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particle size 的文章

1 北方土石山区不同粒径团聚体特征及其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
陈仕媛1, 马 岚1, 陈佩岩2 2025年02期 [102-110,139][摘要](852)[pdf 2993KB](174)
2 不同混交林配置模式对库布齐沙漠风沙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
李天扬1, 蒙仲举1, 陈晓燕2, 李浩年1, 徐志明3 2025年01期 [101-109,120][摘要](131)[pdf 2313KB](92)
3 干旱矿区重构土体蓄水层适宜粒径级配研究
张 伟, 郭小平, 李文烨 2024年06期 [290-298][摘要](84)[pdf 3177KB](80)
4 侵蚀黄土不同粒级抑制CO2排放的有效沉积厚度
王文倩1,2,3, 宋 媛4, 张 辉1,2,3, 郭胜利1,2,3,4, 栗现文5, 胡亚鲜1,2,3,4 2024年06期 [119-129][摘要](87)[pdf 3847KB](49)
5 石羊河尾闾青土湖表层土壤粒度空间分布特征
安富博1, 郭树江1,3, 赵赫然1, 赵艳丽1, 王 飞1,2, 李雪娇1, 宋德伟1 2024年06期 [46-54][摘要](82)[pdf 1745KB](105)
6 不同尺度下土壤粒径及分形特征
刁二龙1,2, 曹广超2, 曹生奎1,2, 袁 杰1,2, 童 珊1,2, 邱巡巡1,2 2024年05期 [212-220][摘要](1138)[pdf 1527KB](469)
7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紫色土粒度测试的影响
吕佼容1, 徐小军2, 李 红1, 鲍玉海1, 贺秀斌1 2024年01期 [79-87][摘要](375)[pdf 1175KB](329)
8 草地覆盖度和鼠丘对高寒草地表层土壤颗粒特征的影响
翟 辉1, 李国荣1,2, 李进芳1, 童生春1,2, 赵健赟1,2, 朱海丽1,2, 刘亚斌1,2, 李希来3, 胡夏嵩1,2 2023年05期 [122-129][摘要](580)[pdf 1911KB](389)
9 向家坝工程扰动区不同生态修复模式边坡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马悦阳1,2, 夏 栋1,3,4, 舒 倩1,4, 郭士维1,4, 罗 婷1,2, 闫书星1,3, 刘大翔1,2 2023年04期 [83-89][摘要](1026)[pdf 1257KB](815)
10 2007—2017年府谷—龙门段河道冲淤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范馨逸1, 胡作龙2, 赵广举1,3,4, 穆兴民1,3, 高 鹏1,3,4 2023年03期 [211-216][摘要](630)[pdf 1723KB](394)
11 稀土元素示踪法在土壤侵蚀与泥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
张加琼1,2, 尚月婷1, 白茹茹1, 殷敏峰1, 党 真2,3, 杨明义1,2, 肖 海4,5 2023年03期 [55-61][摘要](636)[pdf 1258KB](451)
12 雨型和坡长对侵蚀泥沙粒径特征的影响
郭 凯1, 李玄添1, 张风宝1,2, 申 楠1,2, 杨明义1,2 2023年02期 [50-57,66][摘要](639)[pdf 1384KB](430)
13 粒度组成对红黏土干缩裂隙影响
何岱洵, 张家明, 陈 茂, 龙郧铠 2022年05期 [185-191][摘要](358)[pdf 3876KB](514)
DOI:
14 乌玛高速公路中卫段风沙环境及输移规律
王金国1,安志山2,3,张克存2,屈建军2,何明珠2 2021年06期 [183-189][摘要](426)[pdf 1580KB](529)
DOI:
15 激光衍射法与湿筛—吸管法测定中国3种典型土壤粒径分布的差异分析
白 雪1,2, 杨 扬1,2, 黄婷婷1,2, 吴欣桐1,2, 何 涛1,2, 王丽娟3, 刘宝元2 2021年04期 [84-90][摘要](520)[pdf 1353KB](557)
DOI:
16 滇池流域宝象河水库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记录
陈 艳1, 王延华1,2, 叶 斌3, 孙 恬1, 张茂恒1,2 2021年03期 [7-12][摘要](588)[pdf 1553KB](802)
DOI:
17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坝地沉积泥沙颗粒分布特征
申震洲1, 亢晨波2, 张宁宁2, 刘普灵3 2021年03期 [1-6][摘要](700)[pdf 1249KB](993)
DOI:
18 沙地柏人工林和天然林风沙土特性研究
拓 飞1, 董治宝2, 南维鸽2, 杨树俊3, 武玉叶4, 李 强5 2021年02期 [80-87][摘要](626)[pdf 1266KB](575)
DOI:
19 祁连山区主要下垫面土壤粒径分布特征
贺 燕1, 魏 霞1, 魏 宁2, 于文竹1, 崔 霞1, 赵恒策1 2020年02期 [42-47,54][摘要](796)[pdf 1276KB](927)
DOI:
20 不同配比下复配土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与质地变化特征
程 杰1,2,3,4, 王欢元2,3,4, 解建仓1, 孟婷婷2,3,4, 石 磊2,3,4 2020年02期 [30-34][摘要](610)[pdf 1071KB](574)
DOI:
21 激光粒度仪与吸管法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的比较研究——以不同退化程度栗钙土为例
朱瑜, 张卓栋, 刘畅, 张欣 2018年03期 [62-67,204][摘要](1556)[pdf 964KB](966)
DOI:
22 黄土颗粒分离方法试验研究
王力1, 李喜安1,2, 骆建文3, 蔡玮彬4 2017年06期 [6-10][摘要](1828)[pdf 585KB](1557)
DOI:
23 青海湖北部近30年不变草地与不变耕地土壤粒度差异及其指示意义
袁杰1,2, 曹广超1,2, 虞敏1,2, 袁有靖3, 杨龙1,2, 赵亚娟1,2 2016年05期 [199-204][摘要](880)[pdf 851KB](1971)
DOI:
24 黄土土质对溅蚀特征的影响
刘柏玲1,2, 蔡强国1, 史志华2, 孙莉英1, 盛贺伟3 2016年05期 [1-6][摘要](863)[pdf 794KB](1325)
DOI:
25 北江干流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粒径分形特征
高传友1, 赵清贺2,3, 刘倩2,3 2016年03期 [37-42][摘要](1081)[pdf 735KB](785)
DOI:
26 花岗岩风化土不同土层抗蚀性差异分析
王秋霞1, 丁树文2,3, 赵欣1, 童莉莎1, 万印康1, 张勇2 2015年03期 [6-9][摘要](957)[pdf 491KB](703)
DOI:
27 乌鲁木齐城市土壤粒度特征分析
张超1,2, 陈学刚1,2, 权晓燕1,2, 董煜1,2, 魏疆3 2015年02期 [213-218][摘要](1133)[pdf 1257KB](578)
DOI:
28 黄丘区小流域坝地沉积泥沙粒径剖面分布特征
张玮1, 杨明义1,2, 张风宝1,2, 张加琼1, 赵恬茵1 2015年02期 [17-21][摘要](1020)[pdf 641KB](761)
DOI:
29 花岗岩崩岗崩积体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
蒋芳市, 黄炎和, 林金石, 赵淦, 葛宏力 2014年06期 [175-180][摘要](923)[pdf 672KB](890)
DOI:
30 PLA沙障对沙丘土壤粒径的影响分析
党晓宏1, 虞毅2, 高永1, 袁立敏1, 马迎宾3, 高君亮3, 王珊1, 张惜伟1 2014年03期 [16-19,24][摘要](708)[pdf 838KB](665)
DOI:
31 额济纳盆地戈壁纵剖面沉积物粒度参数分析
王丽琴1, 李红丽1, 董智1, 沈运扩1, 张志鹏1, 杨文斌2 2014年01期 [152-156,162][摘要](983)[pdf 759KB](661)
DOI:
32 乌兰布和沙漠不同下垫面风沙流结构与变异特征
徐军, 郝玉光, 刘芳, 陈海玲, 辛智鸣, 孙非 2013年04期 [95-98][摘要](781)[pdf 540KB](540)
DOI:
33 南方水蚀区不同侵蚀程度土壤粒径分形研究
陈子玉, 顾祝军 2013年04期 [13-16,23][摘要](1070)[pdf 611KB](758)
DOI:
34 激光粒度仪与沉降—吸管法测定褐土颗粒组成的比较
刘涛, 高晓飞 2012年01期 [16-18,22][摘要](1031)[pdf 367KB](712)
DOI:
35 退耕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变化特征
郑子成, 王永东, 李廷轩, 张锡洲, 吴德勇 2010年03期 [208-211,284][摘要](1099)[pdf 1037KB](1051)
DOI:
36 沙棘“柔性坝“对沟道土壤粒径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
张涛1, 李怀恩1, 刘健1, 毕慈芬2, 乔旺林3 2008年02期 [22-25,39][摘要](838)[pdf 1255KB](608)
DOI:
37 激光粒度仪测量风成堆积物粒度的实验研究
徐树建1, 杜忠花2 2007年02期 [209-212][摘要](1018)[pdf 614KB](782)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