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耕作措施对红壤坡耕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颜科宇1,2, 李 靖1,2, 陈正发1,2, 段青松1,2, 王道祥1,2, 胡燕梅1,2
2025年02期 [140-149,157][摘要](708)[pdf 3420KB](116)
|
|
|
|
|
|
|
6 |
南方典型红壤区不同枯死率芒萁的水土流失阻控效应
熊维彬1,2, 陈志强1,2, 陈志彪1,2, 尚艳琼1,2, 冯柳俊1,2, 李玮晔1,2
2024年02期 [76-83][摘要](570)[pdf 1153KB](500)
|
|
|
|
|
|
10 |
蚯蚓对赤红壤草被恢复影响的试验研究
毛 娜1,3, 刘 通2, 江 恒2, 李祥东1,2, 程 炯2, 魏孝荣1, 邵明安1
2023年01期 [70-76,82][摘要](333)[pdf 1429KB](402)
|
|
|
|
|
|
|
|
16 |
雨强和坡度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及侵蚀动力过程影响
田 培1,2, 仇浩然1,2, 冯 宇1,2, 吴浩研1,2, 伍铁牛1,2, 刘目兴1,2
2020年06期 [1-8][摘要](756)[pdf 1812KB](869)
|
|
|
|
|
|
20 |
6种连翘属植物在第四纪红壤上的生长适应性比较
刘 荃1,2, 陈秀龙1,2, 郭利平2, 黄宏胜1, 沈发兴2,3, 葛佩琳2, 赵佳鼎2
2020年02期 [357-363,369][摘要](667)[pdf 1260KB](601)
|
|
|
|
|
|
|
|
26 |
耕作方式对旱地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张丽娜1, Asenso Evans1, 张陆勇1, 田凯1, 杨丹彤2, 李就好1
2018年03期 [46-50][摘要](2001)[pdf 636KB](1124)
|
|
|
|
|
29 |
不同植被种植模式对红壤坡面侵蚀影响试验研究
康佩佩1,2, 查轩1,2, 刘家明1,2, 陈世发1,2, 王庚1,2
2016年04期 [15-18,22][摘要](618)[pdf 652KB](66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