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hedge 的文章

1 太行山坡地不同植物篱对表层土壤水盐分布影响研究
李 鑫, 郭文芳, 王佳乐, 陈艳梅, 刘倩愿, 高 飞, 贺舒蕾 2023年06期 [187-196][摘要](1167)[pdf 1278KB](386)
2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坡位不同高度地埂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
周萍, 文安邦, 严冬春, 史忠林 2017年02期 [84-88,93][摘要](857)[pdf 846KB](1377)
DOI:
3 植物篱措施下工程堆积体坡面减流减沙效益研究
袁普金1, 张翔2, 王万君3, 郭超颖3, 程复3, 孔东莲3, 高照良4 2016年06期 [374-380][摘要](1123)[pdf 966KB](713)
DOI:
4 植物篱对坡面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李海强1, 郭成久1, 李勇2, 沈奕彤1 2016年05期 [42-48][摘要](882)[pdf 835KB](674)
DOI:
5 三峡库区植物篱系统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黎建强1, 张洪江2, 陈奇伯1, 周红芬3 2014年06期 [129-133,139][摘要](794)[pdf 792KB](641)
DOI:
6 黄土丘陵区红豆草和苜蓿植物篱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姚志杰1, 张社朝2, 陈云明3 2014年06期 [20-24][摘要](897)[pdf 795KB](638)
DOI:
7 物种配置植物篱对坡耕地营养元素拦截效应
田潇, 周运超, 刘晓芸, 马礼平, 蔡先立 2011年06期 [89-93][摘要](1043)[pdf 912KB](624)
DOI:
8 等高绿篱模式下红壤丘岗区浅沟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
郭忠录, 彭艳平, 丁树文, 蔡崇法 2010年04期 [62-66][摘要](960)[pdf 594KB](680)
DOI:
9 旱坡地“作物-植物篱”系统能流特征研究
陈一兵1, 林超文1, 黄晶晶1, 李占斌2,3 2007年02期 [171-175,178][摘要](833)[pdf 297KB](568)
DOI:
10 南方红黄壤区经济植物篱配合平衡施肥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陈正刚, 朱青, 王文华, 李剑 2006年05期 [248-251][摘要](925)[pdf 423KB](695)
DOI:
11 植物篱技术发展回顾和贵州省的研究进展
尹迪信1, 唐华彬1, 罗红军1, 陆裕珍2, 张德平3, 李崇建4 2006年01期 [15-17,23][摘要](1063)[pdf 292KB](765)
DOI:
12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对干热河谷退化坡地土壤水分参数的影响
孙辉, 谢嘉穗, 唐亚, 黄雪菊 2004年03期 [25-27,40][摘要](677)[pdf 392KB](751)
DOI:
13 香根草草篱带促进侵蚀劣地生态自我修复初探
丁光敏1, 林福兴1, 施悦忠2, 吴振福2 2003年02期 [116-118][摘要](1101)[pdf 149KB](714)
DOI:
14 基于GIS的农林复合经营的侵蚀控制模拟研究
唐政洪1, 蔡强国1, 许峰2, 王忠科3, 吴淑安1 2001年04期 [170-174][摘要](634)[pdf 637KB](605)
DOI:
15 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在坡耕地可持续耕作中的应用
唐亚1,2, 谢嘉穗1, 陈克明1, 何永华1, 孙辉1 2001年01期 [104-109][摘要](673)[pdf 374KB](722)
DOI:
16 公路边坡防护中的香根草等高植物篱技术的应用方法
程洪1, 陈法扬1, 陈世明2 2000年03期 [67-68][摘要](1023)[pdf 96KB](797)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