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patterns 的文章

1 长白山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刘大千1, 王 丹2, 许 骏3,4, 孙汉杰2 2024年03期 [383-390,400][摘要](97)[pdf 1635KB](21)
2 不同播种方式草本植物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对根系固土力的影响
刘武江1,赵燚柯2,段青松4,张立芸3,杨苑君4,刘宇飞4,熊寿德1,和贵祥5 2021年06期 [25-31][摘要](422)[pdf 1308KB](311)
DOI:
3 不同灌草格局对砒砂岩区土壤剥蚀特征的影响
陈 鹏1, 张铁钢2, 董 智1, 郭建英2, 李红丽1, 仇苏倩1 2021年03期 [13-18][摘要](420)[pdf 1267KB](447)
DOI:
4 不同利用方式河套平原盐碱土盐分特征
景宇鹏1,2, 李跃进1, 高 娃1,3, 蔺亚莉4, 李秀萍2, 王文曦2, 张欣昕2, 狄彩霞2 2020年01期 [372-379][摘要](621)[pdf 1142KB](307)
DOI:
5 西南地区生长季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与地形因子的响应
熊巧利, 何云玲, 李同艳, 余岚 2019年06期 [259-266][摘要](935)[pdf 2922KB](513)
DOI:
6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作物覆盖与管理因子C值估算
徐勤学1,2, 李春茂1,3, 李朝霞2,4, 蔡崇法2,4 2019年02期 [175-179][摘要](675)[pdf 694KB](484)
DOI:
7 桂西北峰丛洼地土壤结构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响应
张建兵1,2,3, 罗为群1, 张海安2,3, 何柳春2,3, 杨奇勇1, 胡宝清2,3 2019年02期 [37-42,48][摘要](703)[pdf 1018KB](434)
DOI:
8 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水溶性阳离子的影响
冯欢, 张俊岭, 张凤华 2018年06期 [94-99,108][摘要](402)[pdf 782KB](459)
DOI:
9 新疆艾比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特性研究
张晓东1, 李忠1, 张峰2 2017年06期 [91-96][摘要](854)[pdf 747KB](1235)
DOI:
10 新疆艾比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组分研究
张晓东1, 李忠1, 张峰2 2017年05期 [55-62][摘要](724)[pdf 882KB](425)
DOI:
11 岷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蒋溢, 李亦秋 2017年05期 [33-38][摘要](875)[pdf 758KB](427)
DOI:
12 半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特征
高金芳, 周波, 马涛, 张峰, 董彦丽, 王彦武, 于惠 2017年02期 [89-93][摘要](956)[pdf 623KB](460)
DOI:
13 淮南煤矿复垦区土壤腐殖质特征及其与重金属的关系
何梦竹, 许芳芳, 高兆慧, 李玉成, 王宁, 张学胜 2017年01期 [317-321,327][摘要](839)[pdf 838KB](420)
DOI:
14 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植被覆盖度/格局的坡地土壤铵态氮流失特征
刘泉1,2, 李占斌2,3, 李鹏3, 黄文军1 2017年01期 [75-78][摘要](562)[pdf 502KB](591)
DOI:
1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伊犁地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崔东, 肖治国, 赵玉, 邓霞, 孟祥霞, 罗青青 2017年01期 [61-67][摘要](696)[pdf 799KB](408)
DOI:
16 伊犁河谷山地北坡土壤特性及植被群落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杨瑞红1,2,3, 王新军1 2016年06期 [32-39,44][摘要](916)[pdf 1182KB](1166)
DOI:
1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渭-库绿洲土壤盐渍化特征分析
王雪梅1,2, 康璇1, 赵枫1,2 2016年01期 [160-164][摘要](596)[pdf 685KB](3231)
DOI:
18 苍梧县崩岗洪积扇不同培肥模式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邓羽松1, 丁树文1, 蒋代华2, 吴菲1, 李瑶瑶1, 杜贇1, 马媛1 2015年01期 [56-60][摘要](804)[pdf 689KB](386)
DOI:
19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片麻岩坡面养分流失规律的研究
张佳琪1, 王红2,3,4, 张瑞芳2,3,4, 朱子龙1, 周大迈2,3,4 2014年05期 [122-125,131][摘要](718)[pdf 845KB](428)
DOI:
20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及养分流失响应机制研究——以鹦鹉沟小流域为例
郭效丁1, 刘晓君2, 黄萍萍3, 成玉婷3, 靳宇蓉3 2014年05期 [18-23][摘要](527)[pdf 1198KB](465)
DOI:
21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地生态经济林种植模式效益研究
赵培仙 2014年04期 [229-232,237][摘要](610)(4)
DOI:
22 基于ESDA的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模式分析
王枫, 李灿 2014年02期 [167-171,178][摘要](781)[pdf 1093KB](1312)
DOI:
23 梁子湖生态屏障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刘世斌1, 李江风1, 劳燕玲1, 王建英2 2013年04期 [218-223][摘要](650)[pdf 1264KB](441)
DOI:
24 石油城市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分析
张鹏, 雷国平, 李佳 2013年01期 [206-209][摘要](602)[pdf 672KB](470)
DOI:
25 黄土区不同土地经营方式径流量神经网络模拟
赵鹏宇1, 徐学选2 2012年03期 [227-230][摘要](1147)[pdf 246KB](590)
DOI:
26 红壤缓坡地不同经营模式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武琳1, 叶川1,2, 钟义军1,2, 章新亮1, 孙永明2 2011年06期 [132-135][摘要](857)[pdf 383KB](521)
DOI:
27 不同立地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的差异性试验研究
杨春霞, 姚文艺, 肖培青, 王玲玲, 申震洲 2010年01期 [222-224][摘要](932)[pdf 431KB](527)
DOI:
28 茵陈蒿群落分布格局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王玉霞1, 刘国彬1,2, 王国梁1,2, 袁子成1, 曲秋玲1, 张昌胜1 2010年01期 [62-66][摘要](904)[pdf 266KB](523)
DOI:
29 水土保持林及其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平1,2, 王海燕1,2, 张洪江1,2 2009年03期 [196-201][摘要](805)[pdf 533KB](481)
DOI:
30 围封对昭苏马场春秋草场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
李军保1, 马存平1, 朱进忠2,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江2 2009年02期 [205-208][摘要](776)[pdf 371KB](400)
DOI:
31 局地气候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以湖南醴陵市为例
文倩, 崔卫国, 何利 2009年02期 [82-86][摘要](744)[pdf 485KB](464)
DOI:
32 青海都兰县察汗乌苏绿洲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刘小丹, 张克斌, 李瑞, 沈彦, 边振 2008年04期 [130-133][摘要](832)[pdf 302KB](402)
DOI:
33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刘坤, 陈治谏, 廖晓勇 2008年01期 [17-19][摘要](893)[pdf 365KB](401)
DOI:
34 坡地磷素迁移研究进展
李裕元 2006年05期 [1-4][摘要](955)[pdf 344KB](630)
DOI:
35 南方丘陵紫色岩裸露区沟道治理模式研究
赵辉1, 黄勇1, 罗建民3, 廖行1, 尹超云2, 王文中2 2006年05期 [8-10][摘要](685)[pdf 174KB](511)
DOI:
36 乌江下游德江县喀斯特石漠化及其防治
滕建珍1, 苏维词1,2, 廖凤林1, 车家骧1 2006年03期 [241-243,246][摘要](472)[pdf 213KB](460)
DOI:
37 基于RS和GIS的青海香日德绿洲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李瑞1, 杨晓晖2, 张克斌1, 夏照华1 2006年03期 [129-131,134][摘要](900)[pdf 517KB](383)
DOI:
38 旱地果园水肥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耿增超, 张立新, 张朝阳, 赵二龙, 李生秀 2004年01期 [101-105][摘要](812)[pdf 506KB](638)
DOI:
39 生态脆弱带水土流失对农业景观的影响——以云南省丽江地区永胜县为例
丁艳, 王辉 2001年02期 [100-102,137][摘要](1064)[pdf 436KB](545)
DOI:
40 隔坡梯田优化设计试验研究
高晓玲, 蒋定生 1994年01期 [89-98][摘要](881)[pdf 2821KB](467)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