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stability 的文章

1 北方土石山区不同粒径团聚体特征及其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
陈仕媛1, 马 岚1, 陈佩岩2 2025年02期 [102-110,139][摘要](1092)[pdf 2993KB](272)
2 放牧对阿尔泰山哈巴河地区草地植物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关系的影响
曾国燕1,2, 叶 茂1,2, 李苗苗1,2, 陈维龙1,2, 张 西1,2 2025年01期 [82-91][摘要](119)[pdf 1883KB](140)
3 黄棕壤典型草地不同根系结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季节变化特征
杨程高歌1,2, 雷少华2, 耿 韧2, 周 岩3, 金 秋2, 赵广举2, 卢慧中2, 孙国昌4 2025年01期 [66-72][摘要](154)[pdf 1220KB](203)
4 湘西北土壤物理健康对土地利用转换的响应
王 俊1, 肖华翠1, 盛 浩1, 周 萍2 2024年06期 [336-343][摘要](130)[pdf 2148KB](129)
5 滇中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变化机制
王 平1, 丁智强1,2,3, 李璐杉4, 李玉辉1 2024年05期 [232-242][摘要](1219)[pdf 2297KB](406)
6 露天矿排土场接种AMF对3种植物根系发育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1.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300;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4年03期 [187-194][摘要](675)[pdf 1095KB](516)
7 梵净山不同海拔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肖盛杨1, 张蓝月1, 陈敬忠2, 陆 祥3, 李海波4, 廖小锋1, 谢元贵5 2024年03期 [160-168][摘要](668)[pdf 1368KB](523)
8 喀斯特退耕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董天富1,2, 邓志豪1, 杨 静1,2, 戴全厚1, 聂云鹏2,3 2024年02期 [33-42][摘要](1151)[pdf 1271KB](588)
DOI:
9 平原沙土区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王 磊1, 刘晴廙1, 史经攀2, 李俊杰1, 韩梦豪1, 陈 斌1, 陈 杭3, 关庆伟1 2024年01期 [96-104][摘要](1124)[pdf 1259KB](407)
10 青藏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特征
万 欣1,2, 张帅文1,2, 张润琴2, 李志国2, 陈 鹏2, 邢顺林1, 刘 毅2 2024年01期 [53-60][摘要](448)[pdf 1243KB](517)
11 玉米间作马铃薯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芦 美, 赵吉霞, 李永梅, 王自林, 范茂攀 2023年06期 [123-132][摘要](1259)[pdf 1855KB](530)
12 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幼林土壤水分特征
陈峰峰1,3, 赵江平1, 陈云明1,2 2023年01期 [190-196][摘要](307)[pdf 1316KB](444)
13 季节性冻融对色季拉森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丁慧慧1,2,3,4, 陈文盛1,2,3,4, 李江荣1,2,3,4 2023年01期 [120-127][摘要](340)[pdf 1169KB](434)
14 基于高能水分特性法的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研究进展
黄 悦1, 张风宝1,2, 高晶霞3, 申 楠1,2, 杨明义1,2 2022年06期 [431-437][摘要](318)[pdf 1347KB](1109)
DOI:
15 汾河流域下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优先流区与基质流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析
任泽莹1, 赵勇钢1, 吕银彦2, 尚月婷3, 王永彬4, 韩乐乐1, 刘小芳1 2022年06期 [59-64][摘要](386)[pdf 1608KB](560)
DOI:
16 鄂东南崩壁不同深度土层微形态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艾尚进1,2,3, 程 虎1,2, 夏 露1,2, 马悦阳1,2, 舒 倩1,2, 许文年1,2, 夏 栋1,2,3,4 2022年05期 [382-390][摘要](425)[pdf 2764KB](519)
DOI:
17 植被恢复对干旱区生态光伏电站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
赵 晶, 刘美英, 郝孟婕, 王清宇 2022年05期 [137-143][摘要](511)[pdf 1139KB](647)
DOI:
18 不同覆盖模式对樱桃园土壤团聚体及碳氮的影响
黄圣杰1, 陈俊朴1, 陈 涛2, 方从刚3, 黄成毅1,4 2022年01期 [44-50][摘要](663)[pdf 1172KB](550)
DOI:
19 基于信息熵的砒砂岩区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
孙 成1,秦富仓1,杨振奇2,董晓宇1,台 辉1,任小同1 2021年06期 [90-97][摘要](725)[pdf 1261KB](590)
DOI:
20 基于破坏概率法的降雨型滑坡失稳破坏分析
曹羽哲,曹运江 2021年05期 [387-393][摘要](475)[pdf 1678KB](546)
DOI:
21 土粒表面电场对典型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及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李 喆1,胡斐南1,2,杨志花2,郭威震1,王子龙1,赵世伟1,2 2021年05期 [61-66][摘要](551)[pdf 1253KB](545)
DOI:
22 莱州湾南岸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稳定性研究
田立鑫, 韩 美, 王 敏, 魏 帆, 孔凡彪, 孔祥伦 2021年04期 [259-265][摘要](545)[pdf 1323KB](634)
DOI:
23 贵州省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响应
任荣仪, 贺中华, 梁 虹, 夏传花, 张 浪, 杨铭珂 2021年02期 [118-129][摘要](798)[pdf 4752KB](703)
DOI:
24 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水位高程土壤团聚体变化特征
张淑娟1,2, 贺秀斌1, 鲍玉海1, 唐 强1 2021年01期 [25-30][摘要](630)[pdf 1073KB](713)
DOI:
25 石漠化地区林草复合治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可蚀性的影响
陈 静, 陈 海, 朱大运, 陈 浒 2020年04期 [1-7][摘要](663)[pdf 1137KB](607)
DOI:
26 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耦合协调分析——以花江示范区峡谷村为例
马国璇1,2, 周忠发1,2, 朱昌丽1,3, 但雨生1,3, 吴 跃1,3 2020年03期 [230-237][摘要](689)[pdf 1227KB](571)
DOI:
27 海拔梯度上川西高山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
刘 杨1, 李 菊2, 孙 辉1, 陈玉雯1, 李 鑫1 2020年02期 [123-127,135][摘要](705)[pdf 1206KB](539)
DOI:
28 川西高寒山地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团聚体特征
苟天雄, 刘 韩, 帅 伟, 姜欣华, 李 静 2020年01期 [47-53][摘要](1109)[pdf 1100KB](651)
DOI:
29 耕作深度对红壤坡耕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何绍浪1, 黄尚书1, 钟义军1,2, 黄欠如1, 成艳红1, 张昆1, 武琳1, 李小飞1, 叶川3 2019年06期 [127-132][摘要](840)[pdf 1204KB](630)
DOI:
30 侵蚀强度对淮北土石山区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李肖1, 陈晨1, 林杰1, 朱茜1, 董波1, 丁鸣鸣2 2019年04期 [56-61,67][摘要](746)[pdf 965KB](705)
DOI:
31 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可蚀性特征
张钦1, 于恩江3, 林海波2, 张爱华1, 陈正刚1, 朱青1, 曹卫东4, 姚单君1 2019年02期 [9-16][摘要](896)[pdf 856KB](752)
DOI:
32 间作模式下玉米/大豆的根系特征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白录顺, 范茂攀, 王自林, 王婷, 邓超, 李永梅 2019年01期 [124-129][摘要](1082)[pdf 682KB](728)
DOI:
33 关中平原灌区地下水电导率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刘刚1,2, 李占斌1,3, 徐国策1, 杨媛媛1, 成玉婷1, 姚京威1 2018年06期 [216-220][摘要](974)[pdf 626KB](1367)
DOI:
34 秸秆还田对麦粱两熟农田土壤团聚体特征的短期效应
孙隆祥, 陈梦妮, 薛建福, 崔福柱, 郝建平, 郭秀卿, 杜天庆, 崔江辉, 张倍宁 2018年06期 [36-44][摘要](714)[pdf 981KB](799)
DOI:
35 陕南土石山区坡改梯对坡面稳定性的影响
程圣东, 杭朋磊, 李鹏, 成玉婷, 郭梦京 2018年05期 [157-161][摘要](831)[pdf 855KB](731)
DOI:
36 川西北高寒草地退化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江仁涛, 李富程, 沈凇涛 2018年04期 [36-42][摘要](1085)[pdf 760KB](787)
DOI:
37 豫西南土坎水平梯田田坎稳定性分析
杨柳1, 郝仕龙2,3, 范云鹏4 2018年01期 [282-286][摘要](1024)[pdf 842KB](684)
DOI:
38 植被恢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徐磊1,2,3,5, 周俊1,2,5, 张文辉1,2,5, 崔红标6, 刘海龙1,2,3,5, 刘创慧1,7, 梁家妮1,2,5, 周静1,2,3,4,5 2017年06期 [194-199,204][摘要](1426)[pdf 876KB](815)
DOI:
39 添加水稻秸秆对不同类型土壤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
刘哲1,2, 韩霁昌1,2, 陈茜1,2, 余正洪3, 张卫华1,2, 高红贝1,2 2017年06期 [167-171,178][摘要](1270)[pdf 756KB](767)
DOI:
40 高程梯度性质和算法不确定性的初步分析
朱奇峰, 杨勤科, 龙永清, 王春梅, 庞国伟, 师动 2017年04期 [19-26][摘要](752)[pdf 993KB](601)
DOI:
41 三峡库区4种库岸边坡的植被根系固土效应研究
徐少君1, 类淑桐2, 曾波3 2017年02期 [119-123,131][摘要](850)[pdf 788KB](903)
DOI:
42 基于TOPSIS的聊城市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稳定性分析
周迎雪, 李贻学, 孙仪阳 2016年06期 [26-31][摘要](977)[pdf 744KB](1140)
DOI:
43 建三江垦区景观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土地利用生态系统安全时空分异
林佳1, 宋戈1,2 2016年04期 [48-54][摘要](1063)[pdf 1001KB](707)
DOI:
44 一种可用于评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超声能量法
谢志强1, 许建林1, 朱兆龙1,2, 安韶山2 2016年04期 [19-22][摘要](1336)[pdf 567KB](752)
DOI:
45 基于Barton-Bandis准则下水力驱动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师华鹏, 余宏明, 韩文奇, 李雄峰 2016年03期 [338-342][摘要](653)[pdf 642KB](1681)
DOI:
46 长期向上耕作对坡耕地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王勇1,2, 张建辉2, 张泽洪2, 贾立志2 2016年01期 [44-49][摘要](560)[pdf 717KB](837)
DOI:
47 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测算与提升
吴兆娟1, 丁声源2, 魏朝富3, 高立洪1 2015年05期 [245-252][摘要](901)[pdf 1031KB](651)
DOI:
48 扬黄灌区开垦时间对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和组分变化的影响
杨新国, 曲文杰, 宋乃平, 陈林, 刘秉儒 2015年04期 [122-126][摘要](924)[pdf 615KB](656)
DOI:
49 陕西省混合层高度变化规律研究
陈建文, 胡琳, 王娟敏, 张文静, 毛明策, 吴素良, 王琦 2014年05期 [322-326,331][摘要](766)[pdf 1200KB](695)
DOI:
50 川中丘陵区不同巨桉林地模式下土壤抗蚀性研究
张洲, 谢贤健, 李想, 师杨, 唐雷生, 王举媚 2014年02期 [1-5][摘要](795)[pdf 737KB](652)
DOI:
51 围栏封育对青海湖流域主要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影响
李璠1,2, 周国英1, 杨路存1, 徐文华1, 钟泽兵1,2, 宋文珠1 2013年04期 [135-140][摘要](760)[pdf 952KB](653)
DOI:
52 若尔盖湿地公路建设生态恢复中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相似性研究
陈蓓1, 马睿2, 秦纪洪3, 孙辉4 2013年04期 [115-119][摘要](1109)[pdf 794KB](760)
DOI:
53 陕西省大气稳定度分布特征研究
陈建文, 胡琳, 王娟敏, 吴素良, 王琦, 张文静 2013年03期 [299-304][摘要](967)[pdf 1062KB](636)
DOI:
54 内江市微地形条件影响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分形特征
黄安, 谢贤健, 周贵尧, 谢建平, 熊丽琴 2012年06期 [77-81][摘要](1368)[pdf 399KB](914)
DOI:
55 西安市污染气象特征和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张文静1, 孙娴1, 王琦1, 胡琳1, 丁琦2 2012年05期 [257-261][摘要](1152)[pdf 436KB](736)
DOI:
56 官司河流域土地覆被景观稳定性及其环境效应
刘延国1, 王青1, 王军2 2012年03期 [166-169,174][摘要](1049)[pdf 337KB](735)
DOI:
57 泥石流频发区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谢贤健1, 韦方强2 2011年06期 [167-171,176][摘要](1110)[pdf 631KB](632)
DOI:
58 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牛越先1, 马俊2 2011年04期 [273-276][摘要](716)[pdf 899KB](935)
DOI:
59 三角带滑坡稳定性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徐丹梅1, 杜尚海2 2011年03期 [168-172][摘要](536)[pdf 1168KB](594)
DOI:
60 草本植物生长发育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秦瑞杰1, 郑粉莉1,2, 卢嘉1 2011年03期 [141-144][摘要](1098)[pdf 1117KB](778)
DOI:
61 大渡河松坪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吴亚子1, 傅荣华2, 王健2, 张元才2, 杨人凡2, 蔡明2 2011年02期 [62-65][摘要](886)[pdf 402KB](747)
DOI:
62 四川省青川县银溪窝滑坡复活机制研究及稳定性评价
尤琳, 沈军辉, 彭昌翠, 章志峰 2011年02期 [44-47,52][摘要](793)[pdf 1496KB](674)
DOI:
63 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分析
楚纯洁1,2, 安春华3,4 2011年01期 [224-227,235][摘要](563)[pdf 515KB](674)
DOI:
64 望霞大斜坡地质灾害链形成过程分析
陈小婷1,2, 黄波林2 2011年01期 [82-86][摘要](654)[pdf 876KB](847)
DOI:
65 基于粗糙集的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稳定性研究——以河北雄县为例
王庆宾, 王兴华, 许皞, 门明新, 王树涛, 李新旺 2010年06期 [212-219][摘要](872)[pdf 1741KB](601)
DOI:
66 暴雨诱发高填深挖路基边坡失稳分析
马莎, 胡金虎, 万腾飞 2010年05期 [235-237][摘要](1291)[pdf 772KB](867)
DOI:
67 嘉义白杞村樟树坪地层滑动之探讨
徐弘明1, 许中立2, 戴欣怡1 2009年06期 [259-264][摘要](1426)[pdf 245KB](790)
DOI:
68 可靠性原理在淤地坝设计与评价中的应用
沈积怀1, 彭晓刚2 2009年05期 [278-280][摘要](699)[pdf 182KB](754)
DOI:
69 堆积层滑坡滑动面搜寻及稳定性评价
向先超, 涂鹏飞 2009年04期 [60-62,67][摘要](584)[pdf 454KB](763)
DOI:
70 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熊波1,2,4, 陈学华1, 蒋锦刚1,3, 刘艳锋1,2 2009年03期 [6-10][摘要](1039)[pdf 255KB](978)
DOI:
71 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与绿洲生态稳定性研究——以张掖绿洲为例
孟宝1, 杨龙1, 张勃2 2009年02期 [117-120][摘要](1095)[pdf 575KB](709)
DOI:
72 岷江上游植物群落稳定性研究
冶民生1,2, 吴斌2, 关文彬3, 马克明4, 刘国华4, 张宇清2 2009年01期 [259-263][摘要](1061)[pdf 560KB](760)
DOI:
73 某输气管线760#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杨永明, 杨天俊 2008年06期 [177-179][摘要](908)[pdf 276KB](837)
DOI:
74 陕南公路斜坡灾害分布规律及失稳模式研究
于德海1, 彭建兵2 2008年06期 [92-96][摘要](507)[pdf 714KB](672)
DOI:
75 重力侵蚀分类研究
郑书彦 2008年05期 [46-48][摘要](1123)[pdf 178KB](806)
DOI:
76 干旱区绿洲稳定性驱动机制研究——以艾比湖流域为例
毋兆鹏1,2 2008年02期 [92-95,98][摘要](653)[pdf 666KB](622)
DOI:
77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坝前高边坡工程适应性研究
崔杰, 王兰生, 王小群 2008年02期 [84-87][摘要](583)[pdf 758KB](584)
DOI:
78 阿尔泰山区土壤有机碳氧化稳定性的初步比较分析
徐华君1,2 2007年06期 [27-29][摘要](1105)[pdf 502KB](729)
DOI:
79 土壤含水量减少对提高浅表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杨永红1, 刘淑珍2, 王成华2 2007年05期 [290-292][摘要](1170)[pdf 307KB](735)
DOI:
80 雅砻江上游某巨型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厉成武1, 唐兴君2, 王光良3 2007年05期 [273-275][摘要](1011)[pdf 2547KB](695)
DOI:
81 四川某水电站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魏玉峰1, 荀晓慧2, 聂德新1 2007年05期 [377-379][摘要](506)[pdf 2577KB](527)
DOI:
82 广东某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孙杰1,3, 贾建业2, 詹文欢1 2007年05期 [37-39][摘要](884)[pdf 2465KB](644)
DOI:
83 四川省某水电站左坝肩堆积体稳定性评价
曾佳, 石豫川, 叶斌 2007年04期 [219-222][摘要](1028)[pdf 751KB](665)
DOI:
84 论地质条件对某水电站坝型选择的影响
张文丽, 王小霞 2007年03期 [220-222][摘要](559)[pdf 471KB](680)
DOI:
85 西南某水电站工程边坡软岩时效变形特性研究
郑海君1, 张品萃1, 曹运江1,2, 付小敏1, 谭文俊3 2007年03期 [192-194,199][摘要](857)[pdf 217KB](651)
DOI:
86 岩质边坡确定性块体稳定性的研究
余先华, 聂德新 2007年03期 [180-181,185][摘要](629)[pdf 321KB](841)
DOI:
87 213国道改线工程监测分析
杨亚静, 汪家林 2007年03期 [128-130][摘要](570)[pdf 174KB](632)
DOI:
88 三峡库区甘家院子滑坡稳定性预测与验算
许国敏1, 赵其华1, 徐华辉2 2007年03期 [105-108][摘要](926)[pdf 270KB](735)
DOI:
89 西南某水电站右坝肩开挖边坡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唐然1, 汪家林1, 范宣梅1, 王义军2 2007年03期 [95-97][摘要](853)[pdf 801KB](855)
DOI:
90 四川某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研究
梁利喜, 许强, 刘天翔, 汤明高, 范宣梅 2007年02期 [189-190,193][摘要](1017)[pdf 211KB](784)
DOI:
91 朗川公路若尔盖湿地段人工移栽草皮的群落生态学研究
陈蓓1, 孙辉1, 秦纪洪1, 马睿1, 蹇依2 2007年02期 [68-71][摘要](1139)[pdf 216KB](717)
DOI:
92 某水电站右岸猴子坡稳定性分析
裴钻, 蔡国军 2007年02期 [318-321][摘要](985)[pdf 877KB](704)
DOI:
93 某大型水电站水文滑坡的稳定性及生物护坡研究
张诗媛1, 朱继良2, 罗言云1 2007年01期 [307-309,312][摘要](921)[pdf 409KB](650)
DOI:
94 某水电站左岸近坝堆积体发育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叶斌, 冯文凯, 石豫川, 刘宏力 2007年01期 [278-280][摘要](1004)[pdf 175KB](664)
DOI:
95 三峡工程康家咀滑坡区库岸塌岸预测分析
刘玉国1,2, 伍志石2, 康爱华3 2007年01期 [270-271,275][摘要](1022)[pdf 543KB](933)
DOI:
96 太平湖大桥铜陵岸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
张九灵1, 王运生1, 段海澎2 2007年01期 [167-169][摘要](995)[pdf 349KB](816)
DOI:
97 某跨海大桥主塔位工程边坡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卢书强1, 巨能攀1, 卢海斌2, 范世飞3 2007年01期 [84-86][摘要](871)[pdf 609KB](578)
DOI:
98 植被对边坡浅层稳定的影响
鄢朝勇1, 叶建军1, 韦书勇2 2007年01期 [24-28][摘要](1206)[pdf 448KB](1265)
DOI:
99 某电站库区1#倾倒体边坡稳定性评价
张新克1, 任光明1, 刘金阳2 2007年01期 [313-314,317][摘要](573)[pdf 598KB](641)
DOI:
100 某水电站库区一大型滑坡的形成机制与环境影响评价
陈万业1, 董兰凤2 2006年06期 [282-284,287][摘要](910)[pdf 338KB](751)
DOI:
101 澜沧江巴丁滑坡的稳定性分析
刘彬1, 聂德新1, 李树武2 2006年06期 [228-229,233][摘要](794)[pdf 505KB](643)
DOI:
102 基于AutoCAD的挡土墙稳定分析
欧阳菊根, 赖文辉 2006年05期 [286-287][摘要](839)[pdf 528KB](583)
DOI:
103 库水位升降作用对库岸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王学武1, 冯学钢1, 王维早2 2006年05期 [232-234,237][摘要](959)[pdf 917KB](844)
DOI:
104 三峡库区某滑坡体成因机制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秦凯旭, 石豫川, 刘汉超, 吉锋 2006年05期 [84-86][摘要](1073)[pdf 458KB](716)
DOI:
105 四川某水电站新桥1#滑坡体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韩祥森, 黄润秋, 裴向军 2006年03期 [146-148,150][摘要](872)[pdf 1435KB](835)
DOI:
106 某高速公路边坡成因机制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刘杰, 赵晓, 巨能攀, 邓辉, 赵建军 2006年03期 [88-90][摘要](887)[pdf 404KB](699)
DOI:
107 白水江横丹水电站杜家山滑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谢晔, 聂德新 2006年03期 [43-44][摘要](879)[pdf 422KB](603)
DOI:
108 滑坡稳定性计算和治理工程软件设计
刘鹏, 许强 2006年02期 [250-252][摘要](925)[pdf 190KB](943)
DOI:
109 岩质斜坡复杂块体稳定性评价研究
王猛1,3, 任光明1,2 2006年02期 [165-167][摘要](914)[pdf 126KB](766)
DOI:
110 三峡库区某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治理
王兴平1, 刘天翔1,2, 许强3, 刘鹏4 2006年02期 [84-86,97][摘要](942)[pdf 332KB](863)
DOI:
111 反算法在某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高丽娜1,2, 严明1 2006年02期 [75-77][摘要](970)[pdf 126KB](1031)
DOI:
112 锦屏二级水电站厂址区出水口边坡稳定性分析
张进林, 沈军辉, 石豫川, 刘宏力, 王小群 2006年01期 [259-261][摘要](951)[pdf 360KB](817)
DOI:
113 冻土斜坡的热融滑塌变形破坏机制分析与评估
付小兵, 傅荣华, 夏克勤 2006年01期 [243-244,268][摘要](848)[pdf 174KB](863)
DOI:
114 小口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吴义鹰, 石豫川, 王湘峰 2006年01期 [151-153][摘要](1038)[pdf 277KB](687)
DOI:
115 成都市大邑县干岩子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王湘锋, 李天斌, 王小群 2006年01期 [92-94][摘要](1113)[pdf 170KB](793)
DOI:
116 某堆积体开挖后的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朱继良1, 张诗媛2 2005年06期 [238-241][摘要](1033)[pdf 729KB](760)
DOI:
117 某公路边坡工程病害处治
杜毅, 李天斌 2005年06期 [210-212,261][摘要](972)[pdf 209KB](818)
DOI:
118 环境水容量对黄家寨镇景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张昊1, 张伟华2, 李文忠2, 周心澄2 2005年06期 [191-193][摘要](984)[pdf 451KB](765)
DOI:
119 土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
赵志星1, 严明1, 王宝国2 2005年03期 [187-189][摘要](1196)[pdf 308KB](1138)
DOI:
120 通过三维渗流计算评价某滑坡坝渗透稳定性
崔银祥, 聂德新, 刘惠军 2005年02期 [98-100][摘要](566)[pdf 113KB](753)
DOI:
121 仰斜式挡墙的讨论及应用实践
辜利江1, 赵其华1, 李勇2 2005年01期 [167-169][摘要](499)[pdf 163KB](1005)
DOI:
122 三峡库区奉节县某滑坡特征和稳定性分析
吴亚子, 傅荣华, 王小群 2005年01期 [125-128][摘要](856)[pdf 463KB](764)
DOI:
123 某坝区溢洪道中段外侧边坡采空区上覆岩体变形特征研究
郑海君, 王运生, 董孝璧 2004年04期 [200-202][摘要](596)[pdf 153KB](684)
DOI:
124 冰草根系生长发育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
吕春花1,2, 郑粉莉1,2 2004年04期 [97-100][摘要](1256)[pdf 191KB](905)
DOI:
125 西藏妥昌公路K351滑坡形成机制及危险性评价
樊晓一, 乔建平, 陈永波 2004年01期 [152-155][摘要](1202)[pdf 230KB](704)
DOI:
126 上(陵)埔(前)高速公路沿线滑坡成因及稳定性评估
邱向荣1, 郑健生2, 谭家明2, 袁仁茂3 2003年03期 [33-36][摘要](1008)[pdf 207KB](638)
DOI:
127 公路边坡灾害危险性预测模糊综合评判法
邱向荣1, 袁仁茂2, 许伟文3 2003年03期 [26-28,36][摘要](962)[pdf 199KB](725)
DOI:
128 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
卢金伟, 李占斌 2002年01期 [81-85][摘要](2149)[pdf 302KB](2524)
DOI:
129 丘陵区梯田优化设计研究
王相国1, 王洪刚2, 王伟2 2001年03期 [125-127][摘要](1140)[pdf 271KB](863)
DOI:
130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和时间稳定性研究
朱首军1, 丁艳芳1, 薛泰谦2 2000年01期 [46-48][摘要](1018)[pdf 149KB](779)
DOI:
131 边坡稳定逆算分析法之应用探讨
许中立, 李正义 1999年03期 [80-87][摘要](1119)[pdf 319KB](788)
DOI:
132 水土流失区淤地坝的拦泥减蚀作用及发展前景
曾茂林1, 朱小勇1, 康玲玲1, 左仲国2 1999年02期 [127-134][摘要](1178)[pdf 712KB](982)
DOI:
133 山坡地生态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技术研究初报
赵光耀, 赵力毅 1998年04期 [2-5][摘要](1220)[pdf 335KB](610)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