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grain for green 的文章

1 退耕还林工程对陕西省气候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
高建伦1, 王晶晶2, 白 玥3, 申永丽1, 马 锋1, 高 娟1, 李 超2, 魏孝荣2 2025年02期 [150-157][摘要](696)[pdf 3107KB](104)
2 北洛河上游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地形分异特征
陈 浩1,2, 权倍平3, 李占斌2, 郭晋伟4, 李伟涛1, 张晓萍4 2024年02期 [219-227,239][摘要](1044)[pdf 2857KB](457)
DOI:
3 2000—2020年陕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多尺度分析
呼海涛1, 畅易飞2, 王凯博3 2023年03期 [345-352][摘要](894)[pdf 2813KB](934)
4 蒲河流域退耕前后降水和植被对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
路志强, 魏 霞, 安克俭 2023年02期 [7-12,21][摘要](643)[pdf 1996KB](416)
5 基于长时间序列NDVI的黄土高原延河流域及其沟壑区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贾云飞, 李云飞, 范天程, 曾 竞, 赵建林 2022年04期 [240-247][摘要](493)[pdf 2118KB](518)
DOI:
6 黄土高原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时亚坤1, 曾 奕2,3, 郭金金4, 方怒放2,4 2022年03期 [419-425][摘要](571)[pdf 1284KB](511)
DOI:
7 退耕还林背景下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变化
刘孟竹1,2,张红娟1,2,任贺宇1,2,裴宏伟1,2 2021年05期 [172-178][摘要](510)[pdf 1637KB](550)
DOI:
8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措施的土壤碳汇效应
黎 鹏1, 张 勇2, 李夏浩祺3, 孙彩丽4, 段奥华1, 刘国彬1,5 2021年04期 [29-33][摘要](377)[pdf 1130KB](555)
DOI:
9 延安市退耕还林前后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王森1,2, 王海燕3, 谢永生1,4, 骆汉1,4 2019年01期 [280-286][摘要](1193)[pdf 1071KB](1195)
DOI:
10 大理河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杨殊桐1, 时鹏1, 李占斌1,2, 李鹏1, 张祎1, 钟少华1 2018年06期 [251-258][摘要](880)[pdf 1640KB](1650)
DOI:
11 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景观功能评价
段媛媛1,2, 何俊皓2, 李涛3, 卜崇峰4,5, 郝文芳2 2018年05期 [149-156][摘要](863)[pdf 932KB](975)
DOI:
12 退耕区域林草资源有效利用的思考——以安塞县为例
成思敏1,3, 王继军1,2 2017年06期 [243-249][摘要](904)[pdf 1113KB](778)
DOI:
13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邓景成1, 高鹏1,2, 穆兴民1,2, 赵广举1,2, 孙文义1,2, 田鹏1,3, 宋小燕1,4 2017年05期 [63-68][摘要](1323)[pdf 1063KB](1607)
DOI:
14 2000-2013年北洛河河源区土壤侵蚀潜在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魏鹳举 2017年04期 [168-173,181][摘要](1068)[pdf 1424KB](1152)
DOI:
15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CO2,N2O通量特征
孙文浩1, 杨世伟3, 高晓东2,3, 李陆生1, 凌强1, 李虹辰1 2017年01期 [68-74][摘要](760)[pdf 855KB](667)
DOI:
16 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黄土丘陵区协调发展预测评估——以志丹县为例
党晶晶1, 孙斌2 2016年04期 [143-148][摘要](769)[pdf 800KB](623)
DOI:
17 退耕还林(草)背景下延安市粮食安全态势评析
姚蓉 2011年06期 [226-230,235][摘要](1015)[pdf 1119KB](563)
DOI:
18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吴起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姚文秀1, 王继军1,2 2011年02期 [71-74,79][摘要](917)[pdf 520KB](646)
DOI:
19 退耕还林工程对陕北农村发展的效应分析——以榆阳区为例
党晶晶1,2, 付少平1 2010年06期 [275-277,282][摘要](811)[pdf 583KB](858)
DOI:
20 吴起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吕明权1, 王延平1, 王继军1,2 2010年01期 [144-148,153][摘要](1038)[pdf 285KB](738)
DOI:
21 退耕还林(草)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民经济生活影响的分析——以安塞县为例
刘志超1, 杨改河1, 杜英2, 冯永忠1, 王得祥1 2008年01期 [169-172,175][摘要](1001)[pdf 488KB](759)
DOI:
22 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策略探讨
穆艳 2007年05期 [395-398][摘要](956)[pdf 473KB](622)
DOI:
23 黄土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
梁峻, 刘国彬 2006年06期 [103-106][摘要](978)[pdf 213KB](1141)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