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鹏宇,郭劲松,崔嫱,等.忻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动态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02):341-347.
 ZHAO Pengyu,GUO Jingsong,CUI Qiang,et al.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in Xinzhou City Based on Improved Model of Carrying Capacity Related to Resources[J].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17,24(02):341-347.
点击复制

忻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动态变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黄宁生,匡耀求.广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J].经济地理,2000,20(2):52-56.
[2] 李泽红,董锁成,汤尚颖.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9):1336-1342.
[3] 汪菲,杨德刚,王长建,等.基于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天山北坡可持续发展研究[J].干旱区研究,2013,30(6):1073-1080.
[4] 王长建,杜宏茹,张小雷,等.塔里木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J].生态学报,2015,35(9):1-19.
[5] 黄常锋,何伦志.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1)41-49.
[6] 黄常锋,何伦志.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366-372.
[7] 黄常锋,何伦志,刘凌.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10):1612-1618.
[8] 黄常锋.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2.
[9] 朱明明,赵明华.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4):237-241.
[10] 傅鼎,宋世杰.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青岛市主体功能区区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4):148-152.
[11] 翟腾腾,郭杰,欧名嚎.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江苏省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2):69-75.
[12] 尤利平.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河南省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14(21):162-163.
[13] 马随随,朱传耿,仇方道.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苏北五市发展条件评价[J].现代城市研究,2012,27(6):32-37.
[14] 顾学明,王世鹏.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北京市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1,13(3):61-65.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6-02-28;改回日期:2016-03-30。
基金项目:2014年忻州师范学院专题研究项目“忻州市资源与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评价研”(ZT201405);2015年忻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忻州市滹沱河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作者简介:赵鹏宇(1981-),男,山西保德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E-mail:497154516@qq.com
通讯作者:冯文勇(1967-),男,山西保德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区域资源开发研究。E-mail:fengwenyong6000@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