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Qinghai 的文章

1 高寒地区不同人工牧草种类对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徐嘉翊1, 王巧红2, 马 铖3, 梁 蒙1, 王 梅1, 薛 萐1 2025年01期 [73-81][摘要](100)[pdf 2319KB](78)
2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带土壤抗冲性及影响因素
杜芳悦1, 刘俊娥1, 牛百成2,3, 朱启明1, 崔钦凯1 2025年01期 [39-47][摘要](99)[pdf 2017KB](86)
3 2000—2020年青海湖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及驱动分析
李文斌1,2, 曹生奎1,2,3, 曹广超1,2,3, 赵浩然1,2, 陈链璇1,2, 侯瑶芳1,2 2024年05期 [327-336,343][摘要](1184)[pdf 4229KB](392)
4 未来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
徐士博, 张美玲, 宿茂鑫 2024年02期 [190-201][摘要](493)[pdf 4123KB](450)
DOI:
5 青藏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特征
万 欣1,2, 张帅文1,2, 张润琴2, 李志国2, 陈 鹏2, 邢顺林1, 刘 毅2 2024年01期 [53-60][摘要](419)[pdf 1243KB](445)
6 基于GAMLSS模型的青海省非平稳NSPEI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孙 媛1, 张 鑫1, 闫 彩1, 赵雪岩2, 雒舒琪1, 胡晓萌1 2023年06期 [316-327,336][摘要](1288)[pdf 3399KB](528)
7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灌木柠条锦鸡儿单根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石 川1, 梁 燊1, 刘亚斌1,2, 朱海丽1,2, 李国荣1,2, 胡夏嵩1,2, 缪晓星3, 王延秀3 2023年05期 [184-192][摘要](557)[pdf 1522KB](361)
8 模拟降雨量变化对高寒湖滨湿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周祉蕴1,2,3, 崔博亮2,3, 陈克龙2,3,4, 杜岩功1 2023年05期 [130-137][摘要](583)[pdf 1128KB](375)
9 2001—2020年青藏高原草地物候变化遥感监测
李 佳1, 唐志光1,2, 邓 刚2, 桑国庆1, 王靖文1 2023年04期 [265-274][摘要](1042)[pdf 7849KB](417)
10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秋季物候动态及其对极端降水的敏感性分析
刘 敏1,2, 厉 悦1, 何 冰3, 赵文文3 2023年03期 [353-363,372][摘要](701)[pdf 7258KB](466)
11 自然生长和人为影响下土壤碳氮含量差异及影响因素
袁 杰1,2,3, 曹广超1,2,3, 鄂崇毅1,2,3, 刁二龙1,2, 赵美亮1,2, 闫 欣1,2 2023年03期 [163-172,187][摘要](670)[pdf 1450KB](380)
12 青藏高原冻融荒漠化退化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陈俊翰1,2, 卢 琦1,2, 刘雨晴1,2, 何晨阳1,2, 闫 峰1,2 2023年03期 [103-110,120][摘要](674)[pdf 4255KB](665)
13 青藏高原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
欧阳习军1,2,3, 董晓华1,2,3, 魏 榕1,2,3, 龚成麒1,2,3, 吴寒雨1,2,3 2023年02期 [220-229][摘要](621)[pdf 5221KB](427)
14 1999—2019年青藏高原不同植被类型NDVI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缪 利1, 陆 晴1,2,3, 刘根林1, 危小建1,3 2023年01期 [97-105][摘要](647)[pdf 2091KB](604)
15 青海省互助县10年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变化趋势及肥力评价
邓晓倩1, 马素娟2, 曹晓萍1, 王 攀3, 安韶山1 2022年06期 [112-120][摘要](281)[pdf 1865KB](424)
DOI:
16 藏西南高原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海拔梯度的关系
李 焱1, 戴 睿2, 张云霞1, 巩 杰1 2022年04期 [215-222][摘要](506)[pdf 2171KB](513)
DOI:
17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青藏公路沿线土壤质量评价
刘利昆1,2, 赵广举1,2, 穆兴民1,2, 高 鹏1,2, 孙文义1,2, 韩剑桥1,2 2022年02期 [125-131][摘要](430)[pdf 1366KB](491)
DOI:
18 近15年来青海湖流域气温、降水变化对植被物候驱动分析
王志刚1,2,3, 曹生奎1,2,3, 曹广超2,3 2022年01期 [249-255][摘要](601)[pdf 2418KB](540)
DOI:
19 人类活动干扰对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柴立夫1,田 莉2,奥 勇1,王小青1 2021年06期 [382-388][摘要](443)[pdf 2062KB](565)
DOI:
20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朱殿珍, 初 磊, 马 帅, 王良杰, 张金池 2021年04期 [308-315][摘要](732)[pdf 3878KB](589)
DOI:
21 青藏公路都兰—格尔木段边坡侵蚀沟调查
郭小雪1, 田 鹏2, 刘文民1, 韩剑桥1,3, 赵广举1,3 2021年04期 [42-47][摘要](323)[pdf 1815KB](514)
DOI:
22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昼夜温差对NEE的影响及其变化特征
祝景彬1,4, 贺慧丹2, 张法伟3, 李红琴3, 李英年1,5, 杨永胜1,5, 王春雨1,4, 张光茹1,4, 罗方林1,4 2020年04期 [232-238][摘要](528)[pdf 1360KB](373)
DOI:
23 青海北部草地水分时间异质性及主导因素
马扶林1, 杨永胜2,3, 王军邦4, 黄煜茹2, 李以康2, 周华坤2, 李英年2,3 2020年04期 [178-183][摘要](957)[pdf 1295KB](390)
DOI:
24 青海省冬春季风蚀气候侵蚀力和起沙风日数的区域变化差异特征
祁栋林1,2, 韩廷芳3, 赵全宁1, 赵慧芳1, 苏文将1 2019年02期 [23-30,36][摘要](908)[pdf 1414KB](755)
DOI:
25 2001-2015年青藏高原草地碳源/汇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周夏飞1, 於方1, 曹国志1, 杨威杉1,2, 周颖1 2019年01期 [76-81][摘要](901)[pdf 1036KB](965)
DOI:
26 青海省近10年草地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马昊翔1,2,3,4, 陈长成1,2,3,4, 宋英强1,2,3,4, 晔沙1,2,3,4, 胡月明1,2,3,4,5 2018年06期 [137-145][摘要](920)[pdf 1699KB](2180)
DOI:
27 地学环境变量支持的土壤全钾含量自适应曲面建模——以青海湖流域典型地区为例
王胜利, 刘伟, 张连蓬, 赵卓文, 朱寿红 2018年01期 [132-138][摘要](728)[pdf 1130KB](629)
DOI:
28 降水变化和氮素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李长斌1,5, 彭云峰3, 赵殿智4, 宁祎1,5, 周国英1,2 2016年06期 [185-191][摘要](1231)[pdf 837KB](1044)
DOI:
29 青海湖北部近30年不变草地与不变耕地土壤粒度差异及其指示意义
袁杰1,2, 曹广超1,2, 虞敏1,2, 袁有靖3, 杨龙1,2, 赵亚娟1,2 2016年05期 [199-204][摘要](874)[pdf 851KB](1958)
DOI:
30 近50年青海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演变趋势
祁栋林1, 李晓东1,2, 苏文将1, 周万福1, 肖宏斌1 2015年06期 [234-239][摘要](1076)[pdf 852KB](3302)
DOI:
31 环青海湖表层土壤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袁杰1, 曹广超1, 鄂崇毅1, 袁有靖2 2015年03期 [150-154][摘要](875)[pdf 725KB](576)
DOI:
32 三江源区植物根-土复合体的抗拉拔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罗春燕1, 吴楚2, 芦光新3, 德科加4, 张明4, 王军邦5 2014年05期 [260-266,271][摘要](952)[pdf 1635KB](667)
DOI:
33 基于湿润指数的近35年青海省干湿状况变化分析
刘德坤1,2, 王军邦2, 齐述华1 2014年02期 [246-250,256][摘要](719)[pdf 1154KB](805)
DOI:
34 青海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
郭婧锐, 周伟 2014年02期 [194-199][摘要](873)[pdf 1104KB](728)
DOI:
35 草地退化对青海湖流域小蒿草草甸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曹生奎1,2,3, 陈克龙1,2, 曹广超1,2, 朱锦福1, 芦宝良4, 王记明1 2014年01期 [71-75][摘要](838)[pdf 911KB](647)
DOI:
36 青海省耕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及管理对策研究
司慧娟1,2, 袁春1, 曹银贵1, 周伟1, 蔡春燕1 2013年06期 [321-325][摘要](890)[pdf 703KB](576)
DOI:
37 青海省2000-2008年间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杜新波1,2, 周伟1, 司慧娟3, 曹银贵1, 蔡春燕1 2013年05期 [180-186][摘要](847)[pdf 908KB](579)
DOI:
38 围栏封育对青海湖流域主要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影响
李璠1,2, 周国英1, 杨路存1, 徐文华1, 钟泽兵1,2, 宋文珠1 2013年04期 [135-140][摘要](739)[pdf 952KB](628)
DOI:
39 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泥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
魏东岚, 李永化 2012年06期 [292-298][摘要](1198)[pdf 401KB](692)
DOI:
40 青海省海西州区域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薛春璐, 郑新奇, 周伟, 袁涛 2012年06期 [142-146][摘要](1171)[pdf 347KB](585)
DOI:
41 青海湖典型湿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芦宝良1, 陈克龙1,2, 曹生奎1,2, 杨龙1, 陈生云3, 马进1 2012年03期 [190-194][摘要](1304)[pdf 499KB](762)
DOI:
42 青海高寒区不同人工林配置下草本群落生态位研究
王伟伟1, 杨海龙1, 贺康宁1, 王瑞斌2, 王辉1, 王晓1 2012年03期 [156-160,165][摘要](1059)[pdf 398KB](685)
DOI:
43 高寒区不同树种配置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王辉1, 贺康宁1, 胡兴波1, 王伟伟1, 王晓1, 李杨2 2012年03期 [147-150][摘要](1200)[pdf 193KB](710)
DOI:
44 青海湖防沙工程措施区土壤水分及入渗特征初步研究
展秀丽1, 严平2, 王宁3, 杨典正2, 齐彪2 2012年01期 [33-36][摘要](1191)[pdf 380KB](770)
DOI:
45 青藏高原土地退化类型及其退化程度评价
王兮之, 何巧如, 李森, 魏兴琥 2009年04期 [14-18][摘要](1039)[pdf 822KB](804)
DOI:
46 青海共和盆地威连滩冲沟侵蚀遥感监测的初步结果
马玉凤1,2, 严平1,2, 王耿锐1, 宋阳1,2, 汪言在1,2, 杨恒华3, 朱孟郡1,2 2009年02期 [1-5][摘要](879)[pdf 976KB](705)
DOI:
47 青海省大通县主要造林树种枯落物水文效应研究
刘硕 2008年06期 [105-107][摘要](1083)[pdf 180KB](680)
DOI:
48 新建青藏铁路沿线各生态区植被分布特征研究初探
马涛1,2, 周金星2, 张旭东2, 巴特尔·巴克2, 李冬雪2 2007年03期 [150-154][摘要](581)[pdf 531KB](597)
DOI:
49 青藏铁路建设期青藏公路(格拉段)整治改建工程的冻土环境影响与对策
崔志平, 伍永秋 2007年02期 [139-141,144][摘要](794)[pdf 596KB](600)
DOI:
50 高原地区铁路建设生态恢复技术初探——以青藏铁路格唐段为例
刘兰华1, 李耀增1, 康锋锋2 2007年01期 [310-312][摘要](952)[pdf 488KB](797)
DOI:
51 青海大通山地退耕还林土壤渗透性研究
吕粉桃1, 高国雄1,2, 王荣秀3, 吴海霞4, 周心澄1 2006年06期 [135-138][摘要](1165)[pdf 206KB](664)
DOI:
52 青海省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分析及对策研究
谢爱良1, 刘忠秀1, 杨太保2 2006年05期 [302-305][摘要](939)[pdf 680KB](810)
DOI:
53 青藏高原隆升的气候环境效应与黄土高原构造侵蚀
马润勇1, 彭建兵1, 刘利年2, 潘爱芳3,4 2006年03期 [220-225][摘要](858)[pdf 624KB](993)
DOI:
54 青海省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适宜性的初步探讨
李万全 2005年06期 [68-70][摘要](908)[pdf 155KB](728)
DOI:
55 青藏高原流域廊道体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尼洋河流域为例
何晓蓉1, 李辉霞1, 范建容1, 李学东2 2004年02期 [97-99][摘要](1145)[pdf 165KB](816)
DOI:
56 湟水干流青海段泥沙危害及其成因
赵资乐 2004年01期 [116-118][摘要](612)[pdf 151KB](1057)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