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light 的文章

1 北京松山林下典型灌木绣线菊光、水利用效率的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李满乐1,2, 范雅倩3, 王 可3, 蒋 燕1,2, 李鑫豪1,2, 田 赟1,2, 李润东4, 徐铭泽1,2, 郝少荣1,2, 查天山1,2 2023年03期 [301-309][摘要](683)[pdf 1366KB](450)
2 基于无人机可见光数据荒漠灌木覆盖度提取方法研究
崔万新1,李锦荣2,司前程1,王 茹1,罗祥英1,杨 锋1,李映坤1 2021年06期 [175-182][摘要](438)[pdf 4095KB](531)
DOI:
3 基于CASA模型模拟锡林郭勒草原净初级生产力
杜波波1,阿拉腾图娅2,3,包 刚2,3,王 宁1,林克剑1 2021年05期 [293-300][摘要](616)[pdf 2007KB](605)
DOI:
4 基于夜光数据的滇中城市建成区动态监测与时空格局演变
林之强1,2, 彭双云1,2, 洪 亮1,2, 许泉立1,2, 周燕莲1 2021年01期 [265-271][摘要](612)[pdf 1448KB](765)
DOI:
5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变及优化研究——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方法
钟洋1,2, 林爱文1,2 2018年06期 [298-305][摘要](881)[pdf 1220KB](606)
DOI:
6 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的松嫩平原玉米单产估算
史晓亮1, 杨志勇2, 王馨爽3, 薛羽梅1, 刘峰1 2017年05期 [385-390][摘要](735)[pdf 1521KB](803)
DOI:
7 不同坡向条件下小叶杨光合光响应曲线研究
王富刚1, 徐伟洲1,2, 亢福仁1, 尚爱军1, 张静1 2015年06期 [177-182][摘要](523)[pdf 708KB](618)
DOI:
8 海拔梯度对川西高寒土壤轻组分有机碳动态影响研究
李菊, 王琴, 孙辉 2015年01期 [51-55][摘要](770)(3)
DOI:
9 温度和光照对不同预处理野生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马海鸽1, 蒋齐1,2, 王占军2, 刘华2, 何建龙2 2014年05期 [225-229,235][摘要](864)[pdf 1185KB](559)
DOI:
10 施肥对淡灰钙土春玉米产量和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梁锦秀, 赵营, 郭鑫年, 周涛 2014年05期 [126-131][摘要](996)[pdf 1046KB](678)
DOI:
11 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光竞争研究
田阳1, 云雷1, 毕华兴1, 王莉莉2, 陈金焕3, 高路博1, 王宝宝1, 杨佳奇1 2013年04期 [288-292][摘要](836)[pdf 1008KB](664)
DOI:
12 2010年中国西南特大干旱灾害:从生态学视角的审视
黄新会1, 李小英1, 穆兴民2, 王克勤1, 田昆1, 段昌群3, 于福科3 2013年04期 [282-287,292][摘要](1901)[pdf 1124KB](643)
DOI:
13 缙云山三种典型阔叶树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雷声坤, 王玉杰, 王云琦, 朱蔚利, 易琴, 冯华敏 2012年02期 [189-194,200][摘要](1358)[pdf 555KB](833)
DOI:
14 绿化屋顶轻量基质持水特性研究
吕华芳1, 唐莉华1, 孙挺1, 陈建刚2 2011年04期 [223-225][摘要](953)[pdf 524KB](668)
DOI:
15 中国小流域管理项目监测评价体系开发工作的启示
冯省, 王兴中 2008年05期 [266-268][摘要](610)[pdf 168KB](674)
DOI:
16 甲积峪小流域水沙监测工作做法与思考
刘存国, 朱存喜 2008年05期 [240-241,244][摘要](528)[pdf 176KB](586)
DOI:
17 晋西黄土区沙棘与冰草蒸腾耗水规律研究
冯愿楠, 朱清科, 毕华兴 2008年02期 [180-183][摘要](935)[pdf 383KB](633)
DOI:
18 世界粮食计划署2605项目对宁南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
米文宝, 李陇堂, 何彤慧 2002年03期 [10-12][摘要](1219)[pdf 154KB](906)
DOI:
19 毛乌素沙地“沙产业”初探──以陕晋蒙能源基地(B3区)为例
李广毅, 周心澄, 吕悦来 1995年02期 [154-157,168][摘要](2039)[pdf 413KB](1276)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