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low hill
的文章
1
西南典型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与整治规划分区研究
焦欢
1
, 周启刚
1
, 李辉
1
, 国洪磊
1
, 马培钧
2
2015年05期 [204-209][
摘要
](
820
)
[
pdf
761KB]
(
600
)
DOI:
2
浅山丘陵区土地利用地形梯度特征与生态服务价值响应
赵艳霞, 武爱彬, 刘欣, 秦彦杰 2014年03期 [141-145][
摘要
](
633
)
[
pdf
871KB]
(
631
)
DOI:
3
基于生态补偿的低丘岗地改造与景观生态设计
钟学斌, 刘成武, 陈锐凯 2012年04期 [147-152][
摘要
](
573
)
[
pdf
804KB]
(
535
)
DOI:
4
低丘黄壤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水土保持功能分析
刘艳
1,2,3
, 刘学全
2
, 崔鸿侠
2
, 周金星
3
, 何丙辉
1
2010年06期 [48-52][
摘要
](
1017
)
[
pdf
240KB]
(
746
)
DOI:
5
长江中游低丘黄壤坡面地表产流产沙规律初探
刘艳
1,2,3
, 刘学全
2
, 崔鸿侠
2
, 周金星
3
, 何丙辉
1
2010年01期 [149-153][
摘要
](
1334
)
[
pdf
473KB]
(
755
)
DOI:
6
东北低山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优化模式研究——以黑牛河流域为例
戴全厚
1,2
, 喻理飞
1
, 喻定芳
1
, 翟胜
3
, 刘明义
2
, 王艳
2
2008年04期 [37-42][
摘要
](
502
)
[
pdf
604KB]
(
620
)
DOI:
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以山东招远市为例
刘坤
1
, 刘贤赵
1
, 孔伟
2
2007年05期 [193-198][
摘要
](
611
)
[
pdf
779KB]
(
543
)
DOI:
8
兴水改土是发展旱作农业的有效途径
都大俊, 柯小兰 2001年01期 [73-74][
摘要
](
984
)
[
pdf
144KB]
(
778
)
DOI:
9
安康地区川道浅丘土壤速效钾下降原因分析和对策
王鸿耀
1
, 郭全忠
1
, 张可安
2
, 都大俊
2
2000年04期 [127-129][
摘要
](
494
)
[
pdf
148KB]
(
578
)
DOI:
10
江西低丘水土保持型荒山绿化模式探讨
刘苑秋, 郭晓敏 1997年01期 [166-170][
摘要
](
570
)
[
pdf
386KB]
(
585
)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