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ecotone 的文章

1 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养分恢复状况研究
韩彦隆1, 魏亚娟1,2, 左小锋1,3, 左轶璆1, 康 帅2, 童国利4, 李建媛4, 王永平5 2025年02期 [207-214,223][摘要](1063)[pdf 2648KB](214)
2 基于PLUS模型的典型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与多情景模拟
张启扬, 刘仁志, 栾朝旭 2025年01期 [368-378][摘要](125)[pdf 4463KB](171)
3 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不同沙丘的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
何强强1,2, 毛东雷1,2, 徐佳瑞1,2, 张凯丽1,2, 刘 蕾1,2, 杨郭程1,2 2023年03期 [135-145][摘要](620)[pdf 2362KB](753)
4 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带植被固碳释氧功能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乔亚军1, 张 慧1,2, 刘 坤1, 王 智1, 徐网谷1 2022年05期 [164-170][摘要](374)[pdf 1847KB](519)
DOI:
5 退耕还林背景下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变化
刘孟竹1,2,张红娟1,2,任贺宇1,2,裴宏伟1,2 2021年05期 [172-178][摘要](532)[pdf 1637KB](607)
DOI:
6 基于土地利用的北方农牧交错带生境质量研究
刘孟竹1,2, 张红娟1,2, 王彦芳3, 裴宏伟1,2 2021年03期 [156-162][摘要](722)[pdf 1847KB](767)
DOI:
7 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NPP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薛晓玉1, 王晓云1, 段含明1,2, 颉耀文1 2021年02期 [190-197][摘要](843)[pdf 2761KB](731)
DOI:
8 青藏高原东缘乔灌交错带地被物和土壤碳氮储量特征
马志良1, 顾国军2, 赵文强3, 刘 美3,4 2020年05期 [17-23][摘要](767)[pdf 1159KB](565)
DOI:
9 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北脆弱带近54年降水季节变化特征
杨蓉, 赵多平 2018年06期 [85-93][摘要](592)[pdf 1034KB](3659)
DOI:
10 荒漠绿洲过渡带飘尘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素
龚雪伟1,2, 何学敏2,3, 吕光辉2,3, 陈悦1,2 2017年01期 [96-102][摘要](535)[pdf 1075KB](731)
DOI:
11 且末绿洲沙漠过渡带防护林工程小气候效应研究
杨兴虎1,2, 范敬龙1, 徐新文1, 黄媛1,2, 马景永3, 席霞3 2016年05期 [183-187][摘要](944)[pdf 737KB](694)
DOI:
12 东北林草交错区植被NDVI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分析
史娜娜1, 全占军1, 韩煜1, 王琦1, 张振华2 2016年05期 [175-182][摘要](802)[pdf 1294KB](879)
DOI:
13 巢湖水陆交错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姚飞1, 陈龙乾1, 王秉义1,2, 张婷1, 周天建1, 张宇1 2016年03期 [214-219][摘要](754)[pdf 1012KB](661)
DOI:
14 基于PSR模型的民勤县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杜娟, 陈英 2016年01期 [215-220][摘要](818)[pdf 829KB](985)
DOI:
15 沙漠-绿洲交错带小麦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对耕种时间的响应
栾福明1, 熊黑钢2, 王芳3,4, 时卉3,4, 王昭国3,4, 张芳5, 李东6 2014年05期 [49-53][摘要](874)[pdf 1119KB](709)
DOI:
16 农牧交错带耕地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以乌兰察布市为例
孔萌1, 苏根成1, 迟文峰2,3 2014年02期 [269-272,278][摘要](1311)[pdf 836KB](659)
DOI:
17 农牧交错区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以内蒙古多伦县为例
胡小龙1, 李锦荣2, 薛博1, 郭建英2 2013年01期 [116-120,125][摘要](920)[pdf 1010KB](659)
DOI:
18 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沙漠-河岸过渡带土壤特征研究
李银科, 刘世增, 刘虎俊, 魏怀东, 杨自辉, 张莹花, 刘淑娟 2012年06期 [29-35][摘要](1428)[pdf 715KB](1110)
DOI:
19 农牧交错区天然草地植被的波动
程中秋, 张克斌, 常进, 王黎黎, 王晓, 张宾宾, 周毅 2011年04期 [189-191,196][摘要](1069)[pdf 598KB](646)
DOI:
20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态碳特征
刘正刚, 裴柏洋, 王宪帅 2011年03期 [24-27,31][摘要](1047)[pdf 841KB](665)
DOI:
21 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对比演变
胡兵辉1, 廖允成2, 王克勤1, 陈奇伯1 2011年02期 [35-39,43][摘要](961)[pdf 546KB](698)
DOI:
22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土地 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
王宪帅, 黄从德, 王勇军 2010年04期 [148-152][摘要](1144)[pdf 140KB](732)
DOI:
23 高寒农牧交错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型及应用研究
鲍锋1,2, 孙虎2, 延军平2 2010年03期 [196-200,207][摘要](849)[pdf 480KB](822)
DOI:
24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退耕还林后土壤养分变化和微生物分布特征
易海燕1, 宫渊波1, 陈林武1,2, 张敏1, 唐春香1, 黄正全1, 陈鑫1 2010年02期 [130-135][摘要](1061)[pdf 760KB](775)
DOI:
25 绿洲——荒漠交错带活化沙丘的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孙涛, 王继和, 刘虎俊, 纪永福, 丁峰, 袁洪波 2009年06期 [174-178][摘要](1116)[pdf 243KB](735)
DOI:
26 库布齐沙漠典型农牧交错区沙漠化动态研究
王林林1, 董立峰1, 宋芙蓉1, 李刚2, 白选民2 2009年03期 [121-124][摘要](1268)[pdf 197KB](638)
DOI:
27 新疆于田绿洲-荒漠脆弱带时空演变及其调控方法研究
丁建丽,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2008年04期 [70-73,78][摘要](784)[pdf 508KB](709)
DOI:
28 库布齐沙漠北缘沙丘不同部位露水凝结量的初步研究
武文一1, 于显威2, 杨晓晖1, 于春堂1, 卢晓杰3 2008年03期 [88-92][摘要](971)[pdf 355KB](675)
DOI:
29 高寒农牧交错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应评价
鲍锋1,2, 延军平2, 孙虎2 2008年01期 [151-155][摘要](884)[pdf 765KB](830)
DOI:
30 封育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作用的研究——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魏建群1,2,3, 张克斌1, 杨俊杰2, 乔锋2 2007年01期 [208-210,214][摘要](894)[pdf 217KB](612)
DOI:
31 农牧交错带不同地表土壤水分特征研究——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
胡霞1,2, 刘连友3, 严平4, 孟祥亮5 2006年02期 [105-107,137][摘要](1133)[pdf 176KB](681)
DOI:
32 宁夏盐池县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生物多样性研究
乔锋1, 张克斌1, 张维军2, 李瑞1, 杨俊杰1 2006年02期 [54-57,117][摘要](1151)[pdf 361KB](620)
DOI:
33 沙漠-河岸过渡带不同天然植被群落类型防风效应评估
于春堂, 杨晓辉, 李朝生 2006年01期 [118-119,132][摘要](1113)[pdf 191KB](654)
DOI:
34 发展型城市城乡结合部小流域生态整治试点——以成都市清水河整治为例
安红莹1, 任岗2, 丁桑岚1, 艾南山1 2004年03期 [163-168][摘要](858)[pdf 570KB](788)
DOI:
35 新疆于田绿洲景观动态变化遥感研究
李谢辉, 谭灵芝, 朱怀松, 张玉进, 刘玉安 2004年02期 [175-176,197][摘要](1461)[pdf 199KB](585)
DOI:
36 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退化草地复壮对策
陈正新1, 尉恩凤2, 史世斌1, 毛允飞3 2002年01期 [41-45][摘要](1066)[pdf 235KB](851)
DOI:
37 生态脆弱带水土流失对农业景观的影响——以云南省丽江地区永胜县为例
丁艳, 王辉 2001年02期 [100-102,137][摘要](1267)[pdf 436KB](852)
DOI:
38 黄土残塬区不同农户庭院生态经济模式评价研究
丛日晨, 张建新, 岳文斌 2000年04期 [92-95][摘要](1023)[pdf 165KB](632)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