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principle
的文章
1
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潮河流域为例
巩灿娟, 李子君 2013年05期 [278-283][
摘要
](
546
)
[
pdf
899KB]
(
582
)
DOI:
2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吴明发
1,2
, 欧名豪
2
, 廖荣浩
1
2012年01期 [179-183][
摘要
](
1189
)
[
pdf
308KB]
(
708
)
DOI:
3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Ⅰ)——理论篇
王红瑞
1
, 张文新
2
, 董艳艳
1
, 高雄
3
, 王军红
1
2008年06期 [203-209][
摘要
](
903
)
[
pdf
668KB]
(
712
)
DOI:
4
水蚀荒漠化的最大熵模糊优化评价模型
周晓蔚
1
, 王丽萍
1
, 李安强
2
, 张验科
1
2008年01期 [145-147][
摘要
](
926
)
[
pdf
365KB]
(
700
)
DOI:
5
基于主成份分析法和GIS技术的重庆市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分析
赵卫权
1
, 郭跃
2
2007年06期 [305-308][
摘要
](
903
)
[
pdf
402KB]
(
703
)
DOI:
6
生态河流构建原理与技术
姚云鹏
1
, 陈芳清
1,2
, 许文年
1
, 刘德富
1
2007年02期 [135-138][
摘要
](
782
)
[
pdf
273KB]
(
690
)
DOI:
7
公路边坡防护与生态恢复
李青芳, 何宜典 2006年06期 [273-275][
摘要
](
972
)
[
pdf
330KB]
(
976
)
DOI:
8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探讨
杨子峰
1,2
, 于兴修
1
, 马骞
1,2
2006年06期 [175-177,181][
摘要
](
982
)
[
pdf
194KB]
(
631
)
DOI:
9
北京郊区近13年来水土流失变化监测分析——以房山区为例
葛忠强
1,2
, 赵春江
2
, 鲁绍伟
1
, 刘良云
2
, 王纪华
2
, 潘瑜春
2
2006年05期 [288-291,295][
摘要
](
1004
)
[
pdf
334KB]
(
703
)
DOI:
10
关于生态修复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焦士兴 2006年04期 [127-129][
摘要
](
957
)
[
pdf
326KB]
(
644
)
DOI:
11
试论山地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建设
冯维波
1,2
2006年01期 [26-27,34][
摘要
](
499
)
[
pdf
313KB]
(
595
)
DOI:
12
土地沙化与防沙治沙措施研究
韩丽文, 李祝贺, 单学平, 张新山 2005年05期 [210-213][
摘要
](
909
)
[
pdf
277KB]
(
818
)
DOI:
13
农用保水剂作用原理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
黄占斌
1,2
, 夏春良
3
2005年05期 [104-106][
摘要
](
1033
)
[
pdf
167KB]
(
849
)
DOI:
14
宁南宽谷丘陵区植被恢复中土壤酶活性的响应及其评价
安韶山
1,2
, 黄懿梅
2
, 刘梦云
2
, 李壁成
1
2005年03期 [31-34][
摘要
](
1167
)
[
pdf
205KB]
(
597
)
DOI:
15
建设森林城市 提高沈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孙丽娜, 孙铁珩 2004年03期 [181-183,219][
摘要
](
982
)
[
pdf
273KB]
(
782
)
DOI:
16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吴发启
1
, 赵晓光
1
, 刘秉正
1
, 雷瑞德
1
, 刘国强
1
, 李修炼
2
, 同延安
2
, 吴普特
3
, 穆新民
3
2000年01期 [2-5,22][
摘要
](
873
)
[
pdf
260KB]
(
742
)
DOI:
17
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经营原理和方法探讨
李智广
1
, 牛崇桓
2
1998年02期 [43-46,50][
摘要
](
817
)
[
pdf
424KB]
(
556
)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