1, 杜华明1,2, 董廷旭1,2, 邱 豪1, 廖传露1 2020年05期 [126-132][摘要](828)[pdf 1827KB](751)
DOI:
27 大豆单间作对土壤团聚体及固土能力的影响
邓 超, 李永梅, 范茂攀, 王梦雪 2020年02期 [77-83][摘要](809)[pdf 1180KB](517)
DOI:
28 基于CW-GRAP模型的随州市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
张雪松1,2, 张茂茂1,2, 王全喜3, 李德寿1,2, 何炬1,2, 侯瑞4 2019年03期 [318-324][摘要](1048)[pdf 912KB](1045)
DOI:
29 北京市朝阳区(五环内)绿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李婧, 李素艳, 孙向阳, 呼诺, 杨少斌, 林茂, 傅振, 崔萌 2019年03期 [311-317][摘要](1047)[pdf 1210KB](855)
DOI:
30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作物覆盖与管理因子C值估算
徐勤学1,2, 李春茂1,3, 李朝霞2,4, 蔡崇法2,4 2019年02期 [175-179][摘要](809)[pdf 694KB](762)
DOI:
31 间作模式下玉米/大豆的根系特征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白录顺, 范茂攀, 王自林, 王婷, 邓超, 李永梅 2019年01期 [124-129][摘要](1082)[pdf 682KB](728)
DOI:
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峰丛坡地土壤入渗特征及其模拟
李春茂1,2, 徐勤学1,2, 吴攀1,2, 韦蔚来1 2019年01期 [47-52,60][摘要](783)[pdf 879KB](782)
DOI:
33 2001-2014年海南岛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罗红霞1,2, 戴声佩1,2, 刘恩平1,2, 谢铮辉1,2, 李茂芬1,2 2018年05期 [343-350][摘要](964)[pdf 2278KB](707)
DOI:
34 不同发展路径下县南沟流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优化
李茂森1, 王继军1,2, 成思敏2,3, 李玥1, 乔梅1 2018年05期 [275-281][摘要](912)[pdf 945KB](687)
DOI:
35 退耕区农户生计策略与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的演化过程分析——以纸坊沟流域为例
成思敏1,3, 王继军1,2, 李茂森2, 李玥2, 乔梅2 2018年05期 [242-249][摘要](1002)[pdf 1126KB](654)
DOI:
36 陕北退耕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演变过程分析
成思敏1,3, 王继军1,2, 李茂森2, 李玥2, 乔梅2 2018年03期 [265-271,278][摘要](817)[pdf 1183KB](1089)
DOI:
37 基于GIS的安塞县县南沟流域农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李茂森1, 王继军1,2, 陈超4, 成思敏2,3, 李玥1 2018年01期 [237-242][摘要](677)[pdf 777KB](815)
DOI:
38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根系固土拉力特性的影响
陈小强1,2, 范茂攀1, 王自林1, 杜静1, 李永梅1 2017年05期 [144-148,156][摘要](1084)[pdf 717KB](737)
DOI:
39 祁连山西水林区灌木林降雨截留特征
马剑1,2, 刘贤德1,2, 金铭1,2, 张学龙1,2, 敬文茂1,2, 王顺利1,2, 赵维俊1,2, 王荣新1,2 2017年03期 [363-368][摘要](921)[pdf 694KB](658)
DOI:
40 不同林龄胡杨径向生长量与地下水的关系
王敏1, 徐海量2, 叶茂3, 赵新风2, 王希义1 2017年01期 [357-360][摘要](852)[pdf 580KB](617)
DOI:
41 喀斯特石漠化演替中植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李瑞1,2, 王霖娇1,4, 盛茂银1,3,4, 郭杰1,4 2016年05期 [111-119][摘要](1216)[pdf 1262KB](764)
DOI:
42 塔里木河下游不同退化阶段胡杨径向生长量变化特征
皮原月1, 叶茂2, 徐长春1 2016年04期 [313-317,324][摘要](754)[pdf 812KB](1291)
DOI:
43 春玉米覆膜垄作沟灌条件下土壤水热效应及对产量的影响
倪东宁1, 史海滨1, 李瑞平1, 苗庆丰1, 张作为1, 彭遵原1, 李茂华2 2016年02期 [89-94][摘要](1104)[pdf 795KB](760)
DOI:
44 北京土石山区4种典型林分的水文效应研究
牛勇1, 汪滨1, 王玲2, 蔡永茂2, 张志强1 2015年05期 [113-117,121][摘要](889)[pdf 783KB](796)
DOI:
45 钱塘江源头主要植被类型土壤抗剪强度研究
张晓勉1, 张金池2, 王云南3, 陈茂青4, 岳春雷1, 田刚5, 李世锋3 2015年04期 [79-84,90][摘要](934)[pdf 827KB](662)
DOI:
46 西南地区几种典型边坡植被的护坡效益分析
孙华1, 赵雪峰2, 何茂萍2 2015年04期 [6-11][摘要](920)[pdf 707KB](747)
DOI:
47 辽河流域铁岭站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胡海英1,2, 黄国如1, 黄华茂3 2013年02期 [98-102][摘要](905)[pdf 956KB](675)
DOI:
48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长春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李茂娟1, 李天奇2, 王欢1, 王锡魁1, 刘嘉麒1 2013年01期 [254-259][摘要](892)[pdf 993KB](884)
DOI:
49 基于水土流失风险的流域景观格局识别方法研究
张桐艳1, 贺敬滢1, 李光录1, 朱首军1, 周茂玲2 2012年03期 [175-179,184][摘要](1304)[pdf 354KB](657)
DOI:
50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小流域土壤特性的空间分异
田茂洁 2011年03期 [19-23][摘要](924)[pdf 514KB](629)
DOI:
51 基于能值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刘志杰1, 陈克龙1, 赵志强2, 苏茂新1, 韩艳莉1 2011年01期 [141-145][摘要](1073)[pdf 466KB](598)
DOI:
52 北盘江流域降雨量和径流量年际变化研究
熊亚兰1, 王昌全1, 张科利2, 宁茂岐3 2010年05期 [30-34][摘要](919)[pdf 2431KB](723)
DOI:
53 深圳市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穆天龙1, 谢婧1,2, 吴健生1, 王秀茹2, 郑茂坤3 2010年03期 [53-58][摘要](1282)[pdf 654KB](876)
DOI:
54 祁连山北坡主要植被下土壤异质性研究
牛贇, 敬文茂 2008年04期 [258-260,263][摘要](999)[pdf 228KB](803)
DOI:
55 免耕和施肥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陈甲瑞1, 梁银丽1,2, 周茂娟1, 熊亚梅1, 翟胜3 2006年06期 [72-74][摘要](955)[pdf 180KB](646)
DOI:
56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苔藓枯落物分布与水文特性
王顺利1, 王金叶2, 张学龙1, 敬文茂1 2006年05期 [156-159][摘要](1112)[pdf 422KB](1195)
DOI:
57 不同保水剂吸水保水能力聚类分级研究
李茂松1, 李章成1,2, 宋吉青1, 汪亚峰1,2 2006年03期 [262-264][摘要](1030)[pdf 193KB](700)
DOI:
58 玛纳斯河流域湿地平原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作用的研究
李俊峰1, 余书超1, 范文波1, 苏军2, 叶茂3 2006年02期 [219-222][摘要](1436)[pdf 315KB](857)
DOI:
59 基于灰色关联系数法的铁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冉茂平, 吴小萍 2006年01期 [173-175][摘要](576)[pdf 401KB](581)
DOI:
60 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指标在三川河流域的应用
康玲玲1, 李莉2, 刘立斌1, 王云璋1, 陈江南1, 戴明英1, 曾茂林1 2005年06期 [86-88,214][摘要](1070)[pdf 211KB](739)
DOI:
61 陕西省山洪灾害防治区划
张茂省1,3, 薛富平2, 王晓勇3 2005年02期 [163-165][摘要](1080)[pdf 125KB](939)
DOI:
62 保水剂在农业改土节水中的效应研究
黄占斌1,2, 朱书全1, 张铃春1, 李茂松3 2004年03期 [57-60][摘要](1252)[pdf 283KB](770)
DOI:
63 山地灾害与水土流失
李树德, 吕红华, 袁仁茂 2003年03期 [107-108][摘要](1089)[pdf 109KB](699)
DOI:
64 地质构造与水土流失
李树德, 袁仁茂, 吕红华 2003年03期 [105-106][摘要](795)[pdf 242KB](678)
DOI:
65 上(陵)埔(前)高速公路沿线滑坡成因及稳定性评估
邱向荣1, 郑健生2, 谭家明2, 袁仁茂3 2003年03期 [33-36][摘要](1009)[pdf 207KB](638)
DOI:
66 公路边坡灾害危险性预测模糊综合评判法
邱向荣1, 袁仁茂2, 许伟文3 2003年03期 [26-28,36][摘要](962)[pdf 199KB](725)
DOI:
67 沙漠化本质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
胡春元1, 桂呈森1, 闫琳1, 杨茂1, 杨尚明1, 艾宝生2, 张雁平3 2002年03期 [130-132][摘要](2033)[pdf 155KB](1138)
DOI:
68 格尔木市可持续能力建设研究
王礼茂 2002年03期 [19-21][摘要](610)[pdf 232KB](568)
DOI:
69 滩涂开发利用及评价模式浅析
王晓东1, 袁仁茂1, 王烨2 2001年02期 [107-111,118][摘要](656)[pdf 426KB](614)
DOI:
70 西部开发中水土流失问题的生态角度透视
王晓东1, 袁仁茂1, 王烨2 2001年02期 [103-106][摘要](1058)[pdf 280KB](801)
DOI:
71 山地灾害地貌与水土流失
袁仁茂, 王晓东, 杨晓燕 2001年02期 [96-99][摘要](957)[pdf 427KB](684)
DOI:
72 泥石流灾害与环境
李树德, 袁仁茂 2000年03期 [236-238][摘要](1348)[pdf 261KB](572)
DOI:
73 镇江市滑坡灾害类型及其发育过程研究
袁仁茂1, 陈锁忠2, 陶芸2 1999年04期 [100-104][摘要](957)[pdf 216KB](648)
DOI:
74 镇江市滑坡规律研究及其发生原因探析
袁仁茂1, 李树德1, 陈锁忠2 1999年04期 [95-99][摘要](1145)[pdf 227KB](772)
DOI:
75 水土流失的多因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袁仁茂, 杨晓燕, 李树德 1999年04期 [80-85][摘要](573)[pdf 240KB](959)
DOI:
76 水土流失区淤地坝的拦泥减蚀作用及发展前景
曾茂林1, 朱小勇1, 康玲玲1, 左仲国2 1999年02期 [127-134][摘要](1178)[pdf 712KB](982)
DOI:
77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发展农村经济
常茂德, 赵光耀, 田安民 1996年04期 [88-92][摘要](942)[pdf 435KB](722)
DOI:
78 不同覆盖材料对春玉米田间土壤水热状况和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茂松, 王一鸣, 周凌希 1995年01期 [18-22][摘要](1199)[pdf 2597KB](662)
DOI:
79 “三北”防护林地区陕西省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意见
宋桂琴, 冯茂功, 贾新美 1985年01期 [67-76][摘要](2061)[pdf 791KB](1452)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