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结 论
(1)贵州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整体聚集分布,单类保护地呈离散分布,离散程度大小排序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自然遗产地。贵州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核密度区呈点状、带状两类结合分布的特征,并出现4个高密度区,分别位于遵义西北部、贵阳西南部、黔东南中部以及北部与铜仁交界一带。
(2)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率为44%,重叠自然保护地有3处高密度区,分别为黔东南中部、黔东南北部与铜仁交界一带及遵义西北部。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类型共有13类,出现次数最多的重叠类型为自然保护区交森林公园,重叠区面积最大的交叉类型为自然遗产地交自然保护区。
(3)贵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和重叠自然保护地占比分别为43%和63%,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贵州自然保护地的重要分布和主要聚集的区域。从地貌分区看,喀斯特地貌区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和重叠自然保护地占比分别为80%和65%,非喀斯特区占比分别为20%和35%,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区。
图6 贵州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重叠类型面积及数量
3.2 建 议
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也存在着空间重叠、多头管理、边界不清、保护与发展矛盾等问题。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系分析,是研究其整合优化的重要基础[21]。基于本文分析结果,本文拟对贵州省自然保护地发展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契机,遵循《指导意见》的精神,对全省自然保护地现状类型全面评估,着重解决自然保护地重叠设置问题。厘清重叠区域的自然生态类型,明确发展定位与管理目标,按照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的分类体系对各类保护地进行重新架构合理布局自然保护地并勘界立标。
(2)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区域背景,结合区域内自然保护地现有条件,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21-22]。强化自然生态保护和科学布局生态空间,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19]。从分析结果来看,贵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主要聚集区,也是其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建议以该区域为核心,科学论证分析其自然生态条件积极重点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3)关注生态脆弱区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建立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和国土开发的关系,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3-24]。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区,而喀斯特地区因其特殊的社会生态特征,长期面临着地方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生态建设保护先行,研究建立适宜可行的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方案是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