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vulnerability 的文章

1 FAST宁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及情景模拟
黄贤凤1, 苏维词1,2, 勾 容1, 权小丫1 2025年02期 [295-304][摘要](1031)[pdf 3562KB](157)
2 基于VSD模型的陕南城市群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及影响因子研究
徐盼盼1,2,3,4, 徐嘉敏5, 商逸纹1,2,3, 马 军1,2,3, 王灵博1,2,3, 钱 会1,2,3,4 2024年06期 [319-327,343][摘要](97)[pdf 2974KB](136)
3 基于LUCC的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动态变化及脆弱性分析
王怀毅, 李忠魁 2024年06期 [252-260,270][摘要](122)[pdf 3620KB](80)
4 北盘江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与模拟
彭丽福1, 赵宇鸾1,2, 杨小飘1 2024年04期 [316-325][摘要](522)[pdf 4621KB](392)
5 植被覆盖度对生态脆弱性动态演变的影响——以河北省张家口为例
武 帅1,2,3, 田 冰1,2,3, 顾世杰1,2,3, 杨洛祺1,2,3, 胡引翠1,2,3 2024年02期 [310-320][摘要](549)[pdf 3969KB](512)
DOI:
6 石羊河流域农户生计脆弱性测度及致脆机理
石若晗1, 陈 佳1,2, 唐红林1, 李顺可1, 张小文1,2 2023年06期 [386-395,405][摘要](1337)[pdf 2084KB](524)
7 武汉城市圈碳储量的地形梯度效应及脆弱性
张 斌1, 夏秋月2 2023年05期 [443-452][摘要](627)[pdf 2162KB](469)
8 宁南脱贫地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
卫宇曦1, 刘小鹏1,2, 冯康利1, 崔云霞1, 蒋春梅1 2023年04期 [365-372][摘要](1111)[pdf 3400KB](433)
9 基于GIS与AHP集成的黄土高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刘仪航1, 韩剑桥1,2, 谢梦霞1, 尚天赦1, 赵小丽1, 戈文艳1,2 2023年02期 [129-134][摘要](631)[pdf 2555KB](470)
10 三峡库区生态空间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
王兆林, 张露洋, 钟溦懿, 陈 萌, 杨承绣, 黄丹妮 2023年01期 [348-355][摘要](354)[pdf 1903KB](421)
11 2000-2020年漓江流域景观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
张军民, 荣 城, 董国松 2022年05期 [283-292][摘要](469)[pdf 1858KB](633)
DOI:
12 宁夏海原县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空间耦合关系
苏胜亮1,2, 高 明2, 徐锦娟2, 李光耀2, 韩 蕾2, 蒲 勇2, 白 青2 2022年03期 [327-333][摘要](537)[pdf 1780KB](547)
DOI:
13 基于SRP模型的潜江市生态脆弱性评价及时空演变
王 鹏,赵 微,柯新利 2021年05期 [347-354][摘要](562)[pdf 2330KB](609)
DOI:
14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县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
燕玲玲, 高秉丽, 徐彩仙, 李 焱, 巩 杰 2020年05期 [373-380,388][摘要](740)[pdf 1932KB](558)
DOI:
15 川西北高原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姚 昆1, 张存杰2, 何 磊3, 李玉霞4, 李小菊5 2020年04期 [349-355,362][摘要](914)[pdf 2692KB](386)
DOI:
16 汾河流域景观格局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付扬军, 师学义, 和 娟 2020年03期 [197-202][摘要](726)[pdf 1418KB](570)
DOI:
17 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任源鑫1, 林 青1, 韩 婷1, 李改萍1,3, 周 旗1,2 2020年02期 [227-232][摘要](536)[pdf 1437KB](528)
DOI:
18 2000-2015年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评估
赵志荣1,2, 许端阳2, 张绪教1, 卢周扬帆1,2, 张晓宇2 2020年01期 [168-175][摘要](706)[pdf 1668KB](727)
DOI:
19 基于AHP-PCA熵权模型的大渡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姚昆1, 周兵2, 李小菊1, 何磊3, 李玉霞4 2019年05期 [265-271][摘要](713)[pdf 1851KB](607)
DOI:
20 贵州省土地系统脆弱性测度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张颖1,2,3, 杨智谋2, 陈瑜琦1, 赵宇鸾2 2019年05期 [249-257,264][摘要](529)[pdf 2182KB](557)
DOI:
21 山区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
魏明欢1, 胡波洋1, 杨鸿雁2, 张蓬涛1, 张贵军1, 赵丽1 2018年06期 [322-328][摘要](939)[pdf 1471KB](631)
DOI:
22 山区县土地生态脆弱性动态变化分析——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
魏明欢, 胡波洋, 张贵军, 张蓬涛 2018年02期 [322-327][摘要](722)[pdf 1309KB](594)
DOI:
23 基于ArcGIS的河南省夏玉米旱灾承灾体脆弱性研究
张维诚1, 许朗1,2 2018年02期 [228-234][摘要](1015)[pdf 1384KB](1083)
DOI:
24 中国西北地区脆弱性综合评价
毛亚会1, 余丹林2, 郑江华1, 常琳琳1 2017年06期 [392-396][摘要](1261)[pdf 752KB](730)
DOI:
25 基于景观格局的榆阳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封建民, 郭玲霞, 李晓华 2016年06期 [179-184][摘要](1066)[pdf 894KB](643)
DOI:
26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域多维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
熊传麟, 叶长盛 2016年03期 [225-232][摘要](728)[pdf 1997KB](1084)
DOI:
27 河南省县域单元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
贺山峰1,2, 杜丽萍1,2, 高秀华1,2 2015年06期 [293-297][摘要](771)[pdf 1063KB](877)
DOI:
28 回族聚居限制开发区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以宁夏同心县为例
郭永杰1, 米文宝1,2, 赵莹1, 郑芳1 2014年04期 [290-294][摘要](713)(4)
DOI:
29 四川省石棉县县城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
王春山, 巴仁基, 周洪福, 刘宇杰, 邓国仕 2014年04期 [219-223,228][摘要](836)(4)
DOI:
30 宁安市土地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
张龙1,3, 宋戈1,2,3, 孟飞1,3, 王学伟1,3 2014年02期 [133-137,143][摘要](872)[pdf 937KB](679)
DOI:
31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的贵州岩溶山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分析
贺祥 2014年01期 [283-289][摘要](604)[pdf 949KB](679)
DOI:
32 半干旱草原区沙尘暴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动态变化分析
李锦荣1, 高君亮2, 郭建英1, 赵海燕3 2013年05期 [113-118][摘要](981)[pdf 1105KB](608)
DOI:
33 苏北低山丘陵区典型森林生态脆弱性评价
于法展1,2, 陈龙乾1, 沈正平2, 仇方道2 2012年06期 [188-192][摘要](1310)[pdf 427KB](740)
DOI:
34 河北省农牧交错区LUCC及其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
赵艳霞, 刘欣, 秦彦杰, 徐全洪 2011年05期 [205-211][摘要](944)[pdf 393KB](630)
DOI:
35 基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的左江流域生态脆弱性分析
卢远, 苏文静, 华璀 2011年03期 [78-82,87][摘要](1137)[pdf 1308KB](880)
DOI:
36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集对分析
张鑫, 杜朝阳, 蔡焕杰 2010年04期 [96-99][摘要](1212)[pdf 279KB](734)
DOI:
37 基于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视角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杨国安1, 徐勇2, 郭腾云2 2010年02期 [64-69][摘要](1349)[pdf 724KB](1283)
DOI:
38 基于WOE法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硝酸盐氮特殊脆弱性研究
孙才志, 王言鑫 2009年04期 [80-84][摘要](997)[pdf 716KB](765)
DOI:
39 基于GIS的衡阳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王鹏, 赵莹, 田亚平 2009年04期 [24-29][摘要](1029)[pdf 591KB](780)
DOI:
40 基于GIS的淮河流域桐柏一大别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赵冰, 张杰, 孙希华 2009年03期 [135-138][摘要](1040)[pdf 439KB](946)
DOI:
41 洪泽湖湿地生态脆弱性的驱动力系统与评价
叶正伟1,2 2008年06期 [245-249][摘要](1030)[pdf 285KB](731)
DOI:
42 几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之比较
付强, 刘仁涛, 盖兆梅 2008年06期 [46-48,52][摘要](997)[pdf 390KB](812)
DOI:
43 基于GIS与熵权的DRASCLP模型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张少坤1, 付强1, 张少东2, 刘仁涛1 2008年04期 [134-137,141][摘要](1037)[pdf 604KB](670)
DOI:
44 基于主成份分析法和GIS技术的重庆市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分析
赵卫权1, 郭跃2 2007年06期 [305-308][摘要](923)[pdf 402KB](720)
DOI:
45 泉州海岸带自然灾害易损性的模糊综合分析与评判
李强1,2, 杨娟1,2,3, 徐刚1,2, 海香1,2 2007年06期 [135-138][摘要](901)[pdf 482KB](607)
DOI:
46 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熵权系数法模型
刘仁涛1, 付强1, 张艳梅2, 盖兆梅1 2007年06期 [20-22,84][摘要](882)[pdf 804KB](614)
DOI:
47 淮河流域湿地的生态脆弱性特征研究
叶正伟 2007年04期 [24-29][摘要](1035)[pdf 728KB](802)
DOI:
48 四川凉山州越西县打虎沟泥石流风险评价
杨宗佶1,2, 乔建平1, 宋书志1,2, 徐小飞1,2 2007年02期 [46-49][摘要](867)[pdf 232KB](600)
DOI:
49 山坡泥石流场地风险性评价
蒋庆丰1, 游珍2,3 2005年03期 [158-161][摘要](877)[pdf 197KB](834)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