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作者中包括 的文章

1 降雨强度对含碎石坡耕地侵蚀泥沙有机碳组分流失特征的影响
施伟豪1, 赵冰琴1,2, 高儒章1,2, 张兴凤1, 吴 欣1, 朱万庆1, 夏 栋2,3, 许文年1,2 2025年02期 [24-33][摘要](736)[pdf 5532KB](148)
2 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功能性流失测度评价与实证分析
施釉超1, 金晓斌1,2, 罗秀丽1, 梁坤宇1, 周寅康1,2 2024年03期 [443-453][摘要](579)[pdf 5038KB](455)
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定量识别——以贵州省为例
翟 香, 兰安军, 廖艳梅, 毛春艳, 施厚军, 钟九生 2022年06期 [322-329,343][摘要](328)[pdf 4066KB](418)
DOI:
4 冶力关国家地质公园崩滑—碎屑流危险性评价初探
施紫越1, 辛存林1, 焦志鹏1, 刘海博1,2, 刘 昕3 2022年03期 [411-418][摘要](420)[pdf 1527KB](491)
DOI:
5 基于AHP与信息量法的甘肃省滑坡易发性评估
申怀飞,董 雨,杨 梅,施采琦,杨欣柯 2021年06期 [412-419][摘要](461)[pdf 1717KB](536)
DOI:
6 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重心演变的耦合分析
阳 华1,王兆林2,孙思睿1,鄂施璇2,王 娜3 2021年06期 [242-250][摘要](456)[pdf 1872KB](505)
DOI:
7 耦合模型视角下的湘西州土质滑坡易发性探讨
施紫越1, 朱海燕2, 王晶菁3, 辛存林1 2021年03期 [377-383][摘要](421)[pdf 2046KB](594)
DOI:
8 桉树与格木混交初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冯娇银1, 黄昌谋1, 施喜元1, 黄晓露2, 徐圆圆3, 杨梅3 2017年03期 [295-300][摘要](865)[pdf 733KB](617)
DOI:
9 细胞分裂素调控的玉米旱后复水补偿性生长机制研究
王晓凌, 李晓倩, 赵威, 施江, 亓琳, 张有福, 张利霞 2016年04期 [300-305,312][摘要](1087)[pdf 882KB](661)
DOI:
10 遗留问题处理前后水库移民安置区生态承载力比较研究——以广西岩滩水电站D县安置区为例
施国庆1,2, 李俊儒1,2 2015年04期 [316-320][摘要](502)[pdf 724KB](612)
DOI:
11 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童彦, 朱海燕, 施玉 2015年03期 [286-288,294][摘要](895)[pdf 761KB](870)
DOI:
12 山东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郭施宏, 王富喜 2012年06期 [163-167][摘要](1151)[pdf 459KB](691)
DOI:
13 重庆市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研究
施开放, 刁承泰 2012年04期 [168-171][摘要](1065)[pdf 419KB](733)
DOI:
14 黄土丘陵区植物功能性状沿气候梯度的变化规律
施宇1, 温仲明2, 龚时慧1, 宋光1, 郑颖1, 丁曼1 2012年01期 [107-111,116][摘要](1575)[pdf 627KB](1284)
DOI:
15 基于GIS和改进BP神经网络的天然白桦林健康评价
施明辉1,2, 赵翠薇1, 郭志华2, 刘世荣3 2011年04期 [237-240][摘要](1013)[pdf 775KB](831)
DOI:
16 云南金沙江流域典型区域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的初步研究
孟广涛1, 方向京1, 李宁云1, 罗洁1, 施海静2 2008年06期 [78-80,84][摘要](1058)[pdf 226KB](638)
DOI:
17 娃娃沟流域泥石流活动与植被关系探讨
施蕾蕾1,2,3, 陈宁生1,2, 杨成林1,2,3, 覃伯勇4 2008年03期 [96-99,104][摘要](1019)[pdf 642KB](656)
DOI:
18 典型城市城郊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比研究
李杰, 施泽明, 张成江, 倪师军 2008年02期 [266-269][摘要](520)[pdf 403KB](546)
DOI:
19 基于化学动力学理论的中深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四平市区为例
施枫芝, 迟宝明, 潘杰 2007年05期 [210-211,238][摘要](540)[pdf 315KB](479)
DOI:
20 物元可拓法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叶勇, 迟宝明, 施枫芝, 戴长雷 2007年02期 [52-54][摘要](949)[pdf 221KB](736)
DOI:
21 水土流失与贫困——世行贷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的经验与启示
王越1,2, 施国庆1, 陈绍军1 2006年05期 [36-38][摘要](906)[pdf 336KB](798)
DOI:
22 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与生态特点研究
杨建设, 黄玉堂, 吴楚施, 蔡晓宜 2006年04期 [231-232,232][摘要](757)[pdf 361KB](747)
DOI:
23 香根草草篱带促进侵蚀劣地生态自我修复初探
丁光敏1, 林福兴1, 施悦忠2, 吴振福2 2003年02期 [116-118][摘要](1101)[pdf 149KB](714)
DOI:
24 台湾泥岩恶地优势植物非破坏性干物重连续监测技术之研究
张俊斌1, 陈意昌2, 施证育1 2002年01期 [49-56][摘要](1208)[pdf 423KB](623)
DOI:
25 宁南山区鲜食葡萄引种研究
施立民 1996年01期 [142-145,165][摘要](953)[pdf 396KB](527)
DOI:
26 宁南山区经果林生产现状与发展方向
施立民 1994年03期 [94-99][摘要](1163)[pdf 2682KB](616)
DOI:
27 神木试区发展果品生产可行性的研究
施立民1, 孙学忠2 1993年02期 [113-118][摘要](850)[pdf 457KB](549)
DOI:
28 柠条灌木林小气候研究初报
郭忠升1, 施立民1, 刘向东1, 刘克俭2 1991年02期 [84-95][摘要](930)[pdf 801KB](610)
DOI:
29 宁南五种灌木林蒸腾和水分利用率试验研究
李代琼, 刘向东, 吴钦孝, 施立民, 郭忠升, 刘克俭 1991年02期 [27-38][摘要](1039)[pdf 3406KB](679)
DOI:
30 黄土丘陵区旱年造林技术试验
关秀琦, 鲁子瑜, 施立民, 刘克俭 1990年01期 [84-86][摘要](215)[pdf 217KB](211)
DOI:
31 固原县黄土丘陵区灌木“三料”林研究简结
吴钦孝, 关秀琦, 施立民, 刘向东 1990年01期 [33-36][摘要](267)[pdf 334KB](265)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