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reconstruction
的文章
1
广西地区甘蔗粉垄与旋耕耕作方式下土壤孔隙特征变化
张 硕
1
, 王 松
2
, 张 钰
1
, 张红霞
2
, 韦本辉
3
, 黄金生
4
, 甘 磊
1,2
2024年06期 [221-229][
摘要
](
103
)
[
pdf
2390KB]
(
111
)
DOI:
10.13869/j.cnki.rswc.2024.06.018
2
吉林省农作物虚拟水时间演化与空间重构研究
马晓蕾 2022年02期 [304-312+329][
摘要
](
437
)
[
pdf
1913KB]
(
907
)
DOI:
3
树轮宽度记录的1861年以来松潘地区秋雨指数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王春学
1
, 秦宁生
2
, 庞轶舒
1
, 罗 玉
1
, 李金建
3
2022年02期 [296-303][
摘要
](
367
)
[
pdf
1751KB]
(
471
)
DOI:
4
生物炭对重构土壤化学性质及苜蓿抗旱性的影响
王玲玲
1
,曹银贵
1,2
,王 凡
1
,黄雨晗
1
,尚 志
3
,佘长超
3
,王党朝
3
,白中科
1
2021年06期 [105-114][
摘要
](
481
)
[
pdf
1441KB]
(
537
)
DOI:
5
微地形重塑对大型排土场平台水沙及植被的影响
田秀民
1
, 马春霞
2
, 鲁旭东
3
, 郭建英
1
, 张铁钢
1
2021年03期 [74-82][
摘要
](
620
)
[
pdf
1625KB]
(
682
)
DOI:
6
广西甘蔗地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孔隙特征
甘 磊
1,2
, 李 健
3
, 李 帅
3
, 韦 灵
3
, Saeed Rad
1,3
2020年06期 [122-130][
摘要
](
694
)
[
pdf
2261KB]
(
526
)
DOI:
7
基于生态补偿的低丘岗地改造与景观生态设计
钟学斌, 刘成武, 陈锐凯 2012年04期 [147-152][
摘要
](
562
)
[
pdf
804KB]
(
524
)
DOI:
8
北京西山残次林改造工程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周建勤
1,2
, 贾宏涛
2
, 朱金兆
1
2011年01期 [248-253][
摘要
](
810
)
[
pdf
337KB]
(
1148
)
DOI:
9
高寒农牧交错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型及应用研究
鲍锋
1,2
, 孙虎
2
, 延军平
2
2010年03期 [196-200,207][
摘要
](
830
)
[
pdf
480KB]
(
804
)
DOI:
10
大型煤矸石山植被重建的土壤限制性因子分析
魏忠义, 王秋兵 2009年01期 [179-182][
摘要
](
932
)
[
pdf
325KB]
(
694
)
DOI:
11
三峡库区退化土壤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
董杰
1
, 杨达源
2
2008年03期 [234-238][
摘要
](
955
)
[
pdf
678KB]
(
695
)
DOI:
12
三江平原地下水埋深时间序列的混沌研究
付强, 李国良 2008年03期 [31-34][
摘要
](
562
)
[
pdf
397KB]
(
602
)
DOI:
13
珠江源头区占马地小流域植被优化重建模式及效益研究
李贵祥, 孟广涛, 方向京, 和丽萍, 张正海, 柴勇 2007年05期 [384-386][
摘要
](
580
)
[
pdf
346KB]
(
685
)
DOI:
14
秦皇岛市生态安全问题与对策
田静毅
1,2
, 耿世刚
2
, 王立新
2
, 王继彬
2
2007年01期 [126-128][
摘要
](
1036
)
[
pdf
175KB]
(
748
)
DOI:
15
龚咀电站水库塌岸模式研究
白彦波, 余鹏程, 李渝生 2006年06期 [268-270][
摘要
](
557
)
[
pdf
672KB]
(
800
)
DOI:
16
半干旱退化山区不同生态恢复与重建措施的土壤水分研究
王月玲, 张源润, 蔡进军, 李生宝, 蒋齐 2006年03期 [211-214,217][
摘要
](
947
)
[
pdf
683KB]
(
712
)
DOI:
17
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综述
米文宝
1,2
, 谢应忠
2
2006年02期 [49-53,77][
摘要
](
1022
)
[
pdf
281KB]
(
611
)
DOI:
18
一个未受关注的荒漠化机制与对应措施
黄培祐 2005年05期 [101-103][
摘要
](
855
)
[
pdf
165KB]
(
716
)
DOI:
19
玛纳斯河流域近50年植被格局变化
纪中奎, 刘鸿雁 2005年04期 [132-136][
摘要
](
1177
)
[
pdf
683KB]
(
752
)
DOI:
20
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李军, 蔡运龙 2005年04期 [124-127][
摘要
](
882
)
[
pdf
215KB]
(
997
)
DOI:
21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重建初步研究
廖力君
1
, 米文宝
1,2
, 杨美玲
1
2005年02期 [166-169][
摘要
](
878
)
[
pdf
139KB]
(
598
)
DOI:
22
宁南山区生态重建限制性因素分析
樊新刚, 米文宝, 杨蓉 2004年03期 [28-30,60][
摘要
](
1010
)
[
pdf
220KB]
(
760
)
DOI:
23
亚热带红壤严重退化生态系统封禁管理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郑本暖
1
, 杨玉盛
2
, 谢锦升
2
, 郑世群
2
, 何宗明
2
, 陈光水
2
2002年04期 [57-60,63][
摘要
](
839
)
[
pdf
453KB]
(
658
)
DOI:
24
旱溪上游河道之震后复建
曾森煌
1
, 卢昭尧
2
, 吴益裕
1
2001年04期 [106-113][
摘要
](
612
)
[
pdf
816KB]
(
1361
)
DOI:
25
云南丽江地震民房恢复重建模式论
保明东 2001年01期 [59-62][
摘要
](
1102
)
[
pdf
429KB]
(
489
)
DOI:
26
关于黄土丘陵典型地区植被建设中有关问题的研究Ⅰ、土壤水分状况及植被建设区划
侯庆春
1
, 韩蕊莲
1
, 李宏平
2
2000年02期 [102-110][
摘要
](
951
)
[
pdf
428KB]
(
720
)
DOI:
27
第四纪红粘土侵蚀区生物多样性恢复重建研究(Ⅰ)恢复重建原则和模式
杨艳生 1998年02期 [77-81][
摘要
](
927
)
[
pdf
409KB]
(
646
)
DOI:
28
深圳城市化水土流失整治中的生态建设问题探讨
吴长文 1998年02期 [6-8,81][
摘要
](
918
)
[
pdf
329KB]
(
658
)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