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区域差异特征
(1)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建设用地开发效益—建设用地开发潜力三者总体耦合协调水平较好,以中度协调为主,耦合协调指数热点区在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和常州市连片集中分布,冷点区零星分布在南京市、淮安市和徐州市(图3)。江苏省建设用地开发程度、效益和潜力3项耦合协调指数主要集中在0.6~0.8区间,该数值段内共有67个区县,可见江苏省建设用地整体开发基本处于合理状态。苏锡常地区分布于太湖流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和利用效益均处于较高水平; 紧邻上海,区位优势显著,建设用地开发具有高潜力,因此三者的耦合协调性良好。徐州市的丰县、沛县,淮安市的金湖县属于冷点区,首先3县建设用地开发程度极低,其次属于传统的经济落后区域,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水平低下,加上地理位置偏僻,地区财政收入不高,建设用地开发潜力属于低等级,三者耦合协调性差。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市和常州市同属于热点区和冷点区,可见区域内部建设用地开发不协调。究其原因发现南京市和常州市内部建设用地开发两极化现象严重,市辖区内经济和人口高度聚集,属于高强度开发,耦合协调性较高; 而郊区如溧水区、县级市如溧阳市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市区,建设用地开发需求量不高,耦合协调性偏弱。
表5 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建设用地开发效益与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耦合协调指数的全局Moran' I估计值
图3 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建设用地开发效益和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耦合协调指数空间分异和冷热点区域对比
(2)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建设用地开发效益二者耦合协调性整体较弱,大部分区域处于低度耦合协调水平,可见江苏省建设用地投入与产出之间平衡性较差,热点区集聚在南京市和苏锡常片区,而冷点区分布在淮安市和省域的西南部(图4)。苏南作为省内经济最为发达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长期处于高强度开发状态,由于近年来强调建设用地节约利用,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建设用地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土地投入与产出维持良性循环。冷点区集中在淮安市金湖县、南京市溧水区和高淳区以及溧阳市,此类地区发展节奏慢,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较小,产业结构单一,人口集聚能力不高,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和开发效益属于低水平协同演进。整体而言,苏中和苏北地区的耦合协调度远远低于苏南地区,主要因为两地土地利用方式粗放,部分区县的单位建设用地产值仅有苏南地区的1/10,建设用地投入产出严重失衡。
图4 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和建设用地开发效益耦合协调指数空间分异和冷热点区域对比
(3)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建设用地开发潜力之间也以低度耦合协调为主,南京市和苏锡常地区仍是热点区,而冷点区则分布在徐州市和淮安市(图5)。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发展需求量大,开发紧凑性强,开发程度极高; 先天具备优渥的自然环境条件,且毗邻上海,交通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可观,属于建设用地高潜力开发区,区域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和开发潜力二者耦合协调性相对较强。相比而言,苏中和苏北地区耦合协调性较差,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受自然条件限制,开发潜力弱,不适宜进行建设用地开发,如苏北大部分地区属于低潜力开发区,地势较为陡峭,开发难度大、成本高; 二是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和开发潜力之间响应迟钝,苏中县区土地大部分具有中高开发潜力,开发指数却仅有0.2左右,这主要受自身财力和技术限制,土地开发破碎化现象严重,导致利用不充分。
图5 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和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耦合协调指数空间分异和冷热点区域对比
(4)建设用地开发效益—建设用地开发潜力整体耦合协调性较高,103个区县均处于中度耦合协调水平及以上。热点区集中在江苏省南部,冷点区连片分布在江苏省北部和南京市南部(图6)。建设用地开发潜力大小与建设用地开发效益高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开发潜力越大,往往能创造出更高的效益[44]。江苏省大部分土地具有可观的建设用地开发潜力,适宜于经济活动和人口生活,因此整体开发协调性较高。从地区差异来看,苏南地区处于良好协调状态,苏中、苏北地区普遍属于中度协调类型,冷点区存在于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和南京市高淳区、溧水区。苏南耦合协调性较强,说明建设用地开发效益和开发潜力处于良性互动的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地区的开发效益极大地依赖于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开发现状已经接近或者超过适宜开发强度,建设用地储备资源不足。南京市溧水区和高淳区虽位于苏南地区,但2013年才由县转区,发展较为落后,建设用地开发效益有待提升。而苏北冷点区耦合协调性相对较差主要是由于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较低,加之徐州、连云港和宿迁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水平不高,建设用地开发潜力和开发效益属于低水平互动。
图6 建设用地开发效益和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耦合协调指数空间分异和冷热点区域对比