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Yunnan 的文章

1 滇中高原湖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驱动因素
王绍邦, 李志英, 龙 晔, 杨 柳, 丁晓焰 2025年02期 [387-395][摘要](1121)[pdf 3904KB](198)
2 滇中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变化机制
王 平1, 丁智强1,2,3, 李璐杉4, 李玉辉1 2024年05期 [232-242][摘要](1219)[pdf 2297KB](407)
3 2000—2020年滇中城市群不透水面时空动态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丁 雪1,2,3, 邵 馨1,2,3, 邓瑞芳2,3,4,彭双云1,2,3, 王金亮1,2,3 2024年04期 [364-373][摘要](486)[pdf 4466KB](388)
4 滇中地区主要森林凋落物有效截留量及其影响因素
王 平1, 李璐杉2, 丁智强1,3,4, 李玉辉1 2024年03期 [213-221,229][摘要](751)[pdf 1312KB](534)
5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时空耦合分析
龙晓惠1, 陈国平1,2,3, 林伊琳1,2,3, 赵俊三1,2,3, 王荣耀1, 冯怡翔1 2024年02期 [367-378][摘要](578)[pdf 10794KB](506)
DOI:
6 云南省1961-2020年降水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任子康1, 赵华荣1,2,3, 师康铭1, 杨国梁1 2024年02期 [168-180][摘要](567)[pdf 6937KB](524)
DOI:
7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子
许进龙1,2, 卢新海1, 黄天能3, 温 雪3, 覃 云1 2023年06期 [406-414][摘要](1137)[pdf 2186KB](550)
8 计划烧除对云南松林土壤抗剪性能的影响
杨馥羽1, 陈奇伯1,2, 黎建强1, 杨 波1,2, 付钇珊1, 赵 月1, 徐红运1 2023年06期 [214-221][摘要](1159)[pdf 1263KB](464)
9 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驱动分析
潘 悦1, 王 锦1, 李婧熹1, 刘 敏2, 魏晓燕3, 支林蛟4 2023年02期 [352-360][摘要](595)[pdf 6044KB](820)
10 基于MAUP下川滇生态屏障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尺度空间分异及地理探测响应
武 燕1, 吴映梅1, 李 琛1, 高彬嫔1, 郑可君1,2, 李 婵1 2023年02期 [333-342][摘要](582)[pdf 3740KB](490)
11 云南省城市化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及形成机理
陈锡才1, 彭燕梅1, 段正洋1, 裴子誉2, 王学良1, 许永涛1, 潘玉君3 2022年06期 [408-415][摘要](357)[pdf 1338KB](474)
DOI:
12 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交叉敏感性分析
陈相标1, 丁文荣1, 李孝川2 2022年06期 [233-241][摘要](602)[pdf 1978KB](463)
DOI:
13 滇黔桂岩溶区ET时空特征及气候因子驱动
王永锋1,2, 靖娟利1,2, 马炳鑫1 2022年05期 [235-243][摘要](506)[pdf 2560KB](581)
DOI:
14 耦合MOP-FLUS模型的滇中城市群“三生”空间格局优化
赵寿露1, 李石华2, 许新惠1, 李应鑫3, 杨文仙3, 邱利丹3 2022年04期 [322-328][摘要](464)[pdf 1885KB](555)
DOI:
15 滇西南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陈 成, 杨栋淏, 王建雄, 李亚强, 辛京达 2022年04期 [198-206][摘要](472)[pdf 3338KB](561)
DOI:
16 滇中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陈相标, 丁文荣 2022年03期 [205-212][摘要](532)[pdf 1893KB](569)
DOI:
17 多年连续计划烧除对云南松林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
龚顺清1, 陈奇伯1,2, 黄新会1,2, 杨建光3, 黎建强1,2, 钱 靖4 2022年03期 [18-24][摘要](735)[pdf 1281KB](576)
DOI:
18 滇中城市群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研究
李 琛, 吴映梅, 高彬嫔 2022年02期 [389-397][摘要](679)[pdf 1855KB](687)
DOI:
19 2001—2019年云南省植被NDVI变化及其气候因子的关系
徐 虹, 刘 琴 2022年01期 [162-168][摘要](666)[pdf 2246KB](839)
DOI:
20 基于DPSIR-EES模型的北回归线(云南段)生态安全评价
叶 辉1,2,3, 王金亮1,2,3, 赵娟娟4 2021年03期 [291-298][摘要](663)[pdf 1386KB](672)
DOI:
21 基于夜光数据的滇中城市建成区动态监测与时空格局演变
林之强1,2, 彭双云1,2, 洪 亮1,2, 许泉立1,2, 周燕莲1 2021年01期 [265-271][摘要](631)[pdf 1448KB](809)
DOI:
22 云贵高原气温与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郭晓芳, 李旭东, 程东亚 2021年01期 [159-163][摘要](876)[pdf 1694KB](1022)
DOI:
23 滇西北亚高山典型退化次生林水源涵养能力分析
和丽萍, 李贵祥, 柴 勇, 张正海, 邵金平, 马赛宇 2020年02期 [233-237,245][摘要](513)[pdf 1187KB](552)
DOI:
24 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光合碳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樊佳奇, 牛来春 2020年02期 [62-68][摘要](517)[pdf 1119KB](512)
DOI:
25 基于“三生空间”的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多尺度分析
陈仙春1, 赵俊三1, 陈国平2 2019年05期 [258-264][摘要](910)[pdf 1334KB](742)
DOI:
26 滇中亚高山典型森林林下植被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侯芳1,2, 王克勤1,2, 宋娅丽1,2, 李加文3, 杨云陆1, 李有邦1 2019年01期 [61-68][摘要](1010)[pdf 979KB](820)
DOI:
27 1970-2014年云南省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曹言1, 王杰1, 柴素盈2, 戚娜1 2018年06期 [100-108][摘要](672)[pdf 1839KB](654)
DOI:
28 滇中亚高山5种典型森林乔木层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格局
侯芳1,2, 王克勤1,2, 宋娅丽1,2, 杨棋茗1, 陈登煜1 2018年06期 [29-35][摘要](1369)[pdf 902KB](10081)
DOI:
29 基于干燥指数的近45年云南滇中地区干湿状况的变化特征
曹言, 王杰, 黄英, 张雷, 戚娜 2018年01期 [243-249][摘要](852)[pdf 1205KB](601)
DOI:
30 1960-2013年云南地面温度时空变化特征
程清平, 王平, 徐强 2017年06期 [111-121][摘要](985)[pdf 2152KB](699)
DOI:
31 云南省耕地经济等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特征
曾维军1,2,3, 付朝书4, 张耿杰1,3, 张川2,3, 廖丽君2,3, 刘淑霞1,3, 陈镜宇1,3, 樊凯1,3, 余建新1,2,3 2017年02期 [246-251][摘要](1131)[pdf 724KB](695)
DOI:
32 云南省四季潜在蒸散量时空演变的主导气象因子分析
谢平1,2, 龙怀玉1, 张杨珠2, 张认连1 2017年02期 [184-193][摘要](1027)[pdf 1174KB](771)
DOI:
33 滇东南喀斯特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丁文荣 2016年06期 [227-231,237][摘要](974)[pdf 959KB](754)
DOI:
34 云南省耕地自然质量等流域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曾维军1,2, 张建生1,2, 刘淑霞1,2, 李成学3, 葛兴燕1, 陈运春2, 李建华1,2, 余建新1,2 2016年05期 [267-273][摘要](997)[pdf 805KB](627)
DOI:
35 滇东南峰林峰丛区主要盆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估
耿丽丽, 王嘉学, 代云川, 谢燕 2016年03期 [204-208,213][摘要](769)[pdf 861KB](745)
DOI:
36 云南省耕地利用等别与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特征
张耿杰1,2, 刘淑霞1,2, 曾维军1,2, 王东杰1,2, 余建新1,2 2016年02期 [275-279][摘要](951)[pdf 573KB](560)
DOI:
37 云南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特殊因子分析
杨子生 2015年04期 [269-275][摘要](887)[pdf 1069KB](677)
DOI:
38 滇中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王杰, 吴灏, 黄英, 王树鹏 2015年04期 [41-44][摘要](1092)[pdf 673KB](1104)
DOI:
39 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童彦, 朱海燕, 施玉 2015年03期 [286-288,294][摘要](922)[pdf 761KB](905)
DOI:
40 小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初步研究——以云南东川陶家小河流域为例
王海帆1, 王军2, 吕态能2 2014年06期 [256-259][摘要](994)[pdf 726KB](633)
DOI:
41 云南省不同海拔梯度耕地自然质量等特征分析
余菊1, 郑宏刚1, 文杰2, 彭云3, 李攀1 2014年04期 [224-228][摘要](858)(4)
DOI:
42 滇东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模式土壤渗透性研究
赵洋毅1, 段旭2 2014年04期 [45-49][摘要](1252)(4)
DOI:
43 滇中地区降水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
徐巧芝, 郭汝军, 丁文荣 2013年05期 [155-159][摘要](839)[pdf 1127KB](658)
DOI:
44 滇中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研究
李品荣, 孟广涛, 方向京, 柴勇, 张正海, 尹艾萍, 蔡雨新 2012年06期 [90-93][摘要](1471)[pdf 252KB](848)
DOI:
45 滇东北不同退耕还林类型生物生产量及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方向京, 李贵祥, 张正海 2009年05期 [229-232][摘要](502)[pdf 222KB](762)
DOI:
46 滇东喀斯特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司彬1,2,3, 姚小华1, 任华东1, 李生1, 何丙辉2 2009年01期 [145-148][摘要](911)[pdf 247KB](745)
DOI:
47 中国西南边疆山区耕地水土流失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杨子生1, 贺一梅2 2009年01期 [1-7][摘要](1109)[pdf 868KB](813)
DOI:
48 1960-1990年间云南省冬季气候特征分析
杨德勇1,2, 吴薇琦3, 汤正全3, 高 明1 2008年06期 [142-145][摘要](885)[pdf 394KB](738)
DOI:
49 云南金沙江流域典型区域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的初步研究
孟广涛1, 方向京1, 李宁云1, 罗洁1, 施海静2 2008年06期 [78-80,84][摘要](1082)[pdf 226KB](664)
DOI:
50 滇西南亚热带山地主要植被类型下土壤微量元素状况研究
赵筱青1,2, 杨树华1 2008年05期 [140-144][摘要](1069)[pdf 301KB](1145)
DOI:
51 滇东南石漠化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地力变化初探
李品荣, 陈强, 常恩福, 尹艾萍, 毕波 2008年01期 [65-68,71][摘要](1127)[pdf 363KB](690)
DOI:
52 云南省盘龙河流域河流输沙率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丁文荣, 周跃 2007年06期 [278-279,283][摘要](859)[pdf 641KB](753)
DOI:
53 滇中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效应研究
段青松1, 吴伯志2, 字淑慧2 2006年06期 [265-267,270][摘要](1074)[pdf 216KB](621)
DOI:
54 滇西北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群落结构研究
王利民1, 寸玉康2, 陈奇伯1 2006年03期 [85-87][摘要](937)[pdf 226KB](740)
DOI:
55 滇中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前后产流模式变化研究
段青松1, 吴伯志2, 字淑慧2 2006年02期 [58-60][摘要](1053)[pdf 121KB](876)
DOI:
56 云南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孟广涛1,2, 方向京1,2, 和丽萍1,2 2006年02期 [7-9,46][摘要](1195)[pdf 202KB](1014)
DOI:
57 应用GIS和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李新坡, 莫多闻 2005年04期 [7-9][摘要](913)[pdf 351KB](690)
DOI:
58 滇西高原不同地类坡面产流产沙规律研究
陈奇伯1, 寸玉康2, 刘芝芹1, 王克勤1, 王利民1 2005年02期 [71-73][摘要](1206)[pdf 123KB](859)
DOI:
59 滇中高原不同植被恢复条件下土壤肥力和水分特征研究
侯永平, 段昌群, 何锋 2005年01期 [49-53][摘要](1128)[pdf 336KB](702)
DOI:
60 滇东北山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研究
王军1, 陈川2 2003年04期 [99-101][摘要](707)[pdf 151KB](581)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