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stream 的文章

1 沙颍河干流河南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估算与分析
王国重1, 李中原2, 杨 丹3, 张武云4, 卢圆章5, 徐志国3, 邵全忠3 2025年01期 [203-208][摘要](98)[pdf 984KB](114)
2 喀斯特地区典型植被根系对优先流的影响
师雪淇, 程金花, 管 凝, 侯 芳, 沈子雅 2024年05期 [73-83][摘要](1223)[pdf 1593KB](457)
3 秃尾河流域河川径流组分变化及归因分析
温艳霞, 燕 鑫, 李 志 2024年04期 [86-94][摘要](529)[pdf 2173KB](418)
4 罗玉沟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秦瑞杰1, 李 平1, 肖培青2, 马田铂1, 王柯凡1 2024年01期 [151-158][摘要](364)[pdf 1237KB](357)
5 渭河流域极端降雨变化趋势及其对水沙情势的影响
邱德勋1,2, 穆兴民1,2,3, 赵广举1,2,3, 高 鹏1,2,3 2022年06期 [65-72][摘要](370)[pdf 1612KB](436)
DOI:
6 鄂东南花岗岩红壤不同土层侵蚀过程
张健华, 汪运东, 杨青松, 倪世民, 王军光, 蔡崇法 2022年05期 [55-61,69][摘要](432)[pdf 1820KB](612)
DOI:
7 坡面草被覆盖对侵蚀产沙影响的模拟试验
霍云霈1, 朱冰冰2 2022年05期 [14-20][摘要](514)[pdf 1274KB](562)
DOI:
8 基于SWAT模型的南渡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径流响应
曹 灿1,2, 孙 瑞2,3, 吴志祥2,3, 李 茜1 2022年04期 [167-175][摘要](379)[pdf 1449KB](919)
DOI:
9 1952—2017年出山店水库上游降水时空变化
甘 容1,2, 李丹丹1,2, 杨 峰3, 左其亭1,2 2022年04期 [150-158][摘要](360)[pdf 2092KB](473)
DOI:
10 基于SWAT模型的南渡江上游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曹 灿1,2, 孙 瑞2, 吴志祥2, 李 茜1 2022年02期 [255-264][摘要](634)[pdf 1818KB](1069)
DOI:
11 十大孔兑上游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
刘 璐1, 郭月峰1, 姚云峰1, 刘晓宇1, 祁 伟1,2 2021年04期 [34-41][摘要](548)[pdf 4307KB](747)
DOI:
12 不同水文期太子河上游区域河流硝酸盐来源识别
胡晓冕1, 李艳利1, 孙 伟1, 尹希杰2 2021年02期 [7-13+20][摘要](424)[pdf 1643KB](756)
DOI:
13 1956-2017年黄河干流径流量时空变化新特征
李勃1, 穆兴民1,2, 高鹏1,2, 赵广举1,2, 孙文义1,2 2019年06期 [120-126,132][摘要](812)[pdf 1323KB](881)
DOI:
14 沁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辐射效益研究
郭新亚, 杜世勋, 宁婷, 李霞, 桑满杰, 张梦莹 2018年06期 [365-369,376][摘要](748)[pdf 1183KB](600)
DOI:
15 乌兰木伦河1960-2015年水沙周期性分析
任宗萍, 谢梦瑶, 马勇勇, 李鹏 2018年06期 [74-78,93][摘要](839)[pdf 1005KB](712)
DOI:
16 干旱区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基流的影响
杨倩楠1, 高海东1, 李占斌1,2, 王杰1 2018年03期 [317-322,331][摘要](835)[pdf 905KB](677)
DOI:
17 基于Budyko假设和SCS-CN模型的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杜世勋, 郭新亚, 荣月静 2018年01期 [147-152][摘要](1004)[pdf 991KB](962)
DOI:
18 皇甫川流域1955-2013年水沙变化趋势与周期特征
魏艳红1, 焦菊英1,2 2017年03期 [1-6][摘要](922)[pdf 1016KB](647)
DOI:
19 基于PDSI和SPI的黑河上游干旱特征对比分析
杨礼箫1, 曾晟轩1, 蒋忆文1, 顾娟1, 贺缠生1,2 2017年02期 [132-136][摘要](1056)[pdf 694KB](741)
DOI:
20 基于随机森林的黑河中游地下水埋深变化及成因
杨光, 粟晓玲 2017年01期 [109-114][摘要](846)[pdf 962KB](619)
DOI:
21 锡林河流域融雪径流时间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
席小康, 朱仲元, 宋小园, 焦玮, 隋佳硕 2016年06期 [150-153,159][摘要](609)[pdf 660KB](1771)
DOI:
22 龙川江上游径流量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李澜, 丁文荣 2016年04期 [83-88,93][摘要](577)[pdf 827KB](653)
DOI:
23 石羊河下游民勤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陈杰, 杨太保, 何毅 2014年06期 [251-255][摘要](664)[pdf 968KB](564)
DOI:
24 永定河河滨绿化带土壤保墒技术研究
王硕1, 王湛2, 张亮1, 刘永兵1, 于小飞1, 李翔1, 贾斌1 2012年05期 [105-109][摘要](959)[pdf 847KB](651)
DOI:
25 基于SWAT模型的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径流与泥沙模拟
杨巍1, 汤洁1, 李昭阳1, 卞建民1, 闫钰2 2012年02期 [77-81][摘要](1379)[pdf 626KB](794)
DOI:
26 防砂工程与河川物理栖地复育探讨——以石门水库苏乐溪及匹亚溪为例
陈树群, 吴俊鋐 2012年01期 [266-271][摘要](667)[pdf 922KB](696)
DOI:
27 嘉陵江流域降水及径流演变规律分析
白桦1, 穆兴民1,2, 高鹏1,2, 王飞1,2 2012年01期 [102-106][摘要](1415)[pdf 1070KB](1018)
DOI:
28 冀北山区生态恢复下生态输水现状分析——基于东北沟流域的实证
吕明权1, 王晓龙2, 张怀3 2012年01期 [60-64,69][摘要](1081)[pdf 664KB](1142)
DOI:
29 澜沧江上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
张仕艳1, 原海红2, 陆梅1, 杨国仲2, 向仕敏3 2011年04期 [179-182][摘要](931)[pdf 1100KB](759)
DOI:
30 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绿洲土地生产潜力综合研究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1,2 2011年04期 [52-56][摘要](1066)[pdf 1306KB](650)
DOI:
31 开都河下游灌区土壤盐渍化动态变化研究
李新国1,2, 樊自立3, 李会志1,2, 任云霞1,2 2011年03期 [64-67,72][摘要](1025)[pdf 931KB](1211)
DOI:
32 白龙江中游泥石流冲积扇坡耕地开发潜力分析
柳金峰1,2, 黄江成2, 欧国强1,2, 吕娟2, 范建容2 2011年01期 [92-96][摘要](933)[pdf 669KB](755)
DOI:
33 黑河中游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陈红翔1,2, 杨保1, 王章勇1, 黄凯1 2010年06期 [194-197][摘要](1089)[pdf 1009KB](715)
DOI:
34 开都河下游灌区土壤盐渍化研究
李新国1,2, 李会志1,2, 王影1,2, 任云霞1,2 2010年06期 [111-114][摘要](955)[pdf 519KB](733)
DOI:
35 长江支流嘉陵江水沙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高鹏, 穆兴民, 王炜 2010年04期 [57-61,66][摘要](836)[pdf 881KB](650)
DOI:
36 淮河流域上游山丘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何方1, 吴楠2,3,4, 李玲1, 高吉喜4 2009年01期 [32-38][摘要](957)[pdf 626KB](702)
DOI:
37 京郊河溪近自然治理环境效应分析
高阳1, 高甲荣1, 陈子珊1, 段红祥2, 寇忠泰2 2008年05期 [101-104,108][摘要](814)[pdf 305KB](673)
DOI:
38 北京市怀柔区乡村河溪利用方式及演变分析
冯泽深1, 高甲荣1, 杨海龙1, 崔强1, 段红祥2 2008年05期 [97-100][摘要](890)[pdf 254KB](588)
DOI:
39 河溪利用方式对河岸带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安达木河上游为例
陈子珊, 高甲荣, 包昱峰, 冯泽深 2008年04期 [189-191][摘要](1084)[pdf 312KB](743)
DOI:
40 河溪近自然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及应用
高阳, 高甲荣, 陈子珊, 刘瑛 2007年06期 [379-382][摘要](752)[pdf 308KB](726)
DOI:
41 淮河上游山区迎河小流域年降雨与径流特征分析
胡续礼1, 杨三平2, 张春平1 2007年04期 [20-23][摘要](1035)[pdf 407KB](783)
DOI:
42 河道内生态环境补水量分析及整合计算研究
贺涛1,2, 杨志峰1, 崔保山1 2007年01期 [148-150][摘要](537)[pdf 326KB](753)
DOI:
43 Investigation and Developing for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ethods of Stream in Taiwan
ZHANG Jun-bin1, LIANG Da-qing1, ZENG Yu-shan2 2006年02期 [44-46][摘要](625)[pdf 122KB](955)
DOI:
44 浊水溪下游段河性分析与治理对策
谢锡钦1, 姚嘉耀1, 陈正炎2 2005年05期 [27-34][摘要](765)[pdf 1088KB](999)
DOI:
45 城镇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溪流景观影响因子研究
张天新, 张擎 2005年04期 [22-29][摘要](853)[pdf 451KB](623)
DOI:
46 湟水干流青海段泥沙危害及其成因
赵资乐 2004年01期 [116-118][摘要](617)[pdf 151KB](1072)
DOI:
47 森林溪流水质的研究进展
王云琦, 王玉杰 2003年04期 [242-246][摘要](1060)[pdf 496KB](814)
DOI:
48 新疆玛纳斯河水量波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南峰, 李有利, 史兴民 2003年03期 [59-61][摘要](1259)[pdf 317KB](745)
DOI:
49 台湾地区溪流生态基础流量推估——和平溪上游案例研究
李载鸣 2001年04期 [146-150][摘要](755)[pdf 520KB](602)
DOI:
50 应用数值地形模型萃取上游森林集水区河川网路之研究
廖学诚, 黄琼, 王彪, 漆升忠 1999年03期 [2-8][摘要](600)[pdf 303KB](506)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