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土丘陵区,每场降雨或洪水都会将坝控小流域沟坡、沟谷及沟间地的土壤冲刷后,经过搬运、沉积,最后淤积在坝地。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分析,进入流域出口的泥沙在淤积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变的定律:即粗颗粒泥沙较黏粒和粉粒先行沉积,淤积在旋回层最下层,其次是粉粒和黏粒,同时,在淤地坝垂直剖面形成一个个具有时标功能的沉积旋回层[4]。而降雨量和降雨强度都会引起径流量和水流流向的变化[23]。当流域内的水动力较强时,其冲刷和搬运能力也强,则更多的泥沙颗粒通过径流被输移至淤地坝进而发生沉积,沉积的泥沙粒径较粗,淤积层厚度大; 水动力条件较弱时,则小流域坝地沉积的泥沙颗粒粒径较细,淤积层厚度相对较小,因此,每个沉积旋回层有明显的粗细分层结构。且由于降雨强度不同,流域内的侵蚀产沙量也不尽相同,进而导致剖面各沉积旋回层厚度的有所差异且各沉积旋回层厚度的差异显著。但随着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林草措施(退耕还林草)的实施,小流域内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逐年发生变化,研究表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对土壤侵蚀具有明显的减缓作用[24],且在相同的植被盖度等级下,耕地—林地转化区和耕地—草地转化区的土壤侵蚀模数呈减少趋势[25]。本研究结果发现坝前沉积泥沙层厚度随着沉积时间显著降低,一方面是由于随着植被的恢复,其对泥沙的拦截作用增强,导致进入沟道的泥沙量减少。另一方面是随着泥沙的不断淤积,原始沟道被泥沙所掩埋,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沟道侵蚀。
淤积在坝前的泥沙经过了分选,相应的泥沙颗粒的组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小流域坝地沉积物中泥沙颗粒粒径组成对土壤侵蚀过程的演变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小流域淤地坝垂直剖面层中沉积泥沙不同粒径的变异程度互不相同,变异性由大到小分别为粗沙粒(387.04%)>细沙粒(66.95%)>细粉粒(36.16%)>黏粒(28.93%)>粗粉粒(13.36%)。分析认为,沙粒和黏粒的变异性大小可能与其含量的大小有重要的关系。大于0.05 mm的粗颗粒泥沙的变异性与降雨、洪水特性、泥沙的来源,以及坝地所处的流域空间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而由于黏粒的含量最大,因而变异性最小。当某次降雨强度较大时,径流对表层土壤的冲刷能力增强,从沟边与沟底进入流域内的泥沙颗粒特别是粗颗粒泥沙含量便会增多。造成坝地该次沉积泥沙粒径组成中粗颗粒泥沙含量显著增多,这一点与李勉等[8]的研究结果相符。
从粗粉粒含量随剖面变化的曲线可以看出,深度越大,粗颗粒泥沙粒径的变异程度越大,究其原因是由于淤地坝在建成之时,由于流域内河道比降较大,水动力条件较为复杂,进而导致沉积物泥沙颗粒粒径的变异程度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该淤地坝淤积的泥沙量和淤积面积的逐渐增大,致使流域内的水动力条件逐渐变得平稳,泥沙粒径的变异程度呈显著减小。且该流域坝地剖面各沉积旋回层的土壤分形维数在2.60~2.78,整个剖面上泥沙粒径的分形维数随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即随着沉积时间不同旋回层次沉积泥沙颗粒的分形维数呈现增大趋势,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增加,小流域侵蚀泥沙的细颗粒物质含量和分形维数均增大,这与董莉丽等[26]的研究结论一致。
进一步分析其质地粗化度,结果发现随着剖面深度增大,其值变小,泥沙粒径组成逐步细化,可能与周边人为营造的树木有关,因为植被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拦截地表径流,减小径流流速,削减洪峰,致使冲刷过程中产生的泥沙减少,植被根系过滤了较粗的颗粒,致使进入流域内的粗颗粒泥沙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