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shrub 的文章

1 荒漠灌丛对生物土壤结皮下土壤养分的影响
安 乐1,2, 何 静1, 刘艳梅3,4, 索 凯3, 赵紫娟3, 王凯亮3 2025年02期 [83-90][摘要](1225)[pdf 2459KB](275)
2 民勤风沙区不同灌木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王彦武1,2, 孙浩峰1,2, 于 惠1,2, 陈爱华1,2, 高金芳1,2, 牛莉婷1,2 2024年03期 [169-178,186][摘要](747)[pdf 1285KB](551)
3 兰州市南北两山不同灌丛土壤渗透特性
苏世平, 刘小娥, 李 毅 2022年05期 [149-154,163][摘要](477)[pdf 1275KB](590)
DOI:
4 灌木柠条锦鸡儿根-黄土状盐渍土界面相互作用力学特性
刘亚斌1,2,3, 王 芃2, 王 舒2, 石 川2, 朱海丽2,3, 李国荣2,3, 胡夏嵩2,3 2022年04期 [127-132+139][摘要](336)[pdf 1284KB](493)
DOI:
5 黄土区3种优势灌木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研究
杨 路1, 杜 峰1,2, 秦晶晶1, 程 帅1, 李宏斌1 2022年01期 [295-300+310][摘要](873)[pdf 1316KB](549)
DOI:
6 基于无人机可见光数据荒漠灌木覆盖度提取方法研究
崔万新1,李锦荣2,司前程1,王 茹1,罗祥英1,杨 锋1,李映坤1 2021年06期 [175-182][摘要](462)[pdf 4095KB](570)
DOI:
7 黄土丘陵区柠条种植带状结构对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
杜雨佳, 赵勇钢, 刘小芳, 张星星, 任泽莹, 贾佳瑜 2020年06期 [52-59][摘要](779)[pdf 1430KB](676)
DOI:
8 灌草镶嵌坡面土壤紧实度变异及水文连通度的影响
徐 莉1,2, 刘 宇1,3, 张忠启1, 赵 亮2, 蒋军乐4 2020年05期 [133-137,146][摘要](1066)[pdf 1595KB](532)
DOI:
9 青藏高原东缘乔灌交错带地被物和土壤碳氮储量特征
马志良1, 顾国军2, 赵文强3, 刘 美3,4 2020年05期 [17-23][摘要](764)[pdf 1159KB](564)
DOI:
10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昼夜温差对NEE的影响及其变化特征
祝景彬1,4, 贺慧丹2, 张法伟3, 李红琴3, 李英年1,5, 杨永胜1,5, 王春雨1,4, 张光茹1,4, 罗方林1,4 2020年04期 [232-238][摘要](541)[pdf 1360KB](383)
DOI:
11 基于CT扫描研究灌丛根系对土壤大孔隙的影响
高 宙1,2, 胡 霞1,2 2020年03期 [315-319][摘要](881)[pdf 1290KB](608)
DOI:
12 不同灌木林分枯落物层与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曹云生1,2, 赵艳玲1,3 2019年06期 [179-183][摘要](959)[pdf 1164KB](581)
DOI:
13 西宁盆地黄土区4种灌木原位拉拔试验
周林虎1, 胡夏嵩1,2, 刘昌义1, 徐志闻1, 许桐1, 申紫雁1 2019年05期 [236-242][摘要](758)[pdf 2035KB](528)
DOI:
14 干旱风沙区立地条件、季节变化对柠条灌丛“虫岛”效应的影响
郗伟华1,2, 刘任涛1,2, 刘佳楠2, 赵娟2, 常海涛2, 罗雅曦2, 张静2, 马继2 2018年02期 [162-169][摘要](1483)[pdf 853KB](7019)
DOI:
15 阿拉善戈壁区白刺灌丛沙堆形态特征研究
左合君1,3, 杨阳1, 张宏飞2, 姚立强3, 闫旭东2, 吴晓光1,2, 刘宝河1, 闫敏1 2018年01期 [263-269][摘要](935)[pdf 790KB](597)
DOI:
16 祁连山西水林区灌木林降雨截留特征
马剑1,2, 刘贤德1,2, 金铭1,2, 张学龙1,2, 敬文茂1,2, 王顺利1,2, 赵维俊1,2, 王荣新1,2 2017年03期 [363-368][摘要](921)[pdf 694KB](659)
DOI:
17 不同干扰方式对桂西北灌草植被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韦兰英, 韦启忠, 莫祝平, 童德文 2016年04期 [288-293,299][摘要](581)[pdf 805KB](673)
DOI:
18 天山林区不同地段6种灌木生物量组成
王文栋1,2, 李建贵1, 张毓涛2, 李吉玫2, 李翔2, 芦建江2 2015年05期 [127-132][摘要](899)[pdf 738KB](589)
DOI:
19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主要灌木光合日变化特征比较研究
刘芳1, 黄雅茹1, 陈海玲1, 马迎宾1, 葛根巴图1, 董雪1, 张晓燕2 2015年03期 [155-162][摘要](917)[pdf 907KB](635)
DOI:
20 艾比湖地区典型乔灌群落水盐胁迫下土壤重金属对酶活性的影响
何学敏1,2, 吕光辉1,2, 秦璐1,2, 马辉英1,2, 何雪芬1,2 2012年06期 [94-99][摘要](1157)[pdf 456KB](660)
DOI:
21 岷江源区主要灌木种群生态位研究
张贺全1, 孙饶斌1, 冶民生1, 吴斌2, 关文彬3, 马克明4, 刘国华4 2012年01期 [125-129,133][摘要](981)[pdf 396KB](686)
DOI:
22 西宁盆地两种灌木植物原位拉拔试验及其护坡效应
李臻, 余芹芹, 杨占风, 乔娜, 李国荣, 朱海丽, 张莹, 毛小青, 胡夏嵩 2011年03期 [206-209][摘要](1037)[pdf 1186KB](747)
DOI:
23 抚仙湖流域磷矿开采废弃地恢复灌草丛的物种配置研究
赵敏慧1, 杨礼攀2, 杨中宝1, 王跃1 2010年06期 [169-171,176][摘要](620)[pdf 204KB](715)
DOI:
24 黔中石灰岩地区典型灌木林土壤酶活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李媛媛1, 周运超2, 邹军3, 周玮2, 房小晶1, 王瑶1 2010年03期 [245-249][摘要](1035)[pdf 678KB](863)
DOI:
25 豆科牧草和灌木在元谋干热河谷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龙会英1, 金杰1, 张德1, 史亮涛1, 张明忠1, 朱红业2 2010年02期 [254-258][摘要](1223)[pdf 211KB](751)
DOI:
26 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乔灌林地土壤水分及持水性能研究
周萍1, 刘国彬2, 文安邦1, 贺秀斌1, 严冬春1, 龙翼1, 鲍玉海1 2010年01期 [188-193][摘要](898)[pdf 356KB](813)
DOI:
27 元谋干热区种植豆科牧草和灌木生态效应
龙会英1, 沙毓沧1, 朱红业2, 金杰1, 张明忠1, 史亮涛1, 江功武1 2009年01期 [250-253][摘要](1078)[pdf 196KB](740)
DOI:
28 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初期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张健1, 刘国彬1,2, 许明祥1,2, 李小利2, 周萍2 2008年04期 [101-104,109][摘要](917)[pdf 619KB](682)
DOI:
29 毛乌素沙地南缘3种灌草丛形态与阻沙能力的对比研究
唐艳, 刘连友, 哈斯, 王志, 孙炳彦, 杜建会 2008年02期 [44-48][摘要](1139)[pdf 424KB](651)
DOI:
30 巴东县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草和凋落物水文效应研究
崔鸿侠1,2, 张卓文1, 李振芳1 2007年05期 [203-205][摘要](1163)[pdf 302KB](739)
DOI:
31 华北土石山区灌草群落特征研究
吴岚, 余新晓, 张振明, 鲁绍伟 2007年03期 [92-94][摘要](1034)[pdf 230KB](631)
DOI:
32 干旱风沙区人工柠条林对退化沙地改良效果的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何全发1, 王占军2, 蒋齐2, 李生宝2, 潘占兵2 2007年01期 [234-235,238][摘要](913)[pdf 478KB](624)
DOI:
33 安楚高速公路禄丰段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王云1,2,3, 江玉林2, 崔鹏1, 陈学平2 2006年01期 [139-141][摘要](1262)[pdf 168KB](685)
DOI:
34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灌木林灾害及防治对策
倪自银1, 汪有奎2, 杨全生2, 袁虹3 2005年02期 [107-110][摘要](1142)[pdf 144KB](717)
DOI:
35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赵护兵1,2, 刘国彬2, 曹清玉2 2004年02期 [153-155][摘要](680)[pdf 158KB](777)
DOI:
36 灌木径流小区试验研究
杨志荣, 王明刚, 王炳文, 张存俊 2001年03期 [28-30][摘要](1204)[pdf 303KB](672)
DOI:
37 山丘区灌木保持水土及综合开发效益的研究
林萍1, 刘世忠2, 苏现平2, 孟吉强2 2001年03期 [12-13,25][摘要](1006)[pdf 147KB](618)
DOI:
38 山坡地林草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付明胜, 高登宽, 马小哲, 刘红梅 1998年04期 [93-97][摘要](953)[pdf 2531KB](829)
DOI:
39 灌木林地的水分平衡研究
杨新民, 杨文治 1998年01期 [109-118][摘要](1054)[pdf 2902KB](693)
DOI:
40 灌木林的生长和生产力
周泽生, 王晗生, 李立, 傅佐 1998年01期 [103-108][摘要](1052)[pdf 2591KB](758)
DOI:
41 黄土丘陵区湾塌地乔灌林土壤水分动态监测
侯喜禄, 白岗栓, 曹清玉 1996年02期 [57-65][摘要](1411)[pdf 571KB](684)
DOI:
42 宁南黄土丘陵区灌木林生产力的研究
程积民 1996年01期 [129-136][摘要](1272)[pdf 596KB](698)
DOI:
43 黄土高原四种能源灌木林的研究
王晗生, 周泽生, 李立, 米占国, 苏文富 1992年01期 [36-42][摘要](816)[pdf 533KB](610)
DOI:
44 柠条灌木林小气候研究初报
郭忠升1, 施立民1, 刘向东1, 刘克俭2 1991年02期 [84-95][摘要](952)[pdf 801KB](635)
DOI:
45 宁南五种灌木林蒸腾和水分利用率试验研究
李代琼, 刘向东, 吴钦孝, 施立民, 郭忠升, 刘克俭 1991年02期 [27-38][摘要](1066)[pdf 3406KB](698)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