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spatial pattern 的文章

1 黄河流域特色乡村空间格局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吴佳倚, 储建国, 展婧馨 2025年02期 [305-315][摘要](1070)[pdf 4384KB](198)
2 基于高分辨率数据的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马丽萍1,2, 刘 波1,2, 陈正超3, 张 兵3 2024年04期 [395-407][摘要](515)[pdf 2633KB](399)
3 北部湾城市群人口-土地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协调关系及空间差异
谢余初1,2, 刘秋华1,2, 张 宇2, 潘新潮2, 邵梦军2, 胡宝清1 2024年03期 [421-431][摘要](626)[pdf 1755KB](534)
4 长白山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刘大千1, 王 丹2, 许 骏3,4, 孙汉杰2 2024年03期 [383-390,400][摘要](767)[pdf 1635KB](933)
5 闽东丘陵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以福建省屏南县为例
蒋雨欣1,2, 戴文远1,2, 陈 娟3, 林雨晴1,2 2024年03期 [311-319][摘要](675)[pdf 2703KB](504)
6 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变化分析——以陕西省洛川县为例
侯会延1, 李 彤2, 贾宝全2, 张秋梦2, 房有鑫2 2024年02期 [321-330][摘要](1206)[pdf 5287KB](501)
DOI:
7 “双碳”目标下东北黑土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
崔宁波1, 王 婷2, 董 晋2 2024年01期 [335-344][摘要](422)[pdf 2933KB](456)
8 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宋关东1, 唐承丽1, 周国华1,2 2023年05期 [427-434,452][摘要](687)[pdf 2085KB](450)
9 湖北省2009—2019年主要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张亦清1, 赵 翔1, 潘雨飘1, 刘中秋2, 尹 峰3 2023年05期 [417-426][摘要](661)[pdf 7362KB](422)
10 典型山地丘陵区国土空间功能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
丁振华1,2, 田鹏州3, 唐雅倩4 2023年05期 [379-386,407][摘要](729)[pdf 4619KB](422)
11 基于MSPA和MCR模型的海岛型城市生态网络构建——以福建省平潭岛为例
秦子博, 玄 锦, 黄柳菁, 刘兴诏 2023年02期 [303-311][摘要](619)[pdf 3731KB](777)
12 江苏省县域农村发展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空间分异及调控机理
黄璐莹1, 乔伟峰2,4,5, 杨泓川3, 柴逸贝2,4, 何天祺2,4 2023年01期 [370-378][摘要](317)[pdf 1905KB](478)
13 武汉城市圈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金 丹, 戴林琳 2022年06期 [383-390,398][摘要](358)[pdf 2909KB](556)
DOI:
14 宾县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权衡协同关系
宁 静, 石东伟, 周思宇, 夏子良 2022年05期 [293-300][摘要](476)[pdf 2993KB](567)
DOI:
15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黄海潮1,2, 雷 鸣1,2, 孔祥斌1,2, 温良友1,2 2022年01期 [339-348][摘要](497)[pdf 1424KB](576)
DOI:
16 贵州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石秀雄1,杨广斌1,李 蔓1,张 国2,谢 波1 2021年06期 [323-329][摘要](428)[pdf 2183KB](612)
DOI:
17 齐齐哈尔市主城区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谢 婧,李 文,贾 佳,赵桁嵩 2021年06期 [308-315][摘要](456)[pdf 1763KB](855)
DOI:
18 都匀市村域“三生空间”结构的时空格局
雷 嫦1,周国富1,黄启芬1,刘纯军1,周宇洋2 2021年05期 [380-386][摘要](828)[pdf 2020KB](671)
DOI:
19 基于地形梯度的纯喀斯特和非喀斯特及亚喀斯特区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陆清平1,2,赵翠薇1,2,王 杰1,2 2021年05期 [333-339][摘要](594)[pdf 1882KB](589)
DOI:
20 喀斯特槽谷区近50年乡村聚落时空格局演化
徐志荣1,2, 赵翠薇1,2 2020年05期 [365-372][摘要](836)[pdf 2134KB](707)
DOI:
21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崔 欣1, 王印传1, 张佰林2, 侯满平3 2020年05期 [265-272][摘要](786)[pdf 1408KB](527)
DOI:
22 江西省三生空间结构时空格局的多尺度分析
陈钱钱1, 舒晓波1,2, 曾凡彬1 2020年04期 [385-391][摘要](717)[pdf 2623KB](408)
DOI:
23 长春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军杰, 郄瑞卿, 王婉谕 2019年06期 [334-338,346][摘要](956)[pdf 1397KB](722)
DOI:
24 1985-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段健1,2, 徐勇1,2, 徐小任3 2019年05期 [381-388][摘要](798)[pdf 1988KB](574)
DOI:
25 顾及三维的大冶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生态效应
陈勇1,2, 阮景华1, 王巧稚1,2, 肖晓1, 曾向阳1,2 2019年05期 [346-352][摘要](468)[pdf 1686KB](457)
DOI:
26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变及优化研究——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方法
钟洋1,2, 林爱文1,2 2018年06期 [298-305][摘要](911)[pdf 1220KB](629)
DOI:
27 土地利用变化对乌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韩会庆1, 罗绪强2, 郜红娟2, 白玉梅1, 张新鼎1 2018年04期 [270-273,282][摘要](589)[pdf 873KB](689)
DOI:
28 2011-2050年贵州省极端气候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韩会庆1, 张娇艳2, 苏志华3, 陆艺1 2018年02期 [341-346][摘要](752)[pdf 1072KB](687)
DOI:
29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及分异
马小娥, 白永平, 纪学朋, 乔富伟, 张宁 2018年02期 [281-287][摘要](897)[pdf 1164KB](1526)
DOI:
30 吉林省通榆县农村居民地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李佳薇, 李晓燕, 康鑫, 卫志豪, 王嘉攀 2017年03期 [221-226][摘要](795)[pdf 896KB](636)
DOI:
31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研究
白书建, 郑新奇, 梁宇 2017年02期 [229-233][摘要](864)[pdf 840KB](695)
DOI:
32 坡位对浑善达克沙地小叶锦鸡儿空间分布影响
魏峥1, 王晓2, 宋维峰1, 陈治成1 2016年06期 [102-107,115][摘要](939)[pdf 846KB](741)
DOI:
33 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童彦, 朱海燕, 施玉 2015年03期 [286-288,294][摘要](917)[pdf 761KB](902)
DOI:
34 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李莉1, 苏维词1,2, 葛银杰3 2015年02期 [96-100][摘要](1072)[pdf 830KB](764)
DOI:
35 基于3S技术的河北省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及空间格局研究
刘征, 赵旭阳, 米林迪 2014年04期 [143-147,153][摘要](919)(4)
DOI:
36 基于突变基数法的辽河重污染支流生态安全研究
汤洁, 刘岩岩, 王博, 林晓晟, 张爱丽 2014年03期 [251-255][摘要](919)[pdf 1031KB](609)
DOI:
37 基于ESDA的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模式分析
王枫, 李灿 2014年02期 [167-171,178][摘要](922)[pdf 1093KB](1549)
DOI:
38 基于GIS技术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与特征研究
洪步庭1,2, 吴芬娜1,2, 任平1,2 2013年06期 [284-288][摘要](442)[pdf 890KB](585)
DOI:
39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申怀飞, 侯刚, 魏庆伟, 李丽慧 2013年06期 [209-212][摘要](987)[pdf 560KB](721)
DOI:
40 河北省海岸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钱金平1, 贾俊艳1,2,3, 何萍2,3, 侯利萍2,3 2013年05期 [261-265][摘要](779)[pdf 677KB](593)
DOI:
41 石油城市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分析
张鹏, 雷国平, 李佳 2013年01期 [206-209][摘要](988)[pdf 672KB](700)
DOI:
42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资产变化驱动力分析
刘家福1,2, 孙洪泉2, 占文凤2 2013年01期 [182-185,192][摘要](919)[pdf 673KB](593)
DOI:
43 天山北坡东西段林沿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征对比分析
穆叶赛尔·吐地1,2,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1, 姜逢清1 2013年01期 [70-75][摘要](1013)[pdf 1331KB](742)
DOI:
44 半干旱草原潜在土壤风力侵蚀空间格局研究
何京丽, 李锦荣, 邢恩德, 郭建英 2012年05期 [12-15,22][摘要](1288)[pdf 508KB](847)
DOI:
45 重庆市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研究
施开放, 刁承泰 2012年04期 [168-171][摘要](1096)[pdf 419KB](775)
DOI:
46 两种水土生态恢复模式下刺槐种群数量特征与空间格局研究
贺振伟1, 郭东罡1,4, 白中科1,2, 李晋川3, 孙东辉4, 邵宏波5 2012年04期 [48-52][摘要](1445)[pdf 1082KB](864)
DOI:
47 基于SWAT模型的黄土高原典型区水土流失格局模拟评价
卢爱刚1, 索安宁2, 张镭3 2011年02期 [57-61,65][摘要](1052)[pdf 767KB](1275)
DOI:
48 赤峰市黑里河天然油松林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奇凯, 张春雨, 侯继华, 吴蕾, 邹璐, 赵秀海 2010年04期 [239-242][摘要](918)[pdf 130KB](679)
DOI:
49 基于MODIS-NDVI的连江流域植被覆被及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王兮之, 梁钊雄 2010年03期 [59-63][摘要](922)[pdf 993KB](777)
DOI:
50 河北省农用地质量空间格局的计量地理分析
张晓燕, 张利, 陈影, 李新旺, 许皞 2010年01期 [101-106][摘要](1127)[pdf 378KB](699)
DOI:
51 基于“3S”技术的和田河流域植被空间格局研究
冯娟1, 王福娥2, 高婧3 2010年01期 [67-71][摘要](953)[pdf 632KB](689)
DOI:
52 局地气候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以湖南醴陵市为例
文倩, 崔卫国, 何利 2009年02期 [82-86][摘要](906)[pdf 485KB](660)
DOI:
53 新疆焉耆盆地绿洲景观分形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
王水献1, 董新光1, 寇文2 2007年06期 [256-259,263][摘要](982)[pdf 909KB](737)
DOI:
54 重庆市生态修复示范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辜世贤1, 徐霞2 2006年02期 [244-249][摘要](992)[pdf 892KB](703)
DOI:
55 云南高原山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叶其炎1, 夏幽泉2, 杨树华3 2006年02期 [27-31][摘要](1187)[pdf 403KB](984)
DOI:
56 韩江上游县级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分析——以梅江区为例
张正栋1,2,3 2005年02期 [57-60,64][摘要](1047)[pdf 253KB](705)
DOI:
57 半干旱丘陵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研究——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胜利营乡为例
许丽1, 胡春元1, 赵海燕1, 郭文达2 2002年03期 [201-203][摘要](1208)[pdf 160KB](698)
DOI:
58 闽江下游地区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
林志垒, 沙晋明 2002年01期 [126-128,132][摘要](1140)[pdf 198KB](709)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