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2018年中国农业生态用水无效率始终高于农业经济用水无效率,忽略农业水污染将高估真实的农业用水效率。中国农业生态用水无效率呈现出递增趋势,东部地区农业生态用水无效率最低,其次是西部地区,最高的是中部地区。各级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农业用水过程中的水污染问题,注重农业水资源使用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一方面,为减少农业水资源的浪费,政府需要继续完善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通过宣传提升农户的节水意识,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另一方面,为减轻农业水污染的影响,政府应当采取更加严格的农业水污染治理政策,加大对农业水污染排放的处罚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农业水污染的跨区域防控机制,实现先进农业水污染防控技术的跨区域分享。
(2)农业水污染是农业生态用水无效率的主要来源。农业水污染对三大地区农业生态用水无效率的贡献率排名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 综合考虑整个变量体系中各变量的贡献率,水污染排放对三大地区农业生态用水无效率的贡献率都高于其他变量。中国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的有效省份数量逐渐减少,无效省份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用水低浪费—低污染模式的省份数量大幅减少,而高浪费或高污染模式的省份数量大幅增加。清晰认识到农业生态用水无效率及其来源在三大地区的差异,以及各省份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的不同松弛模式,针对性地在各地实施农业节水战略与水污染防治对策。对东部地区而言,其农业生态用水无效率主要来源于农业水污染,该地区的工作重心在于加大农业水污染的防范和治理。西部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管理水平较低,农业生态用水无效率比较高,所以要重点提升农业水资源的管理水平。中部地区的多数省份为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而且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水污染逐渐成为农业生态用水无效率的主要来源。为此,应同时提升该地区的农业用水管理和农业水污染防治水平
(3)水资源禀赋、水利设施蓄水能力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农业生态用水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而耗水作物种植比例对其产生负向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业生态用水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采取跨区域调水机制,统筹协调缺水省份和多水省份的水资源,实现农业用水的优化配置。同时适度开采地下水,减轻地区农业水资源紧缺的压力,提升灌溉效益。其次,积极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增强农业水资源的调配能力。再次,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各省份要适度调整耗水作物种植比例,鼓励农户种植低耗水农作物。最后,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升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增强其节水意识和农业水污染防治意识。
(4)本文通过引入农业水污染变量,尝试性地探讨了中国农业生态用水效率及其无效率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为各地区提高农业水污染治理、优化农业水资源配置提供了决策依据。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官方统计数据中未公布2015年以来农业废水中的COD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本文只能通过间接方法估算农业水污染状况,一定程度上减弱评估的效果。此外,探究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时未能全面体现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与政策因素。未来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的评价体系,全面探讨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与政策因素对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的综合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