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的文章

1 植被毯措施对黑土农田浅沟侵蚀的防护效果研究
孙义秋1, 关颖慧2, 汪志荣1, 吴海龙1 2022年01期 [8-13][摘要](732)[pdf 1649KB](660)
DOI:
2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浅层滑坡影响的模拟研究——以延安宝塔区为例
徐增辉1, 金继明1,2, 蔡耀辉3,4, 杨 涛1 2021年01期 [387-393][摘要](573)[pdf 1608KB](769)
DOI:
3 红壤区林地浅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朱平宗1,2, 张光辉1,2, 杨文利3, 赵建民3 2020年06期 [60-65][摘要](722)[pdf 1114KB](584)
DOI:
4 浅山丘陵区土地利用地形梯度特征与生态服务价值响应
赵艳霞, 武爱彬, 刘欣, 秦彦杰 2014年03期 [141-145][摘要](632)[pdf 871KB](630)
DOI:
5 荒漠草原两种沙化草地对浅耕翻的响应
曲文杰, 宋乃平, 陈林, 刘秉儒, 杨新国 2014年01期 [85-89,94][摘要](916)[pdf 931KB](656)
DOI:
6 浅密式暗管排盐技术改良苏打盐碱地效应研究
王洪义, 王智慧, 杨凤军, 纪鹏, 靳亚忠 2013年03期 [269-272][摘要](875)[pdf 723KB](541)
DOI:
7 东北漫岗黑土区防护林带分布对浅沟侵蚀的影响
苏子龙1,2, 崔明2, 范昊明1 2012年03期 [20-23,29][摘要](967)[pdf 344KB](777)
DOI:
8 黄土区浅沟侵蚀影响因素对其侵蚀速率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
龚家国1, 庞金城2, 贾仰文1, 王文龙3, 周祖昊1, 彭辉1 2011年01期 [7-11][摘要](1132)[pdf 888KB](930)
DOI:
9 等高绿篱模式下红壤丘岗区浅沟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
郭忠录, 彭艳平, 丁树文, 蔡崇法 2010年04期 [62-66][摘要](981)[pdf 594KB](715)
DOI:
10 采用拦沙坝防护的浅基桥墩局部冲坑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赵海镜1, 杜全胜2, 张晓松3, 程琳4, 王鹏涛5 2009年05期 [220-224][摘要](911)[pdf 761KB](742)
DOI:
11 利于河溪生物栖息环境生态工程述评
刘瑛1, 高甲荣1, 冯泽深1, 李松桂2 2008年02期 [256-259][摘要](1334)[pdf 509KB](654)
DOI:
12 浅沟侵蚀过程及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武敏1,2, 郑粉莉1,2 2004年04期 [113-116][摘要](984)[pdf 249KB](708)
DOI:
13 黄土坡面汇流汇沙对浅沟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武敏1,2, 郑粉莉1,2, 黄斌3 2004年04期 [74-76,90][摘要](933)[pdf 201KB](675)
DOI:
14 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考和几点浅见
刘汉柱 2001年04期 [151-153][摘要](818)[pdf 140KB](596)
DOI:
15 兴水改土是发展旱作农业的有效途径
都大俊, 柯小兰 2001年01期 [73-74][摘要](983)[pdf 144KB](778)
DOI:
16 天灾地变与防灾减灾——从台湾“9·21”大地震说起
颜正平 2001年01期 [2-6][摘要](1254)[pdf 211KB](651)
DOI:
17 安康地区川道浅丘土壤速效钾下降原因分析和对策
王鸿耀1, 郭全忠1, 张可安2, 都大俊2 2000年04期 [127-129][摘要](494)[pdf 148KB](576)
DOI:
18 瓦背状浅沟分布特征分析
姜永清, 王占礼, 胡光荣, 郝小品 1999年02期 [182-185][摘要](1054)[pdf 177KB](778)
DOI:
19 植被破坏与恢复对坡面浅沟侵蚀影响的研究
郑粉莉, 张科利, 唐克丽, 白红英 1993年01期 [54-59][摘要](1367)[pdf 438KB](768)
DOI:
20 黄土高原集流槽的发育与控制
刘元保 1990年02期 [34-39][摘要](1161)[pdf 456KB](937)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