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soil infiltration 的文章

1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5种植被土壤入渗性能影响因素评价
张珉瑞1, 王立娜2, 李 盼1, 经又亮1, 段青松1, 杨苑君1 2024年06期 [37-45][摘要](69)[pdf 1125KB](69)
2 高原鼠兔洞穴对土壤入渗的影响及机制
王 迪1,2,3, 钱嘉鑫4, 朱 妮4, 李珂欣4, 毛佳怡4, 赵理荣4, 刘 玉2,3,4 2024年05期 [243-249][摘要](1150)[pdf 1291KB](407)
3 北方土石山区坡面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李子君1, 刘家圆1, 王海军2 2024年01期 [1-9][摘要](1437)[pdf 1230KB](487)
4 宝鸡地区L1-S5黄土和古土壤水分入渗及影响因素
郁耀闯1,2,3, 杨树瑶1,3, 王长燕1,3, 龚兰兰1,3, 赵景波2, 任媛媛1,3, 徐秋月1,3, 侯 英1,3 2023年06期 [78-85][摘要](1172)[pdf 1132KB](437)
5 兰州市南北两山不同灌丛土壤渗透特性
苏世平, 刘小娥, 李 毅 2022年05期 [149-154,163][摘要](427)[pdf 1275KB](529)
DOI:
6 深圳城市绿地土壤水库特征及影响因素
黄 晖1,2, 毕舒贻1,2, 字肖萌3, 廖耿强4, 温暖玲1, 叶子驹1, 茹正忠1,2 2020年01期 [146-150,160][摘要](691)[pdf 1218KB](616)
DOI:
7 若尔盖湿地土壤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郑凯利1, 邓东周2 2019年03期 [179-184,191][摘要](918)[pdf 867KB](617)
DOI:
8 不同亚高山草甸群落类型的土壤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宋爱云1, 董林水1, 刘世荣2, 刘京涛1 2018年03期 [41-45][摘要](1098)[pdf 652KB](758)
DOI:
9 桉树人工林取代长周期人工林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于婧睿1,2, 杨钙仁1,2, 田雪1,2, 王廖丹1, 覃志伟1 2017年06期 [11-15][摘要](1427)[pdf 607KB](979)
DOI:
10 冀北山地6种林分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变化
王颖1, 杨新兵2 2017年03期 [108-112][摘要](1330)[pdf 620KB](5539)
DOI:
11 秸秆生物炭对黏壤土入渗规律的影响
岑睿, 屈忠义, 孙贯芳, 杨芳 2016年06期 [284-289][摘要](703)[pdf 799KB](980)
DOI:
12 黄浦江源头区主要植被类型土壤入渗特征及模拟分析
陈三雄1, 沈义2 2016年06期 [59-63][摘要](1166)[pdf 586KB](1107)
DOI:
13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渗透特性及影响因素
陈家林, 孔玉华, 裴丙, 付梦瑶, 郭二辉, 杨喜田 2016年04期 [60-65][摘要](996)[pdf 755KB](731)
DOI:
1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莫斌1, 陈晓燕2,3, 杨以翠1, 罗帮林2, 唐菊2, 宫春明4, 林芷行1, 周土金1, 申云康1 2016年01期 [13-17][摘要](903)[pdf 612KB](1027)
DOI:
15 SAR,EC与水温对辽西褐土入渗速率的影响研究
武敏, 范昊明, 刘爽, 周丽丽, 贾燕锋, 王铁良 2015年03期 [276-279][摘要](920)[pdf 518KB](1269)
DOI:
16 浙西南不同经营强度下毛竹林土壤渗透性研究
王意锟1, 金爱武1, 方升佐2, 田野2 2015年02期 [41-46][摘要](859)[pdf 773KB](580)
DOI:
17 滇东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模式土壤渗透性研究
赵洋毅1, 段旭2 2014年04期 [45-49][摘要](1226)(4)
DOI:
18 重庆山地血橙园不同模式土壤水分物理性状
李天阳1, 何丙辉1, 张怡2, 闫建梅1, 田家乐1, 李振林1 2014年02期 [33-38][摘要](611)[pdf 922KB](629)
DOI:
19 伏牛山东麓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入渗性能及产流预测
彭舜磊1, 梁亚红2, 陈昌东1, 刘沛松1, 文祯中1 2013年04期 [29-33][摘要](828)[pdf 821KB](1240)
DOI:
20 广州市白云山五种森林类型的土壤渗透性研究
喻明美1, 谢正生1,2 2011年01期 [153-156][摘要](966)[pdf 313KB](842)
DOI:
21 红壤坡地生态系统土壤入渗特征比较研究
彭亿1,2, 李裕元2, 李忠武1, 阳小聪1,2, 潘春翔2, 谢小立2 2009年06期 [205-209][摘要](1085)[pdf 187KB](676)
DOI:
22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徐学华1, 于树峰2, 崔立志2, 黄选瑞1, 盖力岩2 2009年05期 [162-166][摘要](1114)[pdf 449KB](675)
DOI:
23 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典型植被土壤入渗特征研究
包昱峰, 高甲荣, 高阳 2007年04期 [176-179][摘要](1161)[pdf 558KB](1233)
DOI:
24 不同外界条件下土壤入渗性能的研究
夏江宝, 杨吉华, 李红云 2004年02期 [115-117,191][摘要](1511)[pdf 478KB](1696)
DOI:
25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强化入渗速率模型的探讨
郑子成1, 何淑勤2, 吴发启3 2003年02期 [103-105][摘要](779)[pdf 169KB](709)
DOI:
26 侧柏火炬树混交林蓄水保水效益的研究
庞福生1, 刘孝智1, 李晓伟1, 李国雷2, 全先平2 2001年03期 [14-15,44][摘要](994)[pdf 151KB](636)
DOI:
27 土壤入渗特性的季节性变化对灌溉效果的影响研究
樊贵盛, 迟久鉴, 王旭照 1996年03期 [35-41][摘要](1146)[pdf 555KB](678)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