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不同生态区覆盖方式对玉米氮转运、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昊枫1,2, 党 科2, 范子晗1,2, 李 哲1,2, 常乐乐1,2, 李红兵2, 张岁岐1,2
2024年06期 [176-187][摘要](76)[pdf 1330KB](88)
|
|
|
3 |
华北平原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大风灾害危险性评估
吴雅欣1, 何奇瑾1,2, 刘佳鸿1, 肖 潇1, 孙未伟1, 石雨鑫1, 周可欣1, 周思佳1, 马色力麦1, 王荣万1
2024年03期 [257-264,275][摘要](696)[pdf 3914KB](475)
|
|
|
|
|
|
|
|
9 |
辽宁省生长季气候变化及其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蔚丹1,2, 孙 丽1,2, 裴志远1,2, 陈媛媛1,2, 孙娟英1,2, 董 沫1,2
2022年02期 [281-286][摘要](473)[pdf 1568KB](511)
|
|
|
|
|
|
|
|
15 |
黑色地膜覆盖土壤水热效应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霍轶珍1,2, 丁春莲1,2, 王文达1,2, 韩翠莲1,2, 郭彦芬1,2, 李生勇1,2
2020年01期 [335-339][摘要](746)[pdf 1193KB](585)
|
|
|
|
|
18 |
甘肃省春玉米灾损风险评估
齐月1, 阳伏林1, 姚玉璧1, 王润元1, 房世波2
2019年02期 [352-358][摘要](736)[pdf 1273KB](602)
|
|
|
|
|
|
22 |
秸秆和生物炭添加对关中地区玉米-小麦轮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陈静1,2, 张建国1,2, 赵英1,2, 张阿凤1,2, 成功1,2, 冯浩2,3
2018年05期 [170-178][摘要](1278)[pdf 1001KB](5424)
|
|
|
|
|
|
|
27 |
不同保墒与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对土壤结构及小麦、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1,2, 武继承1,2, 赵世伟3, 潘晓莹1,2, 张洁梅1,2, 高翠民1,2, 王越1,2, 何方1,2
2018年02期 [220-227][摘要](957)[pdf 984KB](591)
|
|
|
|
|
|
|
|
|
|
|
|
|
|
39 |
春小麦/春玉米间作模式光温环境特征研究
高莹1,2, 吴普特1,2,3, 赵西宁1,2,3, 王自奎2,3, 孙喜军4
2015年03期 [163-169][摘要](935)[pdf 880KB](637)
|
|
|
|
|
|
|
|
|
|
|
|
|
|
|
|
53 |
玉米拔节期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贺冬梅1, 张崇玉2, 王丹妮2, 李盛勇2, 胡先伟2
2008年03期 [164-166][摘要](1089)[pdf 324KB](717)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